02.27 張學友封神是哪一首歌?為何?

手機用戶4386954660


我是資深媒體人,回答這個問題:張學友在1992年度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憑《分手總要在雨天》榮獲金曲金獎,頒獎嘉賓為商業電臺總監俞琤,她說希望張學友成為90年代無怨無悔的歌神接班人,注意,是希望,而且是接班人!1993年3月發行的《吻別》,打破華語唱片銷量記錄(官方認證,目前仍是記錄保持者),才真正坐實了“歌神”的稱號,而不是希望或者接班人。希望這個答案能還原一些江湖傳聞,謝謝!


歌影視經典回憶


張學友是香港四大天王,也是公認的“歌神”。

他被封為四大天王是因為鼎盛的人氣,那他被封為“歌神”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要搞清楚答案,就必須要先了解“歌神”這個頭銜的來龍去脈。

“歌神”頭銜從何而來?

在香港樂壇,張學友並不是第一代的“歌神”。

在他之前,“歌神”頭銜是許冠傑的“專利”。因為許冠傑對香港樂壇和粵語流行歌的貢獻很大,是粵語流行音樂的奠基人。

但許冠傑被封為“歌神”,是在1992年的“光榮引退匯群星”演出上。當晚,嘉賓譚詠麟呼籲現場觀眾,應該尊稱許冠傑為“歌神”,這個稱呼隨即被整個歌壇沿用。

許冠傑今年已經72歲,他在1976年推出的歌曲《半斤八兩》,即使放在現在也是朗朗上口的佳作,是當之無愧的一代“歌神”。

學友成為接班人

“歌神”稱號在92年被提出後,很快就成為風靡一時的熱議話題。

但因為許冠傑已經引退了,香港樂壇需要一個現役的“接班人”,而放眼當時的樂壇狀況,張學友無疑是最佳人選。

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張學友貢獻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大家耳熟能詳的就包括《每天愛你多一些》、《夕陽醉了》、《祝福》、《情網》、《相思風雨中》《一千個傷心的理由》等等。

這些歌曲讓他包攬了很多大獎,包括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等。而在1992年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頒獎人俞錚在為張學友頒獎前,有感而發:“我希望這位歌手繼續努力,多點支持本地樂壇,唱多點本地的原創歌曲,成為明日‘歌神’的接班人。”

此言一出,張學友無疑成為了第二代“歌神”的最佳人選。

再加上此後,張學友在1993年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中,包攬了三首金曲、全年銷量冠軍大獎、IFPI國際歌手大獎、IFPI國際歌曲大獎和最佳男歌手等多個獎項,對粵語歌曲在國際上的推廣做出了很大貢獻,更讓他的“歌神”頭銜實至名歸。

由此可知,張學友被封為“歌神”,是在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之後,被封原因其實與具體的哪首歌並沒有直接關係,最主要是因為他讓粵語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果一定要較真到哪首歌,那麼首選的自然是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上獲獎的三首,他們分別是:《只想一生跟你走》、《等你回來》和《你是我今生唯一的傳奇》。

當然,也有人根據傳唱度高低認為《吻別》、《分手總要在雨天》等才是。其實只是不同標準而已,對結果並沒有影響,只要大家喜歡學友,他的哪一首歌都可以是他“封神”的依據。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認為張學友作為“歌神”實至名歸嗎?他的哪首歌是你的心頭好?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


一木支危樓


張學友封神的歌曲是《分手總要在雨天》

個人感覺張學友封神的這首歌是運氣好,當時好多大牌歌星宣佈不再領獎,所以才選了張學友!

張學友好多歌曲都可以封,偏偏那個時候就只有分手在雨天



十三少阿威


張學友封神是1992年的金曲獎頒獎典禮,憑藉一首《分手總在雨天》,奪得當晚的金曲獎,正式成為歌神的接班人,這首歌也是張學友封神後唱的第一首歌。

1992年,許冠傑宣佈“金盆洗手”,退出歌壇,老牌歌手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這些歌手宣佈不再領獎,這時也是港臺歌壇大爆發時期,像羅大佑、周華健、王傑、童安格這些臺灣歌手開始登陸香港歌壇,開始搶奪市場。那時香港歌壇就想通過“造神運動”來鞏固香港歌壇的地位,1992年的歌壇頒獎典禮,男歌手獎項被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拿完,四大天王就橫空出世,其實當時很多路人都是不服的。

有人認為四大天王不足彰顯張學友歌壇的成績,於是推他為“歌神接班人”,這一幕就是出現在92年金曲獎的頒獎現場,其實當時並沒有直接宣佈張學友為歌神,四大天王都是有機會的,但是接下來張學友開啟了外掛模式,1993年張學友憑藉《吻別》,成為華語世界的銷量之王。接下來連續8年拿下香港歌壇銷售冠軍,97年張學友在臺灣金曲獎封王,成為首位非臺灣歌手得此獎項。2000年張學友拿到香港歌壇的殿堂級獎項金針獎,至此,張學友“歌神”也是獲得整個流行歌壇的認可。



文翊音樂


《情已逝》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歌神張學友于1985年4月推出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裡的主打歌曲以及1986年5月推出的第一張國語專輯《情無四歸》裡的主打歌曲。是一首日文改編歌。該曲在香港推出後,大受歡迎,張學友因此獲得1985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獎。

歌曲簡介

日語原版歌名:グッドバイ・デイ,用英語也稱之為Goodbye Day

原唱歌手:來生たかお (來生孝夫)

粵語/國語歌名:情已逝

張學友

演唱歌手:張學友

專輯:Smile

發行時間:1985年、1986年

粵語翻唱版作詞:潘源良

國語翻唱版作詞:慎芝

作曲:取自日文歌曲Goodbye Day(來生孝夫作曲)

粵語版歌詞:

是誤會或是彼此欠缺默契

從前情濃如酒卻遇著防衛

今天的你已是鉛華盡洗

回我身邊不過當初的愛已漸逝

滴著淚問什麼因素錯誤計

情人能重逢心卻未獲連繫

今天的你已像完全陌生

就算始終不變一般的美麗

情已逝你當初傷我心令我悲悽

不得不放棄柔情何時已消逝

沒法可重計

情已逝你當初一帶走便再不歸

雖今天再遇你濃情仍然似水逝

從前莫再提

是誤會或是彼此欠缺默契

從前情濃如酒卻遇著防衛

今天的你已是鉛華盡洗

回我身邊不過當初的愛已漸逝

滴著淚問什麼因素錯誤計

情人能重逢心卻未獲連繫

今天的你已像完全陌生

就算始終不變一般的美麗

情已逝你當初傷我心令我悲悽

不得不放棄柔情何時已消逝

沒法可重計

情已逝你當初一帶走便再不歸

雖今天再遇你濃情仍然似水逝

從前莫再提

情已逝你當初傷我心令我悲悽

不得不放棄柔情何時已消逝

沒法可重計

情已逝你當初一帶走便再不歸

雖今天再遇你濃情仍然似水逝

從前莫再提

國語版歌詞:

誰安排相見與分手接著來

情正濃時你卻冷漠的走開

漫漫歲月帶走歡笑悲哀

今夜見你已經陌生 舊情不再

曾期待有一天會出現意外

遠走的你回心轉意歸來

漫漫歲月帶走歡笑悲哀

曾經滄海桑田我已無情愛

情難追 雖然你含著淚

我不後悔

那失去的一切

好像過眼的雲煙 東去的流水 阿~~~

情難追

只剩午夜夢迴

無人相對

那失去的一切

好像過眼的雲煙 東去的流水

誰安排相見與分手接著來

情正濃時你卻冷漠的走開

漫漫歲月帶走歡笑悲哀

今夜見你已經陌生 舊情不再

曾期待有一天會出現意外

遠走的你回心轉意歸來

漫漫歲月帶走歡笑悲哀

曾經滄海桑田我已無情愛

情難追 雖然你含著淚

我不後悔

那失去的一切

好像過眼的雲煙 東去的流水 阿~~~

情難追

只剩午夜夢迴

無人相對

那失去的一切

好像過眼的雲煙 東去的流水

情難追 雖然你含著淚

我不後悔

那失去的一切

好像過眼的雲煙 東去的流水 阿~~~

情難追

只剩午夜夢迴

無人相對

那失去的一切

好像過眼的雲煙 東去的流水

獲獎記錄

1985年度第8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85年度第3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

歌手簡介

張學友,1961年7月10日生於香港,是一位在亞洲地區和整

個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實力派音樂巨星和著名電影演員,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的稱譽。90年代中期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根據IFPI國際唱片協會統計,張學友的唱片銷量僅次於當時如日中天的已故美國歌手邁克爾·傑克遜,當時排名世界第二。2000年,張學友榮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這意味著張學友贏得了香港地區音樂獎項的最高榮譽。截止2006年,其全球正版唱片銷量已達1.2億張之多,為華人之首。影視方面,張學友在1989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以及1990年的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1年獲得印度新德里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2003年獲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獎。


向前的螢火蟲


從四大天王的稱號到一代歌神,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只是張學友的小小步,但對於張學友本人來說,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轉變。從此他結束了群雄並起的時代,開始制霸華語樂壇,並在相當長時間中維持著這種香港樂壇一哥的地位,直至今日,人們依然不願用這個稱號來形容別人。對於歌迷來說,自許冠傑之後,歌神稱號便只屬於一個人了,那就是張學友。

給人們帶來這種深刻印象的原因有兩個。

但凡是一個稱號,總有出現的緣由。對於張學友來說,即使是他叱吒歌壇的時候,也從未想過有一天人們會用“歌神”形容他。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貢獻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大家耳熟能詳的就包括《每天愛你多一些》、《夕陽醉了》、《祝福》、《情網》、《相思風雨中》《一千個傷心的理由》等等。這些歌曲也給他帶來了很多大獎,然而最讓人印象深刻應該就是金曲金獎了。那首《分手總要在雨天》

作為頒獎嘉賓的商臺臺長俞錚無疑是最大的助攻者,在看到張學友獲得了這個獎後,她說道:“我希望這位歌手繼續努力,多點支持本地樂壇,唱多點本地的原創歌曲,成為明日‘歌神’的接班人”。隨後張學友登臺,在萬眾矚目之下接到了這個獎。彼時的張學友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隨著媒體的宣傳,“歌神”之名也不脛而走。

然而被封為“歌神”並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名譽背後的壓力有目共睹。那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榮譽,更是寄託了香港甚至是華語樂壇的期望。然而頂著這樣的名號,張學友並沒有畏縮,在90年代中後期,他迎來了自己真正的巔峰時刻。僅在1995年,他就在全國舉辦了100多場演唱會,平均三天一場,這對於現在的歌手都是讓人震撼的數字,更何況90年代娛樂業還未普及、粉絲群體還未成規模,這樣的數字代表的意義可想而知。100多場演唱會總觀眾人數達200萬人次,這也創造了亞洲歌手舉辦演唱會場次的紀錄。然而神奇的1995年並未止步於此,在現場火熱的同時,張學友唱片的銷量也達到了一個峰值,僅次於邁克爾·傑克遜,讓世界為之瘋狂。但這只是歌神崛起的開端,1996年至2000年,他一次次刷新著自己的記錄,展現出歌神應有的天賦。

從最初無意的稱呼,到如今實至名歸的歸屬,張學友讓我們在有生之年,見到了真正的歌神。




不愛榴蓮的喵星人


張學友是1992年封歌神,當時他入選十大金曲的是那首分手總要在雨天。

92年十大勁歌金曲上,香港廣播姐大姐大俞錚,也是十大勁歌金曲重要評審之一,在宣佈金曲金獎的時候,代表許冠傑正式授予張學友歌神接班人的名號,當年金曲金獎是張學友的分手總要在雨天,就是一路上有你的粵語版。歌神原本是香港的歌手許冠傑 阿Sam,也是最早開拓粵語樂壇的,後來91年年底他漸漸引退了,那時候譚校長和張國榮梅豔芳相繼退出各大頒獎,張學友85年出道時便備受矚目,90年代初又走出低谷,實力派自然便成為樂壇的接班人。


鼓手波哥3


分手總要在雨天

張學友應該是1992年封歌神,當時他入選十大金曲的是那首分手總要在雨天

晨曦細雨重臨在這大地

人孤孤單單躲避

轉身剎那在這熟識的路旁

察覺身後路人是你

如一套戲重逢在這舊地

而彼此不知怎預備

一些嘆氣跟一串慰問

和隨便說一些讚美

為何你眼光年月未變

思憶怎麼要再返舊年

你說要走的一晚

連綿夜雨也似這天

總要在雨天逃避某段從前

但雨點偏偏促使這樣遇見

總要在雨天人便掛念從前

在痛哭擁抱告別後從沒再見

是你的一切告別在雨天

而一個我言詞漸覺乏味

人不知怎麼躲避

終於看見在這熱識的路旁

那個他靜靜凝望你

而一個你重離別這舊地

臨走的一刻親近地

輕輕送我多真摯慰問

猶如逝去當天語氣





經典動態圖及出處


張學友應該是1992年封歌神,當時他入選十大金曲的是那首分手總要在雨天



草坡的一天


吻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