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養鴨不成功?這四點你做到了嗎?

我是輕鬆養殖吧,【關注】我,每天學一點,養殖更輕鬆。

養鴨不成功?這四點你做到了嗎?


根據數據顯示,國內鴨肉市場需求量越來越高,養鴨未到飽和狀態,養殖前景較為不錯。大批養殖戶回鄉創業,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也不計其數。這裡總結了養鴨失敗的四點原因,大家可以參照。

一,學藝不精:養10只鴨與養1000只鴨不只是飼料投餵多少的區別,就比如一家公司10個人與1000個人,管理起來能一樣嗎?國內很大一部分人出生於農村,有過養鴨經歷,但並不代表你是一個合格的養殖人

養鴨不成功?這四點你做到了嗎?


國內養鴨歷史悠久,技術不斷在變化,老一輩的技術慢慢被淘汰。大批量養殖不僅需要定期消毒,還得擁有注射疫苗的技術,一旦出現特殊情況,花錢都難以挽救。回鄉搞養殖單憑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斷的積累學習。

二,環保、清潔問題:環保整治力度一年比一年嚴格,養殖場也在治理範圍之內。距生活場所較近的養殖場開始拆除,重新搬遷又是一筆不小的建造成本費,仔細一算需要幾年才能回本,最終選擇放棄。近幾年才加入養殖行業的需要注意,有不合理的建造需儘快改造。

養鴨不成功?這四點你做到了嗎?

很多養殖場環境不太衛生,過於髒亂,不利於鴨群生長。鴨舍排洩物若不及時清理,細菌、病原體大量繁殖會感染鴨群,引發疾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批量養殖一定要注意環保、衛生問題,很多養殖戶就是沒有注意這些問題,導致最後失敗

三,養殖密度問題:一部分養殖戶為了節約成本,養殖密度過於集中,造成鴨群密集。鴨群越密集越容易出現弱肉強食的情況,越瘦弱的鴨越難吃到食。養鴨應該分群飼養,公母也得分群飼養,以免造成搶食和擠壓現象

養鴨不成功?這四點你做到了嗎?


四,進貨、銷售渠道不穩定:養殖戶收購鴨苗的價格不穩定,導致最後成本偏高。部分養殖戶在傳授技術的師傅手中購買鴨苗,一部分人在市場購買鴨苗,沒有穩定的渠道。長期在固定的渠道購買鴨苗,不僅能降低成本,品質還能有保障

銷售價格是由市場行情決定,對於中間商來說,有絕對的價格底線。中間商不收購,大不了不賺錢;養殖戶賣不出,就會造成不斷虧損。鴨苗供應渠道與銷售渠道形不成一個產業鏈,虧損是遲早的事情。鴨苗價格高,銷售價格低,最終導致養殖戶失敗。

養鴨不成功?這四點你做到了嗎?


上面是養鴨專業戶給出的失敗案例,這四個原因不單單反映了養鴨存在的問題,任何養殖行業或多或少都能沾邊。養殖行業隨著時代一直在進步,誕生新機遇的同時也伴隨著新風險,建議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

我是輕鬆養殖吧,如果你有更多養殖問題,主頁下方直接:點擊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