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下的保險業:如何用科技打下攻堅戰

一場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不僅對醫療行業是巨大挑戰,也使各行各業都進入了緊張的應急狀態。保險行業在公共衛生事件中佔據著特殊地位,保險在疫情中的作用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其中,一批保險科技公司,在發揮專業特長、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也為行業帶來了一些創新變革。

如何復工

——“投保理賠0接觸”,保險交易轉戰線上

疫情期間,保險公司線下展業無法進行,傳統銷售渠道深受影響,但卻為保險科技企業釋放了一些施展空間。保險科技企業利用靈活的線上優勢,通過互聯網、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工具,將線下業務“搬家”至線上渠道。

為避免交叉感染風險,減少交通事故當事人、交警、保險查勘員之間的接觸,金融壹賬通上線了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快賠一體化解決方案。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平臺可以讓當事人視頻報案,交警遠程取證、在線判定責任,系統出具電子版責任認定書,並將事故信息同步保險公司理賠系統。警保信息共享平臺連接交警和保險公司,遠程定損平臺供保險行業協會及保險公司使用,可實現小額案件遠程定責查勘定損一體化完成。

車車科技聯合滴滴、途虎、頭條等上百家合作伙伴,推出“車險投保0接觸”服務,打破了傳統車險交易中線下交易“一對一、上門買、上門賠”的固有模式,鼓勵車主、代理人、合作伙伴進行手機投保,實現“一對多、在線買,在線賠”。無論消費者還是代理人,都可以通過移動端實現在線報價、在線核保、在線下單、在線理賠。

因數雲通過智能醫學核保引擎保障7X24小時在線核保。據公司統計,疫情爆發後的一個月裡,該系統幫助客戶完成線上核保5萬餘件,覆蓋保費收入1.2億元。

如何升級

——保障升級,產品快速覆蓋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全國各地紛紛派出醫療力量支援湖北。如何保障奔赴前線的“逆行者”?1月29日,水滴公司旗下的水滴保險商城聯合安盛天平發佈“抗疫無憂險”,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與媒體工作者們免費提供最高60萬元保障。

對新冠肺炎的保險保障不止覆蓋了前線人員。作為專注服務基層勞動者的保險平臺,美保科技從中國平安採購含新冠保障的團意險產品,並於2月10日發佈免費線上領取服務。這款面向小微企業的新冠企業保險,具有保額高、無等待期、覆蓋第五、六類高危職業等優勢,為藍領人群、小微企業提供保障。此外,車車科技旗下的阿保保險人身險平臺,與京東安聯、弘康人壽、國壽等多家保險公司聯合推出了百萬份免費“新型冠狀病毒防護險”。水滴保險商城攜手安心保險於2月8日推出“新冠肺炎無憂保”,年齡在18-65週歲、未被醫院確診罹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疑似病例的用戶皆可免費領取。

2月24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透露,自疫情發生起,保險行業累計捐贈了總計保額11.58萬億元的保險保障。保險公司主動擴展保險責任,將新冠肺炎納入意外險、疾病險保障範圍,取消“特定傳染病”等免責限制。目前,70家人身保險公司在不增加保費的前提下,把1210款產品責任範圍擴展到新冠肺炎,惠及大量保單持有人。

如何創新

­——在線問診、智能篩查、粉碎謠言

除了提供保險保障,許多公司更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與服務,助力疫情防控。

為了緩解定點醫院診療壓力、減少人員跨區域傳播風險,多家保險科技平臺上線了在線問診服務。因數雲提供的視頻醫生服務幫助疫區人民實現7x24小時的線上健康諮詢。自1月底以來,因數視頻醫生的訪問量累計已達十餘萬人次,高峰時期由近千名專業醫生在線值守,每位醫生平均每天要接受近百次的諮詢。同時,因數云為中華人壽、鼎誠人壽、黃河財險等多家保險公司免費提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智能篩查”服務,利用醫學自然語義處理技術,幫助用戶實現健康自查和疾病自測,及時發現疾病風險。

為打擊涉疫情謠言和詐騙行為,豆包網聯合騰訊110參與網上信息監督,構建安全的互聯網環境,並針對銀行賬戶推出賬戶安全險、網絡安全保險產品來保護普通消費者。

在此次疫情抗擊中,科技力量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保險科技公司的抗“疫”行動或許也為疫情後保險業的轉型創新帶來了些許啟發。

(以上企業案例來自未央網《共抗疫情,金融科技企業在行動》案例徵集活動,歡迎各金融科技企業參與分享疫情期間的行動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