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華為如何將33年的7次危機轉化為飛躍機遇

華為成立了33年,遇到了7次大危機,卻總能運用管理的辦法、制度的設立,股權的激勵,構建員工與公司的命運共同體,

幫助華為在5年內實現高速增長,成為行業的領頭羊之一。


洪千武2005年入職華為人力資源部,是前華為海外代表處AT成員、人力資源總監,在華為的工作經歷告訴他,人力資源在應對危機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危機之下,人力資源部門如何帶動整個團隊,讓大家擰成一股繩,藉助危機實現管理的變革,在危機過後實現全力反彈?


華為如何將33年的7次危機轉化為飛躍機遇


01 1987年 初創期 ——被迫創業,股東內耗


1987年,任正非向6個人集資了21000元創立了華為公司,但是在集資時犯了一個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平均分配股權


問題逐漸顯現,後來任正非想加大研發投入,卻遭到其他股東的阻撓。最終,任正非只能通過訴訟方式讓五位股東退出公司。


那麼,註冊股權應該如何分配才合理?


  • 公司頂層架構設計必須合理規劃由於疫情無法開工的中小企業,可以藉此機會好好梳理一下股權架構,為疫情結束後的強勢反彈做好準備。
  • 請記住,註冊股份是稀缺和不可再生資源

02 1990年 早期——發不出員工工資


此次疫情期間,工資也成了不少公司的大難題。當任正非遇到這個問題,他做了兩件事:


  • 將拖欠員工的工資、獎金轉化為公司的股份
  • 對於執意離開的員工也不拖欠,想辦法週轉資金,甚至給員工更多


洪老師建議,當下中小企業可以考慮以股權置換高管的工資收入,確保公司的現金流。


發展過程中,華為始終秉承“自我批判”的理念,不斷學習和改進管理方式。1998年,華為高層赴美考察後,聘請諮詢公司設計了虛擬受限股體系


  • 將分紅權、增值權交給股東,保留表決權、所有權和出售權。


03 2001年 發展期——互聯網泡沫與李一男出走


李一男的出走讓華為推出了“內部創業”制度。洪老師提出,在當前危機下,公司可以鼓勵員工承包連鎖門店或部分業務。


萬萬沒想到,李一男隨後成了華為的競爭對手。


華為馬上推出對日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輪值董事長”制度,保證權利相互制衡,不會產生個人英雄主義,這一制度幫助華為規避了很多風險。


04 2003年 成熟期——非典和思科訴訟


2003年“非典”爆發,此時華為剛剛邁向全球化,國際業務受到嚴重阻礙。禍不單行,一邊是出口受阻,另一邊,思科對華為提起訴訟。


但恰恰是這場危機,倒逼了華為將技術轉化為現金流的能力。


華為全面推出“全員配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一制度中的許多重要細節,如鎖定3年股份,每年持股兌換不能超過一定額度等等,成功捆綁住了公司核心研發隊伍。


同時,堪稱一絕的華為投資控股的頂層架構設計應運而生:


  • 華為成立了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並100%控股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華為”)。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任正非是唯一的自然人股東,確保了創始人在法律層面的決策權。


這個架構設計幾乎完美,在確保創始人決策權的同時,也把分紅權給到了團隊和個人,保證整個華為“力往一處使,力往一處出”。


洪老師提醒:

  • 疫情中,更要以“專業取勝”,只要有核心競爭力,任何危機都不能打倒我們。
  • 同時要“為客戶創造價值”,疫情期間更要加重客戶關係的維護。


05 2008年 成熟期——金融危機,變革飽和配股


金融危機時期經濟下行,華為推出了“飽和配股” ,即按級別進行配股,限制了老員工的配股,但有利於激勵華為新員工。


2008年,華為開始執行退休制度,45歲以上基層員工可以讓賢給新人,這一制度實現了管理的迭代與升級。


06 2012年 行業領先——銀行斷供,推出TUP


這一次,華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沖擊。銀行斷供,華為現金流遇受阻。另一邊是國際業務的拓展,對外籍員工進行激勵迫在眉急。


華為推出了著名的TUP制度並運用自如,實現了市值從2390億到7212多億的跨越。TUP成功將外籍員工納入為華為的命運共同體,推動了華為海外業務的一路高歌猛進。


時間單位計劃(TUP):

華為如何將33年的7次危機轉化為飛躍機遇


TUP通過合理的計算方法,確定員工的未來收益,激勵員工為了將來而努力奮鬥。


制度約束員工的同時更在約束公司。合理的制度能讓員工更信任公司。


為更好地激勵外籍員工,華為在全球推出了董事會制度,將全球股份分給外籍員工。


07 2018年 行業領先——美國打壓


當華為從行業跟隨者成了領先者,對手也變成了一個龐然大物——美國。


美國對華為進行了全方位的打壓,但是,美國的壓力成功轉變成了華為的動力,整個華為進入了“戰時狀態”,2019年的銷售收入反而增長了18%。


事實證明,華為是打不垮的。


因為華為的頂層設計非常完美,管理制度、輪值董事長制度保證了華為始終是團隊作戰,華為的股權激勵制度讓所有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持股計劃讓大家成為命運共同體等等。而這一切,都得歸功於華為的管理。


華為這5年的高速發展,是華為過去20多年的管理積累、經驗積累、技術積累,但最關鍵的,還是對人才的管理。


“人才不是競爭力,對人才的管理才是”。

——任正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