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成都軌道交通建設兩萬人復工 返崗必須“闖三關”

成都軌道交通建設兩萬人復工 返崗必須“闖三關”

1 體測關

測體溫、消毒、登記,並現場填寫《建設項目員工健康情況申報卡》《個人承諾》和《新型冠狀病毒期間個人行為承諾卡》;

2 培訓關

3 核查關

雙核查、錄系統,通過“面對面”核查和 “疫情防控行程查詢助手”核查的雙核查方法確定返崗人員身體健康、近14天未外出信息無誤後,將返崗人員信息錄入“智慧工地”系統,才可正式進入現場施工。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近兩萬名勞務人員將回到軌道交通施工現場。如此龐大的人員數量,如何做好他們的疫情防控工作?跟隨記者的腳步,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27日從成都軌道集團獲悉,截至2月26日,成都軌道交通建設施工現場勞務人員已達14972人,預計到2月底,在建線路的勞務人員將突破2萬人。為搶回疫情耽誤的時間,6號線各工區詳細排出每道工序的時間節點,細化到每天,一天一對照;8號線從最緊急重要的工序下手分批次返崗。此外,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規劃線路(19號線二期、13號線一期、17號線二期、10號線三期)均已進場。

專車接送+單人單間居住隔離

為早日推進復工復產,成都地鐵6號線6標項目部提前籌劃並制定專車接送勞務工人返崗實施方案。截至2月26日,成都地鐵6號線土建6標項目已有97名工人和32名施工管理人員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所有復工人員都經過全面排查。

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在人員歸位前,督促全部在建工地增加臨時隔離房間數量。項目部通過修建臨時板房、租賃集裝箱房、改造現有用房等方式方法,堅決確保省外勞務人員返崗後單人單間居住隔離。

40歲的羅彬是混凝土工班的作業人員,主要負責混凝土罐車卸料,於2月20日下午乘坐項目部的接車大巴回到8號線軌道標江安基地。此前因為疫情的關係,羅彬在老家資中縣城度過了一個忐忑的春節。作為五口之家的頂樑柱,他既盼望復工,又擔心被感染。

回到項目部後,看到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羅彬懸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上車前就發了口罩,到了工地後,我們先測體溫。每天辦公區、作業區和宿舍都在消毒,到處都是消毒水的味道。每天給我們發口罩,一起進工地,一起下班,簡直是軍事化管理,我現在覺得很踏實。”他感嘆。

想進工地?“闖”三關再說

勞務人員抵達項目部,在進入施工現場前,需完善體側、培訓、核查三個步驟才能正兒八經返崗。

交底培訓,持證上崗,分批次進行安全交底和疫情防控交底培訓,經防疫及安全教育培訓合格的人員將發放防疫教育上崗證,確保人員到位、人心歸位;

雙核查、錄系統,通過“面對面”核查和“疫情防控行程查詢助手”核查的雙核查方法確定返崗人員身體健康、近14天未外出信息無誤後,將返崗人員信息錄入“智慧工地”系統,才可正式進入現場施工。

各地復工情況如何?

6號線

分段細化工籌

避免返工現象出現

記者獲悉,6號線為了搶回疫情耽誤的時間,在保證防疫措施全面落實的前提下,研究細化工籌,優化施工方案。包括各工區詳細排出每道工序的時間節點,細化到每天,一天一對照,避免返工現象出現。針對本標段附屬結構點多面廣、工序轉換多、交叉作業多等特點,項目要求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積極組織好返工及新上場工人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8號線

分批次返崗

從最緊急重要的工序下手開動

8號線機電標制定“三批次返崗方案”,第一批次返崗人員為一直在成都市區域內生活的人員,並按要求辦理成都市統一規定的健康情況申報卡、五色卡即可返崗;第二批次為四川省內成都市外人員;第三批次為四川省外非疫情較重地區人員。返程方式採用自駕、包車等形式,採用家——工地一站式方案,確保疫情防控安全。

19號線二期、13號線一期、

17號線二期、10號線三期

作業人員均已進場

打圍或遷移遷改

截至2月25日,19號線二期全線新建的11個車站中已有10個打圍進場施工,8個區間風井也全部進場,作業人員已到位2021人。

13號一期工程相繼完成老馬堰站、七里溝站、瑞星路站、三官堂站、靜居寺站、新南門站、文翁石室站、公園大道站等站點的一期土建施工打圍,迅速開展場內綠化遷移和設施拆除等前期工作。

10號線三期陸續完成人民公園站、紅牌樓站打圍工作;17號線二期完成五桐廟車輛段正式打圍,高洪村站、機車廠站、人民塘站、二仙橋站4個站點臨時打圍,迅速進行綠化遷移或管線遷改等前期工作。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嚴丹 閆宇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