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請教詩歌愛好者:如何評價這三首詩?在古代屬於什麼水平?請就優劣點給與簡單評析?

一直喜歡古詩,偶爾也會寫一首自娛自樂,但自己也沒什麼詩友,所以極少溝通;不知道自己寫的到底好不好,更不知堅持寫下去是否有意義。以下三首就是拙作,請詩歌愛好者給予批評、指正;讓我感受到寫詩愛詩的氛圍。謝謝。

暗香

萬年古月明今夜,一杯新酒醉故人。

夜花不語夜風亂,七月人間四月春。

詠秋

長風有恨飛紅葉,冷月無聲映青霜。

江湖水寒須烈酒,醉臥沙場笑秋涼。

騷客

歲月風塵迷人眼,浮醉天涯何日還?

遙待清風與明月,散發扁舟作笑談。

個人賞析詩詞的文章有一些,但基本上都是古人詩作,要不就是跟著我學習格律詩的一些朋友的作品,也看看。其他的時候一般都只是說:“好,可以”。

為什麼呢?

因為古人不會還嘴,所以我可以胡咧咧。

而跟著我學習格律的朋友,和一般寫詩的朋友又不同,因為他們有格律要求,有要求的人就有準則,有準則就可以按照準則去衡量,用經驗來讓他們回不了嘴。

所以,不是很熟的朋友相問,除了很明顯的格律錯誤(格律詩)、邏輯錯誤以及意象選擇和修辭適用的錯誤之外,很少對今人古詩的意境作出評價。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因為寫詩本身是一種相當個人的事情,是作者個人感情的投射,外人沒必要多嘴,說不定還因為感情不到,根本領悟不了作者的本意而鬧笑話。是以本人從來不主動評價網上作品,不論好壞,因為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除非作者相邀,那就一定會給個答覆,這是一個互相尊重的問題。你問我,我就答,至於聽不聽隨你。

一直喜歡古詩,偶爾也會寫一首自娛自樂,但自己也沒什麼詩友,所以極少溝通;不知道自己寫的到底好不好,更不知堅持寫下去是否有意義。以下三首就是拙作,請詩歌愛好者給予批評、指正;讓我感受到寫詩愛詩的氛圍。謝謝。

從這段話至少能看出作者是真誠求問,而不是來要表揚的,這很好。但是從這段話也可以看出題主並沒有系統的格律詩訓練,自然就不能用近體詩的要求來考察他的詩,也就談不上平水韻、新韻這些區別運用。那麼頂多也就是看看思維邏輯、修辭手法之類的問題,而這些問題跟改作文沒什麼區別。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如果沒有格律、只講詩意,最主要就是看音律是否清朗,文意是否順暢。總共有三首,第一首《暗香》。

暗香

萬年古月明今夜,一杯新酒醉故人。

夜花不語夜風亂,七月人間四月春。

這三首詩都是以七言四句的格式出現,在節奏、押韻上都是符合詩的特性的。但是在格律上諸多出律,所以我們只以古體詩的格式來看待。

詩題為《暗香》,內容是寫七月夜間、酒醉花香、心思活絡、居秋思春。

第一句寫月夜,第二句寫飲酒,第三句寫香來,第四句寫感概。雖然不符合“起承轉合”、“起承轉放”的絕句普遍文法,但也沒什麼不可以。

我們就看看一些具體寫作方面的問題,再次聲明一點,這只是個人看法,聽不聽,改不改都無關緊要。同時也看看如果要成為“七絕”,在平仄格律上要如何調整。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第一句“萬年古月明今夜”是一個首字不論的很規則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律句,所以念起來高低有致,但是在惜字如金的絕句中,如果要體現久遠而使用“萬年”,就不必用“古”字,這是重複描寫。一句七個字只說了一個場景,這是一種浪費,沒有物盡其用。

但是問題不大,我們不改動,保持作者原意,只提供一個修改方向的建議。

萬年古月明今夜

第二句“一杯新酒醉故人”詩意很不錯,秋月清明,與老朋友一起喝一杯今年的新釀,酒不醉人人自醉,漸入佳境。

但是這一句是出律的,首句的平仄為“平平仄仄平平仄”,根據相對原則,第二句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而實際上“一杯新酒醉故人”的平仄既失替、又失對,必須調整才能合律。我們把“一杯新酒”改成“新酒盈杯”,平仄就變成“平仄平平仄仄平”,這就是首字不論的“仄仄平平仄仄平”。詩意也沒有變化。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新酒盈杯醉故人

為什麼不使用“新酒一杯”?因為“一”是入聲字,用在這裡會造成孤平出律。具體平仄格律規則可以去看我的格律專欄,這裡就不囉嗦。

當然了,如果你還是中意古體詩,並不打算學習近體格律詩,就不必修改。

第三句“夜花不語夜風亂”,這句的詩意也不錯。總的來說,題主對生活現象的細緻觀察以及詩意靈感的捕捉是好的,但是在形式上,這一句就暴露了諸多問題。格律我們暫且不講,重字卻是寫詩的忌諱。不要看古代詩人使用疊字、重字,那都是有條件的,儘量避免的。這一句出現兩個“夜”字,又是使用在兩個意象之中,並沒有起到疊加、遞進的修辭作用,這就是典型的詞彙貧乏,對絕句珍貴的字詞數量來說是浪費,同時還會影響音律的通順(兩個字發音完全一樣)。

更致命的一點是,這個“夜”字在第一句尾字就出現過了,一首詩出現三字重複,是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寫詩是一種煉字的文字遊戲,如果你不在乎這點,那就寫散文好了啊,何必來寫舊體詩呢?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所以這一句兩個“夜”字都要去掉,從詩意上來說,別人當然知道你是寫“夜花”、“夜風”,完全沒有重提的必要,我們可以為這兩種東西加上別的定義,豐富表達,豐滿詩意。

花是什麼花?後面提到七月,那麼我們寫古詩,用陰曆計時的話,夏花漸落,秋月盈盈,這個時間最有代表特色的就是桂花。我們在為“風”加上一個定語,就用“清風”吧,其實還有更多修飾可以使用,這裡只是表明修改的必要,未必是最合適的。其他意思不改:“金桂不語清風亂”。

再看平仄,根據“相粘”的規則,第二句為“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則應該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很顯然“不語”、“清風”都要調整。我們改成:

金桂不言風襲亂

這句改動挺大的,還是那句話,不注重平仄的話,就不要改,原詩其實挺好,就是“夜”字重複是個大問題。襲擊的“襲”,今天讀二聲,但是在平水韻中是入聲字,發仄聲,所以加在這裡是合律的。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第四句“七月人間四月春”,挺好的,作為古體詩無須改動。這裡的“月”字雖然也是重複,但是有比較的作用,沒有“夜”字重複那麼生硬,反而會營造出一種疊詞的節奏感。第一句同樣也有一個“月”字,但是表達的意思不一樣,前面是指月亮,後面重複的是月份,這在整體上能將就著帶過。

當然,如果要改得合律,就肯定要動。按照平仄規則,最後一句的平仄應該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就點個題吧,改成:

暗香浮動四時春

因為上一句寫了風襲亂了金桂,自然幽香陣陣,讓人想起人間四月天。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總的來說,題主的這首古體詩寫得挺好的,有生活細節,有個人感觸,是小情景,小感受的上乘之作,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寫詩的文辭方面的精煉,也就是古人說的“煉字”。

詩是精煉的文學作品,在創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和其他寫作區分。比如我寫詩評,有時候挺囉嗦的,想一出是一出,但在寫詩的時候不能這樣,這是大忌。無論格律詩還是古體詩,舊體詩還是現代詩,精煉是首要標準。這也是為什麼文言文舊體詩要更加有味道的緣故,因為古文一個字可以涵蓋多重意思,如果意象用得好,幾個字就能引入一個大的典故,表達非常複雜的含義。這在用字詞上就更加顯得精煉。

改過之後的古體詩,最大限度保持原詩韻味。仍然可以繼續精煉修改,這首詩絕對有成為好詩的底子。

暗香(七古)

萬年古月明今夜,一杯新酒醉故人。

金桂不語清風亂,七月人間四月春。

出於尊重原作者,除了第三句之外,其他的只是提出修改意見,作者可以根據意見自行煉字。當然,不改另外再寫也可以。詩歌只是一時作品,每一首詩都只代表你曾經的水平,關鍵是要知道如何去提高,如何去變得更好。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而​調整平仄之後,就成為了一首近體格律詩:

暗香(七絕)

萬年古月明今夜,新酒盈杯醉故人。

金桂不言風襲亂,暗香浮動四時春。

這是一首平起不入韻,押平水韻“十一真”部的七言律絕,簡稱七絕。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改成近體詩的話,調整還蠻大的。囿於個人水平和時間關係,大致就這樣。關鍵不是能改成什麼樣,而是搞清楚古體詩怎麼寫,近體詩又怎麼寫。

至於你要怎麼寫,是你的自由。

近體格律詩和古體詩沒有優劣之分,這只是古詩的一種分類。

“居秋思春”——對詩友舊體詩的評價修改回覆

寫著又超長了,另外兩首就不改了,反正方法是一樣的。作者可以說是有詩心的,文字美感和靈感都好,缺乏的是音律方面的整飭以及四聲八病等一些詩歌基礎知識的瞭解。

至於格律,應該是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當然這並不重要,不過既然喜歡寫這種類似於近體格律詩的詩,不妨認真學習瞭解下。

沒有詩心,學了規則也沒用。但是明明可以寫得更好,卻迷失在一些基本知識中,未免有些可惜。

另外再說一句,千萬不要相信那些“格律是鐐銬”的說法,那都是些門外漢,純粹是犯懶。對於沒有詩心和靈感的人,格律未必會讓你的詩變好,但是絕對不會讓你的詩變壞,它只是一種規則、一種讓你音律自然清朗通順的工具。

怎麼用,用不用,都在於掌握了之後的你個人。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