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虞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傳魁:臨危受命 醫院戰“疫”的中流砥柱


虞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傳魁:臨危受命 醫院戰“疫”的中流砥柱


王傳魁,男,虞城縣政協委員,虞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兼任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救治組組長,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戰鬥中,該同志在發熱患者醫療救治、醫院感染控制、疾病預防控制等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臨危受命 醫院戰“疫”的中流砥柱

疾風知勁草。自我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專題會議至今,已經整整一個月過去了,王傳魁日夜奮戰在新冠肺炎抗疫前線,成為醫院戰“疫”的中流砥柱。在這場戰役中,他即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疫情發生以來,在院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傳魁按照抗疫指揮部一系列決策部署,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將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和醫療救治工作進入關鍵時刻,救治工作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措施都直接影響整個防控的結果。王傳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對各個環節的工作作出了細緻縝密的安排部署並每天巡查督導執行情況,確保萬無一失。在預檢分診方面做到規範設置預檢分診點、完善預檢分診流程,按照符合室外距離最短、接觸人員最少的原則,做好患者到發熱門診的專用通道護送轉移;在發熱門診方面做到與預檢分診、感染性疾病科建設管理統籌考慮、同步部署、分區設置;在留觀病區管理方面做到設置上滿足有效防止疾病傳播隔離要求,數量上能夠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和發熱門診診療量需要;在普通病區管理方面規範設置應急隔離病室,要求醫務人員提高敏感性,及時發現發熱患者;在留觀患者和確診病例管理方面做到隔離治療,一人一室。院內專家會診,考慮疑似病例,在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並採集呼吸道或痰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同時堅決守住母嬰安全底線,及時調整充實兒科、婦產科醫療救治專家隊伍,多措並舉提高醫院抗擊疫情的綜合防控和救治水平,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堅守崗位 靠前指揮控大局

面對每天就診的幾十甚至上百例發熱患者,24小時,他時刻保持著一根緊繃的弦,不管白天還是深夜,任何疑問他都會親臨現場或在線解決工作中疑難問題。無論是急診分診還是門診的預檢分診,他都親自走一遍,看看標識是否清晰,路線是否合理,防護是否到位。

面對留觀病區的留觀患者,他總是親臨現場,嚴格把關,與專家組一起夙夜在公,殫精竭慮,聽取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療效和詳細的診療方案。1月25日10時,參加完防控工作會後,他剛到辦公室就接到電話,一位留觀患者需要會診。他二話不說,立刻披掛上陣,組織相關人員趕到留觀病房,詢問病史、查閱檢查單、閱讀CT片、會診、研判、彙報等一系列工作後,已經是凌晨3點。剛休息一會,他就又打起精神,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面對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他親自找中醫專家開方,到中藥房熬製成代茶飲,安排人員及時送到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留觀病區等,每天兩次讓醫務人員服用,提高他們的免疫力。面對每一個醫療梯隊上崗前,他都組織醫務科、護理部、感染辦進行診療方案、規範操作及防護知識技能培訓,嚴格考核合格才能上崗。他不只是對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上心,他還牽掛著全院的幹部職工,他安排感染辦督導全院消毒工作,尤其是人員密集的收費、藥房、檢驗採血窗口等公共場所的消毒和管理等,並在電梯口放置抽紙、牙籤,製作如何正確使用電梯健康教育小視頻等多種方法規避人員感染。

他的妻子在正月十五為他寫首詩《靜夜思》“初一至十五,日日不見君。值此國疫時,需您奉獻身!白衣做甲冑,紅心為國民。擔憂始終在,未敢語外人!家中父母好,兒女莫掛心。早日擒病魔,杯酒來洗塵!凱旋歸來時,舉國共歡心!”肺腑之言,情真意切,關切之心,躍然紙上,感人淚下。

三、身先士卒 抗疫一線展擔當

疫情蔓延,時間就是生命!1月24日至26日,他和院長朱明偉三天三夜現場辦公,迅速籌建起西院區發熱門診留觀病區。籌建期間他果斷決策,指導各部門緊急行動,協調運作,按照傳染科病房標準落實隔離防護措施。清潔區、潛在汙染區、汙染區合格!病房合格!啟用後醫護人員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對首先收治的6位留觀患者嚴密監測病情發展,研究討論個性化診療方案,制定周密細緻的護理計劃。大家和疫情搶時間、搶速度,留觀患者的病情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下逐漸好轉。

幾乎每天,他都處在匆忙和奔波之中,有時候是去縣裡開防控緊急會議,有時候是在一線聽取彙報解決問題,有時候是在和院長研究下一步的具體安排部署,總之經常工作至深夜凌晨。其實,他腰椎做過手術,有時候疼痛難忍,他只能蹲下來或者坐下來緩解一下,但是各項工作千頭萬緒,怎麼能休息呢?他靠著強大的意志力堅持著,繼續關注留觀患者,巡視預檢分診發熱患者,及時向指揮部彙報關於留觀及確診患者的詳細基本情況及病情變化,並安排疾控科準確、及時上報各種數據……

四、成績斐然 聯合救治顯威力

疫情發生後,他深知人心安定的重要性,要保證社會穩定,就要讓事實說話,讓病人得到及時有效地救治。經過一系列整章建制,完善處置流程,參照不斷更新診療方案,結合我縣的區域、環境、氣候、患者體質、症狀和有無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中西醫聯合,按照“一人一症、一症一方、一人一策”的治療方案進行辨證施治,我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救治初見成效。並結合治療經驗提出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就是保證患者在第一時間接受治療,患者在經過中醫聯合治療後,症狀可明顯減輕,病程可以縮短,還可以防止在確診以後向重症轉變。

烈火見真金。從1月20日至2月22日,全院就診發熱患者累計2237人,我院做到仔細排查沒漏診一例。西院區共留觀患者18人,每收住一位留觀患者,不管白天還是深夜,與專家詳細詢問病情及流行病學史進行會診,研究制定合理治療方案。目前我縣確診的4位患者在轉入市定點醫院後,由於經過了我院前期的中醫干預治療,都屬於輕症患者,現在這4位患者均已經治癒出院了。其他14名留觀患者收住合理,治療得當,患者情緒穩定,病情穩定,現已全部治癒出院。同時,經過規範的操作及防護知識技能培訓和嚴格地感染控制、健康宣教,醫護人員無一例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