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十二歲的小孩不能安定下來學習,還愛玩手機,怎麼辦?

用戶2160710395235


孩子12歲,不能安定學習還愛玩手機,這些問題,作為生活在電子信息時代的當下孩子,應是一個普遍的存在。

問題還得從我們作為家長、作為老師的根源去發掘、去引導孩子,從而正確、高效的利用好電子信息帶給我們的便捷。

問題提到,孩子學習不安定。作為家長,我們是否有關心過孩子,瞭解過孩子的訴求——不安定的原因?還是我們自己在旁邊刷著手機、看著電視或者做著其它什麼的,然後對著孩子“需要做作業了、需要看書了……”,這樣的場景我們是否有過?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愛玩手機?好奇,是孩子的天賦,對新生事物的認知與接收也是孩子學習的方式的一種,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正確引導了。我們又何苦將孩子的興趣抹殺,而不將孩子的興趣得到完美的昇華呢?

可怎麼做呢?以下幾種方式,也許有所幫助:

1.孩子已經12歲,自己主觀意願及習慣已經初步形成,首先應是接納與尊重孩子,因為只有在平等之下才能得到有效的溝通,任何的居高臨下只會讓人更加反感。

2.和諧之後,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的根源,進行針對性溝通與改變,揚長補短。

3.積極提高正面教育,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讚揚,使孩子的信心得到完美綻放,相信到那時你將會發現,原來自己孩子也是可以主動學習的。

不知是否有幫助?





草根話教育


我是一名書法老師,我接觸到的孩子有很多都是這種情況

  • 我覺得首先要找到問題就是父母,孩子今年12歲了,之前的習慣養成,規則意識,父母沒有給養成,也比較溺愛孩子,這些都是做父母的問題。其次,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心性安靜不下來,自律能力差。
  • 我認為要想給孩子改掉壞習慣,不能操之過急,因為孩子現在12歲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父母可以坐下來和孩子溝通,溝通的同時給孩子制定規則!哪些是可以做,需要完成什麼條件才可以做。咱們父母也要拿出時間,做好榜樣給孩子。讓孩子參與一些比較安靜的課外活動,比如練字了,看書,同時咱們父母也要陪在身邊,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同時可以輔助一些懲罰措施,但是要注意分寸。
  • 希望能夠幫到您,有問題大家可以在下面討論一下。

用戶66804018485


孩子玩手機有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在遊戲中能找到過關的優越感和成就感,父母在平時孩子做對的事情方面給予肯定和鼓舞,在孩子玩手機家長不要去搶、藏、打、罵,多用建議的口語和他說,低聲教育比任何的方式要管用很多,學會管教孩子溫柔有邊界,不要在他做錯的時候批評他,抓住一次做對的時候多誇獎他,12歲的孩子出現的問題我們家長要慢慢去引導,多給鼓勵,讓他走價值感,多去關心他的感受,多做一些愛他的畫面!

其次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少玩手機,孩子從來不會聽你說的那些大道理,只會模仿,越說越不去做,嘮叨的背後孩子更叛逆,家長試著從放下手機開始,孩子看到父母的改變也會慢慢改變的,孩子出現問題一定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複印件出現了問題一定是原件有問題!

可能在剛開始的時候,這種方法看起來感覺有些不適用,但貴在堅持,想要孩子對手機的興趣減少,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以身作則。


可樂媽說育兒


山安說,手機不離手,已經是一種病。在這信息時代,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根本不可能。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如何才能控制孩子的手機癮呢?審案建議各位家長可以遵循以下步驟,效果真的很明顯。

首先,家長要立場堅定。

看著孩子整日裡成為低頭族,不僅僅對視力影響很大,對頸椎影響也很大,而且嚴重影響學習,因為孩子總想著玩,對學習就是老處於一種懈怠狀態。既然家長們都清楚過度使用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性很大。祝孩子戒掉手機癮上這一點兒聲明,家長就一定要堅持立場,堅持原則,不能因為孩子的胡攪蠻纏而動搖。

其次,制定嚴格的手機使用時間和使用規範。

對於孩子使用手機這件事,有些家長完全處於一種隨心隨意的狀態。當自己心情好了,孩子玩一天一夜也沒問題;當自己心情不好了,孩子就算拿手機查資料,也可能被自己當做十惡不赦的行為。

想要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就得和孩子聯合起來,制定一個合理的使用時間限制和使用規範。如週一至週五能玩多久,什麼時間?我玩的時候可以玩哪些,哪些不能玩;週六週日能玩多久。滿足什麼條件才能玩兒,這都應該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規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長應該將此事重視,不能把孩子玩手機的時間當做自己心情好壞的隨意支配,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滿。而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按計劃和使用規範使用手機,孩子自然知道通過使用規範來約束自己。

第三,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讓孩子有事可做。

孩子完成作業沒事兒可乾的時候,就只能想方設法玩手機。如果家長能夠想辦法幫助孩子把課餘生活豐富起來,自然也就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做完作業之後,一家人可以出門打打羽毛球,籃球或者跑跑步。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還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機,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陪孩子分散對手機的注意力,這樣對於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非常重要。

第四,睡覺前,讓孩子主動上交手機。

睡覺時間讓孩子主動上交手機,這是戒掉手機癮非常關鍵的一步。保證睡眠質量,孩子第二天才有精力好好學習,如果家長晚上不沒收孩子的手機,那孩子百分之百會玩到自己眼睜不開,才肯睡覺。

總之,手機不是罪惡之源,罪惡之源是家長對手機的痴迷,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以及家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縱容,才導致了孩子對手機的痴迷和無法自拔。如果家長能夠做到以上幾點,我相信孩子會合理使用手機。


山安說


大人更愛玩手機,允許一定時間的能玩手機,約法三章,溝通好,如果違反約定給與必要處罰。玉不琢不成器,家長的指導很重要



陸陸通通


要引導,要營造安靜祥和的環境。

一,家長不宜過度玩手機。家長就是一面鏡子,家長愛做什麼,孩子可能就跟著學什麼,你玩手機,說不定,孩子也會跟著玩。自己不玩,做好榜樣,才能引導好。

二,要營造安靜的家庭環境。多閱讀,多學習;少打牌,少麻將。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小孩才能安靜下來,做一件事情,學一樣東西。家長之間交流時也儘量和風細雨。

三,要營造祥和的家庭氛圍。不要吵,不要鬧。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大吵大鬧,這樣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沒有安全感,孩子那能靜下心來去學習呢?父母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氛圍好了,孩子的一些習慣,自然糾正起來就要方便很多。

四,要始終關心孩子的成長。要關心他在學校的情況,要與學校保持很好的溝通。在家裡,要關注作業做的質量,要及時檢閱,及時訂正,你認真,他才會認真,你重視,他才會重視。逐步引導,孩子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優秀。



長三角的樹


做父母的以身作則,用學習來帶動孩子學習,自己把手機放下,多跟孩子一起讀讀書寫寫字,用你自己學習得來的成就,現身說法。



公考熊大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刻意壓制是不行的,要疏導,我覺得應當從以下幾點著手:

1.規定玩手機的時間和內容,讓孩子不能沉迷手機。

2.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大人首先自己要少玩,從我做起。

3.多陪陪孩子,孩子之所以不能安心,主要是無聊,把他封閉在這個小空間裡,難免心生煩燥,我們應當理解的基礎上多陪伴。


孫老師說教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制力還是比較薄弱的,家長要耐心的教育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青春期的少年們,政治生長髮育的黃金時期,對待手機,遊戲,電子產品這些東西還是很感興趣的,簡單來說,他們對誘惑還是分不太清,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引導和鼓勵。而且青春期也是關鍵期,正確的引導,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酥酥的夫子


這和原來的網癮是一樣的,首先家長要從自我做起,不迷戀手機,另外要適當的引導孩子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如果不能糾正還是要及早的找心理醫生干預,這是一種心理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