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不少老年人說要抱團養老,能行的通嗎?

不到景點看風景


不少老年人要抱團養老,能行得通嗎?

老年人抱團養老,能不能行得通,關鍵在於如何“抱團”。老年人年紀大了,社會閱歷豐富,歷經人世滄桑,一般對社會人情世故看的都比較明白,也淡泊名利 。

如果一群老人抱團養老的目的,是為減少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以至於為減少孩子們家庭的生活壓力和拖累,讓孩子們能集中精力放在學習和工作上,是值得提倡的。

一、利用社區的老人活動場所,一群老人聚攏起來,組織成一個“大家庭”,進行養老,還是能行得通的。

1.每個老人都保持自己與兒女通訊,且24小時不間斷。

為什麼每個老人要和子女保持良好的通訊關係呢?

①有些老人畢竟年邁,人老體虛,患病的幾率在大大提高。從安全起見,需要和子女有密切的通信聯繫。

②經常與兒女間自由的通訊,既了卻老人與子女間的相互牽掛。

③老人經常同子女通話,也十分有利於身體健康。

2.一群老人包團養老好處在於:

①老人之間的相互抱團,說明他們之間相互都比較瞭解,且心氣相通。

②既然能抱著一團的老人,說不定,老人與老人的經歷和性格也大致相當。

③老人之間能抱成團的,說明年齡相差不大,可以100%的肯他們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他們的言語和行為方式,彼此之間都能互相接受和尊重。

④這些抱團的老人,始終會處在一個無憂無慮的、“沒大沒小”的、毫無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環境中。既利於心理健康,也利於身體健康。

⑤能抱團養老的老人,自然而然會形成一個大集體。這樣的話,誰有了困難、誰有了疾病,大家都會同心協力的幫助和照顧。

3.一群老人抱團一起養老,需要一個認真負責的社區領導幹部,對老人做些日常的管理和護理工作。

①統籌規劃管理好老人們的日常開支,和經濟支出。

②監督老人們日常生活起居和身體鍛鍊。

③規劃好老人的一日三餐。

④組織老人出去旅遊,參觀學習。

⑤對有特殊的興趣愛好的老人,鼓勵他們去上老年大學;並講他們的特殊專業知識,多加推薦給相關部門,在他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即滿足他們的願望,也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

二、利用社區原有的養老院,一群老人聚攏起來,組織成一個大家庭,進行養老,也是能行得通的。

1.現有的養老院,可以騰出一個相對獨立的養老場所,提供這些抱團的老人養老。

2.一群抱團的老人在養老院裡養老,同樣需遵守養老院的紀律規則。

3.養老院,應積極的提供以抱團老人養老的休慼相關的服務內容。

以上還有很多情況和內容可以列舉,老年人要抱團養老,既利於老人的身心健康,也利於社區“模塊化”的具體管理,也能適當的節約成本。 更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所以說,老人包團養老,是行得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