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度假勝地——普吉島

普吉島是泰國的島嶼,位於安達曼海,面積576平方公里,人口38萬,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島上環境純淨,是一座著名的度假島。


度假勝地——普吉島

普吉島位於印度洋安達曼海東南部,離泰國首都曼谷867公里,是泰國境內唯一受封為省級地位的島嶼。有深遠的歷史和文化,被譽為安達曼海的明珠,500多年前是錫礦基地,泰國主要的旅遊勝地,人口175萬(2004年)。

主要農產品有橡膠、椰子、腰果和菠蘿,此外在普吉島的東面和南岸有養蝦場和人工珍珠養殖場,但旅遊業仍是普吉島的第一收入來源。普吉島與泰國南部安達曼海岸由橋樑相連。

位於北緯7°45′-8°15′和東經98°15′-98°40′之間。普吉島周圍有39個小島,都歸屬普吉鎮行政管理,涵蓋570平方公里。普吉島有70%為山區,除市區外,島上到處都是綠樹成蔭的小山崗,最高的山是海拔529米的Mai Toa Sip Song,處於Tambon Patong,Kathu區交界地。其餘的平地主要位於中部和南部。

早在公元前1世紀此地就有人居住。它曾先後是各種泰人邦的一部分,約16世紀時併入阿瑜陀耶(Ayutthaya)王國。18世紀後大批華人湧入,島上民族眾多,有泰族、華族、馬來族和黎族等。馬來人將普吉島稱作薩朗角,該島也常被稱作童卡(Tongka)、均克錫蘭(Junk Ceylon)和瓊薩蘭(Jonsalam)。

pp島是全球最美的十個島嶼之一,其海水清度和浮潛能見度均是世界有名,國內的一些旅行社為了降低成本,推薦一些主要是賣高額自費活動的小島嶼,行程勞累,遊客在海上不斷的變島嶼,特別容易暈船,請遊客注意區別。

pp島上水上活動很多!游泳、潛水、滑水、獨木舟、風浪板、香蕉船……豐富多彩的水上、水下運動項目會讓你手舞足蹈、無暇休息,有很多島上旅遊專賣店會組織您前往這些地方活動,價格公開(可砍價)。有的遊客喜歡一天深潛;有的遊客喜歡浮潛;有的遊客喜歡出海一整天;有的遊客帶有老人和小孩,擔心暈船,就喜歡在島的沙灘上散散步。

普吉島因有寬闊美麗的海灘、潔白無瑕的沙粒、碧綠翡翠的海水,作為印度洋安達曼海上的一顆“明珠”,自然吸引了眾多國際名流的光顧。國際流行天后蕾哈娜就曾在2013年前往普吉島度假,緋聞女孩中的好萊塢女演員Queen S也常去普吉島休閒。中國女演員楊冪也於2017年在普吉島拍攝了國際一線雜誌《ELLE》封面。

在普吉,一年到頭人們似乎都在尋找著各種各樣狂歡的理由,眾多節日和豐富多彩的夜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參與其中,忘記自己過客的身份,享受海島風情的愉悅和愜意。因此無論單身前往,還是結伴而行,都能在普吉玩得盡興。

普吉島是泰國最大的島嶼,大部分遊客都聚集在芭東海灘或普吉鎮上,這是整個普吉島的兩個中心。一個勝在海島風光,一個勝在古老的建築,卻都因為有完善的各項服務而得到遊客們的青睞。


度假勝地——普吉島

普吉島(Phuket Island),泰國南部島嶼,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西海岸外的安達曼海(Andaman Sea)。

首府普吉鎮地處島的東南部,是一個大港口和商業中心。

普吉島是泰國最大的海島,也是泰國最小的一個府;以其迷人的風光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被稱為“安達曼海上的一顆明珠”。

普吉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珍寶島”、“金銀島”的美稱。


度假勝地——普吉島

文明的開端

據考證,自遠古時期起,一些部落已經開始遷移到泰國南部並逐漸適應當地的環境從而定居下來。時至今日,這些先祖們的歷史仍就吸引著一批批的考古學家們為之付出他們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

根據對一些從洞穴中發現的稻米樣本的研究推測,泰國的文明可能會被追溯的公元前6800年。1960年的對於青銅兵器和青銅工具的發現,讓泰國古文明脫離石器社會的時代得以改寫,而且這一足以顛覆歷史的發現讓人們重新審視銅器和青銅器技術起源於中東的傳統理論。據推算,在 “Ban Chiang”(泰國一考古發掘地名)發現的青銅器可能會比已知的中東技術還要早幾百年。是哪些部落的人們開創了這一偉大而先進的文明成為眾人爭論的焦點。

普吉島以其純淨的白色細沙和石灰礁岩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造訪。泰國由於本身沒有颱風與巨浪的威脅,普吉島這個地方更是風和日麗,加上面積不是很大,外圍更有大小島嶼十幾個,每一個島嶼更是各有特色地美麗。

原住民

普吉島最早的原著居民是一些身材非常矮小的原始部族,這些人種仍在馬來西亞存在。這些原始部族靠狩獵和雨林裡的水果或植物根莖生活。據相關報道,這些原始矮人部族直到19世紀中葉還仍然生活在普吉島中心地帶的茂密叢林裡,但最終由於大批的開採者來普吉島開採錫礦,他們才徹底遷移。

遷徙

普吉島的沿海曾經被在海上游牧的一族所佔據,他們被稱為“Chao Nam”或是“海上的吉普賽人”。這些人們會在某一海域或海灣開採各種貝類以及各種其他資源直到這個地區的資源全部耗盡,然後再全部遷移到其他的海灣。待之前的海灣各種資源及生態環境恢復後,他們會再次遷移回來繼續著這種循環。經常在馬六甲海峽行船的船長們把他們稱為“Saliteers”(意思為海盜),甚至他們的名聲要比當地的海盜還要差。

但是,早期外來到普吉島探訪的人卻通常把“Chao Nam”們描述成矮小但勇敢的一族,他們是專業的水手,可以建造出小而堅的船隻並從容的面對變幻無常的大海。這些人像吉普賽人一樣永不停息的遷移著,其間,他們會在島嶼上暫時的定居,但是卻從來不在土地肥沃的島嶼上開墾和耕作,只是靠做海盜和採集貝類獲取珍珠來維持他們的生活。他們甚至沒有任何文字,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被世人認為是極為原始和野蠻的一族。


度假勝地——普吉島

氣候地理

普吉島是個由北向南延伸的狹長島嶼,面積與新加坡相近,島上主要的地形是綿亙的山丘,有少量盆地,還有39個離島。事實上,“普吉島”一語源自馬來文。全島南北縱長48公里,東西最寬處達21公里。島的北方以攀牙灣(Phangnaga Bay) 為界,與490米寬的巴帕運河(Pak Phra Channel)銜接。穿過連接普吉的查差碼頭(Chatchai Landing)和攀牙的塔儂碼頭(Tha Noon Landing)及660米的薩拉辛橋(Sarasin Bridge),就能踏上普吉島。

普吉島地處熱帶,屬潮溼的熱帶氣候,常夏無冬。每年的4月至9月,即太陽直射赤道時,是普吉的雨季,尤其是5月份,幾乎天天降雨。而在這個時候,還會舉行標榜苦行主義的素食節。

十月份,仍會是短暫的潮溼天氣,等到十一月中旬,普吉島的天氣將會稍稍冷一些,降雨減少,直到第二年的三月。11月-翌年4月:普吉島及其周圍地區的旅遊旺季,這一時間段,海水平靜,天氣良好,降水少。5月-10月:普吉旅遊淡季,多臺風、降水。

普吉島原文是“山丘”的意思,誠如其名,普吉島面積的70%為山丘地勢,草木繁盛,綠意蔥蔥,在飛機上鳥瞰,普吉島宛如安達曼海上的一顆“綠色珍珠”。普吉島有著名的“3S景觀”,是來自於當地人對家鄉的總結:sunshine——陽光,sea——海水,sand——沙灘。這些大自然所贈與人類的寶物,被虔誠的泰國人奉為最珍貴的財產。

自然資源

島上以種植橡膠為主,還有椰子、稻米和水果,漁業也較發達。橡膠、椰子和稻米也為島上帶來豐富的財源。同時,普吉島還有五百年的錫礦生產歷史,泰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第三大錫礦出口國,普吉島功不可沒。

旅遊資源

普吉島的旅遊觀光業從1970年開始逐漸興起,是東南亞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度假勝地。島的西海岸正對安達曼海,那裡遍佈原始幼白的沙灘,每個沙灘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魅力,白色的海灘,奇形異狀的石灰礁岩,以及叢林遍佈的山丘,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旅客。

這裡遍佈海灘和海灣,有以清淨著稱的卡馬拉海灘,有私密性風格的蘇林海灘,有經常舉行海上運動的珊瑚島,還有夜生活較豐富的芭東海灘等。島上還有很多山,遊客可以在島上乘坐出租車和摩托探險,也可以潛水和乘坐遊艇出海。

隨著島嶼不斷朝高級度假區方向發展,島上從事旅遊業的居民也逐漸增多。北部有向遊人開放的菠蘿田和橡膠園;此外,遊客還能在城內見到保留著歐式風格的家居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