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1992年10月23日,日本的新天皇,明仁天皇及皇后美智子開始了為期一週的對中國的訪問。這是中日兩千年曆史上的首位日本天皇訪問中國,開啟了中日交流史上的先河。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日本在古代實行的也是封建君主專制,日本的天皇跟中國的皇帝一樣,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有一段時期,大概從10世紀開始,日本的幕府時期天皇的權力曾經一度被架空,基本上成為了幕府的傀儡。直到19世紀,明治天皇通過江戶幕府戊辰戰爭,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才重新掌權,並且實行了明治維新,帶領日本從封建社會買入了工業化社會。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明治維新使日本實現了社會、經濟、軍事等全面的發展,成為了亞洲的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併發布了《教育敕語》,推行軍國主義教育,走上了帝國主義爭霸世界的道路。

二戰時期,在天皇的推動下,日本對我國發動了殘忍的侵華戰爭,二戰結束後,日本裕仁天皇本應該被拉到軍事法庭接受制裁。但是在美國的干預下,裕仁天皇僥倖逃過了一劫。

如今,二戰結束已經幾十年了,在很多和平人士的推動下,中日兩國的關係逐漸恢復了正常,而二戰中的創傷也正在漸漸遠去。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在這種時代的背景下,日本的新天皇明仁天皇向中國提出了訪問申請,意在推動中日兩國的友好發展。在訪華前夕,明仁天皇接受了國內外記者採訪。在談到為什麼要進行這次訪華的時候,明仁天皇說道:

日本與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日本一直都是以中國文化為基礎,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為己用。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有相似,又有不同混在一起很難分清楚彼此。我認為,本著這種文化上的交融,兩國人民十分有必要互相理解,增進關係。如果我的訪問能夠增加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我將十分榮幸。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當被問及自己對中國的印象時,明仁天皇說:我對中國十分的感興趣,從中國的古籍和歷史中,瞭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日本正是因為歷史上和中國的交流,才使得中國的文化在日本的影響巨大,我對中國文化懷有深深的敬意。

明仁天皇不只是在嘴上說說,事實上,他對中國文化與歷史是真正的喜愛。在與中國領導人進行了會晤以後,明仁天皇不僅遊覽了長城並且參觀和領略了故宮紫禁城的風采。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此後,明仁天皇夫婦又來到西安,去追尋了唐朝時期日本“遣唐使”的足跡,並在碑林博物館找到了自己即位後的年號“平成”的來歷。最後對上海進行了訪問,並從上海返回日本。

1945年,日本戰敗後,隨著美軍佔領了日本,皇室被作為國家的象徵得以保留,但是不再具備實權,不能參與政治事務,只能是作為日本國民的象徵。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當時的明仁天皇只有12歲,但是他對待戰爭的態度卻和其父裕仁天皇完全不同,在1992年訪華的時候,明仁天皇說:中日兩國自古以來就有悠久的交往歷史,對於日本給中國人民帶來的那一段巨大的苦難時期,我感到深深的悲痛。

作為第一位訪華的天皇,一心祈求和平的明仁天皇得到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歡迎。而明仁天皇的做法得到了日本國民壓倒性的支持。

明仁天皇:對於我的國家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我感到深深悲痛

2015年1月1日,二戰結束70週年,明仁天皇在新年感言上說道:“日本應該充分學習肇始於‘滿洲事變’(即九一八事變)的這場戰爭歷史,思考日本今後走向,這是當下極其重要的事情。”

明仁天皇的新年感言敦促日本反思戰爭歷史,為了不讓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人們白白犧牲,應該盡到日本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