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縣官智斷奇案:商人遇害案

話說在宋朝的時候,蘇州府治下有個松江縣,距離州府百八十里。在知縣李文清的治理下,治內各種事情都處置得明明白白。尤其是訴訟之事,有冤的洗冤,有罪的判罪。人們不知道的是,在李文清剛上任的時候松江就發生了一件奇案。

縣官智斷奇案:商人遇害案

那時,李文清接到吏部委任前往松江赴任。這時候正是七月中,天氣尤為炎熱。知了斷斷續續地叫著,聽的人心煩。一行人來到一個叫臨江崗的地方,這臨江崗已然是松江治下。前後都是幾十裡的偏僻小路。端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正是強人容易出沒的地方。

這時候正是中午,李文清一行人正打算在路邊歇息片刻再動身趕路。還未等李文清下馬,一大群蒼蠅飛了過來,圍住馬頭亂飛久久不散開。用馬鞭驅趕,片刻之後又飛回來了。李文清覺得好奇,細細觀瞧,不由得心中大驚:這蒼蠅常戀死人之屍。莫非此處有冤死之人。

李文清趕緊讓手下人四處搜尋,看看有什麼可疑的地方。有一隨從跟著之前圍於馬頭的蒼蠅。跟了不到兩里路,蒼蠅直衝著一棵柳樹飛去。隨從回來報告給李文清,李文清命人用鋤頭挖開柳樹下的地面。挖了不到兩遲,果然看見一具男屍。面色似乎並未死去多久。渾身上下只有衣帶上繫著一枚小小的印子。

縣官智斷奇案:商人遇害案

李大人若有所思,說道:"看情形,這冤死之人定是一個布商,這枚印子便是在布上做記號的。行到此處被強人所害。"眾人對大人有如此入微的觀察感到驚訝,紛紛點頭稱是。

李文清命人將屍骸仍舊埋於原處,只將那枚小印子悄悄藏於袖子裡。一行人又往前行了十里就到了松江縣衙。縣衙諸吏都早已在縣衙門口迎候大人。此時,天色已晚,人馬勞頓,就都先休息下了。

次日一大早,李大人叫來縣衙差役,吩咐道:"你們去城裡各大布莊,凡是有賣好布的,都買來與我。"李文清料想:此處離臨江崗不遠,強人搶了布匹定要到此處買賣。案發只在近日,賊人必定沒有走遠。

縣官智斷奇案:商人遇害案

到了中午,差役抱著許多布匹回到縣衙交差。李文清對著布匹與小印子上的記號一一對照。終於在其中一匹布上找到了與小印子上一摸一樣的符號。李文清問差役:"這匹布布料甚好,你們在哪裡買的?"差役答道:"在城東陳氏布莊。"

"速降布莊老闆請來,我有話要說。"差役領命而去,布莊老闆來到縣衙,李文清對那老闆說道:"這樣的布你還有多少,我都要了。"布莊老闆一聽大喜,隨即不無遺憾地說:"大人,實不相瞞,我店中這樣的布匹並不多了。但是販賣這布匹與我的布商還未離開。"

李文清聽到此處,為之一振,故作鎮靜地說:"他們幾人,現在何處?"那布莊老闆說道:"總共六人,現在悅來客棧。"李文清又說:"你可帶領我們前去,我與他們商談價錢。"布莊老闆依言而行。

縣官智斷奇案:商人遇害案

等到了客棧,聽得門外來了大主顧,眾賊人毫無防備,打開房門。悉數被衙役擒獲。到得松江大堂之上,聽得李文清說起臨江崗之事。為首的強人還要狡辯,李文清又拿起小印子與六人所帶布匹對比,一分不差。六人只得招認。

這個案子奇就奇在李文清在眾人都未發覺之際,觀察細緻入微,能先人一步。直至擒拿兇手。無怪松江百姓冠以"李青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