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了農村教師補貼,農村學校為什麼還留不住老師?

新大風歌


農村補貼500元,城裡課後服務不用上什麼課佈置作業給學生,四十分鐘的課,一個月下來有2000-3000元,課後服務毫無意義,純屬掙錢的行當了,唉……


hzzql


我在農村教書15年,我想把自己的一點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我們都有農村教師補貼,但是老師們一有機會還是要走我覺得有如下原因,如有不對的地方請見諒。

一、太累。農村學校的大部分學生每個星期回家一次,別的時候基本都住校。這就加大了工作量。不僅要備課、教書,班主任還要每天管理學生的早操,午休,晚讀、晚休和平時的生活。我是一般學科的教師,每個學期安排一次值周,一個星期我就覺得很累,更別說是班主任了。

二、地位低下。九年義務教育是好的,我見過很多學生家裡經濟非常的糟糕但是還能享受教育,這個出發點是非常好的。但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弊端。說一個例子,某年初二的一個學生經常不好好學習,上課睡覺,夜晚喝酒,班主任多次教育仍然不悔改。一次上課在課堂上打撲克牌被科任老師沒收後與老師發生口角,後不服班主任管教,當堂背上書包離開教室,並對全班說道:過幾天班主任會到家裡請我來學校。遂轉身離開。後經多次勸說才返回學校。請問,老師的顏面何在?!以後還怎麼在這個班教書?!

3、學生整體素質偏低。真的,你真的可以隨時聽到髒話;學生和你擦肩而過,而無視你的存在。教學達不到滿意效果,很多老師下課來到辦公室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今天我又是獨角戲。提問只有幾個學生理你,這種教學效果是不會有好成績的,沒有成績就沒有成就感。沒有成就感,哪來的幸福感?

這是我這裡的真實情況。


紅色金字塔


我至今已在農村任教了31年,目前還在農村一線執教,估計就這樣到退休了。我想把自己的一點想法說說,與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有許多地方的農村老師暫時還沒有農村教師補貼,我們還好,算是較幸運的。現在的鄉村老師,上了五年的都有農村教師補貼,但是年輕老師們只要一有機會,還是要走,想盡辦法走,往縣城走,往縣城靠——這個學期又有二個同事想辦法進了縣城。分析其中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農村教師太累。農村學校的大部分學生每個星期回家一次,別的時候基本都住校。這就加大了老師的工作量。他們不僅要備課、教書,班主任還要每天管理學生的早操,午休,晚讀、晚休和平時的三餐——仔細算,有的地方乾脆稱“八到場”,班主任必須到場,而且有行政值日檢查登記。我是一般學科的教師,每週學校安排了二次晚自修下班,每週的這一天我就覺得很累,更別說班主任了。

農村教師地位低下。九年義務教育本質上是好的,我見過很多學生家裡經濟非常的糟糕但是還能享受教育,這個出發點是非常好的。但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弊端。

說一個例子,多年前八年級的一個學生經常不好好學習,上課睡覺,帶壞一批人躲廁所抽菸、在寢室打牌賭博……班主任多次教育仍然不思悔改。一次在英語課堂上看言情小說,被科任老師沒收後與老師發生口角。後又不服班主任管教,當即背上書包回家。急得班主任立即攔住他。實在要走,開車送他回家。他私下對班上一些人說道:過幾天班主任還會到 家裡請我來學校。

該生後經多次勸說才返回學校。請問,老師的顏面何在?!以後還怎麼在這個班教書?!不過現在這種現象好多了——私底下少數學生走了就走了,不會那麼上門“求”他來學校讀書了,偶爾在不違反政策的前提下,還會勸退某個太差的學生——或說讓家長帶回家教育、反省一段時間;或勸說他家長想辦法給孩子換個環境,即“轉學”。

農村學校生源較差。真的,農村學生的整體素質普遍偏低,你真的可以隨時聽到髒話;有的學生和你擦肩而過,卻無視你的存在,有時還會戲弄你。這僅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們上課還把課堂當玩場——不過我待過的學校還好,學生教育後多數有禮貌。

最關鍵的是,教學常常達不到滿意效果,我經常下課回辦公室的路上,都會不自覺地說自己一二句(估計也是很多老師下課後最常說的或想的一句話):今天我又是在唱獨角戲,這樣的課堂效果甚微,徒勞無益。

提問只有幾個學生理你,這種教學效果是不會有好成績的,沒有成績就沒有成就感。沒有成就感,哪來的幸福感?有時我也覺得釋然,不把成績看得很重要,哪怕學校評模評優全憑教學業績,還實行“一票否決”:教學成績沒有達到B等以上,不能評任何優秀(模範),師德標兵也無緣。

於是也看重學生的素質,尤其是思想品德,但這全靠家庭教育,尤其是從小的家教——畢竟父母才是其第一老師。我這後天的努力也只能是盡力而為之。

目前農村學校的現狀是有目共睹:好一點的老師都在想辦法往縣城擠,好的學生也在往縣裡鑽。

農村生活條件不太好。外地來的年輕人住宿舍,自己做飯,很多都不會做飯,宿舍也沒有電視,也沒有網,生活很不方便,說難聽點,找對象都不好找。

這些剛參加工人的年輕人大多數還兼任著班主任,平時事多,常常忙不過來,基本沒時間去弄飯菜。好在現在許多農村學校領導也認識到這一點,中心小學、鄉鎮初中一般都大有改觀,首先保證吃得飽,然後注意吃得好。

未來沒有保障。很多農村學校隨著學生越來越少,面臨撤併,年輕人轉換學校,影響很大,只能趁早離開。這種現狀在某些村小更明顯。曾經去過某鄉鎮的幾個村小摸底,有些村主任、村支書(或親屬)手伸得太寬。在他們眼裡,村小就是他家的,他要在哪間教室堆放雜物,基本沒人敢說“不”字——你還想不想在這裡教了?天高皇帝遠,中心小學校長一般都望塵莫及,任由他們擺佈。

上述大多數是目前許多地方的鄉村學校的真實情況。要想改變這種狀態,我覺得首先應該給農村教師工資翻一到二倍,僅憑一個月幾百元的補貼,確實對人的吸引力不大。

象我縣偏遠山區的教師還有車補,也叫“交通補貼”。這也是一項優惠,一般當地的老師,特別是上了一定年紀的,往往都不想著走,無意之中又多了幾級工資。

現在的職稱對鄉村教師也有傾斜了:許多高級一直無望的老師,就因此而曲線增資。不管有沒有高級老師資格證,如果要鄉村執教滿30年可自然晉升高級職稱——只拿高級七級工資,但沒有正式聘任證書發縱你;而且你一旦離開了鄉村學校,這種高級教師的待遇也隨之終止。

在生活環境艱苦的農村學校,要吸引優秀人才,不是拿出低於發達地區的薪酬待遇,而必須是拿出更高的薪酬待遇。這也是日本、美國發展鄉村教育的經驗,到鄉村去工作的教師,待遇要高於城鎮,而且高很多才能留住鄉村好老師,並甘心在農村待長久,甚至一生,無怨無悔。


種金易


柳暗花明在這村與你一起關注教育熱點問題。

我在農村學校工作有工作20年年的經歷,後到城裡學校又工作10餘年了,就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的感受。



剛畢業時,感覺不管分配到哪裡,都是工作,因為那時的人很純善。工作有10年左右,身邊有很多同事要麼改行了,要麼調進城裡,慢慢的,我們這些不想挪窩的人,就會聽到一些閒言碎語,說什麼教師厲害的老師都調走了,剩下的都是些沒有出息的老師;說什麼孩子交給這些老師教,怎麼學得好哦。開始的時候,這些聲音很小,越到後面,這種聲音就越大,而且比這難聽得多的聲音都有。在這樣的環境裡,你不想走都不行,於是我也就選擇了調離,進入了城裡,做了一名城裡老師。



還要在鄉下,課餘生活非常單調,天黑時,在鄉鎮上,連人都見不到幾個,更不要說夜生活了。老師也是人,普普通通的人,也希望與平常人一樣,在課後,生活可以過得多姿多彩。在鄉下,這願望是沒法實現的。


所以,老師為了自己的尊嚴,為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即使有農村補貼可領,也要不願待著鄉下。


柳暗花明在這村


看了幾個評論,我在懷疑,我們不在同一個中國嗎😄

我也在村小,我感覺條件很好啊,如果人生沒有什麼遠大的追求和抱負,待在村小是個不錯的選擇!我配幾張我們學校的圖!

這是我們的教學樓,不必一些城市裡的學校教學樓差吧,再看看我們的操場!

硬件設施很好了!

你知道我們這裡農村小學招聘事業編多難考嗎?大約是100:1的比例,你想想吧!和報考城區小學的人數相差無幾!

現在教師工資普漲,老師條件也都好起來了,基本都買了車,買了房,一般是幾個同事拼車回城區住,來回跑,也挺好的,壓力相比於城區還小的多!

是光我們這條件改善了嗎?為什麼看了一些回答都是消極的!


非知名教育工作者


有了農村教師補貼並不意味著就能留住教師,根本原因在於農村學校的各方面條件滯後。

教師補貼對於留住教師來說,並不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我身邊的有這樣一位朋友在農村工作了20多年。他的現身說法就是,即使有了農村教師補貼,他也不願意留在農村,原因有很多。

現在的這個交通發達了,每天都有許多教師會自己開車往返於家和學校,這中間的路程,少說也有60多公里。每天都是很早就出發,晚上六七點鐘才能回到家裡,一個月下來花掉的油費遠比教師補貼高得多。他寧願每天往返來回奔波,而不願把自己置於那種與世隔絕的境地。

一是自然環境嚴重受限,條件艱苦。

這位朋友就提到了,農村這麼多年,汽車沒有普及到千家萬戶的時候,每週就只能是隻有到了週五才能回家。而且鄉鎮的中巴車每天只有中午一趟就不再發車了,這可以說是農村教師面對的一個普遍回家較難的問題。

這個問題多年以來都沒有得到解決,如果錯過了那一趟班車,就要等到第2天中午,學校離城大約是60多公里,在路途上花費的時間是兩個半小時以上。那麼每週回來照顧家中的老人小孩,處理生活上的各種事務時間被嚴重的縮短,大部分老師週日就必須要提前往學校趕,要不然就不可能在星期一早上準時到達學校上第1節課。

這還只是距離上的問題,再者農村的生活環境極差,農村都是一些泥濘的小路,老師們一年四季都是在和泥水打交道。有些邊遠鄉鎮地勢較高,一年當中很難有陽光明媚的天氣情況普照大地,甚至有些地方嚴重缺水,老師們做飯日常的飲用水都成問題,要到很遠的地方去背或者挑水。更別說有洗澡洗衣服等生活用水了。

很多地方有可能到現在都還沒有通上自來水,這樣的自然環境怎麼能能讓老師留下來安心的教書育人呢?

二是現實問題不得不考慮。

教師也是凡人啊。教師也有自己的家庭,老人和小孩。教書雖然說是教師的職業,但僅僅也就是一份職業而已,並不是老師的全部。農村的醫療條件,衛生社會服務方面,社會資源的分配相當的滯後。

小孩長大了,面臨的就是上學的問題,每一個父母都想方設法的要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再者健康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有時會突發疾病,由於車程時間長,在路上耽擱了很多時間,錯過了醫療搶救的黃金時間,我們的生命都得不到保障,還能談其他的嗎?僅憑那兩三百塊錢的教師補貼能夠讓教師放心的留下來嗎?

三是從教學資源師資的優勢上來說,確實農村存在著非常大的缺陷。

農村的教育資源非常的薄弱,但凡有好的老師,待不了幾年就離開了。要麼是為了評職稱而下來支教一年的,要麼就是為了名譽而搞各種形式的,真正教書育人的沒有幾個。從教師配備上來說,語數的老師都不齊全,更不要說音體美的。一個人包班的情況更是不在少數,這樣會有教學質量嗎?

城裡的學校,教學資源豐富,可以承擔起培訓老師的重擔,在提高老師的職業修養,業務能力,綜合素質方面會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農村是一點幫助都沒有。因為本來就沒有術業專攻的優質指導,還談何個人的發展和前途呢?

四是各方面素質和城裡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

首先從家庭教育來說,農村的多半是留守兒童,基本上都缺乏父母的關愛,家庭教育是嚴重缺失的,所以很多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缺乏學習的動力。老師教起來就更加的費勁兒,久而久之都看不到成果,那麼會讓老師懷疑人生。

由於農村的孩子是爺爺奶奶在照管,老師還是孩子們的兼職保姆,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由老師來代勞的,做得是天昏地暗,還不能有任何的怨言。

城裡的孩子就不同了,教學模式也和農村的孩子截然不同,他們會自主的學習,運用現代的網絡學習手段來拓寬他們的學習視野及學習方法,同時掌握多種技能。這樣比較下來,還有什麼令老師心甘情願的留下來呢?

結束語:

不得不說,農村教師補貼沒有確實的達到它本身期盼的初衷。並不是說農村的教師都很物質,但是在現實的面前,這微薄的教師補貼根本就不能體現教師的人生價值和職業追求。

正所謂鐵打的營,流水的兵。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學習提高自我,不斷地提高各方面的業務能力,一方面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怎麼能讓教師覺得理想和現實是統一的呢?權衡之下,只有在條件好的地方才能夠充分的展示,發揮出自我的光和熱。

我是憂優縱橫侃教育,關注教育熱點,關注孩子成長,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歡迎關注,留言評論。記得點贊喲!

憂優縱橫侃教育


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工作沒有成就感,甚至受到歧視。

在農村家長眼裡,那些從農村出走到縣城工作的老師,都是好老師,剩在農村的,都是工作能力不行,只能剩下的爛教師。

村裡人都歧視你,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馬雲說:留不住人,原因無非是要麼錢沒給到位,要麼心委屈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覺得心裡憋屈。那多賺的幾百塊錢,怎能彌補心裡的委屈,自然留不住老師。

我是一名農村教師,在農村工作二十多年了。身邊的同事來來去去。

我們縣最好的初中是城鎮中學,我們學校有好幾個教師進了城鎮中學。她們都獲得了“模範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學能手”等各種榮譽。成為學校裡的好教師。


然而在我們學校時,她們的工作能力,教學成績和本人還差著距離。受到家長追捧,想把孩子轉到她班。

沒辦法,這就是平臺的魅力,不同的平臺給你提供的東西不同。無怪農村教師要“孔雀東南飛”。

另外,還有一件小事讓我感慨。

曾經有一位家長很難纏,動不動到學校鬧事,找麻煩。學生本身學習習慣很差,成績不好,竟因此,家長追著老師罵,質問老師,為什麼孩子考了這麼點。


後來老二送到縣城學校。村裡過事時,他在不遠處和另一個人閒聊,大意是老師時不時因為孩子犯錯,找家長談話。人家原話其中有一句是“老師把他訓的像孫子似的”。不過語氣中一直都充滿敬畏感。

同樣兢兢業業,一者受人尊敬,一者被人瞧不起,面對幾百塊錢的鄉鎮補貼,你會怎麼選?


自名秦羅敷


農村學校缺老師,有點補貼會好點,但從根本上不會改變太多。因為農村教師工資起點低,起點兩千餘元,我們這教學點有補助,每月350元,校本部沒有。另外,農村學校教學設備和城裡沒法比,我剛出來工作時,城裡的小學生可在電腦教室上課。三十多年過去了,我的教學點也沒有一臺電腦,信息靠看電視、聽廣播獲取,上課就是一塊黑板兩根粉筆三本書(課本丶備課本,教參書)。其他教學設備很少。年輕人還有婚姻難,孩子教育條件難與城鎮裡的學校比,在當下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號中自己不在鄉村學校教自己的孩子就成為一種特有現象,能到城裡教絕不會在鄉村呆。鄉村學校無娛樂設施及環境,怎麼能捆住年輕人的心。在鄉村學校,絕對沒有人給你送禮,平日關係好點可能送把青菜就是最好的了,辦好事可能會請老師去喝酒,還得隨禮,不收隨禮可能性一半,包括去喝升大學酒。致於城裡什麼補課費,午託、晚託費,從不見誰收到。我從第一個教師節到現在,教師節收到非官方禮物是一束野花,其他未見到。在農村當老師,要錢沒錢,要環境沒環境,後代成長欠佳,誰願?有,不多。一句話,在農村教學,更多的是無奈。


假期敢做生意的小老師


說說我身邊的真實故事吧,我有一位親戚是農村的小學教師,在學校教一二年級。說是學校,其實也就是一個教點,整個教點就他一個老師,而且教點的教學設備也是很落後的,整個村的一二年級的學生都是他負責教,一個人教幾科,這一教就是幾十年。

因為他那時候是高中畢業的,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村裡“高學歷”的人才了,所以村裡讓他留下來教學,那時候還算是民辦教師,待遇也不好,有時候教學完還要去做農活來補貼家用。到了2008年後,民辦教師慢慢的轉正了,也算是有了事業編制,該教點也一直由政府補貼,前段時間跟他聊天,他說現在自己到手的工資也有5000多,但是,該教點還是隻有他一個人。

怎麼說呢,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到農村去,有的去支教的也是去個一兩年,拿到編制就走,讓他一輩子都呆在農村教學,這可能性不大,除非他本來就是村裡的人。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想著生活有進步,都想往更好的地方發展,因為一個人在社會中生活,肩負著責任,有些人想著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些人想讓自己的下一代去好學校。

所以,農村學校留不住老師,特別是年輕老師。希望國家未來能出臺更多利好政策,吸引更多年輕人到農村教學,改善當地的教學情況。也希望能夠多關注農村教師,給他們更多福利,讓他們能夠安心教學。

有什麼看法的歡迎在評論中留言,關注在下逸雲,給你更多優質回答。


在下逸雲


關於這個話題,剛好今晚飯後散步時和同事聊了在山上鄉村小學上班的同行。

遙遠的山區鄉村小學

我這是粵北地區,我們鄉下給我的感覺——到處都是大山。我上班的地方在稍微“平原”的地區,我們離縣城23公里左右,還有很多同事需要到離鎮上十公里以上且山路十八彎的村落上班。如果不下雨的話,還可以每天早出晚歸回家。如果下雨,就只有宿於學校,因為怕路旁的山體滑坡。

去年十一月,我和我家的被安排去山上一個鄉村小學畫牆畫和寫大字。我們三個人(臨時任務,孩子沒人帶也跟著一起去工作)開摩托車坐到屁股疼還沒到那學校。一路上三三兩兩的人家,都不太集中,自然也不存在店或肉鋪之類的。所以,如遇雨季,老師們就得提前帶上肉菜之類。不然,下雨後留宿時得吃白飯。這就是鄉村小學老師的無奈。



鄉村小學的條件

還好,即便是遙遠的大山,近5、6年也都通了村道,路好走一點。如果回到還是黃泥路那個日子,遭遇雨季的話,從家出門衣物都是乾淨的,到學校摔成泥巴衣服了。這個是事實,我樓上的男同事就曾經歷過。

2009年我樓上的同事生了孩子,考慮到實際情況就把她調到“平原”,她丈夫調崗互換。他回憶起當年的情況,都感嘆去一次就怕一次。他去的鄉村小學怎麼個讓人去一次怕一次呢?



  1. 首先,在電子產品流行的年代,那裡不流行,因為沒信號。沒電視、沒手機、沒電腦可用;用水得走10分鐘路程的地方去挑;沒店鋪,突發情況不得不夜宿學校得走10分鐘去買村民的菜。如果是剛戀愛的年輕小夥,下雨天待在山上五七天下不來,聯繫不了姑娘,鐵定得吹了。
  2. 其次,鎮上走到那鄉村小學沒有公路,只有60釐米左右寬的山路。那山路也陡,周圍都是野草,還是黃泥路,不下雨都滑溜溜的。



前面所說我樓上那同事剛喜當爹,也沒人幫忙帶孩子,又想著自己老婆一個人帶孩子挺累的。如果不下雨每天都趕回家,遇上下雨只能等雨停才回家。很多時候回來宿舍樓遇見同事時他自己都感覺不好意思。因為不是這褲子沾滿泥巴,就是那衣服沾了泥巴。後來,彎遠一點通了村道,上班的老師開摩托車去上班又得擔心著旁邊的山體滑坡。

所以,在大山裡上班的老師,確實得熬得住寂寞。還好,學校總會考慮到優惠女老師,平原的工作崗位總是先安排女同胞,所以我們這些女士們都沒去過大山上班;大山上的學校如沒有原村的老師都安排“平原”區那些年輕力壯的男老師去執教,即將路滑摔跤也能動作迅速一點扶穩,就算摔了康復也快一點,年老了走山路動作不敏捷的話不太適合。



山區補貼

說到補貼,鄉村確實有補貼。前年開始有山區補貼,從前那個叫“山區車程補貼”。以公路旁的小學為基準,往上幾公里有60元、80元、90元/月。(我沒去過那麼遠的鄉村小學,所以具體金額忘記了,只記得大概數字。)幾十塊一個月的趕山路錢,辛苦嗎?苦!風吹雨淋日曬,還得擔心人身安全,苦不?苦!在山上的年輕老師,都在那“無世事”打擾的夜裡點燈夜讀、夜寫,做出好成績期待考到縣城。

我所在的鄉鎮,還算是離縣城只23公里,每天都有挺多營運車來往,老師們可以坐車回家。有些鄉鎮離縣城遠,有60多公里,每天只一班車,雨天停開,因為那路感覺就開在懸上,雨天怕山體滑坡,怕山上的水一衝而下把車掀翻到懸崖下。況且,到了那些鄉鎮還沒到鄉村小學,可想而知那樣的條件還是挺苦。



山區補貼與物價對比

我們這的山區補貼,這兩年升高了,每個月快1000塊。餡餅那麼大,我和我家的都不願調走,這是實話。因為我們沒錢買房,還能調到哪去?再者,今年的豬肉漲天價了,連豬腩肉都要25塊/斤,排骨30/斤。更不用說其它的家禽了,肯定跟著漲價。所以,這差不多1000塊的山區補貼,我們能有好幾天的伙食費了。

錢不是萬能,可沒錢的話,我們日常用出來的垃圾還得交“垃圾管理”費。想要留住老師,除了山區補貼,其它優惠政策落實到位,或許可以留住人才。

說實在話,自從2007年入了一個專科畢業的年輕小夥,一直到現在,我們這鄉鎮就沒有新血液了。而我這個快40歲的80後,是鎮上同事倒數第二個年輕的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