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教育小程序開發“狂魔”實錄:用戶一下漲了十幾倍,如何扛?

人在家中,課在網上。

特殊時期,“停課不停學”,上網課已經成為小學生和家長都“逃不過”的現實。

在學生和老師花樣百出的上網課實錄背後,有一群看不見的開發“狂魔”,他們也創造了“中國速度”。

——回不去辦公室就線上集合,復工時間緊就不分晝夜地通宵,人手不夠就身兼多職……在這些“狂魔”操作下,正常需要一週開發時間的項目,15 個小時就上線了……

沒錯,說的是教育類小程序的開發者,採訪之後發現他們有以下共性:

1、第一時間響應,無論在哪辦公

( via:“回家過年了沒帶工作電腦?不存在的。作為開發人員,每個夥伴都要在第一時間有辦公的條件,立馬能解決問題。”——學而思網校小程序開發志曉 )

2、一個人就能是一支隊伍,身兼多職

( via: “我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做研發,做運營,也做客服。”——班級小管家創始人李旭堂)

3、月亮不睡我不睡,開發都是連軸轉的

( via: “我們已經有好幾天晚上沒有睡好覺了,一方面是業務需求,一方面是服務器性能優化,凌晨 3、4 點還要起來升級一下服務器和配置。”——小打卡創始人徐佳義)

4、教育是一種事業,不分地區和人群

( via:“反饋發現新疆那邊有電腦的學生不多,我們快速適配了手機版的相關功能,讓更多的人能便捷地使用名校名師資源。”——學堂在線產品策劃 Bella )

他們還有什麼“狂魔”個性?我們逐一分解。

小打卡

教育小程序開發“狂魔”實錄:用戶一下漲了十幾倍,如何扛?

復工前,我們就專門制定了在家辦公的規章制度,例如我們開晨會要求所有人必須打開攝像頭,頭髮和穿著都要整潔。變的是工作環境,工作狀態是不變的,這個儀式感要有。

春節放假期間就關注到變化,越來越多小朋友在小打卡上,用自己的方式為武漢加油,而且不止是大城市的小孩,很多是來自邊遠山村的。

然後數據也是讓人吃驚的,新用戶與平時相比直接翻了 3 倍,相當於每天湧進來 40 萬人。所以我們也在想,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我們快速規劃了疫情專區,不止有學習內容、作業打卡、健康彙報,還可以做甜點、運動、學舞蹈,疫情專區也變成了親子游戲、藝術興趣的專區。

這段時間上班和下班已經沒有分界線了,凌晨 1 點還在提交代碼審核,凌晨 3 、4 點還要起來升級一下服務器和配置,大家都發現在家辦公真的比公司辦公辛苦,但好在我們在線協作,效率比在公司還高。

平常我們的小程序迭代一次至少需要3天,現在特殊時期,3 天已經迭代了 2 次。數據也反映了這些努力,疫情專區上線後,瀏覽 PV 從十萬到二十幾萬,再到五十幾萬,還一直在漲, 很多家長和孩子真的在使用這個平臺,進行親子游戲和陪伴學習,覺得特別溫馨,這也是我們的目標和初衷。加班同事們也沒什麼怨言,反而覺得很興奮,這個特殊的開發帶來了很多歡聲笑語。

學而思網校

教育小程序開發“狂魔”實錄:用戶一下漲了十幾倍,如何扛?

春節期間每天醒來,都會看疫情實時追蹤,每次都希望能看到驚喜——疫情已經受控制了,確診人數減少了之類。新聞報道說疫情使醫生護士都變成了戰士,對比這些“戰士”,總想:我們能做點什麼?

疫情之前,學而思網校小程序內只有一個商城功能,沒有“看課”的功能。復課延遲,很多機構都希望和我們合作,幫助孩子線上學習。2 月 3 日是第一天線上復工,我們快速確定了在小程序上線直播功能,因為開發快,便於使用。

坦白說,接到直播這個需求,我們都很懵圈的,之前沒做過,而且時間很緊迫,但心裡幹勁十足:覺得我們終於能做點什麼了,算是為疫情伸出援手。

項目需求是當天下午 17 點確定的,一個小時就定了產品方案,然後出視覺稿。當晚 21 : 30 我們就開始進入開發狀態,開發小組有 3 個人,大家分別在河北、山東、黑龍江,當晚我們是通宵開著視頻連線一起開發,各自做完自己的部分然後快速聯調。

教育小程序開發“狂魔”實錄:用戶一下漲了十幾倍,如何扛?

上線一刻的群裡慶賀

這期間還包括找了騰訊雲支持我們的直播插件需求,相當於快速探索快速開發。第一版很快就出來了,算下來,從開發到上線一共是 15 個小時。第二天微信審核很快就通過了,第一版正式上線,用戶在微信裡就可以方便地直接打開小程序聽課了。

因為要更細化適應不同地方孩子的需要,之後我們還快速進行了兩次的重大迭代,都是前一晚確定需求,通宵開發,凌晨上線。

如果按平常正常開發的話,這個項目至少得 10 天,往時春節假期後回到單位,可能還得幾天緩和一下假期綜合徵。但這個開發,大家從來沒喊累,定了目標就一心想著按目標上線。真的,對比起醫生護士,我們真的不算什麼。

過年沒帶電腦回家?我們作為開發人員,第一時間就要有辦公條件,這是我們平時就能達到的程度。在家辦公的狀態基本是:睜開眼辦公,閉上眼睡覺,一天 24 小時,可能睡覺時間只有 5 個小時,研發都是連軸轉的。

父母也才真正發現:原來你工作這麼忙!以前回家都會幫父母做家務,現在每天都是父母把飯準備好,我直接坐上吃,吃完就走,不管刷碗,也不管做家務,有時候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頭都好幾天沒洗了(笑)。

班級小管家

教育小程序開發“狂魔”實錄:用戶一下漲了十幾倍,如何扛?

按以往的經驗,春節假期數據是比較平穩的,但是今年大年初二就開始有明顯的用戶增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本來班級小管家是給大家打卡和發通知的,因為疫情,老師需要每天統計班級的健康情況。我們小程序剛好可以用來做這件事情,就推薦給了老師。為了更方便,我們新增了打卡導出成 Excel 表的功能,老師導出後可以直接上報。

教育小程序開發“狂魔”實錄:用戶一下漲了十幾倍,如何扛?

班級小管家創始人

對於用戶增長,我們有預估的,提前做了預案,也做了儲備,但是都扛不住用戶漲的速度,3 天左右用戶漲了 2 倍,當時一下子出現癱瘓,我們又快速做了擴容。當時還在公眾號寫了公告,說我們已經擴容不會出現崩潰的情況,結果後面漲了 5 、6 倍,沒辦法,只能再寫一篇道歉信了……

開發很緊張,人員就更緊張了。專職加兼職,我們之前的員工就 5、6 個,用戶湧進來,工作量就翻倍增長了。也是人員緊張,告警不及時,才出現崩潰的。我是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做研發、做運營、也做客服。平時每天工作 15 個小時,但是疫情發生之後,事情急的話,早上 6 、7 點就開始辦公了,直到凌晨 1、2 點。

我們商量不要連續三天超過凌晨2點,隔兩天要有一天休息好,疫情期間要保障身體抵抗力。

大量湧進的用戶,需要大量的客服跟進,大概有超過 100 位老師自願充當了我們的編外客服,這件事還蠻感動的,他們都是老用戶。有一天我們發現江西一個地方用戶的增長特別快,後面發現就是口碑傳播,一個老師覺得好用然後推薦給其他人了。

在家辦公,孩子是最大的“誘惑”。我們幾個同事的孩子都挺小的,2、3 歲左右,他們不能理解你忙,或者有什麼緊急的事情,他會經常喊“爸爸你陪我玩一下”,只能用玩具或者動畫片引開一下他的注意力。過一會稍微不忙了,再陪他玩玩,雖然有時候忙起來連飯都來不及吃。

學堂在線與雨課堂

教育小程序開發“狂魔”實錄:用戶一下漲了十幾倍,如何扛?

“延期返校如期開課”的號召下,學堂在線和雨課堂流量暴漲十幾倍,以前一個班百來人,現在一個班經常幾萬人,甚至頻繁出現十五萬的大班,為此,我們在雲端擴容了 10 倍來扛住這些需求。

針對疫情期,我們還上線瞭如“戰疫加油站”等相關專題,大家能免費在學堂在線小程序,學習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的課程,如醫學防疫類、心理思維類的網課。全民宅家,也是全民學習的時間。

雨課程有直播的功能,為了幫助老師使用相關功能,我們從 1 月 30 日開始,每天一場免費的直播培訓,大家都說這真是一場“及時雨”。直播培訓都是同事們在家進行的,第一場直播來自我們的同事關關,大年初五接到任務,連夜準備PPT、培訓內容,準備直播設備,第二天順利完成一場近 7 萬人參加的直播。

其實也有一個小的功能開發。有些地方高校,會選擇一些一流大學的慕課作為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在學堂在線學習,他們需要在後臺維護個人資料,本來我們只有電腦端的維護,但在對接過程,我們發現新疆那邊的大學生普遍沒有買電腦,在電腦上填資料居然是他們需要克服的困難,所以我們快速在小程序上配置了這種功能。

扛住每天那麼多增量用戶過來,這裡面是有很多前端用戶看不到的“內功”——包括底層能力優化,運營與補足課程,開發哥幾乎全天響應的狀態,開發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被叫起來解決需求。

半夜凌晨工作群還熱火朝天,已經是一個常態。

教育小程序開發“狂魔”實錄:用戶一下漲了十幾倍,如何扛?

深夜群聊

其實,哪有什麼“狂魔”?“中國速度”,其實是一個個實力和毅力過硬的人,撐起了特殊時期的特殊需要,向他們致敬。

小學生還是好好上課吧,以後你可能會發現,上網課可比在線辦公舒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