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芹菜栽培什麼條件會引發菌核病,該如何識別和防治芹菜菌核病?

笠翁話農村


芹菜菌核病發生較為普遍,是棚室芹菜栽培過程中的重要病害,近年來危害程度呈加重趨勢,一般情況下病株率達到10%以上,該病發生可引起芹菜全株腐爛,此病除危害芹菜外,還會危害黃瓜、南瓜、白菜、萵苣、茄子,番茄等多類蔬菜,下面來了解一下芹菜菌核病的症狀、發病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一、症狀;

芹菜菌核病危害植株的葉、葉柄和莖,發病初期,葉片上會形成暗色病斑,潮溼的環境下病部表面出現白色黴層並逐漸向下蔓延,引起葉柄和莖發病,發病部位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隨著病情的加重,形成溼腐最後造成全株糜爛,表面出現濃密的白黴,最後形成黑色鼠糞狀菌核。

二、發病規律;

芹菜菌核病是由核盤菌真菌侵染所引起一種病害;菌核潛伏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冬,越夏,在適宜的條件下菌核萌發出土後形成子囊盤,子囊盤放射出子囊孢子,隨氣流、灌溉、雨水、農事作業等方式進行傳播,浸染植株引起病害發生,其後通過菌絲進行再侵染、蔓延、傳播,病屬低溫高溼病害,適宜菌核萌發的溫度範圍在5至20℃,最適宜的溫度在15℃左右,棚室溫度在10至20℃,空氣溼度85%以上時,有利於該病發生和流行。

三、防治方法;

1、種子選用;從無病害發生的田間或沒有病害發生的植株上採種,播種前種子用10%的鹽水進行選種,將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撈出,然後用清水反覆沖洗幾次後再進行播種,也可以把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也可以有效地殺死種子中攜帶的菌核;

2、土壤消毒;在炎熱的夏季深翻土壤30cm以上,起壟灌溉澆水,然後覆蓋地膜,封閉棚室半個月時間,利用高溫殺滅土壤中的病菌;

3、加強栽培管理;育苗要選用土壤肥沃、無病害發生、通風透氣性好的無病土,定植時剔除病苗,及時補苗,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勤中耕除草,及時摘除植株下部的老葉、病葉,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

4、藥劑防治;芹菜菌核病發病初期要及時噴灑藥劑進行防治;噴藥時已莖基部和葉柄為重點是要部位;可用50%伏美麗可溼性粉劑兌水配製12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是用粉劑兌水配製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對水配製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兌水配置800倍液,或20%加體力,哭靈乳油兌水配製1000倍液等噴施防治,每7至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3至4次,以上藥劑交替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毛驢講三農


更多蔬菜種植和水果病害,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芹菜是我們常吃的一種蔬菜,芹菜幾乎在每個地區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芹菜也是一種價格比較實惠的蔬菜,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近幾年我國種植的芹菜地區也是非常的多,就像我們山東老家這裡,最有名的就是馬家溝芹菜了,想必大家都可能吃過這種芹菜,由於種植的面積多了起來,畢竟土壤的面積也是不斷的在縮小,這樣就導致了很多的地區由於連年種植芹菜,容易引發病害,今天說的這個病害就是芹菜的“菌核病”,我們將從發病的規律到治療的方法講起,希望能幫助大更多的種植戶。

芹菜菌核病的發生特性

芹菜菌核病是一種真菌性的病害,是一種春秋季常發生的一種病害,屬於低溫高溼造成的一種病害,菌核病的病原菌為核盤菌,屬於子囊菌亞門的真菌系列,近幾年從發病的規律來看,大棚種植芹菜也是比較高發的,露地種植的芹菜發病比較輕,菌核病發病的規律是病原菌的菌核在園區裡進行潛伏過冬,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病原菌會分生出子囊孢子和菌絲,孢子和菌絲通過園區的雨水的飛濺,風力的傳播和田間勞作時造成感染髮病。田間溫度較低,比較比較大的時候,還有在種植芹菜的地區常常出現陰雨天氣時,有利於菌核病的產生。

芹菜菌核病發生後種植戶如何識別呢?

芹菜菌核病一旦發生後會侵害到芹菜的葉片,葉柄,莖稈部位,前期發病時,病菌會在葉片上發病,此時的葉片上的病菌先在葉片的邊緣開始發病,然後擴散到葉片的內部,葉片上的病害初期出現不規則油漬狀的病斑,病斑呈褐色,後期葉片上會出現白色菌絲,病菌侵害完芹菜的葉片就會侵害葉柄和莖稈部位,葉柄部位發病後,上面會出現褐色油漬狀的病斑,類似熱水燙狀,然後病斑在葉柄部會出現內陷開裂,莖稈部位發病後,莖稈上出現長條病斑,也是屬於油漬狀的病斑,但是莖稈上的病斑比較明顯,後期芹菜莖稈內部會出現空稈的現象,後期莖稈和葉柄的位置會出現軟腐狀,上面伴有白色棉絮狀的菌絲,然後芹菜整株就會死亡。

芹菜發生菌核病的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1,種子帶有病菌,對於前期引發病害的首要因素就是在芹菜的種子上就潛伏著病菌,當種植戶在播種後,病菌會隨著種子進入到土壤後,造成病害的侵染源,後期的芹菜幼苗都會成為感染源,沒有消毒的種子發病的速度也是最快的。

2,土壤裡帶有病菌,種植地由於常年種植芹菜,連茬種植,土壤的資源比較緊張,病菌在土壤裡存活的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和其他的蔬菜連作時,像黃瓜,白菜,萵苣等種植地進行連作不合理的情況下,病害就會發生的很嚴重,土壤沒有消毒,土壤黏連,土質不肥沃,不保肥,種植地處於低窪地區,排水性差都是導致發病的主要原因。

3,氣候和溫度導致發病,菌核病屬於低溫高溼的病害,病害適宜發生的溫度在6-20度左右,當田間的溼度在80%的時候病害就會發生,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在0度的時候就能萌發,尤其是經常出現陰雨天的地區,發病要比其他的地區發病要重,大棚種植地發病高於露地種植。尤其是溫度低的時候,大水澆灌最容易導致園區的溼度增大,所以要避免溼度過高。

4,田間管理造成的發病,對於前期種植的密度過大,田間失去了通風性和採光率,一旦病害發生後,病菌就會在園區肆意的蔓延,導致大面積的發病,對於在前期施肥的時候,沒有施腐熟的農家肥,導致肥料帶有病菌,病菌隨著肥料進入種植地後就會快速的發病,後期追肥時,偏施氮肥,造成施肥不均衡,園區出現病株時,沒有及時的清楚病株,導致病株成為感染源。

芹菜發生菌核病後如何進行防治呢?

1,種子選擇進行消毒,在前期種植芹菜的時候,應該選擇抗病害高的品種,同時品種要具有抽薹晚,抗寒性高的特性,在種子播種前,一些陳年的種子儘量不要使用,挑選健康的種子後,應該把芹菜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避免芹菜種子帶有病菌,在前期播種前,應該使用55度的溫水浸泡種子12個小時以上,然後撈出晾乾後使用滅菌劑或者鹽水進行浸泡一次後,撈出在15-18度的溫度下進行催芽,催芽後在進行播種。

2,土壤的選擇,在前期選擇種植地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土質肥沃的地塊進行種植,土壤要具有保肥性,有機質含量高,排水性要強,對於和其他農作物進行輪作時要保持3-5年以上,對於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出現重茬種植的話,那麼就要對土壤進行提前消毒後在進行種植,土壤深翻後使用甲醛溶液進行土壤消毒,或者是在種植前的15天的時候,高溫悶棚或者是土壤灌水進行消毒。

3,合理的田間管理,對於在前期種植的芹菜,應該加強種植的密度,不能為了效益而降低了病害的風險性,所以有效的控制種植密度是減少病害的發生,對於在後期發現病害時要及時的清除發病的植株,然後在穴坑裡施入滅菌劑或者生石灰進行消毒,同時在大棚種植的芹菜一定要人為的控制溫度才行,對於大棚種植的芹菜,應該保持溫度在25左右,低於20度就會有風險感染病害,溼度大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除溼,可以在田間施撒細土或者草木灰進行除溼。田間勞作時也要注意動作幅度不宜過大,避免病菌通過身體帶動傳播。

4,合理的進行水肥的管理,對於前期整地的時候,我們就要一次性的施入底肥,底肥使用腐熟的農家肥為宜,每畝地建議使用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配合土壤在前期深耕的時候,一起拌入土壤裡即可,後期追肥的時候,建議使用尿素為主,每次施肥不超過10公斤,最好在施肥的時候進行澆水,除了追肥以外,後期也要注意噴灑葉面肥增加芹菜的抗性和提高生長,像赤黴酸和葉面寶都可以進行噴灑,低溫高溼的環境下就要澆水,建議使用膜下滴灌為宜。

在發病的時候,可以使用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200倍,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200倍,40%菌核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10%氰霜唑懸浮劑3000倍,52.5%惡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3000倍,72.2%霜黴威水劑1000倍,對於在前期沒有發病的時候,尤其是到了低溫高溼的天氣後,我們可以提前在園區使用煙劑進行燻棚處理,可以使用噻菌靈煙劑或者腐黴利煙劑進行燻棚處理,傍晚封閉燻棚,燻棚8個小時以上,可降低病害的發生。


三農堂廣訊


芹菜

芹菜菌核病,在種植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潮溼,過多的使用氮肥,對芹菜進行澆水時,大水漫灌,雨水過多,受到漬害,這樣的朋友容易發生,同樣的條件下,重茬種植的芹菜,發病率高於新茬地,生長勢弱的芹菜較生長健壯的芹菜容易感病。芹菜植株老化較新植株容易感病。菌核病病菌可以順氣流傳播,在芹菜棚感染菌核病後,常見的有人為的農事操作,造成健康植株感染,相鄰的病株傳染給健康植株,菌核病病菌,可以在殘體上越夏或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越冬至第2年感染髮病並傳染。

芹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育苗的苗床以及定植棚內,每畝地用500~600克70%五氯硝基苯,兌入25~30公斤細土,攪拌均勻後,撒在地表,馬上用旋耕機進行旋耕,翻入土中。

2,種子高溫消毒,挑選籽粒飽滿的芹菜種子,在播種之前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淘洗乾淨,然後放入50度的溫水進行浸種半個小時,保持水溫並不斷地攪拌,30分鐘之後,撈出放入新鮮的井水中進行冷卻清洗,接近常溫之後,進行不斷的搓洗,搓開種子的表皮即可。

3,合理栽培,使用的底肥要經過充分腐熟,適當的增加磷肥,鉀肥的比例,芹菜喜歡氮元素,切不可偏施,過量的氮肥施入後,容易引起植株徒長,降低芹菜的抗病能力。芹菜定植不可過密,一般,本芹定植密度行距20公分,株距10公分。西芹一般行距50公分,株距20公分。澆水時,不可大水漫灌,一般應小水勤澆,田間土壤溼度控制在上幹下溼的狀態,也就是地表土稍幹,地表土下溼潤。

4,藥劑防治,在芹菜苗期以及定植後,噴灑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4000倍液愛多收,促進芹菜生長健壯,提高防病能力。在菌核病發病初期,可用64%殺毒礬600倍液+吡唑嘧菌酯1000倍液+蕓薹素內酯,或者是1000倍液65%甲黴靈可溼性粉劑+天達2116,交替使用,每5~7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兩次,視情況,再重複噴灑一次。


木雨聽風


芹菜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亞門真菌核盤菌侵染所致;各地區栽培的芹菜均有可能感染該病害,菌核病是對芹菜危害較大的病害之一。


芹菜菌核病菌生態環境

菌核病菌比較喜溫暖潮溼的環境,芹菜生長中後期較容易受到菌核病菌侵害;病菌潛育期5~15天,病菌在 0℃~30℃之間的溫度環境下都能滋生;在15℃~25℃之間的溫度,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0%時,病菌比較容易滋生;子囊孢子萌發最適溫度為5~10℃,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20℃左右,菌核在50℃溫度下環境無法成活;病菌對溼度要求較高,田間相對溼度低於70%,病菌擴散受阻。




芹菜菌核病傳播方式

菌核病菌傳播方式多種,菌核可潛伏於土壤中,也可隨芹菜的病株殘餘組織潛伏在田間土壤中,還可寄主在種子裡安全越冬;在適宜環境條件下,潛伏於土壤中的菌核就會萌發破土,病菌初發時是淡黃褐色,後逐漸呈褐色的盤狀子囊盤,這些子囊盤會釋放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藉助氣流傳播,侵染芹菜衰老葉片,或者浸染留種在田中未脫落的芹菜花瓣,子囊孢子穿過寄主的角質層入侵芹菜內部組織,引起芹菜植株初次感染菌核病害。入侵芹菜內部組織的病菌會破壞寄主的細胞以及組織,隨著病菌的蔓延,會蔓延至同株未被病菌感染的組織,病株與健康株之間的莖葉摩擦接觸後會引發病害,導致植株多次感染,加重病情。




芹菜菌核病發病規律

芹菜菌核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2月~6月以及10月~12月。年內春季發病重於秋季,年度間早春低溫、連續陰雨或多雨,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晚秋季低溫、寒流早、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因寒流作物受凍、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發病重。




識別芹菜菌核病

在芹菜栽培上,菌核病害對於芹菜的危害主要體現在莖稈和葉片上。

芹菜莖稈感染菌核病,初發病時,莖稈上會產生淡褐色的水浸狀不規則形病斑,病斑邊緣不明顯,隨著病斑擴大後,病部表面上會產生一層白色菌絲,當田間溼度大時,發病部會密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受感染的莖稈組織軟腐,最後呈現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的黑色鼠糞狀菌核。早期的菌核為白色,隨著病情加重,外部轉變成黑色,內部仍然為白色。

芹菜葉片感染菌核病,發病初期會呈現水浸狀斑,隨著病斑擴大,病斑呈現為淡褐色不規則狀,邊緣處不太明顯。當田間溼度持續處於高溼狀態時,發病部會呈現為溼腐狀,同時會產生一層比較厚密的白色棉絮狀菌絲體,最後發展成黑色鼠糞狀菌核。


芹菜菌核病防治措施

☆種子處理。如需自留種的,需由無發生病害的留種株上採收健康的種子,從源頭上減少病菌源;對於引入的種子,在播種前可用2.5%適樂時,按種子重量千分之三的濃度比例進行種子包衣處理。這樣可預防所有由種子傳播、土壤傳播的真菌性病害;種子播前用也可以用10%鹽水浸種,待清除菌核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後才可播種。

☆棚舍消毒。利用保護地的夏季休閒期,中耕後可在保護地內分數次灌水浸泡土壤,隨後覆蓋上地膜,閉棚升溫幾日,利用高溫來殺死菌核菌。

☆實行輪作。對於曾發生菌核病害的地塊,可與水生蔬菜、禾本科農作物或者蔥蒜類蔬菜實行隔年輪作,可有效抑制菌核菌滋生。

☆田間管理。芹菜播種前平整田塊時,需作高畦深溝,做好排水渠道;播種或者定植時,不宜過於密植,保持植株之間有個良好的通風采光性;儘量採用地膜覆蓋技術栽培,地膜可阻擋病菌子囊盤破土;保護地栽培的芹菜,有條件的應採用地膜加滴灌栽培技術,栽培過程中控制好棚內的溫度和溼度,棚內溼氣重時需及時通風除溼;特別要防止棚內夜間溼度過高,這是防控菌核病害的關鍵措施;芹菜栽培時要合理控制澆水,澆水時儘量在上午進行,澆水後及時開棚除溼,以降低因澆水造成的溼度過高;芹菜施肥時,不偏施氮肥,適當的增施磷鉀肥來培育出健壯的植株抵抗病菌入侵。

☆清理田塊。芹菜栽培過程中,如發現病株需及時拔除帶離田間集中燒燬或者深埋;芹菜採收後及時清除乾淨殘留在田間的病殘體,同樣帶離田間燒燬或者深埋;對田塊進行土壤深翻,加速病殘體腐爛分解,可有效防止菌核滋生。

☆農藥防治。芹菜發生菌核病害初期,可選用嘧黴胺、啶酰菌胺、多氧黴素、乙烯菌核利、腐黴利、異菌脲這些藥劑進行噴霧防控病害擴散,每8天左右噴霧1次,需連續噴霧2~3次防治;春季時陰雨天氣多,保護地可先開棚排溼20分鐘,然後用一燻靈煙燻劑進行悶棚燻蒸防止菌核病菌滋生,每標準棚使用一燻靈煙100克即可。



提醒

使用農藥防控菌核病時,具體的用藥倍數,必須按照按照病害危害程度及各農藥品種使用說明予以確定,同時注意用藥與採收的安全間隔。


關於芹菜栽培什麼條件會引發菌核病,該如何識別和防治芹菜菌核病的問題就解答到這,感謝大家的閱讀!!!

【南粵新農人】每天分享各類農業種植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農業種植經驗,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