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今電商扶貧中,消費扶貧應該以什麼為突破口?

天漢直播


消費扶貧是國家專門出臺的針對農村的定向扶貧好政策,以消費某特定區域的農產品為導向的扶貧辦法。要找消費扶貧的突破口,我感覺應該從以下四點下功夫。

①以區域特色為突破口。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美食,或是瓜果蔬菜。深挖具有地區特色的消費品,創立品牌,由政府部門進行主導做廣告,進行宣傳。比如山東的萊陽梨,連雲港的特色海鮮,盱眙的龍蝦,陽澄湖的大閘蟹,都是非常成功的典範。

②以年輕人為突破口。現在農村出現的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年輕人大量外流打工。農村扶貧政策最終能不能落實到位,關鍵在於農村本地的年輕人,本地政府制定什麼樣的惠農政策來留住外出的年輕人是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年輕人有活力,學東西快,成功的致富案例複製的快。

③教育培訓為突破口。在滿足上述兩點突破口的前提下,對村裡的年輕人實施再教育,培訓時下最新的致富技術,改變年輕人打工養家的固有觀念。對年輕人授之以漁,讓消費扶貧持續增長,帶動增長,全面增長。比如進行自媒加電商的銷售模式的培訓,讓特色農產品飛向全國各地。

④以產品標準化為突破口。生產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必須制定符合國家規範的農產品標準,嚴卡產品質量關,堅決淘汰不合格產品。一個地區品牌的樹立以及可持發展,離不開對農產品標準化的規範要求。

以上是我的小小認知,老鐵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歡迎在下方留言,相互學習。




連雲港贛榆區揚帆海產


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下, 扶貧政策已經實施好幾年了,隨處可見扶貧二字,如果以電商扶貧我先說說我的看法, 現在網絡發達淘寶、京東、自媒體、直播各個網絡渠道銷售都挺好的。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多元渠道購買貧困戶的農特產品和服務,將愛心行為、慈善行為與經濟行為、消費行為有機結合,是一種“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扶貧模式。消費者既可通過網絡線上平臺或從線下貧困村、扶貧合作社、鄉鎮集市等處購買農副產品、手工藝品,也可以通過參與鄉村旅遊、農家樂等形式購買旅遊產品、勞動服務,以市場消費的形式幫助貧困戶拓展收入來源,從而切切實實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對消費者而言,消費扶貧是一舉多得的好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人們都願意參與扶貧公益事業,為貧困戶做一點事、獻一份愛心。但很多人跟貧困戶接觸的機會不多,對貧困戶的需求也不瞭解,不知從何幫起。消費扶貧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到扶貧事業中。消費者購買貧困戶的產品,既能滿足生活消費需求,又獻了愛心、幫助了貧困戶。可以說,消費扶貧給人們的日常消費行為賦予了良好的道德價值。

  對貧困戶而言,消費扶貧可以提供穩定的增收渠道、激發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消費扶貧最大的優勢就是在貧困戶和消費群體之間建立起一個便捷的交易渠道,把銷售渠道打通,解決貧困戶會種不會銷的問題,讓貧困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貧困戶通過銷售自己的農產品獲得收入,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而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生產中來,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自然增強。可以說,消費扶貧作為一種造血式扶貧,比直接給錢給物的輸血式扶貧更能有效激發貧困戶的參與熱情,提升扶貧的質量和效率。

  對產業發展而言,消費扶貧可以倒逼農村產業升級、促進產業興旺。隨著消費扶貧的不斷推進,城市消費者會更多地選擇貧困地區農產品,巨大的市場需求將會有力推動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升級和農產品質量的提升。同時,消費扶貧主要是以銷促產,市場需要什麼,農戶就生產什麼,能滿足訂單農業、農產品認種認養、到鄉村租賃“微田園”自己生產等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這種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將更好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化和調整。還要看到,消費扶貧是一個全產業鏈行為,涉及生產、加工、銷售、流通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不能缺位,這將促使農產品“種養加供銷”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秦農小武


首先我覺得應該是故事的真實性,現在很多的扶貧類過於誇張,

其次產品的品控一定要抓好


賴尚家


物流信息和產業信息平臺搭建,整合區域資源打包,國家級推廣平臺搭建等等,這些都是必要的,希望國家能多做做這些,幫幫那些貧困偏遠山區,山區發展太不容易了,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力投入大,土地治理難,物流成本高,但是農產品汙染小,安全性高,希望國家這些方面多投入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