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要說最近大火的劇,那“娘娘”演的《安家》一定列在前面。演員養眼、演技棒,就連編劇都是一流水準,這部劇是編劇六六繼《蝸居》後再次創作關於房子的故事。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當然,評論也是好壞參半,一部分人認為貼合實際,非常真實;另一部分認覺得站不住腳,一點都不現實……


作為房產行業人員,行家覺得,買房人和中介的故事是怎麼也說不完的啊,某些人認為的不實際恰恰就是另一些人的真實感……


劇中,圍繞著這兩部分人——房產中介和購房者,給各位看客演出了一幕幕買房的“真實事件”。


先來看“娘娘”扮演的房似錦,還是要誇的,真的注意到了很多做經紀人的小細節。電動車、筆記本、雨傘、薄荷糖……這些真的都是經紀人的必備之物,業務能力一流。


行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甚至被逗笑了: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作為服務行業,公開透明、貼心細心、對房子的瞭解到位,都是必修課;但同時,會忽悠、找托兒,也非常接地氣,這部真的能做到90%的還原。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當然,也有人發出質疑,劇中房似錦撬了同事的單子、毛坯房說裝修就裝修,就有點不切實際……


而對買房人來說,這部劇和《蝸居》的對照也十分讓人唏噓。同樣是海清,郝平扮演的夫婦,一個是11年前在上海買首套房;一個是有倆娃後的換房,相同點可能就是依舊沒錢換房。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01-

海清飾演的宮蓓蓓醫院有名的婦產科大夫,丈夫是工程師,兩個人都是重點大學畢業的,還是博士。他們即將迎來第二個孩子。


但是夫妻倆和父母孩子一家五口仍舊住在一室一廳的房子裡,實在是擁擠不堪。客廳裡都打起地鋪,沒有書房,連書桌都沒有,宮蓓蓓晚上回家要改論文,只得坐在馬桶上,在膝蓋上支起筆記本電腦工作。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衣服沒有地方晾,就晾在廁所裡;

廁所還是家裡的雜物間,什麼東西都堆在裡面;

老二馬上要來了,必須得換個大房子了;

而他們沒有多餘的錢,必須賣掉這套房子,才能換大房子;

因為家裡人口多,東西多,所以她要求必須有雜物間;

因為下班後還要繼續工作,寫論文等;她想把雜物間改成小書房;

考慮到兩個孩子的教育,必須是學區房;

她還要交通便利……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最後,雷厲風行的房店長還是給他們打造了最適合他們一家的奇葩戶型“跑道房”,記得之前行家總結過奇葩戶型,這種跑道房在大部分人眼中就是“雞肋”,但是到了孫儷手中,就成了拿下客戶的最大“殺器”!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裝修完美,價位預算合理,二孩二老有地方住,還有詩和遠方,換你你心不心動?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02-

劇中另一個買房人嚴叔嚴嬸。

嚴叔嚴嬸是外地人,來上海十多年,一直在上海經營著早點鋪,賣包子饅頭豆漿等。老兩口最大的心願就是在上海有套自己的房子。


十多年下來,終於攢齊了買房的錢。雖然已經頭髮花白,皺紋橫生,但老兩口臉上泛著幸福的光。

看到嚴叔嚴嬸在房託和房似錦的演戲下,毫不猶豫地買下那套房,真的有點心酸。


籤合同的時候,兒子在旁邊顫巍巍地說,把兒媳婦的名字加上去,畢竟你們買房是為了我們好。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這理由誰能反駁呢?


老兩口買房不就是為了兒子兒媳還有他們未來的孫子?尤其是人家女孩子現在已經懷孕了。


找託忽悠大爺全款買房、撬同事單子,這部劇看著竟然還挺有道理


雖然看上去,兒子兒媳的關係不太可靠,兒子有點“啃老”。但在上海這樣的城市,不啃老,光靠兒子的工資,估計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吧。沒有房,能那麼容易找到媳婦?


人生百態,買房人的故事,永遠不會重複,對這部劇來說,一千個觀眾有一千篇觀後感,畢竟中國人為了家,就是會付出一輩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