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問問大家,記憶裡你最喜歡的八九十年代的港臺劇都有哪些?

九小妹兒七七


八九十年代是港臺劇的巔峰時期,也是國內影視劇起步發展的時期,因此這個時期豐富多彩的港臺劇給國內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我記憶裡印象最深刻和最喜歡的港臺劇有以下幾部:

1、《射鵰英雄傳》。83版的《射鵰英雄傳》相信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我也不例外。當年該劇在大陸播出後迅速風靡全國,從老到少,不論男女,都沉迷其中。不論電視臺重播多少遍,依然有無數人追看,甚至有學生逃課去觀看。這部劇也是眾多版本中最受觀眾肯定的一部,黃日華和翁美玲將郭靖的憨厚正直和黃蓉的古靈精怪演繹得絲絲入扣,這部劇中的配角也表現極為出色,就連劇中客串的小角色中也誕生了很多後來的巨星,如吳鎮宇、歐陽震華等,最著名的當然是出演宋兵甲的周星馳。該劇的主題曲《鐵血丹心》等也風靡一時,我至今仍記得當中的旋律和歌詞。

2、《大時代》。這部劇是影帝劉青雲的成名之作,也是香港描寫股市商戰的最經典的一部電視劇。劇中還有鄭少秋、周慧敏、藍潔瑛、劉松仁、郭藹明等一眾明星,鄭少秋將劇中偏執自我的丁蟹飾演的入木三分,因此甚至在香港造成了一種“丁蟹效應”,即每次大時代重播的時候,香港股市就會下跌的奇特現象。劇中前半部分方家五女的悲慘命運,和後半部分方展博的情感歸宿,始終牽動著觀眾欲罷不能,因此在當時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

3、《義不容情》。這部劇也是香港電視劇中不得不提的一部,該劇同樣由韋家輝導演,黃日華、溫兆倫、劉嘉玲、周海媚等主演,講述了丁子康和丁子健兩兄弟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該劇是溫兆倫主演的第一部電視劇,他將劇中丁子健這一反派角色演繹的栩栩如生,從而一舉成名。該劇始終貫穿著一種悲劇氣息,從片頭的兩兄弟生母被冤枉入獄被判死刑,到兩兄弟反目成仇,哥哥忍痛親手將弟弟送入監獄,讓人深感命運的悲枉。


漢唐穿越客


記憶裡最喜歡的八九十年代的港臺劇,仍是存在細細的回憶裡,猶如塵封多年爬滿歲月的塵埃,纏繞在時光荏苒,支離破碎的印記上。

1983年版的《射鵰英射鵰英雄傳》



記憶裡不容錯過的榮光就是翁美玲的俏黃蓉,即使後來也有好多版本的黃蓉,也不乏大牌明星如朱茵,周迅等,可是翁美玲的黃蓉真得是太深入人心,成了經典的人物形象,其餘的版本都好像是蚍蜉撼樹,自不量力。

一部好的電視劇,可以萬人空巷,可以不停地循環播放,仍是熱度經久不息,這就是經典成就的價值連城。

港劇《我本善良》


因為《我本善良》喜歡上了一個明星,並且執拗的成了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明星——溫兆倫。我有時也佩服自己的長情,此劇的情節大部分都忘得一乾二淨的了,卻一直都沒忘記溫兆倫飾演的亦正亦邪的齊浩男,感覺他的情感在夾縫裡的左右為難,他的世界在黑與白的爭奪裡風雨飄搖,溫兆倫很好的詮釋了這個角色的心路歷程,也值得喜歡。

港劇《戲說乾隆》



一說到《戲說乾隆》,就會想到曾經風靡一時的歌曲《問情》,就算是現在也一樣的喜歡這首歌。

《戲說乾隆》講述的是乾隆三次微服私訪,邂逅了三位絕色的民間女子的愛情傳奇故事。一直用男才女貌,天生一對來形容當時的鄭少秋和趙雅芝,他倆真得是太般配,心裡的那聲嘆息至今還記得,那是對愛而不得最深的遺憾。

1987年版的《京華煙雲》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不過是紅樓一夢。

《京華煙雲》的作者是林語堂,他仿照《紅樓夢》的結構用英文寫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北平三大家族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與恩怨情仇。

因為一直偏愛《紅樓夢》這部小說,對於所有關於它的都感到了好奇,所以就比較偏愛《京華煙雲》這部電視劇了。

港劇《神鵰俠侶》



當時《神鵰俠侶》熱播時,我還在學校裡享受著悠閒自在的生活,我倒也不知道這部劇火成什麼樣子,但是從我們學校的每個女生宿舍的牆壁上,到處都被這一對“神仙眷侶”的海報霸佔了的情形,也就一目瞭然了。

不過從心裡說古天樂和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的確養眼,李若彤自帶仙氣,古天樂自帶俠氣,看起來就是個熨帖,舒服,自帶也很喜歡這部電視劇了。

其實還有好多喜歡的老港臺劇,像是《魔域桃源》,《新白娘子傳奇》,《上海灘》等等,記憶裡塵封著當時看劇的喜怒哀樂,回味裡的酸甜苦辣,但終將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淺淡而了無痕跡。


寄居蟹的雞毛蒜皮


第一部毫無疑問是《霍元甲》,它打開了港臺電視連續劇進入內地的先河,精彩的武打、令人振奮好聽的主題曲、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高大上的家國情懷以及陳真與櫻子的虐戀、霍元甲與龍海生趙倩男的三角戀深深地吸引了五零後、六零後、七零後三個階段的人們。

第二部是《上海灘》,許文強與馮程程之間的悽美的愛情故事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周潤發與趙雅芝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國民偶像。

第三部《射鵰英雄傳》,這部劇在我們那裡是一九八九年地方臺放的,晚七點過後一天四集。那時候是夏天,一到晚上,放黑白電視機裡的禾場內擠滿了人。有一天晚上下雨,有黑白電視機的主人將電視放在堂屋裡放,屋內擠得水洩不通,連雞窩都站塌了。放到第二部《東邪西毒》一半的時候突然停播了,許多村民紛紛寫信向電視臺反映,過了一段時間接著放一晚八集,人們看到轉鍾仍聚精會神。那時候我剛好下學,看完之後,腦袋裡整天就沉浸在武俠世界中。

第四部應該是亞視與山東電視臺合拍的《八仙過海》,這個片子是一九八五年在內地播放的,那時候我小升初,每晚夜自習之後必守在電視收看此片,本來平時成績挺錯,結果小升初考重點初中差三分。有段時間停電,為了追看這部電視劇,我和幾個小夥伴走了四五里地上別個大隊用電瓶發電看了這部劇。

第五部應該是《絕代雙驕》,印象最深的是吳岱融飾演的白衣勝雪風度翩翩的花無缺。

其次是《流氓大亨》、《巨人》、《鱷魚譚》、《上海大風暴》、《陳真》、《一代梟雄》、《天龍八部》(梁家仁版)、《神鵰俠侶》(劉德華版)、《十三妹》(黃杏秀版)、《大地恩情》、《萍蹤俠影》、《法網柔情》、《種記》、《十三太保》、《誓不低頭》、《武則天》、《秦始皇》、《董小苑》、《馬永貞》、《十三太保》………,這些都是八十年代的香港片,至於九十年代的我就不一一例舉了。

臺灣電視連續劇我大多不感興趣,囉裡囉嗦婆婆媽媽的兒女情長很不符合我胃口,倒是臺灣電視連續劇裡的主題曲與插曲成為我最愛。《昨夜星辰》、《星星知我心》、《一剪梅》、《含羞草》、《情義無價》、《冰點》、《婉君》、《幾度夕陽紅》、《冷月孤星劍》、《八月桂花香》、《還君明珠》、《京華煙雲》(趙雅芝版)等主題曲至今記憶猶新。

新加坡電視連續劇我有點喜歡,除了配音有點彆扭之外,劇情不拖拉很合我胃口。《霧鎖南洋》是第一部,由於是周播劇,沒看完。《怒海萍蹤》、《天涯同命鳥》、《人在旅途》都看完了,《調色板》、《窈窕淑女》、《出人頭地》、《親心喚我心》、《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幾部時裝都市現代劇很不錯。其餘的《豪門恩怨》、《變遷》、《獅城勇探》、《追日》印象就不是特別深了。當然九十年代後的《蓮花爭霸》、《真命小和尚》、《劍斷江湖》、《鶴嘯九天》、《烈火青春》、《三面夏娃》、《陌生人》……就不用再表述了。

八九十年代,港臺片大舉進攻內地,讓我們的精神世界變得多姿多彩。雖然時間已過去了三十多年,但那份追劇的熱情與感動將成為我生命中最亮麗的回憶。現在我已不看電視。因為現在的電視拍出來再也沒有以前的那種質樸感、親切感與真實感了。







草民不守富道


要說八九十年代港臺劇,喜歡的真不少,說下看過也比較喜歡的吧,比如:

1980年香港《上海灘》由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等主演。

1982年香港《天龍八部》 ,由徐少強、湯鎮業、黃日華、陳玉蓮主演。

1983年香港《射鵰英雄傳 》由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楊盼盼主演。《神鵰俠侶》 由劉德華、陳玉蓮主演。《大俠霍元甲 》由黃元申、梁小龍、米雪主演。

1984年香港《武則天 》由馮寶寶、劉永、潘志文)主演。

1988年香港《絕代雙驕》 由梁朝偉、吳岱融、黎美嫻、謝寧主演。

1989年香港《義不容情》由黃日華、劉嘉玲、溫兆倫主演。

1991年臺灣《少年張三丰》 由何家勁、張振寰主演。

1992年香港與臺灣合拍的《新白娘子傳奇》由趙雅芝、葉童主演。

1996年臺灣

《新龍門客棧 》馬景濤、夏文汐、陳紅主演。

1999年香港《少年英雄方世玉》 由張衛健、樊少皇、何美鈿主演。

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年代雖然條件不好,但仍想法去看,不僅港臺電視劇配音水平相高,聽覺效果好,而且港臺劇比較注重娛樂元素,有喜有憂非常符合大眾的品味,但更重要的是很多體現出了重情重義、愛國愛家、誠信善良、維護正義等等一系列正能量的場景畫面,對社會有深刻教育意義,直致今日自己還深受影響。





心境靈舒雅


八九十年代是港臺地區影視界最繁榮的年代,出品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堪稱經典也不在少數。

《大俠霍元甲》應該是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大概是1984年熱播的,那時候我國電視機還沒普及,但是收視率絕對是最高的,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幾乎沒有沒看過的!《上海灘》,堪稱經典,認識了周潤發,趙雅芝,這部劇如何也不會在記憶裡消失,《上海大風暴》,《昨夜星辰》,《星星知我心》,還有一系列瓊瑤劇都是記憶深刻的。

印象比較深了的港臺劇還有:《流氓大亨》,《火玫瑰》,《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還有一部比較搞笑的《家有仙妻》等等,那是一個十分難忘的年代!


志超0210


1.《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成就了兩個男人,一個是被稱為票房毒藥的周潤發,另一個就是被稱為無片可拍的吳宇森,兩個失意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再加上徐老怪的幫助,一部經典影片就這樣誕生了。《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2.《監獄風雲》

1987年拍攝的《監獄風雲》,距今為止已過33年。上乘電影作品的魅力就在於,它與時間的逝去沒有關係,今天看這部電影,仍然是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作品。它比美國著名的黑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還要早幾年,而它比《肖申克的救贖》的經典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它代表著香港電影最鼎盛的時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關於黑獄的電影至少可以放進同類型監獄題材的世界10大電影裡去,而它在華語電影圈裡也絕對是槓鼎之作了。

3.《倩女幽魂》

一部《倩女幽魂》有許多個故事供後人憑弔。它代表了徐克的黃金時代,天才的想像力和市場的口味難得相遇,徐克“電影工作室”就此成為一個品牌。它是資深武指程小東走上前臺的一個照面,儘管程氏之前已經執導過《生死決》等電影,但是《倩女幽魂》讓他的導演才華廣為世人所知。大家一定還記得那一首“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痴情男人,絕豔女鬼,雙心之戀難以世成,只好終將告別之際,王祖賢張國榮雙雙飽蘸墨恨,纏綿難捨,攜手寫下一曲人鬼不了之絕唱。

4.《賭神》

《賭神》是王晶最值得稱道的一部作品,它不僅取得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更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的記錄。它開創了香港賭片時代,也使得影迷心目中又多了一個銀幕英雄——賭神高進。它的出現使得香港電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類型,使得後來的《賭聖》《賭俠》系列都受它的影響。很多人會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把《賭神》放進十大經典電影當中,其實把它放進來不僅是因為它的經典,也是對八九十年代王晶電影的一個認可,試問一下80後90後有誰不是看王晶的電影長大的呢?






小辰Talk


八九十年代比較喜歡的港臺劇

嗯 比較有印象的

1,《大時代》

《大時代》以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場為背景,透過兩個家庭,兩代情仇,展現名利與人性的糾纏。此劇的演員陣容亦相當強勁,既有藝壇常青樹鄭少秋、更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電視小生劉松仁及當年被喻為“靚絕五臺山”的藍潔瑛,也捧紅了劉青雲,造就了劉青雲與郭藹明的美滿婚姻。此劇無論首播或重播均大受歡迎。對內地觀眾來說,《大時代》的到來不單單為大家提供了一部經典的電視劇,而且還讓內地觀眾見識了香港股市的起落沉浮及股市中戲劇般的人生:一個人可以一夜暴富,也能一夜破產跳樓。

2,《上海灘》

《上海灘》是香港無線電視臺出品的民國劇,由招振強、譚銳銘等執導,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等主演。該劇以民國年間的上海為背景,描述了上海幫會內的人物情仇以及許文強與馮程程之間的愛情故事。該劇於1980年在香港無線電視首播,1985年被引進中國內地播出。1990年,香港無線電視舉辦“八十年代十大電視劇集”評選,《上海灘》名列第一位。

3,《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以宋、金、蒙古三國對峙為背景,圍繞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四人的故事展開,講述了郭靖在經歷各種磨難後成為一代大俠以及他與黃蓉之間的愛情故事。

當然有很多很經典的影視劇集 值得大家一看 !!


poppy大雨


80年代不太瞭解,90年代比較經典的港劇有:韋家輝的《大時代》比較典型的商戰片,透過股市來寫主角之間的命運的,韋sir的片子都喜歡描述社會陰暗面~

鄧特希的《壹號皇庭1-5》《妙手仁心》,鄧sir的都偏重於中產階級的生活,醫生律師什麼的,且往往是群居生活,男性好友或者女性好友合租,場景多出現在酒吧,有別於一般菜市酒樓的港劇~

潘嘉德的《刑事偵緝檔案1-4》,算是90年代比較有代表性的警匪片,第二部最好看~

戚其義的“天地三部曲”《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創世紀》,戚其義比較喜歡拍大家族的商戰片,通常人物命運都顛蕩起伏,三部裡最喜歡《天地男兒》,《豪情》裡死的人太多,女主死了一多半;《創世紀》太長,而且中途換主角,影響整體質量

《陀槍師姐》1-3部其實也不錯,第4部沒看過,不做評價







湖北老邵


1、《我們的八十年代》

2、我的三個母親

3、甜蜜蜜

4、父輩的旗幟

5、射鵰英雄傳

6、






做影視人


拍攝於1980年的《上海灘》堪稱是香港電視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劇集。

當年在內地播出以後,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二十多年後,很多人依然清晰地記得,那激動緊張的三聲槍響後,激昂的音樂響起,伴隨著葉麗儀那充滿男子氣的演唱:“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一段蕩氣迴腸的故事開始上演。

不管你是誰,只要你看過《上海灘》,你一定不會忘記這部經典之作。無論許文強和馮程程的故事被多少人演繹過,也無論周潤發和趙雅芝又和多少人扮演過情侶,在《上海灘》裡的這一對,才是觀眾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完美組合。就連周潤發自己也認為拍過的最經典鏡頭就是《上海灘》中撐著傘和程程漫步雪中那一幕。記得自從看了《上海灘》,每個女孩都學會了打白圍巾,每個男孩都以擁有一條白圍巾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