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家在東北農村,婆婆每年都要做一大缸黃豆大醬。二位老人今年快70歲了,仍然每頓飯都離不開大醬,不是用來蘸蔬菜吃,就是用來炒菜燉菜。今年又準備做大醬啦,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首先是製作醬塊子,時間是立春和雨水之間。婆婆把自家的黃豆精選出12斤,這是按老兩口兩人的量計算的。婆婆先將豆洗淨,放到大鍋裡,水加到接近鍋沿(因為怕水燒乾,所以要多放水),然後由公公慢慢燒柴加熱。
煮的過程中還要經常用鏟子翻動,避免黃豆受熱不均,導致燒焦等。大約煮上6、7個小時,水差不多燒乾了,黃豆的顏色變深了,用手捏一下也軟了,豆就煮好了。
黃豆煮好後,婆婆用兩把菜刀在鍋裡將豆剁碎。由於我們這的鍋臺都建得低矮,所以需要弓著身子操作,婆婆彎著腰剁了半個多小時,不讓別人幫忙。真佩服她的體力和腰肌,如果是我早就腰疼得受不了了。
豆剁好後,婆婆用飯勺將豆盛出六分之一,放到盆裡,準備摔醬塊子。注意!為什麼是六分之一?原來婆婆家祖傳一種說法,"醬塊子要摔雙,不能摔單",意思是製作的數量要是偶數,不能是奇數。比如今年要製作六塊,不能是五塊或七塊。(至於其中的道理,神秘的部分我不知道,但我覺得成雙的醬塊子存放起來可能更充分地利用了空間,而且看起來也比較美觀)
婆婆盛出一份醬塊子的量,用盆端到屋裡,跪在地上就開始在結實的大木頭方桌上摔!婆婆的力氣真大,體力也好,剛切完豆,仍然力量十足。很快一盆膩膩乎乎的黃豆泥就被摔成了一塊"大磚頭"。她一邊摔還一邊說,“醬塊子要摔成方形,或者長方形,好放“。真是很有道理啊。
摔好了一塊,婆婆又馬上去盛第二塊需要的黃豆。真佩服她的計算能力,不用秤稱,只用心估計,每塊醬塊子大小都相等。確實是有做醬的經驗啊。
醬塊子全部摔好後,將其放在墊上高粱杆的木桌上,通風、乾燥、陰涼保存,眼下只進行到這一步。婆婆告訴我,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把這些醬塊子切成小塊下到醬缸裡了。
注意!這裡又有一個傳統!據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或二十九是下醬的日子。到了這一天,將準備好的大醬缸刷乾淨,倒入鹽和水。婆婆家一般一斤豆放八兩鹽(有網友認為一斤豆放四兩以上的鹽,醬就不會發,此處請結合別人的經驗謹慎對待),水的量可以根據鹽的量或自己估計醬的幹稀程度自行調整。鹽水配好後,將醬塊子刷乾淨,切成小塊,投入缸中,用布紮緊缸口,再用一個防雨的大鍋扣在上面。這樣再等一個月左右,用小磨磨細,蓋上蓋再發酵幾天,等大醬裡面變成黃色了(開始時顏色比較深),就可以吃啦!
感謝您的閱讀!以上是我婆婆家自己的製作方法,不一定適合您的口味。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的作法,或者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閱讀更多 城鄉小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