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地評線】紫金e評:築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農”基石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級黨委要把“三農”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來不得點馬虎。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做好今年“三農”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們必須毫不鬆懈,持續加力,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一手抓疫情防控,落實落細各個環節,為春耕生產鋪好路;一手抓春耕春種,為“三農”打牢基礎。春耕生產也需要有“一盤棋”思維。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堵點,圍繞“農”字做好統籌協調、配套服務,抓緊組織好種子、化肥、飼料等農資供應,落實好春管春種措施,積極為春耕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補牢“三農”領域的各項短板。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後是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民生問題,也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最直觀的體現。當前一些農村還存在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一方面,從實際出發,梳理查找短板弱項,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願,分清主次、把握節奏,把當務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另一方面,也要把補齊短板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統籌起來,兩條腿走路,既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餘脫貧任務,又注重鄉村振興,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讓億萬農民群眾真正受益、長久受益,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強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農村工作涉及到14億國人能否吃得飽、吃得好、吃得有營養,也關係著農民群眾的錢袋子,關係著農民群眾的生活能否達到全面小康的標準。加強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農業機械化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把昔日的“望天田”“斗笠田”“冷漿田”變成了阡陌縱橫的“萬畝田”“噸糧田”“高產田”;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並加快推廣使用,增強糧食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讓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步伐邁得更快更穩。

  農村穩方能天下安,農業興方能基礎牢,農民富方能國家盛。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築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石,我們開足馬力忙生產,迎著春光再出發,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陸勇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