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性取向:千萬種愛有千萬種歸宿


眾所周知,人的天然性別有兩種,但人的性取向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存在。

性取向:千萬種愛有千萬種歸宿



「愛的博物館」


在談論性取向之前,ITEAR想先帶大家參觀一下“愛的博物館”。

這其中的原因是,性取向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大眾話題,產生/接收愛意也是每個人青春期發育中都可能面臨的狀況,但它背後卻是一條很深的邏輯衚衕。

首先,愛的博物館不同於大家參觀的各類陳列館,它並不要求絕對安靜,談不上肅穆,尤其缺少各種科技館為了投影、VR設備而營造的黑暗氣氛。它有著粉色的柔嫩牆面和暖橘色的天頂與地板。


所以接下來你看到的與感受到的,都蒙上了

一層可愛的意味


陳列在愛的博物館正中央的是多具人體模型,其中包括生理男性、生理女性以及難以明確生理性別的模糊個體。模型中的特定位置被擺放上了卡通款的大腦、心臟、腺體與生殖器。

這一切都奠定了接下來的參觀基調——


一切愛與性皆有生理基礎。



按地標指示我們開始向右看去,第一個展臺叫作——理由,展品是一條藕色絲巾與其中央凹陷處擺放的一個地球模型。


從世界誕生之初開始,一切生命的存在、進化、滅亡皆是順其自然。

人類之所以出現並繁衍生息,我們之所以活在世上,科技之所以一邊發展一邊剋制,不是為了什麼目的或達成意義,只是因為它有存在與變化的理由。

於是世界變得像現如今一樣,有國家、社會分工、婚姻還有教育。


一切源於理由的存在,

理由產生慾望。

所以我們來到了第二個展臺——慾望,展品是五根未點燃的火柴,和兩根燒到一半的火柴,還有一灘灰燼。


世界最原始的慾望很簡單,原子要裂變、恆星要爆炸。

人類最原始的慾望也是如此,吃飯所以打獵生火、瘙癢所以溪流沖洗,沒有我“想”,只有我“要”。

慢慢的,社會和文明引導了美和善,“想”和“要”變為一個意義,去共同闡述慾望。

第三展臺和第四展臺並列在博物館的左邊,分別是性展臺愛展臺

性取向:千萬種愛有千萬種歸宿


性展臺的展品是一對含情脈脈的情侶,男性望向女性,生殖器有了明顯的勃起反應,而女生臉頰緋紅望向自己的雙手。


我們暢快地談性取向,可性反應與性行為還是容易使人遐想翩翩。其實他們都只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關乎著激素帶來的客觀現象與大腦神經遞質的愉快需求。


可我們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著性的吸引,都想迫不及待地鑽進他們的身體裡。

我們會選擇某一些人,他們可能是打籃球的男生、短髮圓臉的少女、身材曼妙的成熟女性或帶有薄荷煙味的調酒師……


我們有著性偏好,

也有著愛的偏好。

愛展臺是一位懷抱著滿臉皺紋新生兒的老婦人,背後是幾行字:


電影《返老還童》

我愛你,

無論什麼時間,

無論什麼模樣。


愛是最高階的慾望,是想要佔有又給他自由。

至今我們也沒能明白愛從何而來,它摻雜著性又絕不僅僅是性。愛讓人控制強烈的慾望,卻又去做毫無慾望之事。


愛似乎打破了世界的秩序與規則。

走出愛的博物館,你會發現ITEAR騙了你,她雖然有著粉色的佈景,但並不是一個可愛的地方,相反有些壓抑。即使入館時我們說可以議論與聊天,但遊客們還是沉默著參觀完了整個場館。

雖然我們也想輕鬆地談論性,但是在更多人處於“談性色變”的狀態下,我們還是覺得先嚴肅一番比較合適。

參觀完愛的博物館,我相信大家對性取向會更有多方位的瞭解,它關乎慾望、性與愛。

ITEAR希望夥伴們不僅僅知道性取向是什麼,還能知道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說性取向,它的周遭瀰漫著哪些我們還能夠去思考的話題。


「性取向一覽」


性取向是一種對愛和性的綜合性特徵概括,它同樣涉及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但它不同於上文中提到的

性偏好

常見的性取向有五種: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以及泛性戀。

性取向:千萬種愛有千萬種歸宿


  • 異性戀


異性戀是最常見的性取向。

ITEAR沒啥需要補充的,嘻嘻。

祝各位男孩子成功追到喜歡的女孩子,女孩子都被喜歡的男孩子追!(哼,我就是偏心

  • 同性戀


隨著社會認知的提高,同性戀群體越來越有信心替自己發聲,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正視自己的性取向,去思索自己是否是一個純粹的異性戀。


同性戀同異性戀一樣,只不過是

A+AA+B的不同搭配。之所以我們會對它有著更多的關注,不是因為它有多不同,而是因為A+A無法在生理上得出下一代,所以被現代社會的婚姻制度遺忘了而已。

可是我們並不是在做計算題,並不一定需要算式一定有個“=”A+A本身是美好的,這就夠了,不是嗎?


不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也正在走向一個光明的未來,讓我們期待吧

  • 雙性戀


雙性戀指既可以對異性也可以對同性

產生愛慾與性慾。


人們對於雙性戀存在一些誤解,比如:伴侶是否更容易劈腿、是否對戀人不忠等等。ITEAR認為,愛情忠誠度與性取向無關,他能夠愛的人再多,也無法與專一劃等號。

同樣地,有些雙性戀學者對於大眾也存在一種假說:所有人皆是雙性戀,只不過沒有遇到讓你動心的那個同性/異性。不過該假說似乎被2015年華盛頓州立大學發表的一項大規模數據研究報告推翻了。

  • 泛性戀


泛性戀顧名思義就是有愛一切人的能力,那麼和雙性戀有何不同呢?其實雙性戀會要求對方當下是一個純粹的男人/女人,而泛性戀還包含著跨性別者、雙性人、間性人等等。

他們更多地認為愛與性別無關,我之所以愛你,是因為你是你。

  • 無性戀


我讀過一段無性戀者的自白,分享給大家:

“可以欣賞一個女性的美,就好像我懂得欣賞一副傑出的藝術品。我明白她們看起來很美,但是,我真不想和一個藝術品做愛。”


無性戀不是柏拉圖式戀愛、不是性無能、不是性冷淡、不是獨身主義、不是禁慾主義。他們往往有著正常的性能力和性快感,沒有宗教信仰和慾望的剋制,只是單純地不想發生性關係而已。

性取向:千萬種愛有千萬種歸宿




除此以外,智性戀也開始進入人們的世界。

雖然它更像是一種性偏好,而不是性取向,但是相比較顏性戀、錢性戀等等網絡語言來說,智性戀有著更高的認同率。


畢竟:

「Smart Is The New Sexy」

聰明是一種新式性感。


ITEAR很喜歡某智性戀者的一句個人簽名:

最美的愛情,莫過於有人想要輕輕褪去你良知的青衫,和你的思想翻雲覆雨。


但是也有網友戲謔道:

智性戀只是“忍受孤獨比忍受傻逼好太多了”的昇華版本。



總之,性取向是齊平的道路,不論你身在哪一處,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情感和行為方式。

未來可能真的會有更多的取向考量,你可以因為某些因素愛上誰,但那不是你唾棄對立方的理由。


先做人,

然後再做愛,與愛人。


性取向:千萬種愛有千萬種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