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練了兩個月的硬筆字到這個水平了,有沒有人給我指點迷津?

從此一人在江湖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兩個月把字寫成這樣,說明有一定的書法基礎,當然現在說書法有些為時過早,只能說是寫字基礎還可以。

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都是源於筆法和結構,寫好字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掌握筆法結構。這兩幅字優點是筆畫夠舒展,書寫比較工整。缺點是結構鬆散,基本功不夠紮實。

關於寫字其實沒有什麼秘訣和竅門,靠的只有是勤學苦練。如果對書法真的有興趣,那還必須有堅持下去的毅力。這才是書法練習的捷徑,只要肯堅持,就會有回報。首先要找到適合自己字體的字帖,建議初學者可以臨龐中華的字帖。龐中華的字帖入手容易,筆法簡單易學。用來啟蒙書法很適合。並且龐中華的字帖詳細的介紹每個筆畫,每個偏旁的具體寫法。朋友可以拿來借鑑一下,看這兩幅字和龐中華的字體比較接近,個人認為可以參照學習一下。

書法練習在啟蒙階段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慎重選擇字帖和字體,不要盲目練習自己不擅長的字體,以免南轅北轍,努力錯了方向發錯了力。一旦選定就開始練習,不要懈怠。一定要持續練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分鐘的熱度很難練好書法。初學書法者寫的字根本算不上書法,只能叫做寫字而已。要想到達書法的境地,沒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功力是達不到的。所以要把自己的位置看清,我們將長期處於書法學習初級階段,要保持謙卑之心,虛心學習書法教材和各位老師的優秀範本。一切努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字寫的更好。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共同的努力方向,加油吧!朋友!

切記,我們是處在書法學習的初級階段。一定要虛心學習。


雨夜構想


我手上現在沒有鋼筆,就拿水性筆和a4紙隨便抄了一份,(有兩個字抄反了,勿究)字其實也不是什麼好看的字,但參考一下結構還是可以的。

我看了一下,你的字現在主要是整體結構的問題。橫豎撇捺鉤提點這些基本筆畫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組合成字的時候就顯得不是很美觀。我看了一下你的字,以“松”“浣”“動”這樣左右結構的字舉例,這樣的字比較散,右邊過於肺大,兩邊大小不協調(當然不是說兩邊要一樣大,而是說大但不能過大,小不能過小,這個度還是需要掌握的)。左右部分離得比較開,這就導致這個字結構比較鬆散,可以適當緊湊一點,保持它的整體性。

以上的問題“大小的度”“整體性”在“照”“留”這樣的上下結構中也有體現,不多贅述。還是建議多臨摹字帖,學習他們字的結構排布。

(其外,溫馨提示,練字的時候要注意坐姿端正,千萬不要七拐八扭的,這樣的寫字習慣寫出來單個字可能不明顯,字成行時就很明顯不整齊了。)

雖然問題還是有,但相比起兩個月前是真的進步很大了!看得出來你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堅持練下去,你的字會越來越好看的!



錦城春


你的練字方法不對。你應該多臨帖,跟著字帖走,先筆順,後結構。一步一步走。一個字寫完以後,和帖作比較,找不足,找差距。從單體字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臨寫。一個字寫好了,再臨下一個字。字帖不要換。練字不能急,需循序漸進。




祺藝學書


一、先從第一幅字來看

第一幅明顯是沒有臨帖,自己寫的。可以說寫字的基礎比較差,表現在一是用筆,二是結構。用筆頭尾一般粗細,也沒有藏頭護尾;結構上全部呈四方結構,實際上是對漢字造型的片面理解。

比如“月”字,是一個長方形結構,儘量寫瘦長一些,不要寫得接近正方形;“有”字、“首”字是上寬下窄,橫畫要長,不要寫得上下一般大小。結構造型影響字的美觀。

二、再從第二幅字來看

第二幅,看得出是照著臨摹的,或者是臨摹一段時候寫出來的,比第一幅相對好一些,有一些進步。但是個人認為在選帖上可能有些問題,有一點追求魏碑筆法的意思。

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些筆畫就被帶入歧途了。如“新”字、“松”字的豎畫,“喧”字、“上”字、“女”字的橫畫,等等,有一些刻意、做作,不夠自然。

魏碑味道的鋼筆字不是不能練,建議有一些基礎以後再學,初學者建議從風格平正的楷書練起,更容易入門。

三、臨寫建議

從你現有的基礎看,建議選擇比較平正、規範的楷書來寫,從筆畫和結構上去下功夫。先不要一味去追求所謂的“新”、“奇”風格,學不好就是東施效顰,更難看。田英章的硬筆楷書是合適的(見圖三、四),個人認為他的硬筆字比毛筆字好,硬筆字可以學。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我想來回答這個問題。

硬筆書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處相對比較廣泛,能寫一手好看的硬筆戲,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

硬筆書法雖然沒有毛筆書法學習那麼難,但是想要寫好也並不是非常容易的,它也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確定良好的進步。

首先學習硬筆書法應該從筆畫開始學習,筆畫分為:橫豎撇捺提鉤折,分別練習,這裡給大家提供幾本硬筆字帖供大家選擇,《田英章硬筆書法》《荊霄鵬硬筆書法》這兩個都是學習硬筆書法的良好範本,只要大家認真的練習,用心的練習,大家就會確定很大的進步。

其次就是需要學習硬筆的偏旁部首,每一個偏旁部首都需要大家認真的學習,每一個偏旁部首都有特定的寫法,並不是隨心所欲的書寫,只有寫的合法則,才能呈現出來一個良好的效果,下一個是間架結構和章法,這個就是讓自己寫的字更加好看,比如橫寫多長,豎寫多長,字的寬度,高度,這些都需要大家一一攻克。

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都一樣,需要大家大量的臨摹,只有大量的練習,然後進行創作,進而加入自己的理解,這樣就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不當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






指上書法


不錯。從作品看,年齡不大,兩年能夠寫出這樣的水平,說明非常用功和認真。點畫清晰,有筆法,特別是另一幅,還有一些毛筆書法的趣味。如果按照書法藝術的要求看,問題仍然不少,主要原因是不夠精準和熟練。

也就是臨摹和練習不夠。學習書法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不能貪多。學書法或創作作品,不是我們日常的寫字和筆記記錄,因時間關係,只能把重點放到所記錄的內容上。書法則不同,不僅僅需要內容好,有思想,還需要字字精彩,點畫精到,結構正確、準確、美觀,還需要能夠傳情達意。在回到題主的作品上。

顯然點畫和結構尚欠精到和準確。

我們臨摹學習書法一定要一點一畫過關,一個字一字的過關,不能急於求成,好高騖遠。如上圖作品中的“蓮”字的捺畫,顯然不夠流暢自然,而且有些僵硬。在一個突出問題是沒有寫到界格的中間。一些點畫觸碰到界格線了。也就是說按照界格的尺寸比列,字形有些大了。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妨在回宮格的習字本上臨摹練習。如採取下圖的界格也可以。把主要點畫放到中宮,只有主筆點畫略放出中宮即可。

在就是結構布白處理有些鬆散和點畫空間處理不夠均勻,這些問題在今後的臨摹學習中都需要注意。

建議不要急於創作作品,從基本功開始臨摹學習,寫好每一個字的點畫和結構,待掌握的字形多了,然後再集字學習作品的創作。這方面,從題主作品看,單字臨摹練習不夠。實際上也可以先將集字原作進行臨摹練習,然後字字熟練,能夠背臨以後再去集字創作作品,其效果一定要比目前的作品好許多。


翰墨書道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以下給你幾點意見和建議:

1.先說說你寫的字吧,整體上看來結構把握得還不夠到位,某些豎和撇沒寫好。“月、時、事"的豎不夠直,以致重心不穩。

2.橫折處力度不夠,如:“國、回、月、只、問、向”等等。

3.按你所寫的筆劃看來你執筆應該不正確,下圖以備參考。

4.然後建議你用正確的執筆先按下圖練習一段時間。練習“十”字,即橫和豎。而且筆畫

要把紅線蓋住。不要把橫寫歪了,也不要寫得什麼左低右高,因為這是訓練。你得把方正的框架先建立起來。

5.把“十"練習好了之後,就練習“田"字,如下圖,線條要直且平行。

6.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枯燥乏味的練習,再進行字帖臨帖。但建議你每次臨帖不要多,兩三個字吃透再換下一個,看似慢,實為捷徑!

望對你有作用


許悅愛書法


加油吧,從照片上的字來看,離入門還有一定的差距。路還很漫長啊,練字需對著書練,最好是名家字貼。建議從單字入手,重複練,練到6分像再換字練。寫字要注意字的結構,多觀察字形結構、筆劃的位置大小、長短、斜度方向等。先鍛鍊對字的觀察力吧,不會看字就不可能寫好字。

要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可以看一些書法理論書籍,加強理論知識及鑑賞能力,也可與毛筆字交叉練習。





設計中悟道


看你的字,框架上在入門中,但很明顯忽略了筆畫當中的運勢,也就是從落筆開始就有誤區。

硬幣書法和毛筆一樣,也要講究起落運行轉折和收筆,虛輕落筆,漸漸加力運筆,最後輕收,這樣的效果會有提升

再有就是呼吸,很多人寫字會忽略了呼吸的重要性,本人幼小習字基本是一個筆畫一呼吸,慢慢是一字一呼吸,這點要著重抓一下,加油你能成的

曬一張前兩年的習作[害羞]



週三有話講


仁兄之字整齊如一,橫豎明瞭不拖拉。

然,結構不協,體勢不存。

恕我愚見,仁兄擇己喜好字體,當多多臨摹。

加以時日定能精進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