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我很清楚,在西藏的時光裡,自己身上發生了些什麼,但具體是什麼,卻無以名狀。寫這份回憶錄之前,原以為時間已經偷走了許多細節,好讓人小小的腦袋裝得下難以忘懷,可真到寫的時候,它們已然幻化成蝶,紛至沓來。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47小時27分——打開生命禮物上的蝴蝶結


2019年9月18日,揣著一張上海去拉薩的火車票,拖著兩個行李箱,揹著一個相機、兩本書、一些必備藥品,獨自動身,奔赴數千裡,去和天地相擁。見那看的見的,也見那看不見的。


然而,卻錯過了火車。想來,一定是因為些什麼。總有些錯過,是恰如其分的迎接。第二天,在火車上放置好行李的那一霎,心中雀躍不已,擺弄好陌生的相機,拍下第一張照片,取名“夜裡出發”。看了一會頗有深意卻也真難懂的書,發了一會兒呆,滿懷著期待一覺睡到天亮。忘記醒來的時候是在哪個城市,只記得陽光明媚,透過車窗灑進來。走廊裡,幾位叔叔阿姨吃著東西,繪聲繪色地講述著他們去過的地方,雲南、四川、新疆、內蒙、東北、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加拿大……我不自覺地聽了一堂自然課,窺見他們的閱歷、自然和生活哲學。驚訝於,老年生活原來可以這般!他們的神色裡是真正的敢、敢裡又是平淡自如,惟願餘生盡興!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47小時27分裡,太陽昇起又落下,湛藍的天空裡白雲悠悠,好似朵朵棉花糖。因為這份美好,黑夜都不捨得早些露面,等它降臨時已是寂靜一片適合入睡的時候。一覺醒來,慢悠悠的時光和鮮活的人,又在眼前。當群青色的措那湖、覆蓋著皚皚白雪的高山、黃綠相間的草原、還有那活潑的牛羊出現在窗外時,一股原初的生命力撲面而來。我就像打開了生命禮物上的蝴蝶結,欣喜不已。


拉薩——宗教與信仰裡的慢時光


抵達拉薩,濃厚的藏式文化以各種各樣的姿態擺在眼前,觸手可及的天雲、隨風飄揚的經幡和慶祝祖國70週年的彩旗、莊嚴的寺廟還有磕長頭的轉經的人們,到處瀰漫著宗教與信仰的氣息。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大昭寺磕長頭的信徒)

如果說此前是西藏之行的序章,那麼,在拉薩遇見大惠是見天地的第一章。簡短的幾句問候,呈現出驚人的匹配度:同一班火車、同一個車廂、還要去同一家青旅。她是第二次進藏,當晚就輕車熟路帶我去了八廓街、大昭寺。兩人在大昭寺廣場上席地而坐,擺龍門陣講心事,看著磕長頭的信徒,默默地閉上眼睛聽一會兒經聲,一睜眼淚光閃閃,然後相視一笑,露出許多牙。我們曾困惑,在西藏與人交心是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如果真是這樣,遇到一個人講一遍自己的事,那得多累呀。後來才發現,並不是每個遇到的人都會讓你一股腦兒地說出心底話。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色拉寺僧侶)

相識第二天,兩人帶著輕微的高反,兜兜轉轉走過許多大街小巷,去了因辯經而頗為有名的色拉寺,可惜恰逢週末,沒有辯經。與以往去過的寺廟不同,西藏的寺廟建築色彩更為紛呈,犛牛奶白、勃艮第紅、明黃、群青、天藍、翠綠等,用色開放而和諧。每扇窗戶、每扇門上方都有一道以白或米黃為底色的彩簾,應是寓意吉祥、出入平安。屋裡、牆上、石頭上,隨處可見佛像、經文以及其他圖樣。僧侶們身著勃艮第紅的袍子,來來去去,年長的、年少的,眼裡或是天真或是洞悉世事的淡然。


藍天白雲,樹影斑駁,一位上了年紀的僧侶安安靜靜的坐在長椅上,看著轉經的人們,眼裡滿是柔和。我被吸引著,過去攀談,他表示聽不懂,卻用僅會的漢語問我從哪裡來,寬慰我辛苦了,然後和一位年少的僧侶帶著我們在廟裡轉了一圈,時不時用藏語講解著,還帶我們去接受祈福。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布達拉宮一扇門)

去布達拉宮是在一個下午,雨滴落在石磚上,路就成了豹紋模樣。冷風吹著,我和大惠走在可愛的路上。格桑花綻放著,風雨飄搖中迎接著人們推開布達拉宮歷史的大門,走進一個又一個智慧的殿堂。殿堂裡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傳達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唯在轉至倉央嘉措寢殿時,心裡湧起一番別樣情懷,彷佛幽暗的燈光下,一個清冷而孤寂的身影在說:“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求不得恨不能,卻也始終保有自己的光華,在這塵世絢爛著,“與有情人做快樂事,不問劫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夜晚的布達拉宮)

臨近晚飯,大惠帶著Dengdeng在樓下等我,她留著酷酷的燕尾髮型,乍見以為是個靦腆的少年。等我的間隙,她還結識了一個五人小團體,有做戶外野行的小白、在麗江“揹包十年“客棧做義工的警官二二、療傷的小阿衛、休假的護士Yolo,一直在路上的蟲蟲,五人小團體臨時擴員成了八人。我們一起吃了第一頓正經的藏餐,圍觀夜色裡的布達拉宮、蹭別人潑在地上的一汪水拍水中的布達拉宮前面的人,在地下通道聽流浪歌手唱著朴樹的歌兒,帶著氧氣瓶去酒吧蹦生平第一次的迪,好嗨。匆匆遇,匆匆別,卻也是走進生命裡的星光。


阿里——抖落寒氣,披上一身星光


很快,大惠在拉薩的一家客棧工作了,用這樣的方式見形形色色的人、歷各種各樣的事,繼續流浪、尋找。而我在青旅樓下拿了幾張宣傳單頁,胡亂看了幾眼,就決定走阿里這個世界第三極,期待著一無所知的不期而遇。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陽光恣意,草原如茵,膘肥體壯的牛羊點綴其間,平添一份靈動。天空碧藍如洗,白雲徐徐飄過,倒映在綠松石般的湖水裡,風起時,捲起層層漣漪。人們揮舞著鐮刀,彎著腰唱著歌,收割著成熟的青稞。雪花紛飛,萬物俱寂,眼前的世界寧靜而理性,團一個雪團奮力扔出去,砸中一個是一個。生之強烈,壯美遼闊。倘若並非到過,你很難相信,所有這些極致會同時存在,且是彼此的近鄰。


岡仁波齊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我是一個不喜歡做計劃的旅行者,甚至還很無知。比如,來到岡仁波齊之前,我並不曉得它是一座跨越宗教、文化、種族的神山,是信眾的燈塔;也不曉得轉山為何物,更不曉得藏族人、尼泊爾人、印度人中流傳的說法:圍繞岡仁波齊轉山,1圈可洗盡一生罪,10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108圈便可在今生得道成佛。我單想著遇上了,就走一走,隨遇而安。完全不知,轉山一圈,徒步53公里,高海拔下,對一個不運動的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司機好意勸阻,可我終究還是去了,抱著對自己、對自然萬分的善意,還有探索的心。


臨行前一晚,肖和叔叔阿姨還在對我深表擔憂,特意陪我去買了手套、羊毛襪,還援助了可好看了的雨衣、登山杖、手電筒、高反藥、葡萄糖。第二天下午臨近傍晚時,到了轉山開始的地點,激動又懵圈兒。心裡暗暗喊了聲加油,卻剛走不遠,就覺著揹包越來越沉,呼吸也越來越不順暢……真是太難了!路上肖和我講佛教、岡仁波齊,哪裡聽得進去,滿腦子想的都是什麼時候可以歇一歇和趕緊歇一歇吧。我很困惑的和他說,好怕上坡,一遇到上坡就呼吸不上來,腿也使不上勁兒,下坡的時候就覺得好舒服好開心。他建議我要關注自己的呼吸,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看好腳下的路,另外呢下坡就代表上坡,所以下坡不要太開心。嗯,好有道理啊,也跟著做了。只是現在想來,關於上坡下坡被他說的著實嚴肅,如果說成“不要害怕上坡,爬過這個坡就會舒服些”,不就可愛多了嘛。


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或一起走,或分開,看了雲捲雲舒、草木青黃,聽了流水潺潺、山風呼啦。毛毛細雨落下時,天已黑得看不清腳下的路,只能憑感覺選擇要踩哪一片大地。天更黑時,肖和七七都打開了各自的燈,一前一後,除了數不清的瑪尼堆,整片山裡不見有其他人的蹤跡。你瞧,他們是夜裡唯一擁有光的人,而我是借光的。雲霧被風吹散了一點兒時,星星就出現了,不多,卻是第一次離星星這麼近,足以撫慰疲憊不堪的夜行人。關上燈,找了一塊石頭坐下來,聽聽山谷裡的流水聲,再抬頭望一望星星,多浪漫。約夜晚11點鐘,我們走了15公里的樣子,才找到可以歇息的站點。那是一個大大的帳篷客棧,入住的人都已經躺下,經營客棧的藏族姐姐小心翼翼地幫我們弄好酥油茶和熱水,吃完喝玩閒聊幾句後,什麼都來不及回味,抱著自己哆哆嗦嗦睡了一夜。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早上簾子一掀開,哇,全世界都下了一夜雪,而且還在繼續!銀裝素裹,如同童話。轉山道上的人越來越多,對視了就互道一聲扎西德勒。確實,你會發現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節奏,除了我好像沒有人在趕路,只是專注地按著自己的節奏走在自己要走的路上,而每一次的相遇都是喜相逢。


只是,前面的路更艱難了,有幾個大陡坡等著我們。早飯沒好好吃,有些低血糖的眩暈狀況,只好拽著肖揹包上彆著的雨衣挪動。挪不動時,他居然像魔法師一樣,都不用揮魔法棒,就從包裡變出了兩個大黃桃,在冰天雪地裡,天吶,不得不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水果了。好像也是在這個時候,我下定決心要放過他,一個人走前面的路。他太善良了,以至於因為我放緩了自己的節奏,緩到我感覺他已經不太能享受征程的樂趣。只是我以為分開後還能遇到,事實卻是再見面已是回到住處。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一個人走的時候,揹包好似一塊巨石,壓得腰彎了又彎。相比之下,當地人輕盈多了,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甚至是揹著孩子的。有的看我登山杖拄出了七八十歲老太太的架勢,忍不住給我加油打氣。爬過幾個陡坡後,要翻越的便是卓瑪拉埡口,海拔5600多米。筋疲力盡的情況下,每邁出去一步都要喘好幾下,我只好給自己數數,從一數到十,就停下來大喘幾口氣,再接著走。天真的是,你以為再走幾步就到山頂了,可到了才發現那隻不過是個小平臺,山頂還遠著呢,如此絕望、堅持、再絕望、再堅持,反覆數次才到頂端。


登上山頂,雪還在飄,陽光很辣,天近的好像揮揮手就真的能帶走一片雲彩。禁不住想,有些風景真的只有到山頂才能看到。放眼望去,遍地的積雪,卻覆蓋不住那許多的經幡,她們從雪裡探出五彩的腦袋,瞅著你。回頭望一望,來時的每一瞬間都變得如此純淨壯美,不知信仰為何物的我,只覺自己如這一石一雪,皆是自然。掛上哈達,叩拜幾下,給當天生日的老爸錄了個祝福視頻。旁邊,黑黑的烏鴉有的站立有的盤旋,時不時淒厲地叫著,但就是不害怕,因為我們都一樣,是趴在大自然的肩頭好奇地探一探這世界。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天不早了,雨又下了起來,我加快速度,希望能夠追上前面的小夥伴。下坡的時候遇到兩個逆時針磕長頭轉山的,衣服上滿是泥水,額頭因為叩首有了一處深深的印痕,手抓著木板,不管眼前是水坑還是碎石,都是嘩啦一聲,五體投地、匍匐跪拜,讓人肅然起敬也心疼。我掏出揹包裡僅剩的暖足貼送給她們,並演示了怎麼使用,然而她們只是收下放在一邊。原來,你在意的他們從不在意,你不在意的他們卻無比珍視。 在滑沙堆,遇到小南(達娃扎西)和他姐姐,姐姐穿著傳統藏服,溫文爾雅,而他儼然一個時尚弄潮兒。姐姐因為長期在山上放牛羊的緣故,體能很好,三步並作兩步,迅速跑過了沙堆,小南則因為膝蓋受傷慢慢悠悠。差點滑倒時,他迅速抓住了我,並以自己為支撐點來保證我能安全邁出下一步,帶著我走出了沙堆,以及最後的一二十公里。越往前走,肩膀的痛感就越重,腿也像灌了鉛一樣,小南提議我們互換揹包,我沒怎麼掙扎就接過了他的包。只知道他癟癟的揹包肯定比我的輕,萬萬沒想到裡面居然只有兩個空碗,輕若無物。


就這樣,從下午到傍晚到黑夜,從雨雪到晚霞到星空點綴懸崖。他問我有什麼願望,我說開心就好了。燈火通明時,他取下自己的手串,戴在我手上,祝我好運常在。禮物的意義大概就在於此,真心給予,而不只是儀式的表現,飄雪時的黃桃、別離時的手串、關於節奏的話語,如此。
這一程,和你們從世界的中心經過,真好。


月牙兒沙堆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許多粒沙,被風吹來,聚在一起,有了月亮彎彎的模樣。脫了鞋襪,光著腳,踩在上面,沙沙的,37攝氏度的感覺,舒服極了。摘下帽子,和裹著的圍巾,任陽光打在臉上,微風吹過幾天沒洗油膩膩的頭髮。在一片雲下,站在月牙兒上,對沙漠充滿了想象。


珠峰大本營


落日餘暉斜在珠穆朗瑪峰上,原本的白成了沉穩的金,又隨著落日褪去,隱匿在夜晚裡,不理會敬仰的目光。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大概這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金色漸褪時,瑪尼堆前,七七幫我拍了一組頭紗照,當她大笑著模仿攝影師說這張不錯時,風把她的嘴巴吹得變了形。我曾用這組頭紗照發過一個朋友圈:“所謂遇見靈魂伴侶的感覺,可能就像你走進一座曾經住過的房子裡,你認識那些傢俱,那些畫、架上的書,抽屜裡的東西。如果在這個房子裡陷入黑暗,你仍能自如地行走。見你,如清晨。我願認真成為我自己,粗糙、至真、爛漫。像雲般自由,又有內在秩序,熟悉風向,也瞭解太陽。可以等待,更會追求,可以孤獨,也敢做那甜的夢”。現在想來,具體一點應是,也讀我喜歡的書,也向往我想去的地方,更有共同喜愛的口味、共同渴望的美好。


在這樣的地方,還能讓人感到人間氣息的,就是大本營的帳篷了。帳篷裡三三兩兩坐成一圈兒,爐子燒著,空氣都烘暖和了。肖帶去的餅,烤了一個又一個,配上榨菜,簡直一絕,我吃了一個又一個,還不忘借花獻佛,和其他人分享。茶話會上,羞澀了一個,哭了好幾個,不同的心遠了一些,相似的心近了一些。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天越黑的時候,星星就越亮,一顆一顆,亮晶晶(以前總認為自己的名字取得太隨意,那時那景讓我覺得不要太棒啊)。銀河像一座橋,彎在無限伸展的星空裡。有人拍著星軌,有人講著月亮和六便士。流星出其不意飛馳而過,不知道會在哪裡落地作響,反正黑暗中,蹦蹦跳跳,好開心。自此,披上一身星光。


重返拉薩——從開始到結束,一個圓


回拉薩的路上,皆是秋日種種,金黃的葉子,收割好的青稞,喝水的牛羊……一點一點,完整短短數日裡的另一個季節。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再去大昭寺,那裡的青石路依舊溫潤如玉,走起來自由歡暢。吃藏餐、喝油茶、曬太陽、任時光慢慢流淌。轉經的磕長頭的默唸經書的,和那糌粑、甜茶都散發著祥和的光。靜靜觀摩,我也繼肖之後雙手合十、五體投地磕了十個長頭。


然後,在一個上午,和肖分別,他踏上了回家的路,想著再也不會見到,平靜中多了憂傷;再然後,在一箇中午,和大惠分別,我奔赴尼泊爾,彼此篤信還會再見面,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在西藏,披上星光,笑得像好天氣一樣


我清楚身上發生了什麼,不是所謂靈魂得到洗滌,也不是找到人生方向。世界萬千正在流動,就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間。


不再渴望“精緻出行”,而是期待“出門受苦”。


——by stars

2020.0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