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長大孩子,可能從小就會有個發現,就是每當家裡或者村子裡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大人們往往做起事來都十分講究。不是說他們有多麼淵博的知識?而是他們從日常的農耕勞作中,繼承了許多老輩人通過農村俗語形式流傳下來的經驗智慧,並在一定程度上指導並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拿這句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寧可借屋停喪”,一年有四季輪迴,人也是一樣,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發展規律。這裡說得停喪,也就是停放老人去世時所用的一些物品,如棺材之類。在農村每當有鄰居家裡老人去世,在主家的院內院外都會擺放許多相關的物品,沒地方堆放的時候就會放在隔壁的鄰居家中,這種情況在農村人們認為這是在幫助去世的人,並因此會給本家人帶來好運,所以,農村鄰居自然也是非常樂意的。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切莫借屋留雙”,在過去農村,一般夫妻倆到別人家留宿,主家一般是不允許的,他們的理由是其夫妻兩人在他們這裡留宿,生了孩子以後會給他們家帶來黴運。即便是夫妻倆回孃家也被要求分屋睡。這種現象在今天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比如,夫妻倆到陌生的地方打工,期間懷孕生小孩了,一般戶主是不允許他們在此繼續居住的,認為這是在破壞他們家的好運。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們放眼回顧中國歷史,就會發現即使過了數千年,一些中華文化仍然在我們民間延續和繼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一直沒改變,就拿這些農村俗語來說,過了這麼多年還被人們所熟記,很多俗語依然對我們現實的生活起到一定影響和指導作用,其中所蘊含的智慧哲理就不言而諭了。雖然很多俗語與當今這個社會以不相匹配,但是,我們在理解這些農村俗語時一定要站在當時的特定生活環境中加以揣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