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同是美國院士,顏寧從清華到美國任教,高福發表SCI論文500餘篇

院士,對於科研人員來說,有著很大的魅力,甚至被視為對於學術成就的極高肯定。

但是各國的院士評選卻似乎有著不太一樣的標準。就在201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公佈了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然而在公佈的名單之中,有人並不是中國院士。

儘管如此,依然讓人喜悅,在公佈的名單中,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

同是美國院士,顏寧從清華到美國任教,高福發表SCI論文500餘篇


雖然兩人獲得了美國院士的頭銜,但是對於高福與顏寧來說,卻有著不同的經歷。

顏寧2017年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講席教授,此前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致力於研究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甚至在2016年曾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同是美國院士,顏寧從清華到美國任教,高福發表SCI論文500餘篇


至於出生於1961年11月15日的高福,在2013年,便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位來自於山西省的院士,從頭銜來說,高福似乎在科研上,應該更加強大一些,畢竟截至2017年,高福各種學術刊物10多部,其中包括了專著、合著、主譯、合譯著作等,而在SCI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500餘篇,其論文的產量力壓眾多院士。

同是美國院士,顏寧從清華到美國任教,高福發表SCI論文500餘篇

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福能夠成獲得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多個頭銜,也就不足為奇。而他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結構免疫學,如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遞的機制以及艾滋病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等,對於人類的健康,也有著重大的意義。

同是美國院士,顏寧從清華到美國任教,高福發表SCI論文500餘篇

不僅如此,高福院士還從2017年起擔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2018年被任命為第八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可見其在科研領域的影響力絕非一般。

2019年,高福與顏寧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無疑是美國學術界對這兩位科學家的科研能力的肯定。

同是美國院士,顏寧從清華到美國任教,高福發表SCI論文500餘篇


比較高福與顏寧兩人,高福憑藉著論文數量的絕對優勢,一躍成為了中國科學界的巨擘,而顏寧卻為了搞科研遠走他鄉。不過,顏寧相比較高福來說,有著年齡的絕對優勢,畢竟顏寧42歲獲得了美國院士的頭銜,而高福則是58歲才獲得如此殊榮。

因此,這兩人對自己人生規劃,誰高誰低,還真的很難下一個結論。但是高福院士選擇中國發展,自然也有著自己的考慮和打算,在中國算是一帆風順,而至於顏寧前往國外,接受了國外大學的聘請,或許也只是為了想要更好地做研究。

不過,雖然這兩位科學家經歷有些不同,但是無疑都是極為厲害的人物,相信這兩位科學家一定會為人類未來的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造福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