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開始向日本捐贈重要醫療物資了!我們該在紙箱上寫什麼詩呢?

餅臉星小胖丁


寫上(1)日本加油,中國加油;一衣帶水,共渡難關!(2)抗擊新冠病毒,中日攜手並肩。(3)新冠不可怕,大愛有中華。


龍行天下雲作伴


近幾年來中日關係猶如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但是每每遇到大災大難的時候,中日兩國都能像親兄弟一樣相互關照,這不能不說中日兩國文化的相互融合之深厚,兩國人民往來之密切,而且彼此都高度認同對方的文化基礎。之前中國新冠狀病毒肆虐,日本施以援手,國人看到了這個國家的慷慨解囊。現如今恰逢日本新冠狀病毒肆虐,我們又豈能坐視不管,中國有句古話:

助力幫扶向知音

人盡汗血虔誠心

為感良師益友行

樂暢語嫣最深交。

中國人自古懂得知恩圖報,重情重義,所以在歷史長河中也誕生了好多優美詩句,如《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贈范曄詩》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這些詩句等等,又如雪中送炭,急人之困,解囊相助,暗室逢燈,濟困扶危,絕度逢舟等成語,都在點滴之中反應出中國人善良,重情重義的品性。更有如:

多一個鈴鐺多一聲響,多一枝蠟燭多一分光。 多一聲問候多一個情,多一個關心多一份愛。 多一句問候,讓彼此的心靈貼得更近。助人得助,禮讓得禮。守望相助,鄰里和睦。樓上樓下同住一幢樓,顧上顧下鄰里勝親友。關門是小家,開門是大家,鄰居多招呼,溫暖你我他。等等…這些都可以寫在向日本捐贈的重要醫療物資上,進一步增加兩國人民的感情,為兩國關係開闢新篇章。






好吧好先生


以下我個人想的應這樣寫!

日用唐詩:山川異月,風月同天,

我們應寫:一衣帶水,隔海鄰岸。日用秦詩:豈日無衣,與子同裳,我們應寫:中華美德,慷援力助。日用唐詩:居青山一道同雲雨,

我們應寫:持中國滿慈仁愛心。

日用唐詩:明月何曾是兩鄉,

我們應寫:雪夜寒華夏送炭。

日用南朝:遼河雪融,同氣連枝,

我們應寫:長城兩河,金龍送物。

有望頭條墨高手添賦





Wy195296326


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出自唐朝張九齡《答陸澧》,寓意:我們和日本是友好鄰邦,雖然山路遙遠,縱使大雪厚積,也要把捐贈日本的抗疫物質核酸檢測試劑盒送到位。在這次疫情中,日本人民給了我們援助!當日本疫情形勢嚴峻時,我們也要“投之以李,報之以桃”,這也更加彰顯中日友好情誼!距離不是困難,攜手更顯情懷!

相信我們與日本人民攜手作戰,一定能度過難關,待疫情過後,共賞花開!


梅斕


國際援助是為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地位,也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我認為在援助過程之中也要表達中國人民的心聲,因此在援助日本醫療物質時,用詩詞敘述中國人的情和義,是告知世界:"中國人是不會忘記世界人民對中國的友誼"。詩詞是中國人民的文化寶庫,它能真正體現中國人的情懷。來而不往非禮也!在此我不知用什麼樣詩詞比較恰當,屬我學識淺薄。思前想後自創一首詩詞不知可否,僅僅是個人表達對日本人民的關懷!詩詞:“鄰里相助雪送碳,友誼長存情回饋。真情何知天作證,手肩並擁邪驅散。”見笑!請高人指教,感謝大家閱讀!





地球邊緣人


長城兩河金龍送物

5000年的風雨,不變的還是友誼

抗擊新冠病毒,中日攜手並肩





楓林影視


逢人患難要施仁,望報之時亦小人; 不吝施仁不望報,分明天地布陽春。 自古機深禍亦深,休貪富貴昧良心; 簷前滴水毫無錯,報應昭昭自古今。 常將好事施於人,自然災害不來侵; 欲無後悔先修己,各有來因莫羨人。 天道循環理最真,誰人常富更常貧; 今朝受餓吞飢者,半是當年慳吝人。 善惡到頭總有報,未知來早與來遲; 望君回頭多行善,切勿損人昧良心。 出處:【摘自古語】


寶媽妮妮2020


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出自唐朝張九齡《答陸澧》,寓意:我們和日本是友好鄰邦,雖然山路遙遠,縱使大雪厚積,也要把捐贈日本的抗疫物質核酸檢測試劑盒送到位。在這次疫情中,日本人民給了我們援助!當日本疫情形勢嚴峻時,我們也要“投之以李,報之以桃”,這也更加彰顯中日友好情誼!距離不是困難,攜手更顯情懷!

相信我們與日本人民攜手作戰,一定能度過難關,待疫情過後,共賞花開!


記錄生活的鴨頭


在包裝箱上寫下一句話,中國人民捐曾日本抗擊新冠狀疫情的物質友誼長存



獅龍書廊


我覺得應寫互助的詩句如:“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出自唐代張九齡的《送韋城李少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