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贖罪》:扣人心懸的不是美好的愛情,而是一場源於靈魂的救贖

對於這部金球獎獲獎影片,有不少人看過後認為是故事的悲涼觸動人心,但它能經久不衰,其實靠的不是“悲劇故事”,而是對人生與人性的思考。


《贖罪》是由是導演喬·懷特執導的一部高分愛情懸疑影片,改編自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伊恩·麥克尤恩的同名小說。這個故事本身的內容並不出奇,但導演呈現的視角很獨到,用布里奧妮的一生的懺悔進行講述。影片一經上映就引起了巨大反響,全球票房高達1.29億美元,榮獲了第65屆金球獎獲得了劇情類最佳影片與最佳原創音樂兩項大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影片主要講述了少女布里奧妮對管家的兒子羅比心生愛意,但羅比卻鍾情於姐姐塞西莉亞。布里奧妮因愛生嫉,在表姐被人侵犯後,讓警察誤以為是羅比所作,使他入獄。因為這一場謊言,斷送了羅比與姐姐的愛情,布里奧妮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所在的事情懺悔。

在這部影片里布里奧妮更像是一個旁觀者,見證了羅比和姐姐超越了階級、戰爭,甚至是生死的悽美愛情。而影片中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歷史背景更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襯托出在布里奧妮的謊言下,羅比和姐姐的悲慘命運。

在我看來,導演用三名年輕人的愛怨情仇,將人性中的弱點詮釋的淋漓盡致。這一個長達60年的贖罪故事,直擊觀眾心坎。

在唯美悲劇的劇情之外,電影強烈的情感張力也需要用超高的表現手法來呈現,這也是這部電影能感動億萬觀眾的原因所在。因此,本文我將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人性思考”這三個維度由微觀到宏觀地進行解讀。

《贖罪》:扣人心懸的不是美好的愛情,而是一場源於靈魂的救贖

01、敘事結構:雙線並進,循環往復的結構,形象地闡述了三位主人公分崩離析的一生,同時也暗喻了不同的人生境遇

影片運用雙線並進的敘事結構,一條故事線是布里奧妮在痛苦裡度過的一生,另一條線是塞西莉亞和羅比的悽美愛情。這兩條敘事線相互交織,循環往復,增強了電影觀賞感的同時,給觀眾帶來強烈的情感觸動。下面,我將從影片的這兩條敘事線進行分析:

①布里奧妮的痛苦一生,寓意著慾望終究會使人迷失

13歲的布里奧妮是一個有才華,卻又敏感的女孩。她對管家的兒子羅比有著莫名的喜歡,在完成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的時,第一時間想與她分享喜悅的人,不是家裡人,而是羅比。但是布里奧妮卻發現羅比愛著自己的姐姐,在嫉妒和重重誤會下,使得布里奧妮作了偽證,導致羅比入獄,和姐姐自此分離

長大後的布里奧妮看到,曾經在莊園裡強暴表姐羅拉的真正罪犯即巧克力大亨馬歇爾,與表姐羅拉結婚。而因為自己一時的謊言,導致羅比和姐姐塞西莉亞最終沒有走到一起,並在戰爭中失去他們的生命。布里奧妮悔恨已晚,她再也無法求得羅比和姐姐的寬恕。

就算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光,布里奧妮也無法原諒自己。她始終活在痛苦中,年少無知時犯下的錯誤,註定她要用一生來彌補。雖然前半部分以羅比“犯罪”展開,但其實布里奧妮才是三個人之間真正的“罪犯”。

導演採用布里奧妮的一生作為故事的一條敘事線,將整部電影的內容貫穿其中,其實是以另一種方式完成布里奧妮的贖罪。雖然布里奧妮再也無法親口得到姐姐和羅比的原諒,但是敢於說出真相的她,完成了一場自我救贖。

在我看來,導演正是用布里奧妮痛苦的一生,反映人們在慾望的世界裡,容易自我迷失。是布里奧妮的嫉妒之心,釀成了三個人的悲劇。在時光的躍進和倒退間,增加了影片的悲劇力度,給觀眾帶來情感上的衝擊。

《贖罪》:扣人心懸的不是美好的愛情,而是一場源於靈魂的救贖

②塞西莉亞和羅比悽美的愛情,寓意著人在歷史長河裡的渺小

影片中另一條敘事線是塞西莉亞和羅比的愛情。美麗的塞西莉亞和英俊帥氣的羅比早已對對方萌生了愛意,只是這份感情在最初的時候誰也沒有說出口。如果不是羅比錯將求愛信當成道歉信,拿給塞西莉亞,也許這份愛會一直朦朧下去。

終於知道彼此心意的兩個年輕人,還未來得及沉醉於幸福中。羅比就因為布里奧妮的指證,被關進了監獄。兩個青梅竹馬的愛人,就此分離。直到羅比上戰場前,再次遇到了塞西莉亞。他們彼此不捨,約定待羅比歸來,要一直相守在一起。

可在戰爭的歷史背景下,每個人的命運都變得渺小。塞西莉亞和羅比都在這場戰爭中喪生,直到最後他們也沒能在一起。導演為了彌補這部影片帶給人們的遺憾,同時也不想將生活的“惡意”如此沉重的傳達給觀眾。便借用布里奧妮的最後一本小說,給了塞西莉亞和羅比一個美好的結局。

在我看來,現實生活中塞西莉亞和羅比的結局,與布里奧妮在書裡寫的結局,這一鮮明的對此,正是導演的匠心所在。使整個影片的情感好像每一刻都處於淚水將要決堤的邊緣,但又適時的戛然而止。讓觀眾即在這部影片中得到觸動,又深深陷入思考。

《贖罪》:扣人心懸的不是美好的愛情,而是一場源於靈魂的救贖

02、視聽語言:視角的轉換,配以多首原創電影音樂,將影片的主題性與完整度相互成就

該影片在劇作上最大程度的把握住了原著的節制風格,形成了獨特的唯美淒涼的風格。導演運用主觀、一般視角的切換,精準的將三個主人公的所思所想進行展現。同時導演採用了多首原創音樂配樂,更深層次的引發觀眾內心深處的震顫。

①視角轉換:主觀視角與一般視角的靈活轉換,細膩而深刻的揭示人物複雜的內心

《贖罪》中導演使用了大量的視角轉換的呈現手法,運用人物主觀敘述視角與一般敘事視角,並在劇情的推進中,靈活地將兩者進行了切換。即保留了故事的完整性,也使得人物內心的情感表現的更為明顯。

在電影中,主要以布里奧妮和羅比的視角,進行了主觀和一般敘述視角的轉換。在電影的前半部分,使以布里奧妮的主觀視角,來看待姐姐塞西莉亞和羅比的情感關係,而在電影的中部,是以羅比的主觀視角看待自己與塞西莉亞的情感,看待這場戰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改變。

一般視角在這部影片中被導演運用為回顧真相,比如布里奧妮的主視角看到了姐姐塞西莉亞在噴泉池邊寬衣解帶,跳進水池後渾身溼透的走出噴水池,近似赤裸。可實際上是姐姐為了找到花瓶的碎片,進入噴水池。導演運用一般敘述視角,展現了真實發生的場景。這正是主觀視角與一般視角靈活切換的高明之處

因此,在主視覺敘述與一般視角敘述靈活切換下,即完成了整個故事的講述,細膩的展現了主人公的坎坷命運;又深入地揭示了主人公內心複雜的情感波動。這也使得整部電影的情節看似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每個情節之間都環環相扣,成就了電影中想要表達的主題。

《贖罪》:扣人心懸的不是美好的愛情,而是一場源於靈魂的救贖

②電影配樂:多首為電影而創作的原創音樂,更深層次的引發觀影者內心深處的震顫

配樂大師達里奧·馬裡安奈利為電影創作了多首原創音樂,其中以《B ony》、《love letter》、《come back》三首音樂更為渲染三位主人公的人生。讓觀眾可以更接近主人公的所思所想,隨著他們顛沛流離的命運,體味這部電影的悲情色彩。

  • 《B ony》是代表布里奧妮的音樂,用打擊樂和鋼琴結合的演奏方式,使得這首音樂曲速亢進,將一個急躁不懂愛的少女形象躍然出現在熒幕上,隱晦地說明了造成這場三個人悲劇的原因;
  • 《love letter》是代表姐姐塞西莉亞的音樂,由聲音悠揚的小提琴進行演奏,將一個年輕美麗的貴族少女的悽美愛情娓娓道來,在命運的捉弄下錯失所愛;
  • 《come back》是代表羅比的音樂,結合了大提琴、鋼琴、小提琴三種樂器,在節奏鮮明的主旋律中穿插著柔和舒緩的音樂,隱含著在羅比的愛情終將在戰爭面前變得渺小。

《贖罪》中的配樂,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即為整部電影的畫面呈現,賦予了層次鮮明的情感襯托;又將電影中每個情節的講述,進行了感染力的提升。在如此極具音樂美感的配樂下,觀眾內心的情感共鳴被喚起,更深層次的引發了觀眾心中的震顫。

《贖罪》:扣人心懸的不是美好的愛情,而是一場源於靈魂的救贖

03、人性思考:在嫉妒之“罪”與懺悔之“贖”間,對人性中的弱點進行深刻的揭露與剖析

很多的愛情電影,都著力於講述愛情的美、人性的善,而《贖罪》著力於人性中的“惡”,無論是布里奧妮的誣陷,還是戰爭的殘酷。可這樣一部充滿悲情色彩的電影,不僅沒有引起觀眾的不適,反而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經典,因為它呈現了人性中我們都不曾向人訴說的一面。

①嫉妒之“罪”:在慾望的世界裡,無法擁有的就想將之毀滅

布里奧妮對羅比有著不一樣的情感,但或許達不到愛。只不過姐姐塞西莉亞與羅比的親密,讓布里奧妮心生嫉妒。因此,即便布里奧妮看到真正的罪犯,她依然選擇誣陷羅比。

這場三個人的悲劇,是布里奧妮一手導致。13歲的布里奧妮,並不知道她的嫉妒之心會使得姐姐和羅比的命運變得坎坷。她只知道既然無法得到羅比的愛戀,那麼也不允許姐姐得到。

在我看來,布里奧妮的自私,源於她無法控制自己心中的慾望,因為得不到便心生嫉妒,矇蔽了自己的雙眼,出賣自己的內心,這樣的布里安妮可恨又可憐。

每個人在生活中對會遇到種種的誘惑,而這些誘惑便會勾起我們內心深處的慾望。我們無法改變誘惑出現的軌跡,但能改變我們與慾望間相處的方式。

《贖罪》:扣人心懸的不是美好的愛情,而是一場源於靈魂的救贖

②懺悔之“贖”:當慾望迴歸現實,無法得到的寬恕終身遺憾

電影的結尾出,年邁的布里奧妮出現在屏幕上,在提及姐姐塞西莉亞和羅比的愛情結果時,布里奧妮情難自持,她終生也沒有辦法得到他們的原諒。在生命的盡頭,她才敢直面自己。

在羅比被警車拉走後,布里奧妮的人生彷彿按下了暫停鍵。因為隨著羅比的離開,布里安妮心中的嫉妒慢慢散去,她發現自己犯下了很大的罪。她將自己一直囚禁於過錯中,找不到贖罪的辦法。

布里奧妮在長達60年的時間裡,一直想要贖罪。但是姐姐和羅比再也沒有給她機會,永遠無法得到的寬恕成為了布里奧妮終身的遺憾。布里奧妮為姐姐和羅比寫的小說,其實更像是一場自我救贖。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做錯的事情可以被修正,但其實時間並不會留給我們太多的機會。有些事情錯過了,就無力再去改變。在時間的長河裡,人比想象的還要渺小。

總結一下:

《贖罪》將經典的愛情與人性的救贖相互交織,用三個人的悲劇故事,直擊觀眾內心。雖然是一部愛情片,但卻以淒涼作為結尾。布里奧妮犯下的錯,終身無法得到原諒,這種悲涼感,使得影片在觀眾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這部影片在給人們帶來感慨的同時,又不禁對人性進行了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我們深入探討。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