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11歲,怎麼讓他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weiyali123


11歲的年紀,少不經事。

現在家長和孩子之間最大的交流就是學習。怎麼能把成績搞上去?孩子什麼時候才能知道學習?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怎麼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都是家長想讓孩子知道問題,因為我們已然成人,小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想讓孩子好好學習,或者我們小的時候好好學習了長大後知道學習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們現在就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告訴他們要好好學習。

說實話,孩子的學習其實是分階段的,孩子對學習的認識也是因人而異的額,家庭氛圍和對事情的見解都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認識,其實我們也發現好想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其實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孩子其實應該有孩子的樣子。有些東西我們無須強求,孩子的長大和懂事和知道學習其實有時就是一瞬間的事,有時候你就會無意間的發現孩子長大了知道學習了。我們強硬的塞給孩子一些道理和知識,真的不如等到孩子知道學習的時候全力的給他幫助來的實際些。

我們總是在該玩的年齡學習,該學習的年齡戀愛,該戀愛的年齡結婚。有的時候我們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份等待,在該幹什麼的時候讓孩子健康成長足以。有很多事情可遇不可求。

我是秋風嫵媚,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成長!


秋風嫵媚


我只知道我從小學直到大學,在大人眼裡也一直是個乖乖仔,聽話而且努力。但高三之前其實那就是裝模作樣的學(真是奇葩中的戰鬥機)。我一直沒有意識到我為什麼要好好學習?他們幹嘛非要逼我學習?總有一種就算現在退學也餓不死自己的奇妙思想。

到了高二,換了個放養式班主任,就開始從十多名的樣子“bia ji”到了中下游。

到了高三,有點想學,不為自己,為了面子(又一次奇葩到我自己,什麼人吶?!)一向被視為學霸行列的成績居然吊車尾?!

到了高三中段某一個晚上,我人生目前為止特別特別特別重要的人對我說了一段我絕對忘不了的話:曾經有一個女孩為了可以和你在一個考場,很努力很努力的學,現在她也希望你可以為了她,很努力很努力。

這很激勵我去改變,最主要的原因是以此為契機,我和父母長談了一次,掏心窩吖。最後意識到即使高中內容80%以後用不到,那也是為了自己以後更進一步而學習。最後反正好歹是蹭上一本線了。

額?我在說什麼???⊙▽⊙

我還是覺得,想要短期效益,就用填鴨式的手段,將各種應試技巧用相互比較好壞的方式展現給他(沒個比較,誰知道你說的就是好方法),讓他學會,去應付考試。這樣可以保證少走好多彎路。

想要長期收益,就和他掏心窩,知道他現在的叛逆心是什麼樣的。(我就覺得:你們說的什麼彎路,我不走我怎麼知道?我就樂意→_→一路暢通多沒意思←_←開高速還要設好多彎道讓你集中注意呢)

引導,而不是強加,什麼時候他自己想明白了,為什麼要這樣學,這樣學會有什麼好處,真的意識到學什麼都是為了自己,就好辦了~有時候也要讓他現實一點:刷碗洗盤子你都未必做得過別人。人還不要你,人家為什麼要你來刷盤子?你真以為你學習都搞不定,你能做那樣的活?






Mr科普君


說實話吧,孩子根本就不用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那隻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只會使學習變得功利化,並且孩子最後也不一定學習好。關鍵是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這是家長老師要千方百計去保護的東西,失去了這兩點,其他就全白搭了,學習其實是人的本性,只要你能保護好這種人的本性,你的孩子學習一定不會差的。

首先要樹立榜樣。在孩子的心目之中,父母就是無所不能的天地,既能撐起我們的天空,也能夠包容我們的一切。很多的家長根本想象不到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父母只會對孩子無限制的提要求:"你要聽話"、"要考第一名"等等,但是卻從沒有思考過自己是不是還在心目之中的優秀榜樣。更別提要求自己積極上進給孩子起到一個帶頭作用。父母作為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很多人其實都沒有想到。

其次要提高孩孩子的興趣。一旦對某種事物或活動發生興趣,孩子就會積極地去探索、研究。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是引導孩子的一種內在力量。興趣實際上跟孩子的個性形成有關,它是在個性形成過程中的一種自發的學習過程。發現孩子的興趣之後,父母還應正確引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動力,但這並不是說一旦發現孩子的興趣,就應該立即給孩子提供相關的條件進行培養,因為孩子對外界反應不完全是精神上的,比如喜歡聽音樂,並非就表明孩子一定喜歡音樂,只能說孩子對正在播放的音樂很敏感而已。而且經驗也表明,雖然孩子可能在某個方面很有興趣,如果父母過於關注,也可能使孩子的熱情減退。所以父母有必要在發現孩子的興趣之後,繼續耐心地觀察,並絕不隨意干涉,進行學習能力訓練,讓孩子的興趣隨著個性的形成進一步穩固。


孫老師說教育


記得網上看到過一個勵志的故事。把孩子分別帶到火車站,高鐵站和飛機場,讓孩子去體驗一下三個地方的乘客的現狀,並且告訴孩子,不好好讀書,以後只能坐火車,席地而坐,甚至是在外面露宿。如果書讀的好,看個好大學,就可以去高鐵站,那裡環境乾淨整潔。如果將來考個985,211,就可以坐飛機出行。這樣能讓孩子有很明顯的感覺到區別,也能激勵孩子要好好讀書!


俗世教書匠


智憂為您解答:

實踐是最好的證明。要想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首先你要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注重學習。只有知道他自己心中的內心想法,你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就好像一個在黑夜長待的人。你要讓人家相信前面就是光明。也是非常困難的。只有在自己做出榜樣。以身作則的前提下。騰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一點一點地幫助孩子。而不是求快一步到位。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一定能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


智憂


一,做榜樣。自己愛學習,自己對學習認真。常看書,多做筆記,自己在做筆記時,要認真,要把字寫好。自己要做表率,要做參照物,只有認真,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把學習搞好。

二,好環境。要努力營造一個學習的好環境:安靜,祥和,進取。孩子學習,你也學習。孩子遇到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溝通,及時解決。

三,講故事。通過對身邊或書籍上一些認真學習的故事的講解,分享故事的精髓,肯定學習認真的重要性。

四,多旅遊。多去名勝古蹟,多去圖書館,多去博物館等地方,增長孩子的見識,開闊孩子的視野。



長三角的樹


11歲的孩子正是關鍵時期,什麼道理都懂一些,所以不要乾巴巴的說,做父母的以身作則,用學習來帶動孩子學習,用你自己學習得來的成就,現身說法。



公考熊大


11歲畢竟還是個孩子,重要性對他而言,聽起來過於沉重,建議適度讓他理解重要性。在平時的生活點滴讓他感受到知識帶來的好處,比如當孩子問,大海為什麼是藍色的?讓他自己去查資料得到答案。除了重要性,我覺得興趣更重要,慢慢就會覺得很重要啦,祝你孩子快樂成長


姜小魚老師


說實話,這個問題真是很難回答的。孩子11歲想讓他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這個階段的孩子啊,正是兒童的中後期,他本身就有很強的好奇心和童心。特別貪玩的一個時期。你想讓他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不符合他這個階段的心理認知發展。如果非要讓他懂得重要性,只能夠是家長和老師耐心的引導。


小帥精讀


不想讀書就去上幾天班,他就會知道自己啥也不會,還是讀書好[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