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很久沒看電視劇了,在好友的安利下,最近抽了點時間把這部十集臺劇看完了,感受頗多。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這部劇主要講述了青年李曉明兩年前在電影院拿槍隨機殺人後,幾個家庭(受害者家庭、李曉明家庭、李曉明辯護律師家庭等)之間在殺人事件兩年後發生的故事。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劇中每個家庭都有著自己的難處,雖在劇末都已經沒了太大問題了,但值得大家思考。


首先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是劉昭國、宋喬安一家。劉昭國與其妻宋喬安是媒體工作者,原本兩人都在新聞臺,後來劉創辦了報社,宋依舊留在新聞臺,官至總裁。家裡有兩個小朋友,哥哥天彥,被殺的時候讀五年級,妹妹天晴,現今二年級。

本來家庭完滿幸福,哥哥天彥卻在兩年前的李曉明槍殺案中不幸罹難。自天彥發生不幸之後,夫妻雙方的溝通也出現了問題,矛盾愈演愈烈。與此同時,與女兒天晴的溝通也狀況頻出,家庭面臨著支離破碎的風險…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其次是辯護律師王赦一家。王赦是一個非常有理想有抱負的律師,他的理想就是找出精神病人殺人背後的真相。他為“惡人”辯護,由於水平專業,做事認真負責,辯護往往都能取得對被告人較好的結果,但也因此遭到辱罵、唾棄、甚至是威脅。

第一集裡面他就是帶著一身shi回家的。他的妻子丁美媚身懷六甲,在家當博主,同時還有一個讀幼兒園的女兒。這個家庭的矛盾在於,由於丈夫為惡人辯護,妻子受到了社會上“正義”人士的恐嚇與詛咒,精神壓力過大。在一次幼兒園被精神病人“挾持”的事件中,其女兒就非常不幸當個八個“人質”中的一員。雖然事後真相大白,是一個有精神病的年輕導演沒有任何招呼直接跑幼兒園拍戲了,但丁還是非常害怕,給女兒換幼兒園,出門小心翼翼。之後她越來越不能理解丈夫的工作,最後跑回孃家,不接電話。這個家庭同樣面臨著離婚的危機…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再來說的是李曉明家庭。李曉明父母雙本原本就是底層人民,靠經營一家小麵館勉強度日,妹妹李曉文也上了大學,學的是媒體專業。

誰知李曉明為了成為“受人關注”的人,自制槍支,到電影院裡隨機槍擊殺人。死亡8人,還有許多的傷者。事件發生後,麵館被砸了,父母及妹妹開始懷疑人生,躲避社會。他們住到了鄉下外婆家,父親每天就喝酒,母親戴著口罩出去賣紅薯、肉粽,後來妹妹改了名字叫李大芝,託大學老師的關係,到了新聞臺工作。

很巧的是,這家新聞臺就是受害者宋喬安所在的公司。在宋知道了李大芝是李曉明的妹妹之後,宋讓人跟著李大芝並進行報導,同時也報導出了其父母現在的住所。這個家庭再一次遭到社會的唾罵,如何撕掉施害者家屬的標籤,如何重新開始正常的生活成為了這個家庭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接著還有一個很特殊的家庭,就是應家。李曉文改名李大芝之後,對外宣稱父母雙亡,因此她當了應思悅的房客,住到了即將結婚的應思悅家裡。應思悅是奶茶店老闆,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叫應思聰,已經大學電影導演專業畢業,且畢業後小有成就。但是壓力過大,患上了思覺失調症,也稱精神分裂。另外一個弟弟還在讀書,戲份較少。思悅快結婚了,未婚夫家裡挺有錢的,他目前在廣東做生意,兩人已經談了五年了,很快就要步入結婚的殿堂。

在大芝住到思悅家之後,沒多久思聰也住進來了,原因是思聰跟父親吵架了。思聰住進來之後基本都躲在房間裡寫劇本。然而有一天,思聰跑去幼兒園拍戲,被當做是壞人給抓了起來。事情清楚後,思聰在家裡總是覺得有人監視他,精神開始不正常了,最後爆發了,進了精神病院;應爸爸也不幸心臟病復發,也住進了醫院;李大芝是殺人犯李曉明的妹妹被媒體曝光;男友又瘋狂逼婚,同時一次次自私的行為也讓思悅看清了男友。心臟病的父親、精神病的弟弟、逼婚的男友、離職的店員、好事的鄰居…哪一樣都不是容易處理的。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最後還有一個家庭,戲份較少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是宋喬安的妹妹宋喬平的家庭。宋喬平跟她丈夫林一駿都是精神病院的醫生,在同一家醫院工作。兩人上班是同事,下班是夫妻。

本是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模範夫妻,卻在喬平懷孕之後開始出現了矛盾。丈夫不願意要小孩,認為上班非常累,下班就應該打電動遊戲放鬆,有了小孩之後自己會很累。妻子卻是在幫姐姐喬安帶了一段時間的天晴之後開始覺得有個小孩也挺不錯的。在一次上班期間,兩人在工作上意見上發生了分歧,丈夫認為妻子不應該把病人的家庭問題攬到自己身上,不能太具有愛心了,妻子當然也不開心了。在一次吵架之後,妻子說了一句“我去做人工流產”…是否要小孩這個問題如果沒處理好,這個家庭關係也岌岌可危。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整部劇就圍繞著這幾個家庭開展。說這部好看,好看在哪些地方呢。

第一,該劇的主題非常鮮明。

片名叫做《我們與惡的距離》,全劇就在探尋作惡之人作惡之因。首先它探尋了“惡”是什麼。律師王赦說,“他(陳昌,殺了兩個幼童的精神病人)是惡人,但他不是壞人。”我們需要先思考“惡”與“壞”是有什麼區別。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就是對事情是非對錯的判斷,每天都在做著自己的判斷,做著自己覺得對的事。

但是對的事情就是善嗎?媒體在報導新聞真相、抨擊事件的同時,是否想過這只是冰山一角?事件背後還有什麼事件在發生?報導之後是否還有其他事情會因為此次“報導”而發生?凡事也都不是隻有一個面,一個事件發生之後,一定也會有與其相關的若干個事件發生。其次它探尋瞭如何去解決。再一次借律師王赦說,“如果這件事情,不去試著找出答案,試著去預防,這類事件在世界各個角落每天都在上演”。王赦不惜被社會誤解、被潑屎、被威脅甚至家庭破碎,也要找出惡的源頭。普遍地,我們認為殺人者就是惡的源頭,但實際上呢?為什麼這個人會變成殺人犯?殺人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並且本劇還藉著李大芝之口對著媒體人說了一句,“你們殺的人不比我哥少”。我們覺得殺人拿刀拿槍拿兇器結束了一個生命,但是有時候言語也能把人殺死。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患有精神病的人被媒體曝光,最後這個人的母親帶著他一起跳河自殺了;李曉明殺人後,在輿論的壓力下,妹妹對著她爸媽說,“如果活不下去就一起死。”媒體是否該為自己的行為反省反省?再者,該劇還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善的一面。應思悅知道了租客是殺人犯的妹妹,非但沒有把她趕走或者感到害怕,反而還包容她,當她是個親人;李大芝去應思悅開的奶茶店打工,被報導出是李曉明的妹妹後,奶茶店生意慘淡,這時候原來李大芝工作的新聞臺裡的紐世哥過來買了幾十杯的奶茶;釣魚的大哥知道賣紅薯賣肉粽的是李曉明的家庭,也充滿善意的買了好多粽子,說了一句“你們也不容易”,零錢也都不要了…善惡共存於我們這個社會,不能因為惡的出現我們就放棄對善的嚮往。

第二,每個人物都很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大到幾個主角,小到只出現幾個鏡頭的臨演,每個出現在鏡頭裡的人物都讓你感覺他們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由於他們的經歷、他們的地位,因此他們說出了那樣的話,合情合理,都讓觀眾感覺到這是一個人,一個我們身邊鮮活的人,非常的生活化。

同時,劇中到處充滿了矛盾:大小姐無法理解市井小民的思維狹隘,社會無法認同辯護律師的理想抱負,甚至夫妻雙方都會有爭執。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習慣,當你有了對方的經歷,成長環境一樣,受過的教育程度也一樣的時候,可能你所做的事情,跟對方也相差無幾了。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也通過演員高超、自然的演技說了出來。幾場情到深處的對手戲,可謂相當精彩,令人印象深刻,這裡就不列舉了。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第三,涉及面非常廣。

家庭、教育、工作、媒體、法律、犯罪、精神病等等,儘管呈現給觀眾非常多的點,但在不落下一個點的情況下,還能讓受眾非常容易就接受。觀眾毫無專業性的觀賞,卻絲毫不覺得有任何隔膜。

高口碑不止《想見你》,豆瓣高達9.5、賈靜雯主演的臺劇揭露善惡

我們不懂媒體工作者,但是通過該劇就很清楚了,特別是新聞工作者,每天都跟打戰一樣,為了搶頭條搶獨家,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與汗水;我們不懂精神病,以為精神病人就是痴呆發瘋流口水,但其實精神病人有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有著另一個世界;我們不懂某個階層人的無理取鬧,聽完王赦在車上對他老婆講了那番話之後頓悟了…以前我不懂小孩子被拐賣後,作為失去小孩的父母的心情,但有一次我徹底懂了。那一天我帶著我兩歲半的外甥出去玩,一個不注意他不見了。那時候是下午五點半左右,天已經微黑,我環顧四周一個小孩子影子都沒有,那下真的慌了。我大聲喊著他的小名,卻毫無回應。抱著一點希望我往家的方向跑,然後在鄰居的阿姨家看到他了,我衝了上去狠狠地打了他幾下。那時候我心不知道跳得有多快。原來是小傢伙從動畫片裡面學來的“躲貓貓”。在看這個劇的時候我不時把自己帶到劇中,把我換成劇中人,遇到同樣的事情我要怎麼做。一開始覺得非常無法理解的行為,在把自己帶進去之後就發現,順了。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順理成章。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觀摩學習並且加以思考的電視劇,甚至可以說是值得二刷三刷的劇。電影的發明讓人類的生命至少延長了三倍。這部劇一定能讓你的生命有所延長。


文 | 尺蠖尺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