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過於“平庸”,父母:我到底怎麼辦?非常實用的6種方法給你

如果有人問你:你希望你的孩子在人群中顯得平庸嗎?相信大部分父母的回答都是:

我不希望,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優秀,出眾一些。

但現實卻往往事與願違,自己的孩子總是那麼平凡無奇。在學校時,或者在某一個團體中,總是有那麼多優秀的孩子比自己孩子顯得出眾,這也不免成為了很多父母心中的一塊“疙瘩”。

雖然很多父母表面上不說,也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裡總會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心想: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爭氣”,別人的孩子為什麼就那麼“優秀”。

然後開始給孩子施加“壓力”,最後的結果卻背道而馳,導致孩子與你所想越來越遠。

孩子過於“平庸”,父母:我到底怎麼辦?非常實用的6種方法給你

因為,現在咱們父母都是過來人,都經歷過學生時代,而且大部分都是很普通,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也沒有什麼某一方面的特長。

於是,我們內心中可能會很羨慕那些,曾經同時期很出眾的同學,想像他們一樣那麼“耀眼”,但最後平凡卻總是屬於自己。

我們不可否認,那些在學生時代比較出眾的同學,他們在踏上社會之後,不管是獲得好的工作,還是獲得一些成功的幾率都要大一些。而那些比較平庸的人,獲得成功和好的工作幾率卻相對較小。

所謂的“出眾”,並不是相貌出眾,這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而核心重點是孩子的自信心,或者某一方面的特長,或者對人際交往之道把握的很好,這些才是孩子“出眾”的實際因素。

那麼,我們該怎樣,把孩子的平庸變為出眾呢?

孩子過於“平庸”,父母:我到底怎麼辦?非常實用的6種方法給你

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首先,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培養他們不甘於落後的心理。如果一個平庸的孩子,沒有競爭的慾望,他就會一直平庸下去。那麼,他就無法成為強者,無法擺脫平庸。

其次,我們要告訴孩子,那些出眾的勝利者和強者,他們並沒有什麼獨特的“法寶”,他們有的只是自己的努力和對自己的自信心,而這些因素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獲得的。

另外,告訴孩子競爭就要通過公平的競爭來打敗對方,不擇手段的方式不能用,只有通過自己的實力獲得他人的認可,才是受人尊敬的。

在孩子與他人競爭失敗時,也要告訴他“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灰心,同時找出失敗的原因,努力改變等待下一次機會。在孩子競爭獲得勝利時,也要告訴他不要“驕傲”,還需繼續努力才可。

當他收穫了一次成功,他的自信心就會逐漸的增強,直到他變得不在平庸。

孩子過於“平庸”,父母:我到底怎麼辦?非常實用的6種方法給你

讓孩子瞭解自我,正視自我

我們需要教會孩子經常反思一些問題,比如,“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能做什麼事”、“我自身有哪些不足”,等等這些自我反省的一些想法,讓他在自身的反思中清醒的認識自己。

然後通過反思得出結果,從而改變自身獲得進步。


讓孩子成為生活的主角

平庸孩子的一大特點就是,他們在人群中時常扮演一個“配角”的角色,他們總會圍繞著別人來運轉,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

因此,我們需要讓孩子在人群中成為“主角”,這樣孩子在將來才能自己獨自撐起一片天地。

比如,可以在家庭中鍛鍊他,讓他成為某一件事的主角,讓他安排相關事宜,鍛鍊他的組織能力。或者也可以讓他在學校,組建自己的學習或者其他興趣“小組”,以此來鍛鍊自身。

孩子過於“平庸”,父母:我到底怎麼辦?非常實用的6種方法給你

培養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長

我們父母需要知道,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他的自信心培養,和能力的鍛鍊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特長並不代表就非要與學習有關,其它特長也有可取之處。

比如,體育方面、交往方面、組織能力、音樂方面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特長,別人也會因為孩子的這些特長拉近與他的距離,這也是讓孩子變得出眾的一種方式。


讓孩子擺脫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也是孩子變得平庸的一“大忌”,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別人不做我也不做,這樣的孩子是不會“出眾”的,只會越來越平庸。

要告訴孩子善於發現身邊的不同,勇於發現一些問題,自己的一些想法,就算別人不贊同,也要勇於表達出來說服別人。

不要跟著別人的思維後面走,這樣只會讓自己變得毫無主見,一個“出眾”的人,絕對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

孩子過於“平庸”,父母:我到底怎麼辦?非常實用的6種方法給你

另外,我們還需要教會孩子與人正確的交往方式,一個交往能力出眾的人,會獲得別人的認可,別人也都喜歡與他們交往。

很多專家認為,一個人成年後的人際交往狀況,與他學生時期的交際能力有很大關係,所以,在孩子小時候,教會他學會與人交往是多麼的重要。

以上這幾種些方法,確實能夠很好的改變一個平庸孩子,讓他們變得不在平庸,變得優秀,出眾,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