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痛風該用什麼藥?

朋友167665565


治療痛風的藥物包括急性痛風發作時使用的止痛藥及平時的降尿酸藥。

常用三類藥物: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消炎藥(解熱止痛藥)和激素,其中,前兩者是一線藥物,應該首選。

1、秋水仙鹼:

是治療痛風的特效藥,越早用藥,療效越好,超過36小時療效明顯降低。具體用法:開始口服2片(0.5mg/片),1個小時後用1片,12小時後再用1片;以後每次1片,每天2~3次。

秋水仙鹼的副作用很大,而且副作用與劑量明確相關,常見副作用的有:

①胃腸道症狀:嘔吐、腹瀉、腹痛及食慾不振,發生率高達80%,長期服用者可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或出血性胃腸炎。

②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血小板下降,嚴重者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時可危及生命。

③肝損害:轉氨酶升高,黃疸等。

④腎損害:血尿、少尿,血肌酐升高等,嚴重者急性腎衰竭。

⑤其他:肌溶解,脫髮,皮疹,發熱,抽搐及意識障礙。

特別應該注意的是,秋水仙鹼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治療有效時,藥量離中毒劑量就不遠了。

文獻提示,秋水仙鹼中毒在24 h 內首先出現胃腸道症狀,之後進入多臟器功能衰竭,嚴重者服藥後第24~72 h內死亡。死因多為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等。

2、非甾體抗炎藥:

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解熱鎮痛藥,這一類藥是一個大家族,成員眾多。常用的有消炎痛、扶他林、布洛芬等,以及新型的止痛藥(選擇性COX-2抑制劑)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後者的副作用小,建議選擇。

①胃腸道症狀:這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噁心、嘔吐、上腹不適、消化道潰瘍、胃腸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

②腎損害:血尿,血肌酐升高等,長期使用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發生率比中藥還高。

③凝血障礙:延長出血時間,對嚴重肝損害,凝血酶原過低,維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

③過敏反應:以蕁麻疹和哮喘最常見。

④水楊酸反應:大劑量服用可出現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嚴重者可以導致過度換氣,酸鹼平衡失調,高熱等。

3、糖皮質激素:

就是我們常說的激素,不首選使用,只有當上述兩類藥無效,或者腎功能不好不能使用上述藥物時可選擇使用。使用中效激素比如潑尼松(強的松)或者甲潑尼龍,潑尼松的用法:0.5 mg/kg/日,相當於潑尼松或者甲潑尼龍每天6~7片,清晨一次頓服,用藥2~5天后逐漸減量,總療程7~10天。

激素長期使用的副作用很多,短期使用可導致胃腸道反應,比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消化道出血等;長期使用導致向心性肥胖、感染、鈣丟失、骨質疏鬆、糖尿病、胃潰瘍等。

對嚴重痛風、劇烈疼痛者,可聯合用藥:比如秋水仙鹼+糖皮質激素,或者秋水仙鹼+非甾類消炎藥。不提倡非甾類消炎藥+糖皮質激素激素的聯合,因為二者對胃腸粘膜的損害都很明顯,容易導致消化道出血。

二、降尿酸藥

常見降尿酸藥物有: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別嘌醇、非布司他,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苯溴馬隆等。

1、別嘌醇:

成人初始劑量50~100mg/天,最大劑量600mg/天。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減量,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時劑量為50~100mg/d,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時應禁用。

不良反應有:

①過敏:皮疹的發生率為3%~10%,可呈瘙癢性丘疹或蕁麻疹,也可為水皰性反應。

嚴重者可發生剝脫性皮炎。剝脫性皮炎是一種致死性的超敏反應,常發生在HLA-B*5801基因陽性者,同時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和腎功能不全者也易發生。HLA-B*5801基因在漢族人、韓國、泰國人中陽性率顯著高於白種人,推薦在服用別嘌醇治療前進行該基因篩查,陽性者禁用。

②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傷。

2、非布司他:

初始劑量20~40mg/天,最大劑量80mg/天。對腎臟安全,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無需減量,重度腎功能不全(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時慎用。

不良反應包括肝功能損害、噁心、皮疹等。最近有心血管不良反應的報道,多發生在大劑量(每天80mg)使用者,具體的危害還要等詳細的研究報告證實。

3、苯溴馬隆:

成人起始劑量25~50mg/天,最大劑量100mg/天,早餐後服用。對腎臟安全,腎小球濾過率20~60ml/min時,推薦50mg/天,腎小球濾過率<20 ml/min時,或者尿酸性腎石症患者禁用。

不良反應有

①尿酸性腎結石:苯溴馬隆促進尿酸排洩,導致尿尿酸濃度升高,誘發尿酸性腎結石。

②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傷等。


李青大夫


治療痛風吃什麼藥效果好具體要看是處於什麼情況。

1如果是發作期,腫漲疼痛可以用依託考昔,這個止疼藥效果比較好,但有小部分人不耐受。

2如果不疼,降尿酸效果好的是非布。長期用可以考慮印度非布。



非布司他

根據統計分析比較,非布司他和 別嘌醇間的療效與安全性。 非布司他達到治療效果(尿酸低於標準值420)的比例顯著較高,不良事件比例也顯著較低。

非布司他為非嘌呤結構式,對腎臟功能影響低,相對於別嘌醇引起嚴重致死性皮膚過敏反應如史蒂文瓊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等副作用,非布司他臨床使用上相對安全。

印度臨床研究數據

非布司他 80 mg降尿酸作用顯著優於別嘌醇300 mg/日(81% vs 39%),並且患者使用非布司他80 mg/日 52 周治療,可降低 痛風石大小達 81%,相較於對照組(別嘌醇300 mg/日)降 低痛風石大小28.7% ,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04)。

臨床上之使用非布司他半顆(40 mg)8 周,91.2% 病人能達到血清尿酸值360 以下(p < 0.001), 非布司他半顆(40 mg)亦能達到顯著療效。

亞州人由於HLA-B5801基因缺陷發生別嘌醇之SJS比例高於國外,非布司他的上市給國人的痛風降酸用藥帶來了更好的安全性。根據非布司他的藥物動力學資料及臨床研究,非布司他藥物交互作用少,對輕中度肝腎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要調整劑量, 臨床上治療時患者的接受度高。臨床試驗因療效不佳和副作用而由別嘌醇轉成非布司他的治療比例較高 59%(86/145),非布司他對尿酸製造過多或尿酸排洩過低痛風患者均有效。


用戶106849370636


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人的工作生活壓力增大,痛風呈現出高流行趨勢。

相信我們身邊多多少少都有那麼幾個朋友尿酸高,或者發作過痛風,甚至自己就是痛風患者。有過發作史的病人應該深有感觸,這玩意一發作,簡直是疼到沒朋友。

哪些人容易得痛風呢?

1、男人,成年男人。

2、胖子。尤其又高又壯的胖子。

3、重體力勞動者。

4、經常需要喝酒應酬的人。

5、已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膽固醇的人。

6酷愛吃海鮮和動物內臟的人。

7、菸民。

8、有家族史的

如果尿酸高了,要怎麼預防痛風發作?

1、控制飲食。不吃高嘌呤食物,尤其是火鍋、海鮮、動物性肉類、內臟等食物。多食用一些含水量高的食物、利尿食物、鹼性食物

2、有氧運動。

3、注意關節保暖,尤其是曾經發作過痛風的部位。

4作息規律,戒菸戒酒,控制體重。

5、如果尿酸值高於420,並且發作過痛風的,降尿酸藥物治療。

6、多喝水,每天2000ml以上。

得了痛風我們該怎麼用藥呢?

治病如打仗,用藥如用兵,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1、急性發作期用藥

這個時期當務之急就是止痛+消炎 常用的藥物有芬必得、吲哚美辛、美洛昔康、西樂葆、秋水仙鹼等。這類藥物治標不治本,極短時間內用來消炎止痛可以,但是長期服用會造成身體器官的損害,因此,一旦治療過程中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此外,還要注意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能。

2 、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

常用別嘌醇、非布司他。 這類藥物的副作用比較多,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和明顯血細胞減少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3、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

其代表藥物是苯溴馬隆,適用於原發性和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尿酸排洩障礙所致的高尿酸血癥患者。長期服用一定要按時去檢查肝腎功能。

如果需要長期尿酸,有懼怕西藥的副作用的話,中藥治療是比較理想的藥物治療方式,中藥治療從人的整體健康狀況進行調養,可以從根本上治療痛風的復發,標本兼治,不會引發系列的痛風併發症。

1、八珍丸

乳香、沒藥、代赭石、穿山甲(代)、川烏、草烏、羌活、全蠍。活血通絡,祛風止痛。主治痛風,證屬血瘀痰阻型。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過敏體質、感冒發熱患者要慎用此藥。

2、舒筋活血丸

土鱉蟲、桃仁、骨碎補、熟地黃、梔子、桂枝、乳香、自然銅、兒茶、當歸、紅花、懷牛膝、續斷、白芷、赤芍、三七、蘇木、大黃、馬錢子、冰片。其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主治痛風,證屬血瘀痰阻型。孕婦與體質較弱的人不可服用。

3、平酸怡骨淨風膏

這是一款藥食同源的膏滋,源自於醫聖張仲景,經張氏後人改良,用現代化工藝生產,藥效更穩定溫和。配方由蝮蛇、烏梢蛇、魚腥草、蒲公英、菊苣、金銀花、鮮白茅根、茯苓、薏苡仁、肉桂、橘皮、葛根、白芷等名貴中藥材精煉而成。日常加溫水化開飲用,方便有效。

小貼士

2個妙招緩解痛風之痛

1、喝水 。體內酸性物質的堆積是引起痛風的主要原因,多飲水將體內酸鹼程度平衡,促進體內酸性物質的排洩。建議每天喝2000ml以上的水。

2、冷敷。 疼痛難忍的時候,可以選擇將碎冰放入袋子或是其他包裝袋之中,對痛風之處進行冷敷,20--30分鐘左右後,即可緩解疼痛,將痛風處血液循環改善,也能大大緩解痛風的症狀。



看看中醫老院長對痛風病症的按語: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疾患,多見於中老年男性(腦力勞動者多)和更年期後的婦女。此病目前尚無根治辦法,西醫治療方法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服藥後患者有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停藥後常可見覆發。

本病屬於中醫學痺症範圍。認為本病的發生是平素過食膏梁厚味,而缺少運動,形體肥胖,以致溼熱鬱結,日久累及臟腑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瘀阻經脈常致關節紅腫熱痛,日久氣滯血瘀凝結,呈現堅硬結節。所以本病的主要病因是風、溼、熱,主要病機是氣血、經絡為病邪阻閉,故治療的關鍵在於祛邪、活血行氣、疏通經脈。患者的關節腫痛,口乾、苦、口臭,小便黃赤,大便燥結,舌暗紅、苔黃白膩,脈弦數有力,是溼熱之邪為患。故採用羚犀骨皮飲以清熱利溼,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方中羚羊骨、水牛角、地骨皮皆能深入筋骨,清骨瀉火,,清熱熄風,止痛最捷;薏苡仁、雲苓皮、白茅根、老桑枝善清溼火;蜈蚣、威靈仙走而不守,引藥力直達病所,通經達絡;生石膏清熱止痛;紅花、丹參活血化瘀;丹皮能清血中伏火;由於痛風石(結節)比較堅硬,重用山甲以攻堅;用大黃以盪滌臟腑溼濁(如患者便溏,大黃與它藥同煎能起清溼化濁而不瀉之功)。外用中藥回春散浸泡,能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利溼消腫,對硬結腫塊有奇效。如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素體陽有餘而陰不足,後期舌紅苔少、脈細數,運用滋陰潛陽而鞏固療效。為防止本病復發,必須調節飲食,防止過胖,不進或少進高嘌呤食物(動物的心、肝、腎、腦、耗、酶母等等),嚴格戒酒、平素多飲水,避免誘惑因素。回春散(膏)組成:田七15克、大黃9克、蓽拔6克、紅條紫草12克、殭蠶6克、元明粉9克、半夏6克、地丁6克、生南星6克、血竭9克、蟾酥1克。製作法:上藥研細末和勻,亦可以加蜂蜜調和為膏。

(中醫專家專欄,理解了你就贏了)


一彡賓


劉醫生談骨論筋🥦治療痛風的藥物🥦

又到了吃海鮮喝啤酒的季節了,在痛快吃喝的同時,痛風也緊隨而來。夜間值班這樣的病人也越來越多。其實大半夜的能忍就忍,誰也不願意去醫院,主要是因為它太疼痛了。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治療呢?有什麼特效藥物嗎?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痛風的定義

痛風是指嘌呤代謝紊亂或者尿酸排洩障礙所導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種疾病,它的主要表現就是高尿酸血癥,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痛風石形成,關節炎和關節畸形,甚至損傷腎臟。

痛風的主要症狀:1.突然出現關節的劇烈疼痛,特別是夜晚出現在下肢小關節處,以第一趾蹠關節最多見。2.疼痛部位明顯的紅腫熱痛。3.疼痛消退後,皮膚出現蛻皮現象。4.血尿酸都高於420umol/L。

這個要分急性期和緩解期,用的藥物是不一樣的。急性期主要是快速止痛治療,緩解期主要是降低尿酸治療,防止復發。

一、急性期藥物

1.秋水仙鹼。這是快速治療痛風急性期疼痛的首選藥物。能快速減輕疼痛症狀,有時候甚至用作診斷性治療。不過因為它的副作用也很明顯,所以現在應用的比較少了。

2.非甾體類消炎鎮痛。比如雙氯芬酸鈉,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艾瑞昔布等。它們能迅速的消炎鎮痛,減輕症狀,目前已經廣泛的應用有痛風急性期的治療。

3.糖皮質激素。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激素藥,它能快速減輕症狀,不過只是起到止痛消炎的作用。短時間內,小劑量應用是沒有問題的。大家不要擔心。當疼痛劇烈時可以考慮應用。


二、緩解期藥物

急性期不能用降尿酸藥物,因為它會反而加重疼痛的症狀。而緩解期就可以應用,將尿酸控制到理想狀態,防止痛風的發作。

1.抑制尿酸形成的藥物。比如非布司他和別嘌醇。它們能明顯減少尿酸的形成,將血尿酸將至正常範圍。

2.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比如苯溴馬隆和丙磺舒。通過促進尿酸經尿液排出,來降低血尿酸值。不過如果腎臟不好或者有輸尿管結石的患者,不能應用。否則容易腎臟病變或者加重結石。

平日保健

除了藥物治療,平時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律。

1.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不能吃引起尿酸增高的食物,比如海鮮、火鍋、動物內臟等。可以吃低嘌呤食物,比如膳食纖維、水果。

2.嚴格戒酒。任何形式的酒都不能喝,特別是夏天裡的扎啤。


3.大量喝水,通過水的攝入,降低尿酸濃度,並且可以通過促進排尿來排除多餘的尿酸。

4.可以吃鹼性食物,比如葡萄、檸檬、蘇打水。可以中和尿管。

5.適當的體育鍛煉,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尿酸的代謝。並且可以增強體質。

痛風目前來說治癒不了,只能嚴格控制。所以大家一定要嚴格自律。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很多朋友喜歡這樣問:身體有什麼疾病問題,吃什麼藥效果最好?但實際上,由於個人體質差異,疾病的情況不同,對藥物的敏感性差異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往往沒有所謂哪種藥物是“最好”的,而只有哪種藥物是最適合您的。

就拿痛風這個病來說吧,痛風的發病基礎是高尿酸血癥,當體內血液中的尿酸超出正常水平,微溶性的尿酸鹽就有一定幾率析出尿酸鹽的結晶,這些尿酸鹽的結晶沉積於關節部位,引起關節部位的免疫系統反應,引起劇痛、紅腫、灼熱感等感覺時,就是痛風性關節發作了。痛風性關節炎又分為多個階段,包括痛風急性發作期,痛風急性發作過後的痛風間歇期,如果控制不好,還會發展為有痛風石的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在不同的階段,用藥也各有不同,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痛風的常用藥物。

當痛風急性發作時,關節出現劇烈疼痛,紅腫等症狀,影響正常活動,往往非常痛苦,如果不進行干預治療,往往會持續較長時間。因此,在這個階段,發現急性痛風發作,儘早用藥是最好的選擇,這個階段的用藥,主要是考慮止痛和緩解炎性反應,而通常不建議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進行降尿酸治療。在這個階段主要考慮服用的藥物有——

1. 非甾體抗炎藥,非甾體抗炎藥的種類非常多,我們常見的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屬於這一類,而較新型的依託考昔、塞來昔布等也屬於這一類,這類藥物大多數都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鎮痛效果好,不良反應風險主要是胃腸的刺激性,用藥安全性較高,已經漸漸成為臨床上最常應用的痛風急性發作期用藥之一。對於急性痛風發作的情況,臨床上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物較老的有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萘普生等,較新型的有依託考昔、依託度酸、羅非昔布等,這些藥物都是可以用於緩解疼痛,改善炎性反應的。

2. 秋水仙鹼,秋水仙鹼曾經是痛風患者急性發作後的首選藥物,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儘早的應用秋水仙鹼,會使痛風症狀在24小時內出現明顯的緩解,但這個藥物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很高,還有導致剝脫性皮炎的嚴重不良反應風險(發生率極低),因此,現在臨床上如果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能夠有效控制病情,而沒有用藥禁忌的情況下,已經較少應用了。秋水仙鹼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用藥劑量、給藥途徑密切相關,因此,一般情況下,應用秋水仙鹼的朋友,能口服不要注射,能低劑量不要選擇高劑量。

3. 糖皮質激素,很多朋友都談激素色變,但實際上,正確合理的應用激素,有時可以達到其他藥物無法達到的良好效果。在急性痛風發作時,除了上述兩類藥物以外,短期應用低劑量的激素來緩解疼痛和炎性反應,其效果也是很明確的,研究顯示,短期應用激素對於痛風的治療效果,與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效果相當,且安全性良好,對於服用非甾抗炎藥物與秋水仙鹼有禁忌或不耐受的痛風患者,選擇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也是很好的選擇,潑尼松龍、曲安奈德等藥物,都是痛風患者可以短期應用,緩解疼痛和炎性反應的激素類藥物。

痛風間歇期及慢性痛風石關節炎的藥物治療

急性痛風發作在治療干預和充分休息調養的情況下,通常會在1~2周內逐漸緩解,疼痛及其他症狀逐漸消失,但症狀消失並不代表疾病已經被治癒,只要高尿酸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痛風還有可能在一定的誘因下捲土重來,反覆發作,因此,對於在痛風間歇期,控制好尿酸水平,減少痛風再次發作的幾率,就成了最重要的問題。

在痛風間歇期的主要任務就是——降尿酸!

在痛風間歇期,控制好尿酸水平,儘量把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可以有效的減少痛風反覆發作幾率。降尿酸首先應該從自身查找引起高尿酸的可能原因,海鮮等高嘌呤食物吃的太多嗎?長期大量飲酒,特別是啤酒嗎?平常喝水少嗎?身體超重肥胖嗎?身體的高尿酸問題是屬於排洩不良性還是生成過多型,還是混合型?針對這些情況,在改善不良生活習慣,生活調理降尿酸的同時,對於痛風每年發作2次及以上的情況,在痛風間歇期,通常建議也要選擇適當的藥物來控制尿酸水平。

降尿酸藥物目前主要還是兩大類,一類是一直尿酸生成,另一類是促進尿酸排洩。

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體內催化尿酸生成的相關酶的活性,達到減少尿酸的體內合成的藥理效果。別嘌醇、非布司他都屬於這一類藥物,從作用效果上來說,這兩個藥物都是降尿酸效果不錯的藥物,非布司他較別嘌醇更新,降尿酸效果也更強,但近年來FDA發佈了了其引發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的警示,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應該慎用。

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腎小管對於尿酸的重吸收,丙磺舒、苯溴馬隆這兩個,丙磺舒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苯溴馬隆目前是促進尿酸排洩藥物的首選,相比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往往降尿酸效果更明顯,這是因為,大約有90%的高尿酸患者都是尿酸排洩不良型,在沒有禁忌症的情況下,選擇苯溴馬隆促進尿酸排洩,往往有較好的降尿酸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有腎結石或相關病史的朋友,重度腎功能不全的情況下,都是不宜服用此類藥物的。另外在服用該類藥物期間,也要注意多飲水,配合服用碳酸氫鈉等藥物鹼化尿液。

如果能夠充分控制好尿酸水平,痛風的再次發作幾率會明顯降低,但對於痛風長期反覆發作,最終發展為慢性痛風石關節炎的患者應該如何用藥呢?通常情況下,如果痛風石症狀較輕微,沒有出現壓迫神經問題的朋友,通常還是以降尿酸治療為主,降尿酸藥物的選擇上可以參考我們前面談到的兩類藥物,而對於有痛風石的患者,尿酸控制達標值則建議更低,一般建議控制在300以下,但不低於180最佳;而對於如果出現痛風石已經壓迫神經造成神經病變的情況,可以考慮開刀取出痛風石,並配合服用降尿酸藥物(一般首選別嘌醇),來控制和改善病情。


李藥師談健康


痛風最常見的表現形式為痛風性關節炎,根據有無急性發作,痛風性關節炎分為急性發作期與緩解期,病情處於不同的時期,用藥也不盡相同。那麼,痛風性關節炎在不同的時期吃什麼藥效果最好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治療的主要目的為緩解關節炎症狀。急性發作期間冷敷受累關節並抬高患肢,可增加回流,減輕水腫。藥物選擇上,秋水仙鹼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均可取得不錯的藥效,至於二者誰的效果最好,關鍵在於你對誰更耐受,若能耐受,每一種藥效均較好。秋水仙鹼的用量越大,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越高,而小劑量秋水仙鹼(首次服用1mg,1小時後繼續服用0.5mg)在緩解關節炎症狀的同時,還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非甾體類抗炎藥不耐受的主要原因為胃腸道不良反應。若對秋水仙鹼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均不耐受,糖皮質激素是最好的選擇。

痛風緩解期的患者,治療的主要目的為降低尿酸,減少痛風發作。有用藥指針的患者,可選擇的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包括別嘌呤、非布司他,優選非布司他;另一類是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主要為苯溴馬隆。至於這兩類藥誰的藥效最好,取決於患者尿酸升高的原因。若升高的原因為尿酸生成過多,選擇非布司他藥效最好;若升高的原因為尿酸排洩減少,選擇苯溴馬隆藥效最好。需要注意的是,初次藥物降尿酸治療的患者,由於尿酸波動會增加痛風發作風險,因此建議聯用預防痛風急性發作的藥物,如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抗炎藥等。

綜上,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秋水仙鹼與非甾體類抗炎藥藥效均不錯,用藥的關鍵在於你對誰更耐受;痛風緩解期的患者,若尿酸升高的原因為尿酸生成過多,選擇非布司他藥效最好,若升高的原因為尿酸排洩減少,選擇苯溴馬隆藥效最好。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原發性痛風急性發作期的藥物治療的常用藥主要有秋水仙鹼、糖皮質激素、解熱鎮痛藥和其他鎮痛藥;要進行繼發性痛風的治療的話需要妥善處理原發疾病,使用治療原發性痛風的方式來進行治療,通常採用尿酸生成抑制藥,保持充足尿量以鹼化尿液。


痛風是一組由嘌呤類物質代謝紊亂、血尿酸濃度持續增高而造成的尿酸鹽結晶沉積軟組織所致的代謝性疾病,痛風性關節炎常為該綜合徵的首發表現,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其發病率不斷上升,並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

痛風可以分成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痛風一般可分為無症狀期、急性關節炎期、間歇期及慢性關節炎期,通常是在遺傳基礎上,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其發病因素主要包括尿酸排洩減少和尿酸生成增多。繼發性痛風則是由於某些疾病或藥物導致尿酸排洩減少,從而形成高尿酸血癥所致的。

原發性通風無症狀期的處理主要是飲食治療和注意避免酗酒等誘發因素,同時還要積極治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症和糖尿病等。原發性通風急性發作期的藥物治療的常用藥主要有秋水仙鹼、糖皮質激素、解熱鎮痛藥和其他鎮痛藥,其中,秋水仙鹼是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首選藥,它是從秋水仙中提取出的一種生物鹼,可以抑制尿酸鹽結晶引起的白細胞增加,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但有較大的副作用,而且秋水仙鹼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因此它正在逐漸被其他的藥物取代。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原發性通風間歇期和慢性關節炎期的藥物治療可以起到降低血尿酸水平、使血尿酸水平長期<6mg/dl的作用,以免導致急性痛風的慢性化和發生併發症,這一期用到的藥物可以分為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尿酸氧化酶、雌激素、促尿酸腸道排洩藥以及中藥與天然產物。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主包括磺酰類化合物丙磺舒和苯溴香豆酮類苯溴馬隆,適用於血尿酸增高、腎功能尚好(因為此類藥可能引發腎絞痛和腎功能損害)、每日尿酸排出不多的患者,患者在服藥期間應該多喝水,並服用藥物來鹼化尿液。而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主要包括別嘌呤醇、奧昔嘌呤和非布索坦,此類藥適用於尿酸生成過多的患者或者不適合使用促進尿酸排洩藥物的患者。

要進行繼發性痛風的治療的話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妥善處理原發疾病,比如,血液病的化療方案應該個體化;二是被藥物干擾了腎小管排洩的患者需要停用強效利尿劑等;三是使用治療原發性痛風的方式來進行治療,通常採用尿酸生成抑制藥,保持充足尿量以鹼化尿液。

當尿液的pH值為6.75時,尿液中的尿酸大多數處於遊離狀態,比較容易排出,當尿液pH值為4.75時,尿液中的尿酸大多數處於結合狀態,容易沉積在腎臟並對腎臟造成損害。因此,鹼化尿液可以有效地促進尿酸排出,從而預防痛風發病。因為別嘌醇的代謝產物氧嘌醇會加重腎損害,所以對有腎實質損害的繼發性痛風應該酌情減少用量。嚴重腎損害者可以考慮透析治療。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藥學院 趙晶晶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痛風的治療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我們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綜合評估病情後製定個體化方案,以有效控制病情,減少痛風急性發作的次數和痛風石、腎功能不全等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痛風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急性期的消炎止痛和緩解期的降尿酸,其中痛風急性期可選擇非甾體消炎藥或秋水仙鹼或糖皮質激素,以迅速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而痛風緩解期則應積極降尿酸,可選擇抑制尿酸生成的別嘌醇、非布司他或促進尿酸排洩的苯溴馬隆。

我們建議痛風患者將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umol/L以內,如有痛風石形成或慢性痛風性關節炎頻繁發作者,應控制在300umol/L以內,以最大限度促進尿酸鹽結晶溶解和排出,但不宜長期低於180umol/L,以免增加老年痴呆、多發性硬化等疾病的發生。


痛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需注意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戒菸限酒、適當規律運動、多飲水、保暖、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需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控制痛風症狀的藥有:

消炎止痛藥:如依託考昔,塞來昔布,扶他林,布洛芬等。其中推薦依託考昔。

糖皮質激素:如口服的甲潑尼龍,關節內注射的複方倍他米松。

還有經典藥物秋水仙鹼。

不管用那種,痛風發作12小時內最好就用上,才能最快控制痛風。

而痛風完全控制後,才能用降尿酸的藥物(除非平素就是一直規律用降尿酸藥物的人才能在痛風發作時繼續吃,否則這些降尿酸藥物會造成尿酸值波動,讓痛風復發)

降尿酸藥物包括:

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丙磺舒等等。

以上都是經典的,靠譜的,規範的藥物。

可以輔助降尿酸的食物有:

牛奶,櫻桃,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