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俗話說,生活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

這句話在電視劇的演繹上有很多的解讀,但是很多時候,電視劇往往又承前啟後地映照著現實的美好與殘酷。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如今熱播的《安家》改了名字後,隨即因為劇中接踵而至的買房人的現狀和背後的故事成為熱議話題。

最先出場的由海清飾演的宮蓓蓓和郝平飾演的老公立刻勾起了觀眾滿滿的回憶。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看到兩個人在劇中第一場的買房故事,瞬間就想到了十年前播出的火遍大街小巷的電視劇《蝸居》。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仔細算一算,從《蝸居》開播到2020年開年的《安家》,《蝸居》居然已經播出10年了,到了第11個年頭,同樣的編劇六六、同樣的上海、同樣的關於房子的故事,房子似乎一直在六六編劇的電視劇中有著“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福”一樣的魔力。

《安家》改編自2016年大熱的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原作故事背景設定是2013年東京申奧成功後,東京房地產市場大熱,房地產中介三軒家萬智憑藉驚人的專業素養和職人精神,賣出一套又一套奇葩的房子。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而十年前的2009年11月16日,《蝸居》剛一開播,就因為蘇淳(郝平 飾)與郭海萍(海清 飾)夫妻剛剛大學畢業戀愛結婚,感情甚篤,但因錢少難以在江州(劇中的上海)買房,只得暫住弄堂的故事成為當年的爆款。海萍極力想改變困境,但苦於房價壓力,在現實的種種無奈和殘酷中搭上了妹妹海藻的幸福,為一套上海的房子苦苦奮鬥。

六六在十年前寫了《蝸居》,十年後,另一部與房子相關的作品擺在她的面前,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把《安家》當成了“對社會的第二次觀察和思考。”

2009年的《蝸居》至今在豆瓣上保持著8分成績,也依然是大家討論一線城市買房難時常常作為例子提起的一部作品。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甚至有很多網友在豆瓣提問:蝸居評分在豆瓣評分這麼低?

很多網友留言,紛紛鳴不平,感到絲絲遺憾和可惜。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今時今日,夢想照進現實,一部講述房地產中介們故事的劇《安家》開播,當海萍“化名”宮蓓蓓和老公再一次出現,想在2019年的上海繼續“蝸居”,繼續為房焦慮時,無疑為當年的《蝸居》提供了另一個視角。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海清飾演的宮蓓蓓在《安家》中的人設是個名牌大學博士、婦產科專家,而且是二胎媽媽,不是如《蝸居》時期剛畢業談戀愛只是為了買個房子安家的不諳世事的熱戀期文藝女青年。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上海馬上要生二胎,一家裡老的老小的小,現在的一居室住不下,就想買個方便實用更大的房子。

所以換一套房子對於她和她的家庭來說,就顯得迫切而勢在必得。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於是,宮蓓蓓把換房子的首要條件要多帶一個儲藏室用來改成書房,當成是她的心願,也是為了工作而多考慮的因素。

當她有一天晚上坐在馬桶上用電腦工作的時候,看到頭頂和四周亂糟糟的環境,這種想法就愈發的強烈。

此時,孫儷飾演的房似錦不失時機地給她推薦房子,並且帶她到新佈置的新房。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在介紹戶型的過程中,宮蓓蓓關心自己老公住哪一間,房似錦又把她帶到過道另一側的房間,踩著梯子上到一個閣樓裡,對著閣樓的窗戶大談“詩和遠方”,動情地說晚上坐在這面窗前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而曾經,《蝸居》裡的海萍也是嚮往“詩和遠方”的,但是一如電視劇其實也是演繹著真實的人生一樣,她和同樣博士的老公在上海有了二胎之後,她早已過得切實而功利,生活早已磨平了她的稜角和夢想,因此,早已對房似錦口中的“星空”雞湯不感冒了,可是,當晚她依然喝下了這碗雞湯。

有網友說,“這個星空真的是看得我尷尬癌都犯了。國產劇的垃圾之處就在這裡,如果改成宮蓓蓓不屑一顧的一笑,我覺得國產劇還有希望,結果跟著中介一起喝雞湯?”

是啊,雞湯常有,可是並不是人人都能喝得著的。

對於城市打拼想要安家落戶的年輕人以及到了上有老下有小想要改善居住的中年人來說,以前以為白天上班加班後,房子只是用來晚上睡覺的,所以不用花費那麼多錢裝修,現在經歷了只是短短一個月的疫情被迫宅在家後才深刻明白:

好而大的房子尤其是裝修溫馨的房子真的是,最讓人看起來舒服住起來更舒服的避風港灣。

的確,房子不是家,但是,房子卻是一個幸福家庭最溫馨的核心組成和標配。

一套房子對於一個人繼而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意義絕對大於工作和留在一座城市奮鬥的理由,要不然,宮蓓蓓和老公都是博士人設的一家也不會為了選到一個適合自己在有限資金最大化購買房子的首要條件下苦苦尋找和比較了半年之久。

歸根結底,房子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保障,有時候比命還重要。因為一套城市的房子就需要一代人甚至三代人的付出。

有人說,人生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農村一片宅基地,城裡有一套房子,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妻兒老小其樂融融。

如果能夠為了孩子再換到一套學區房,或者有閒錢多買一套或者兩套房產作為投資,那簡直就是大城市的人生贏家。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是啊,理想的人生誰都想擁有,可是現實往往是殘酷而總是給有夢想的人潑了一盆又一盆無情的冷水。

隨著大中城市房價的水漲船高,隨之應用而生的城市買房政策的一月一變化,有錢人想買幾套就能買幾套,沒錢人只能忘房興嘆,繼而怒不可遏地罵一句“讓那些多買房子的人都把房子砸手裡,讓這些炒房客傾家蕩產。”

“房住不炒”一度成為懸在房地產頭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也是有房之人和無房之人博弈的護身符。

據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6日報道,河南駐馬店市、廣西南寧市相繼發佈鼓勵公積金購房的政策。駐馬店市更是將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為20%,引發關注。

不少人疑惑,這是否有違“房住不炒”的樓市政策?另外,為何最先放鬆的是公積金?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執行主席、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這和‘房住不炒’政策並不矛盾。二套房不一定是炒的,主要是滿足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

一方面是為了改善住房需求,一方面剛需群體為了首套房又撞破了頭在各房產銷售門店間奔波選房而一房難求。

政策隨風而變,房子固定不變,但是不能因為各種內在和外在的因素沒有得到,就把所有的內因都歸咎於外因,歸咎於那些什麼都有,甚至深深痛恨身邊什麼都比自己強的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典型的歸因理論。

其提出者海德認為事件的原因無外乎有兩種:一是內因,比如情緒、態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壓力、天氣、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傾向於性格歸因;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傾向於情景歸因。

海德還指出,在歸因的時候,人們經常使用兩個原則:

一是共變原則,它是指某個特定的原因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個特定結果相聯繫,該原因不存在時,結果也不出現,我們就可以把結果歸於該原因,這就是共變原則。比如一個人老是在考試前鬧彆扭、抱怨世界,其他時候卻很愉快,我們就會把鬧彆扭和考試連在一起,把彆扭歸於考試而非人格。

二是排除原則,它是指如果內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釋事件,我們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歸因。比如一個兇殘的罪犯又殺了一個人,我們在對他的行為進行歸因的時候就會排除外部歸因,而歸於他的本性等內在因素。

通俗一點來說就好比,有人問:為什麼當看到好照片時,人們通常的反應是“真不錯,你用的是什麼相機”,當看到爛照片時,則往往笑話拍攝者水平很臭?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就是:人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而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其自身。

套用到買房賣房上就是:我買不到房是因為那些炒房的人抬高了房價,而有房的人希望房子越漲越高,沒房的人渴望房子越低越好;房多的人高價把多餘的房子租給別人,沒房的人天天期盼樓市崩盤。

這是一個矛盾,也是一個悖論。

回答開篇的提問: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目前的現狀下似乎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似乎唯有人人手裡有一套房才能安心踏實地奮鬥。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房子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一個好房子對一個家庭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一生為了一套甚至想多買一套房子奮鬥至老究竟值得嗎?

很多的討論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不再贅述。

那些支持“房住不炒”理論的,永遠都在為能夠得到一套房子或者一套大房子而心有慼慼,如果可以以極低的價格炒房贏得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他們必定趨之若鶩。

你看,炒股不就是最好的明證嗎?!賺錢的時候恨不得漲得更多,賠本了就開始哭爹罵娘。

換一套大房子本身不難,難的是人心的慾望永遠無法滿足。當然,現實的殘酷也讓每個買房人的心越來越冷漠和堅硬。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安家》中的房似錦說,“每套房子,都有它命中註定的主人”。

換房的人希望做房子的主人,也希望擁有一套命中註定屬於自己的大房子。

從蝸居到安家:海清依然為房發愁,為什麼換一套大房子這麼難?

羅晉飾演的徐文昌也說,“房子不光是房子,也承載著一家人一輩子的幸福!”

其實說到底,本質上都是為了“保值增值一家的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福”,但是,如果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大房子,幸福指數就會不斷增長。

換一套大房子不光是為了看到“星空”,更是為了一家人能夠在自己的房子裡看“星空。”

因為不同的房子,看“星空”時的心情是不一樣的,看到的“星空”也不一樣!

而在當下疫情蔓延尚未完全明朗的時期,線上看房買房也成為一種必然,低價位買房換房也正當時。

就像《安家》中的房似錦一樣,安居客金牌房產顧問胡學中同樣具備十餘年房產銷售經驗,既有房似錦的果敢風行,專業細緻,又有徐姑姑的仁心善意,無為而治。安家首選安居客,買房首選胡經理。

掃碼關注,讓買房不再難,更有優惠等你。

疫情期間網上看房選房,疫情結束後即可鎖定房源線下成交,圓您首套剛需購房夢,更能幫您圓了二套換大房安家夢。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