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警惕“家長群”裡這種行為……已有 122名家長被騙

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培訓機構都在進行網上教學,有些不法分子從中嗅到了 " 商機 ",

他們潛入 QQ、微信 " 家長群 ",將自己的頭像、暱稱替換成群裡任課教師的,隨後裝模作樣在群裡要求家長掃二維碼支付輔導費、培訓費等。

警惕“家長群”裡這種行為……已有 122名家長被騙

△發佈會現場圖


2 月 27 日,江蘇省檢察院召開江蘇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以線上教學名義實施網絡詐騙犯罪新聞發佈會。現代快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近期,連雲港、南京、蘇州、常州、南通等地出現了 10 起冒充教師混入家長群騙取資金的案件 , 共涉及被害家長 122 人,詐騙金額 129831 元。


發生在南通如皋的一起詐騙案,犯罪嫌疑人甚至謊稱在線繳納學雜費有優惠價且名額有限,引發家長 " 搶購 ",一次就騙得 13 名受害者 33530 元。


嫌犯潛入家長群裝教師收費

江蘇已出現10起

2 月 13 日,李某某在 QQ 上進入 " 南京某小學英語複習群 ",他將自己的 QQ 暱稱和頭像替換成群裡任課教師的樣子。隨後,李某某冒充教師在群內發佈 " 受疫情影響,需要參加網絡輔導課並繳納輔導費 " 等虛假消息,要求家長們掃描他提供的微信二維碼付款。有兩位家長信以為真,分別向張某某轉賬 1300 元。警方偵查發現,除了這兩名家長外,還有來自青島、蘇州等地的 30 多名受害者向張某某轉賬,共計 15000 多元。

2 月 15 日,在廣西的李某某被抓獲歸案,次日被移交給了南京警方。目前,江寧區人民檢察院已對其作出批捕決定。

檢方:

嫌犯想發“國難財”

家長們多留心

江蘇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二級高級檢察官吳炘表示,這些犯罪嫌疑人將髒手伸向困守家中的學生和家長這一特殊群體,借 " 疫 " 侵財、趁火打劫,是一種發“國難財”的犯罪行為。

這類犯罪受害人數多,涉案範圍廣,而且犯罪行為相較平常時期的詐騙行為,危害更嚴重、性質更惡劣。不僅直接造成學生和家長的財產損失,還加重了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和家長的焦慮不安情緒,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網絡教學秩序和社會秩序。

警惕“家長群”裡這種行為……已有 122名家長被騙

△江蘇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二級高級檢察官吳炘

江蘇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呂梅提醒各位家長,首先,如發現家長群中有新加入的成員,要及時提醒群管理員立即進行甄別,對身份存疑的人儘快清除出群。其次,要謹慎付款。據瞭解,疫情防控期間,教育部門推出的網課資源全部免費,學校一般不收取其他學習費用。如家長群中有發佈收取費用信息的,要及時到學校網站上核實或與老師電話溝通,不要掃那些來源不明的二維碼。

警惕“家長群”裡這種行為……已有 122名家長被騙

△江蘇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呂梅


家長們一旦發現群裡有涉嫌詐騙的收費行為,

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