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是多長時間?如何排毒?

劉剛7033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長短不定,最慢10~15天會出現症狀,最快的話2~5天就可以表現出來,以目前我們的醫療水平來看,如果豬得了非洲豬瘟,是沒有辦法進行排毒的,直接可以宣佈他的死亡。



非洲豬瘟對我們自家養的豬危害非常大,而且傳染性比較強,哪怕是豬與豬相撞甚至呼吸到對方的空氣都能夠感染非洲豬瘟,可能發病的前幾天我們看不出來,因為他的潛伏期比較長,等到我們發現自家的豬感染上非洲豬瘟以後,可能其他的豬也已經感染上了。

非洲豬瘟隱藏期較長,如果發現有一頭豬感染,對於其他的豬有格外的警惕,有必要的話可以進行隔絕,避免傳染給其他的豬。


現在的醫學水平是否能夠根治非洲豬瘟?

不行的,因為醫學水平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由於非洲豬瘟病情比較嚴重,相關專家以及醫療人員正在研製對抗非洲豬瘟的疫苗,相信過不了多久,非洲作為疫苗即將問世,到那時,即使非洲豬瘟來了,我們也不用為此提心吊膽,只需給豬來一劑疫苗就夠了。

非洲豬瘟到底有多可怕?竟然導致醫治人員束手無策

非洲豬瘟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患病晚期,也可以稱之為絕症,死亡率高達100%,而且他與我們人們得病的不同就是易傳染,沒錯,只要有一頭豬感染上了非洲豬瘟,如果不加強防護措施那麼整個豬圈的豬都會遭殃。


非洲豬瘟的防治要點

對感染上非洲豬瘟的豬進行隔離,由於死亡率100%,有必要的話可以進行捕殺,在非洲豬瘟期間我們要做到保持警惕、時刻觀察豬的一舉一動、碰到豬鬱鬱寡歡,絕食等症狀,趁早的進行隔離。以免後患無窮。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比較長,最長可達10~15天,而且傳播速度快,不能用排毒的方法來治療,死亡率達到100%,只能在非洲豬瘟期間做好充分的防治工作,才能減少豬對非洲豬瘟的感染。


小黑講三農


非洲豬瘟自從傳播到我國後,讓咱們的養殖戶束手無策,一旦感染後,死亡率達到了100%,搞得養殖戶們現在是談瘟色變。

據資料顯示非洲豬瘟潛伏期一般在4-19天。發病快的頭天出現症狀,第二天就會死亡。其發病時首先是不怎麼吃東西,然後發燒,體溫可高達40度以上。部分發病的生豬身上會出現紫色血斑,口鼻有膿液,並且四肢無力,無法站立。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好的排毒解決辦法。如果發現非洲豬瘟疫情,最為有效的防控方法就是立即隔離撲殺,然後火化深埋。


對於還未發現非洲豬瘟疫情的地方,養殖戶們需做好以下措施,來減少感染幾率。

1.時刻保持養豬場內及周邊的環境乾燥通風。

2.加強養豬場內蚊蠅的撲滅。

3.嚴禁無干人員進入養殖環境內。

4.做好場區的消毒工作。

5.確保養豬場內水源的衛生及食物的安全。

6.任何進出養殖環境的人車必須經過嚴格的檢疫消毒。


我是大山裡的小村倌,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您還有更好的辦法,歡迎留言分享,以便大家共同學習,早日將非洲豬瘟疫情消滅掉!


大山裡的小村倌


一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是多長時間

OIE國際官方公佈非洲豬瘟的潛伏期為4到19天,但是國內最長潛伏期為21天,也就是從豬感染到發病,最快4天,最慢21天。

二、如何排毒

如果從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後再談病豬排毒問題,我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去年8月份到今年12月份,近16個月的時間,國內主要是急性型和亞急性型,感染非洲豬瘟確診的病例死亡率在90%以上,只要豬感染後出現發燒、厭食、流產、嘔吐等症狀,基本宣判死亡。因此,沒有必要再去討論豬隻如何排毒。即使發病豬沒有死亡,或者感染慢性型,存活下來,但是病豬持續排毒會感染陰性豬,在豬群中無疑是一大禍害。

三、如何有效防控非洲豬瘟

1、減少病毒進入豬場

什麼叫什麼生物安全,實際上就是防止病毒進入豬場或者減少病毒進入豬場和減少病毒在豬場內繁殖。那麼我們就必須要知道病毒能夠通過哪些途徑進入豬場,從而把控各個環節,加強人員執行力。

  • 人員:衣物、鞋底、攜帶的食品(臘肉、鮮肉、醃肉、火腿)
  • 車輛:飼料車、賣豬車、物資車
  • 物資:飼料、獸藥、疫苗、玉米、豆粕、麩皮
  • 動物:老鼠、蒼蠅、蚊子、狗、貓、鳥

2、減少病毒在豬場內繁殖

除了減少病毒從外界傳播進來,還要注意進入豬場內病毒的殺滅工作,主要依靠消毒工作。

  • 消毒頻次:定期消毒,每週2次
  • 消毒內容:帶豬消毒、生產工具消毒、生產設備設施消毒、人員消毒、車輛消毒
  • 消毒劑:戊二醛(帶豬消毒)、過硫酸氫鉀(人員消毒)、火鹼(環境消毒)、生石灰(環境消毒)、酸化劑(飲水、拌料消毒)
  • 消毒方式:消毒劑、火焰消毒
  • 重點消毒設施:人工通道、原料倉庫、轉豬臺、賣豬通道、進出車輛、洗消車間

<strong>

3、豬群健康度和應激

對於非洲豬瘟病毒防控,除了加強生物安全,還要加強易感動物的保護,也就是增強豬群抗病力,提高豬群健康度,這樣能夠減少病毒的感染幾率。就像流感來了,老人和小孩感染幾率高,因為這一部門人群抵抗力低。因此我們就需要加強豬群飼養管理,定期對於豬群保健,如中藥、維生素、益生菌等。

同時還要注意豬群應激,尤其是進入冬天,豬群要應對冷應激,還要減少流感、呼吸道的發病率,從而減少疾病應激。因為應激會降低豬群的抗病力,不利於非洲豬瘟防控。


《豬業前沿》持續為養豬人答疑解難、定期分享養豬新聞、疫病綜合分析,喜歡的朋友請點擊關注,謝謝!

<strong>


豬業前沿


自非洲豬瘟疫病毒在2018年8月在我國境內發生首例後,非瘟疫情便不可收集地不斷向不同地區漫延爆發,非瘟疫情來勢兇猛,一旦感染到病毒的豬隻必死無疑,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及預防。所以不但讓人談瘟色變,而且對我國的生豬產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那麼,豬豬溫的潛伏期究竟有多長時間呢?

潛伏期是指病毒從感染到發病的時間,對於非洲豬瘟疫來說,潛伏期正常是4~19天,但這關涉及到病毒、宿主和感染方式。有些急性的較強毒株在發病前兩天開始排毒,而毒株較弱的病毒在豬感染之後超過70天仍在持續排毒。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病毒引起的一種急劇性、前期高熱性後期降溫的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至今全世界均無任何藥物可以對非瘟病毒進行預防與治療,到現在目前為止如果發現了豬隻感染了疑似非瘟疫情,唯有采用'撥牙式'淘汰病豬清除傳染源並進行無公害化處理及加強隔離管控預防為主。

感染了非洲病毒的豬排毒方式,通過糞便、唾液、鼻腔分泌物、尿液、眼淚或生殖道中帶毒排出。尤其在血液中含毒量最大,至使發病後期的降溫時表皮皮膚出現明顯的暗紫紅色斑塊,伴有紅點,同時嘴鼻中有淤血或流血現象。


對於非瘟疫情防控,在國內各地區進行聯防聯控的大好環境下,唯有通過對豬隻的身體進行扶正氣、祛邪氣、避毒氣保證健康肌體,提高身體的免疫抗病毒能力,加強完蓋做好場內外的生物安全防控,才能有效地將感染非瘟風險拒之千里之外。

1、完善場內外的生物安全建設及防控措施,堅持消毒殺菌計劃的執行實施,將病毒的潛伏感染風險滅殺於蔭牙階段。

2、加強飼養管理保證營養均衡搭配,對於日飼原材料進行品質監管保證質量,不喂黴變質次的飼料。同時配合各多維生素及各生長礦物元素的適當補充,保障豬體健康。

3、堅持按計劃做好豬隻各日齡及其他生長期的各功能免疫接種工作,構建豬隻體內完善的抗病毒能力。

4、加強場內外的衛生工作,保持欄內通風透氣、乾燥整潔、糞便及時清理、無異味,避免因環境而滋生病毒細菌。


我是鄉民鋒哥,對豬的日常喜怒哀樂感興趣,以上也是本人的個人觀點。如果你認為有理實用或者不夠全面,均可在評論區下留下你保貴的建言。如果你對豬也有話說,那麼請點關注鄉民鋒哥,咱們交過朋友一起來探討養豬問題!


鄉民鋒哥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最近非洲豬瘟鬧的挺厲害的,對養豬業危害巨大。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差異很大,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後,短者4~6天就可以發病,長一點的可以打15~19天。

那麼豬通過什麼途徑感染非洲豬瘟的呢?

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經過豬的消化道途徑感染豬,比如:豬採食了被非洲豬瘟病毒汙染的飼料,飲水,或者是接觸到被病毒汙染的用具之類而感染;

另外,非洲豬瘟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途徑感染豬,感染髮病的豬鼻分泌物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給其他豬。


感染豬是病毒進一步傳播的最主要來源,病毒通過病豬的糞便,分泌物向外排出病毒;室溫下的病豬血液中的病毒能存活18個月,感染非瘟病毒的豬肉製品,如火腿中的病毒可以存活5~6個月,凍肉中的病毒可以存活數年。

這些都是非洲豬瘟病毒病毒傳播的來源。

非洲豬瘟病毒,不容易被殺滅,對環境的抵抗力較強,並且常用的消毒劑的常用濃度很難將非洲豬瘟病毒殺滅,

非洲豬瘟病毒的大多數的毒株毒力都比較強,造成豬隻大量死亡,從被發現到現在有100年了,到目前為止尚無有效的預防疫苗,對養豬業的危害相當大。

為什麼非洲豬瘟疫苗那麼難研製出來?養豬小百科有相應的視頻詳細介紹。

歡迎關注養豬小百科,養豬小百科與大家討論關於非洲豬瘟的各種問題。


養豬小百科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是多長時間?如何排毒?

非洲豬瘟自從去年8月3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通報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隨後病毒很快傳播到全國大部分地區。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100%。非洲豬瘟疫情導致養豬人損失慘重,存欄豬大幅度下降,連鎖反應帶來現在的豬肉價格暴漲。


據有關資料介紹,非洲豬瘟感染潛伏期5~9天,病豬體溫達41度,並且持續四天,一般發熱後第七天死亡,也有發病後1—2天死亡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100%。


非洲豬瘟對養豬業的危害非常大,現在非洲豬瘟疫苗還在研究之中,養豬確實存在很大的風險,養豬人是談豬瘟就色變,非常擔心,但是,只要注意防疫消毒,切斷非洲豬瘟病毒的感染源,非洲豬瘟並不可怕。


一、搞好環境衛生,控制環境汙染,清除豬舍附近的垃圾堆和亂草堆,這不是簡單的環境衛生,要給與重視,這是預防疾病的比較重要的並且費省效宏的環節。


二、嚴格進行消毒,要經常保持豬舍內外、運動場和飼料間的清潔衛生,並進行經常性的消毒。

豬舍、運動場、環境和用具採用2—3%燒鹼(氫氧化鈉)水、2—4%來蘇兒溶液、10%福爾馬林水溶液、2—4%臭藥水等藥物溶液進行噴灑消毒。


三、在養殖場進出口要設置消毒槽,槽中經常保持有效的消毒藥物。


四、禁止非飼養人員進入養殖場,飼養員進入雞舍要堅持換鞋、洗手、噴灑藥液,不要在市場購買豬肉及其製品到養殖場。軀除野貓、野狗等動物進入養殖場,養殖場的四周也要進行消毒處理。


五、發現感染非洲豬瘟後的豬都要進行無害化處理,把死豬深埋或用火焚燒,防止汙染環境。


老周說三農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一般最少為四到五天,最長可達半個月,而在實驗室裡面的數據顯示潛伏期為兩天。冬天的時候潛伏期可能會適當的延長。 而且潛伏期內動物體沒有一點病發症狀,發病後死亡率百分之百,發病期一般為二到十天。就目前來講,現在還沒有良好的排毒方法,所以一旦發現疫情基本上都是採取銷燬掩埋的方式。

雖然沒有很好的排毒方式,但是養殖戶可以提前做好防範措施,減少自家生豬染病的可能性。

1、採取全進全出的封閉式飼養髮生飼養生豬,人員進出必須消毒,防止人員帶進病毒感染。雖然非洲豬瘟不會傳染人但是人卻可能把病毒帶進去,間接的傳染給豬。

2、及時對於豬舍消毒,定期清理豬圈為啥,不喂泔水或者垃圾剩飯,更不要用以豬血為原材料製作的飼料餵豬。

3、購買豬仔之前要做好檢疫工作,儘量的不要跨省購買豬苗,更不能從以感染的地區購買豬苗。

4、一旦發現豬圈的豬出現不明原因死亡且數量過多時,要及時的上報當地的獸醫部門,讓他們檢查是否是非洲豬瘟,如果是那麼一定要配合獸醫部門進行撲殺,如果不是也請他們給予技術上的支持,減少豬的死亡數量。

5、不要亂信網上一些治療非洲豬瘟的的方法,多看一下官方渠道的新聞,及時的瞭解關於豬瘟的最新動態。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希望能幫的上你。


種花家的種花匠


非洲豬瘟病毒潛伏期為2——16天,根據目前的防控能力,非洲豬瘟還沒有有效的防治辦法。一旦發現瘟疫情應該立即進行無害化處理,對養殖區進行消毒排毒。最近非洲豬瘟傳播得很厲害,我們鄉的豬肉市場停止交易,政府動員村民處置家裡的活豬。村民們這幾天都在互相幫忙趁還沒有被傳染之前把家裡的肥豬殺掉,清理豬圏防止傳染。看著農民家裡的肥豬準備可以換錢了只能自己殺掉,為他們感到可惜,但沒辦法豬瘟無情,人們只有全力防控!


疫情發生之後應該如何應對?疫情發生後所有的豬都要進行無害化處理,把死豬深埋或用火焚燒,防止汙染環境,病毒傳播人類。對養殖區要進行清洗消毒。

一、對養殖場所進行徹底清洗。農村的豬舍一般都建在離人生活區很近,有的農戶房屋一樓養豬二樓以上住人,發生疫情之後一定要把生豬活動過的範圍清洗乾淨,包括豬份便都要清理乾淨,挖坑深埋或高溫處理。非洲豬瘟可以通過糞便傳播,因此豬糞都要處理好,絕不能讓糞便被雨水沖走造成汙染。


二、對養殖區進行消毒。採用消毒液(可以採用氫氧化鉀)對生豬活動過的區域要全面噴灑消毒液,做到不留死角,包括豬舍,排糞區。飼料人員的生活區和衣物都要經過消毒。每天消毒3~5次,連續7天,之後每天消毒1次,持續消毒15天才能把病毒完全消滅。在常溫條件下,非洲豬瘟病毒可以存活六個月之久,但高溫很容易把它消滅掉。有條件的地方要進行高溫消毒,比如飼養人員的衣服,工具,車輛可以釆用熱水浸泡進行消毒。

三、保持通風。已消毒區域要保持通風,最好能暴露在太陽底下暴曬。病毒在溼潤的環境下容易滋生,對豬舍消毒後一定要保持通風乾燥,把能移動的物品都要搬到太陽底下暴曬消毒。


回望鄉村


何豬道|非洲豬瘟的潛伏期及排毒方式初探

當前國內非瘟疫情的嚴重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與去年非瘟初傳入我國時的輿論情形不同,現在可以從網絡上不斷獲取事關非洲豬瘟的消息。為什麼非瘟可以這麼快肆虐全國,造成如今的狀況的呢?第一是病豬病肉的遠程攜帶;第二是非瘟的高致死率,傳染源未及時清除;第三是無藥可治無苗可防;第四是較長的潛伏期,難以實行全面檢測;第五是病豬大量的排毒。這五大因素,導致疫情快速傳播,一旦進入豬場難以根除的基本事實。那麼非洲豬瘟潛伏期有多長時間?它又是如何排毒的呢?

一、非洲豬瘟的潛伏期多長?


潛伏期是指病毒入侵機體到表現出臨床症狀的時間。非洲豬瘟的潛伏期變化範圍很大,一般為4-19天。

非洲豬瘟臨床表現取決於病毒的毒力、接觸時間、傳播的途徑。高毒力毒株導致超急性和急性發病,中等毒力造成多種臨床症狀: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或不明顯症狀。低毒力毒株造成亞急性、慢性、或不明顯的發病。

在潛伏期內,有輕微減食或竟食意願下降等表現,因為可能仍繼續採食,而不易被飼養人員發現。

二、非洲豬瘟是如何排毒的?


1、首先要了解的是非洲豬瘟病毒在潛伏期即臨床症狀顯現之前就向外界排毒。而且非洲豬瘟的潛伏期又比較長,這就給控制非洲豬瘟疫情帶來很大的挑戰。

2、觀察到臨床表現之後,非洲豬瘟病毒可以通過唾液、鼻涕、糞便、尿液、傷口流出的血液、死後口鼻腔流出的泡沫和血液向外排毒。而且非洲豬病毒通過這些分泌物和排洩物使排毒達到高峰。

病毒摸不著看不到,如何知道病毒在哪?就在病豬排出的唾液、鼻涕、糞便、尿液、傷口流出的血液、死後口鼻腔流出的泡沫和血液中。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通槽母豬發病更快,大欄群養豬不斷接觸傳播發病,且同欄豬更快。病豬因為採食汙染飼料,因為飲水汙染飲水器,這是通過唾液傳播;由於大欄豬通常排洩點是固定的,病豬的糞便和尿液又汙染了排洩區域,因此很快就感染到其他健康的豬隻。

3、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不易控制的點,就是病豬在潛伏期即臨床症狀顯現前就已經向外排毒很長時間了(潛伏期4-19天),因此,相鄰欄的豬被感染的風險極高。所以通常拔牙處理,要同時處理撲殺三個欄(發病欄和左右相鄰的兩個欄),以避免鄰欄的豬處於潛伏期而排毒。

三、如何控制排毒?


1、控制排毒量。仍然飼養在原來欄舍裡,任何人無法控制其排毒的,所以有非洲豬瘟感染壓力的,一旦發現病豬減食或停食,應當及時將病豬移出,這是除了檢測外最早發現病豬的時機,雖然潛伏期已經排毒,但量比較小,一旦出現病毒血症,就會大量向外界排毒。

因此控制排毒量就是更早的將病豬清理出群,遲一分鐘,就有可能向外多排毒。

非洲豬瘟病毒經口感染時,病毒首先在扁桃體和下頜淋巴結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中進行復制,然後經血液和/或淋巴轉移至病毒二次複製的場所-淋巴結、骨髓、脾、肺、肝和腎。病毒血症通常在感染後4-8天出現。(《豬病學第10版》)

2、降低欄舍內的病毒載量。病毒載量較少,而機體抵抗力強時,可能不發病;但病豬不斷排毒,造成感染劑量增加和毒力增強時,機體抵禦不了,就會發病。所以,降低欄舍內的病毒載量,可能會減緩發病或不明顯發病。

  • 一是及時處理疑似病豬和死豬,不在欄內停留也不在場內停留;
  • 二是清除病豬死豬的糞尿排洩物和口鼻分泌物,病死豬處理之後,使用衛可或含氯消毒液沖掉糞便、尿液、唾液和鼻腔血性分泌物。這是清理的過程,也是消毒的過程。
感謝你的閱讀,你的關注和閱讀將使我更加努力創作。

何豬道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是多長時間?如何排毒?

非洲豬瘟從去年8月份傳入我國,距今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

在這之前我國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疫情,對它也不是很瞭解,實際上,非洲豬瘟已經有快100年的歷史了。



1921年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在肯尼亞被發現,之後傳播到葡萄牙,西班牙等地,2007年的時候,俄羅斯爆發了非洲豬瘟。去年的時候在我國遼寧瀋陽第一次被發現,今年越南,韓國等地也爆發了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的注意,是因為它是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的傳染性疾病,而且感染了此病的豬群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是多長時間?

一般非洲豬瘟的潛伏期在5~19天左右。潛伏期的長短又和非洲豬瘟病毒的毒力以及被感染豬群的抗病能力等有關。

非洲豬瘟病毒的毒力又分為強毒,中等毒力,低毒力。

感染了強毒力的豬群潛伏期比較短,臨床表現出急性症狀,體溫升高,皮膚出現出血點,厭食或者嘔吐,病死率高達100%。

中等毒力的毒株潛伏期變長,臨床症狀較急性有所減輕。低等毒力潛伏期更長些,發病更晚。

非洲豬瘟病毒如何排毒?

非洲豬瘟的病毒並不是潛伏期結束之後才開始排毒。非洲豬瘟病毒表現出臨床症狀之前,病毒在體內已經潛伏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裡已經向外界排毒了。

等到豬群出現臨床症狀,體溫升高,精神沉鬱,厭食或者便秘,母豬流產,採食量降低等情況時,病豬所在豬圈已經被感染了。

非洲豬瘟病毒排毒的方式有發病豬以及潛伏期豬群的糞便,尿液,唾液,噴嚏,飛沫等,病豬接觸過的料槽,飲水的水嘴,漏糞板等也含有病毒。


豬場如何防控非洲豬瘟病毒。

現階段疫苗還沒有研製出來,只有提前防控,做好豬場的生物安全,勤消毒,但是也不要一天帶豬消毒好幾次。

注意飼養模式,全進全出是防控非洲豬瘟的最好飼養模式。

做好豬瘟和口蹄疫的疫苗,其他疫苗根據情況適當選擇,不要打太多,因為每一次打疫苗都是一種應激,應激狀態下豬群抗病力低,更容易得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