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學會“目標拆解”,人人都能做好CEO

本期導讀:

學會了“將目標進行拆分”的能力,不僅可以助力我們遠程辦公,即使是在線下辦公中也會幫助我們提高效率。

  • 為什麼需要這項能力?

  • 什麼叫拆解?

  • 如何找到關鍵要素?

  • 這項能力適合每一個人

本文是2020年2月推送的第34篇乾貨,計2880字,閱讀時間5分鐘。

文 | 劉潤

來源 | 劉潤(ID:runliu-pub)

在當前遠程辦公情況下,為了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者應該將目標進行拆解。那麼,如何將目標細分拆解為具體的任務呢?

01 為什麼需要這項能力?

確實,開啟遠程辦公模式後,很多管理者表示,自己安排的工作、任務進展緩慢,下屬不能很好地完成。

為什麼?

這其實是因為在遠程辦公的條件下,很多人做不到自律。

我們在辦公室上班,你不好好幹活,但旁邊有人看著你,你還是能做到自律的。我們把這種行為,叫做他律環境之下的自律。

但在家裡就不一樣了,做不到自律又沒人看著。不但沒人看著,還會有人打擾,如果有小孩,哭哭鬧鬧更會被打擾。

無論員工還是你,其實都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啟遠程辦公的。這時,如果讓下屬完成很多需要大量獨立思考的工作,就會很難完成。

所以,效率比較低。

怎麼辦?

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把目標拆解為任務”的能力。

每天給到員工非常具體、清晰、明確的任務,這時就會顯得尤為重要。員工就可以減少很多思考,按照具體要求,把清晰地任務每天保質保量完成就可以了。

学会“目标拆解”,人人都能做好CEO

02 什麼叫拆解?

可是,具體要怎麼拆呢?

比如,這個月我們的目標是300萬,你準備怎麼拆? 你可能會把這個目標拆成20天300萬,每天15萬的目標。

這是拆解嗎? 不是。這是拆分,是加減法。你只是解決了把大目標拆小的問題。 員工面對15萬這個目標,可能還是不知從何下手。

那什麼是拆解?

拆解任務是乘除法。 實際完成這300萬的目標,不是要你把它拆成20天,每天15萬。 思考一下,你以前是怎麼完成這個目標的呢? 原來是先打電話拜訪客戶,然後再和有意向的客戶簽單。

這時,你就要統計出一個數據,那就是你到底打多少通電話會產生1個訂單,然後多少個訂單可以完成300萬目標。

假設,200通電話產生1個訂單。10個訂單就能完成300萬目標。

這時你的300萬目標=(100通電話×20天)×(1/200)×(300萬/10)

其中,1/200是你電話拜訪的轉化率,300萬/10是你一單平均的客單價。

這時你就知道每天應該讓員工具體做什麼了:每天至少要打100通電話。而不是讓他每天完成15萬。

對員工來說,他是面對具體工作的,對任務負責;作為管理者,你才是那個為目標負責的人,所以一定要把目標拆解為任務。

而且,一旦你把目標拆解成任務,變成乘除法關係,你會發現,你的關注點就變了。

為了完成300萬目標,你關注的就不是每天要完成多少萬。 而是變成了,你是否還有沒有辦法提高客單價?你是否還有沒有方法提高轉化率? 如果能提高這些,就能幫助你完成目標。

這就是把目標拆解為任務,把完成目標變成乘法關係;而不是把任務拆分,拆成加法關係。

学会“目标拆解”,人人都能做好CEO

03 如何找到關鍵要素?

把目標拆解成乘法就結束了嗎?還沒有。

身處不同行業,每個行業的拆解方法各不相同。我們在拆解目標的時候,不是拆成乘法就結束了,而是要找到本行業內特有的關鍵要素。

我們舉個身邊的例子。

比如小區門口的小賣鋪。這天,店鋪老闆看到一個東西挺好玩,覺得會有人買,就花50元進了1個,掛個100元的售價,就擺在貨架上了。掛了一年,有一天,有人看上了,買走了。

夫妻倆很高興,賺了50元,利潤率100%,這很高了。如果他們追求利潤率這個關鍵要素,那確實值得高興。

但在零售行業,利潤率是那個關鍵要素嗎?不一定。

我們以京東為例。

京東也賣這個東西,但是他不賣100元,他只賣60元。

京東的庫存週轉天數大概是30多天,也就是說,他一年大概能賣10次。

什麼意思?假設,京東只有50元進,然後30多天,60元賣出去了,他馬上又50塊錢進,再賣。這樣一年能賣10次。這樣京東一年賺了多少?——100(10×10)元。

雖然,京東利潤率只有20%,遠低於夫妻老婆店100%利潤率,但是賺的卻是他們的兩倍,為什麼?

因為京東貨物週轉次數高,一年的時間,京東是10,而夫妻老婆店是1。

所以,如果你在零售行業,你的目標是增加收入,那麼縮短庫存週轉天數、提高週轉次數可能就是你把目標拆解為任務後的關鍵要素。

你的任務就是如何想辦法提高週轉率。

一旦找到你所在行業的關鍵要素,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行業的“秘密”,也就是你行業的特徵。

我們繼續以京東舉例。京東的核心特徵是什麼?我們上文說是週轉率。京東的庫存天數大概30多天,這是商品週轉週期,也就是物流。

那麼資金流呢?也就是京東真的會像小區門口的小賣鋪一樣,先花50元進貨嗎?不會的。京東付給上游廠商是有賬期的,這個賬期大概是多久?60天。也就是說,京東收到貨後60天會付款給上游廠商。

假設京東的庫存天數就是30天,也就是,京東收到貨後大概30天就能收到終端消費者付款了。

那麼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京東有30天負現金流。這30天京東什麼也沒做,但是這筆錢他卻可以用。

這就是京東這種自營電商的行業特徵。所以,京東這家公司做得越大,就會越有錢。

他的“秘密”,行業特徵是什麼?是要讓上游的賬期大於下游的賬期。

理解了這個事之後,當你再把你的目標拆解成任務時,你就能更快速地定位完成你目標的關鍵要素。

也許會有管理者會說,我的管理就是沒有管理,我只給方向。至於員工通過什麼方式實現,用什麼方法,那是員工要想的。

沒錯。即使你這樣做,也同樣說明,目標最終一定會被拆解為任務,只是在哪一個層級拆解的問題。管理者為目標負責,員工為任務負責。

学会“目标拆解”,人人都能做好CEO

04 這項能力適合每一個人

現在,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不但是管理者,每個員工也應該掌握把目標拆解為任務的能力。

這樣你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我之前在《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課》中,講過上海大眾的一名的哥臧勤的故事,也是同樣的道理。

通過臧勤自己統計,他說,我一次載客大概花17分鐘,其中7分鐘空駛。

這時,為了想提高收入,那麼我就要想辦法減少空駛時間、增加載客時間。

怎麼辦?臧勤舉了很多例子。

比如,醫院門口一定要拉拿著盆的,因為很有可能這樣的顧客是剛出院,出院的人都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所以即使去青浦,打車的時候,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等等。

臧勤這些方法的本質是什麼?

上過商學院的同學可能知道,臧勤為了“減少空駛時間、增加載運時間”所說的這些方法,其實本質上就是在提高UR(utilization rate),也就是提高臧勤每天出車時間的使用率。

但臧勤沒有說出這麼專業的術語,他用最簡單、樸實的語言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把目標拆解為任務,提高UR。

所以說,把目標拆解為任務不但是管理者應該具備的能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能力。

如果疫情之下的遠程辦公是你鍛鍊這種能力的起點,那麼我期待你在隨後的復工時,你要保持這個技能,並不斷鍛鍊、提高。畢竟,一切商業的進步,本質上都是效率的提高。

祝你掌握這個技能,不斷提高管理效率,成就自己,成就公司、同時也成就社會。

本文來源於劉潤(ID:runliu-pub)。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投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你的企業如何申請在線培訓補貼?(內附政策全文)

不止遊戲與視頻!“VR+培訓”特殊時期強勢登場

線上知識產品再迎契機,“筆記俠模式”陪你度過至暗時刻

“定、搭、練”,提升領導力TA就用了三個字

学会“目标拆解”,人人都能做好CE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