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69歲的康熙皇帝,身體一直非常健康,為何會突然去世?

良春喊我才才


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24歲的順治帝福臨因染天花突然病逝,這時候愛新覺羅·玄燁年僅八歲。順治帝生前並沒有立皇儲(太子),在他臨終前德國人湯若望建議,立愛新覺羅·玄燁為皇位繼承人,理由是因為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順治帝接受了湯若望的建議,以遺詔形式正式冊立愛新覺羅·玄燁為皇太子。



康熙帝從八歲開始登基到六十九歲,成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帝

順治帝駕崩後,年僅八歲的愛新覺羅·玄燁被趕鴨子上架成為了清朝的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也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因其年號為康熙,所以被人稱之為康熙帝。康熙帝從登基稱帝到69歲逝世,一共在位61年,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皇帝頭銜,是在他孫子乾隆皇帝的謙讓下保住的)。雖然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他並不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命的皇帝,他在六十九歲時就突然去世了。康熙帝在去世前,還曾經去過狩獵,為何會突然去世呢?


九子奪嫡對康熙帝的打擊是巨大的

康熙帝自從14歲正式親政後,他完成了剷除鰲拜、削平三藩、統一臺灣、驅逐沙俄等一系列的歷史性大事件,其功績還被人稱為“千古一帝”。雖然康熙帝在外人看來是非常的風光,但是猶如清宮大戲般的“九子奪嫡”對康熙帝的打擊是巨大的。康熙22歲的時候立了年僅2歲的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本是希望培養他成為接班人,胤礽長大後不但變得嬌縱蠻狠,他還結黨營私。

在康熙55歲時,他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自從胤礽被從太子之位廢掉後,眾多的阿哥開始對皇位繼承權的覬覦。隨後形成了“九子奪嫡”的殘酷局面,加上康熙帝突然逝世,差點動搖了清朝的國本。


康熙帝在四十七歲開始就疾病纏身

《聖祖實錄》記載:康熙自四十七年冬開始,疾病纏身,衰老體弱,心悸幾危,右手失靈,頭暈、腿腫,“稍早起,手顫頭搖,觀瞻不雅”,“心跳之時,容顏頓改”

根據《聖祖實錄》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康熙帝在中年後,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根據上面對病症的描述,他很大的可能是得了比較嚴重的心臟或者是血液循環上的疾病。他在得這些比較嚴重的疾病後,再加上皇儲之爭帶給他的壓力,只能讓他在抑鬱的心情中,讓病症越來越重,為他的突然去世買下了雷。


康熙帝在去世前,還進行了一次狩獵活動

《清史稿》記載:“冬十月辛酉……癸酉,上幸南苑行圍……十一月戊子,上不豫,還駐申昜春園。”

康熙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去世的,他在去世前一個月還曾經進行了一次狩獵活動,當時正時值寒冬,69歲的他也是因為在這次狩獵中,得了嚴重的傷寒病,回來後就變得特別的怕冷,更要命的是這次的狩獵誘發了康熙帝其他病症。一個69歲高齡的老人還在嚴冬的環境下,進行高強度的狩獵活動,這無異於是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



綜合上述觀點,康熙帝的主要死因猜測如下

意大利人馬國賢回憶:“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可斷言也。”

康熙帝在駕崩之時,是極其痛苦的(號呼之聲,不安之狀),他不但呼喊還伴隨著身體的顫抖,最後在被折磨中死去。觀景猜測,康熙帝在狩獵活動中,因為出了一身汗,把衣服給脫掉了一些,後來並沒有及時穿上,這就讓寒氣入侵,造成了感染嚴重風寒。而他的怪兒子們,卻在他生病期間更加的覬覦皇位繼承權,這讓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最後急火攻心,誘發原先就有的心臟病而去世。


關於野史中說雍正帝毒父登基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清聖祖實錄》記載:“十三日康熙病情加劇,命速召諸子至御榻前,傳位於雍正。”同時在歷史中還記載有康熙晚年曾經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這就說明康熙晚年已經選定了雍正作為皇位繼承人。由此可以說雍正帝完全沒有毒死康熙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