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不听从安倍要求,日本京都宣布中小学继续上课:会把安全放第一位

据《京都新闻》28日报道,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自3月2日起日本全国中小学停课的要求,京都府、滋贺县、京都市的教育委员会在27日晚间加紧研究了应对方案。

不听从安倍要求,日本京都宣布中小学继续上课:会把安全放第一位

京都府教委召集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决定,预定在3月6日举行的高中入学考试中期选拔,将在京都府疫情状况变化不大的前提下继续进行。府立中学3所学校的毕业典礼将缩短时间。

京都府教委会教育长桥本幸三表示:“对于安倍突然的表态,说实话我感到很吃惊。我们将以政府的要求为基础,同时考虑对学生和学校运营的影响,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法。”

另外,京都市教委与校长会议的成员进行了协商,决定该市各家学校3月2日继续正常上课。针对3月3日之后的决定,他们正在抓紧讨论。

京都市教委官员在田正秀指出:“每所学校要调查每个学生的住所、确保其安全、确认各自的家庭状况。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

滋贺县教委也召开了紧急会议,确认了3月的毕业典礼和高中入学考试将按计划进行。针对县立高中等的毕业典礼,要求各校减少来宾和在校生的出席人数,缩短典礼时间。

滋贺县教委教育长福永忠克说:“我们会认真接受国家的要求,我们将会把孩子们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后再做决定。”

延伸阅读:

日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至918例,其中“钻石公主号”上有705例

据日媒报道,截至当地时间27日晚9时,包括“钻石公主号”邮轮上已经确诊的705名感染者在内,日本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增至918例。

截至27日下午9时,日本累计报告918例新冠肺炎病例。 ​​​​

日本全国学校从3月2日起放假,许多日本人都在急切地问这个问题

为了防止新冠肺炎在日本进一步扩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27日傍晚要求日本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从下周一(3月2日)开始临时放假。 ​​​​

“为什么不扩大新冠病毒的检测范围”,日本FNN电视台26日提出的这一问题,代表了许多日本人的疑问。

报道称,韩国近日的日均检测量为6000人份,而日本仅为900人份,导致出现大量希望做病毒检测却被拒绝的“检测难民”。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截至26日,日本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894人,其中包含“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705人。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25日发布的《新冠病毒传染病对策的基本方针》(以下简称《方针》)认为,虽然在日本发现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小群体,但没有地区发生大规模感染。

《方针》要求日本各机构优先治疗重症患者,轻症患者居家疗养,以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不扩大可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的人群范围。关于病毒检测的目的,将从掌握全部感染者,过渡到为治疗需要住院的肺炎患者进行必要的诊断。《方针》警告,出于对是否感染感到不安,未经事先商量就直接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有可能提高感染风险。

《日本经济新闻》26日的社评称,该《方针》的基础是,日本专家会议认为“不可能完全防止个人感染新冠病毒”,而是应尽可能减少重症和死亡患者。

文章说,东京首都圈内很多有良好医疗体系的医院,都为了应对“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病患拼尽全力。若再有更多人需要接受治疗,将无法应对需要更多关照的重症病患,候诊室里的其他病人无法逃脱被传染的可能。

但文章批评说,该《方针》未提出统一的行动计划,而是任由各个都道府县自行决定,“一旦错过现在的时机,恐怕面对医疗体系崩溃、社会陷入混乱的局面”。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前厚生劳动省政务官山井和则25日在国会分科会议上表示,“(国民)最关注的是想要接受病毒检测而不能,而《方针》里并不包含扩大检测范围”,辜负了国民的期待。日本科学家茂木健一郎26日说,日本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的政策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没能迅速对大量人群进行病毒检测,导致出现很多隐藏感染者。他说,不能单纯和他国比较患者人数,政府的应对方针令人难以理解。

但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日本政府的政策符合现阶段的现实。据NHK电视台报道,东北医科药科大学特任教授贺来满夫表示,在传染是扩大还是平息的关键节点,该《方针》是合适的。FNN电视台26日采访的医生久住英二说,病毒检测对疾病的治疗没有决定性意义,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不管是否进行检测,治疗方式都是一样的。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加藤胜信26日在国会表示,本月18日~24日,日本进行的新冠病毒检测共6300人份,平均每天900人份。政府此前说最多每天可做约3800人份,但实际运用远低于该水平。

面对多名议员质疑日本实际检测量太少、许多发热患者被拒绝做病毒检测的问题,加藤表示将进行调查加强应对。共同社称,日本检测总数中约4000人份为“钻石公主”号上的人员。截至25日,韩国的检测量为4万人份。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环球网 中国新闻网 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