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前言

“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五個字裡面——等待和希望。”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也許你還沒來得及看《基督山伯爵》,但是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即使它已經跨越了快200年的時間尺度,但當你看見這句話時依然能夠被它其間所蘊藏的情感打動。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在近兩個世紀以前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部小說最早在巴黎的《辯論報》上進行連載,一經問世就引得巴黎民眾爭相追捧。

如痴如狂的讀者從四面八方寫信到報館,甚至有些讀者為了能提前對小說一睹為快,不惜“賄賂”起印刷廠的員工。

即使過了快200年,在文學史上引起此等轟動的作家也屈指可數。

大仲馬一生著作無數,幾乎是十九世紀最多產的作家。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大仲馬的著作多到什麼地步,連專門研究大仲馬作品的專家都不敢確定,最保守估計他這一生創作了150部小說,90部戲劇。

大仲馬的行文風格不同於他的好朋友雨果的嚴謹和映照社會縮影,大仲馬是通俗文學的代表,從來沒把所謂的文學邊框放在眼裡。

他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在文學上我不承認什麼體系,也不屬於什麼學派,更不樹什麼旗幟,娛樂和趣味,這就是唯一的原則。”

而他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更是將這種後來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總結成“大仲馬式情趣”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

《基督山伯爵》講述的是年輕的水手唐泰斯因遭人嫉恨,先是經歷了奪妻之恨,殺父之仇最後身陷囹圄等一系列苦難,後又遇老神甫相助,逃出監獄,找到寶藏化身伯爵,最終一步步手刃仇人大仇得報的故事。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書中提到的伊夫堡

這本書經過這麼多年反覆的翻拍和鑑賞,從細節上也就是從故事本身,我們已經很難說出一個有新意的觀點來證明這本書的優秀。

所以寒鴉今天不再只抓住情節不放而是從這部作品的整體進行鑑賞,本文將分別從寫作風格、語言運用以及亮眼之處等三個方面,從整體的角度說說這本世界名著到底好在哪。

最後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寒鴉將以本書為例分析大仲馬為何無法得到來自正統文學的肯定,以及在快200年後的今天我們是否還有必要讀《基督山伯爵》?讀這本書對我們如今的現實生活還有指導意義嗎?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01 快意恩仇式的法國武俠:恩必報,債必償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這本世界名著一點也不像別的世界名著那麼文縐縐的,絕對無愧於它“通俗文學裡程碑”的稱號,不掉書袋。

從8歲到80歲,每個讀者都能從這本書裡得到一份來自閱讀的最純粹的快樂。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尤其是涉及到主角唐泰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的人設時,中國讀者一定非常熟悉,這不就是我們的文學特產之一武俠小說嘛。

<strong>寫作特點一:明顯區別於同時期其他名著的主角人設和性格

唐泰斯這個角色的性格非常有別於其他外國名著的主角性格,除了大仲馬外,跟他同時期活躍在法國文壇的作家,不管是福樓拜還是巴爾扎克,甚至是大仲馬的好朋友雨果,沒有一個主角人設是這麼簡單分明又邏輯自洽的

簡單到唐泰斯的人設和《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守捉郎形象是完美重合的,6個字就可以概括“恩必報,債必償”。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在唐泰斯在逃出監獄化身基督山伯爵後,他第一件事做的就是報恩,先是不動聲色的幫曾經的恩人解除破產危機,一直庇護恩人的兒女,直到最後甚至把自己的全部財產都送給了他們。

對他的三個仇人,唐格拉爾和維爾福以及費爾南,唐泰斯又毫不手軟,步步緊逼,徐徐誘之,以對他們來說最殘酷的方式進行了報復。

唐泰斯這種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的性格在他的鄰居卡德魯斯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卡德魯斯最開始照顧唐泰斯的父親,於他有恩,他就十倍百倍的報答,後來卡德魯斯又因貪得無厭謀財害命,唐泰斯報復起來也毫不手軟。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strong>寫作特點二:只為故事服務,不為社會背書的故事背景

《基督山伯爵》的背景主要是在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從這種背景建立上,本書跟狄更斯的《雙城記》有一些相似,但是卻走向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雙城記》的歷史背景和動亂的描述是為了警示當時的英國,是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的。

但《基督山伯爵》卻完全不同,它的故事背景純粹只是為了故事本身而服務,歷史的波譎雲詭不過是大仲馬為了情節引人入勝的手段,絲毫不帶一點對過去的抨擊和對現世的警示。

這樣說可能還是有點含糊,我們將大仲馬和他的好朋友維克多•雨果的作品進行一個對比就好理解了,舉個簡單的例子:

《基督山伯爵》是一本不管你心情好不好你都可以一口氣看完的書,但是你絕對不可能一口氣看完雨果的《悲慘世界》。

大仲馬的故事背景只是為了給唐泰斯塑造一個跌宕起伏的人生,雨果卻旨在寫出一個時代的社會縮影。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大仲馬這種獨特的寫作方式後來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稱為“大仲馬式情趣”,個人特色非常鮮明,只要一讀到就能立刻認出這就是大仲馬寫的書。

02 語言平實,彷彿在與讀者對話的親切對白,世界名著也可以如此平易近人

《基督山伯爵》這部小說,語言非常有大仲馬式特色,不僅把每個人物形象都塑造的鮮明豐滿,且讓人過目不忘。

很多時候我們看外國小說由於名字太長且不符合我們的記憶習慣,很容易出現名字和人物對應不上的情況,世界名著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了,比如說不做筆記根本分不清誰是誰的《百年孤獨》。

但大仲馬的書就從來不存在這種問題,不管長篇或者短篇,劇本還是小說,人物形象總是躍然紙上,《基督山伯爵》作為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就更將這種優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毫不誇張的說,《基督山伯爵》絕對是最平易近人的世界名著之一,所以在這一部分,我們重點分析一下讓它如此平易近人的大仲馬式語言特色。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strong>語言特色一:語言平實,接地氣,堅決不掉書袋

大仲馬的語言風格總是接地氣的厲害,很容易讓人忘了他曾經也是法國最古老的一支貴族後人,擁有著德•拉薩德里這個高貴的姓氏。

他的語言風格平易近人到哪怕是個孩子也能輕易理解,他的故事藍本總是來源於各種民間故事,《基督山伯爵》也是如此。

唐泰斯的原型是一個在拿破崙專政時代受到迫害的鞋匠。

大仲馬在巴黎警署退休的檔案保管員珀歇寫的回憶錄裡看到了這個故事,大為觸動,於是幾經勾勒,鞋匠化身水手,一個讓巴黎沸騰了一年半的小說橫空出世了。

最重要的是,由於大仲馬始終把娛樂和趣味奉為自己的創作宗旨,所以你幾乎不可能在《基督山伯爵》裡找到那些故弄玄虛的掉書袋。

他的敘述總是直來直去,全篇70%以上全是由對白組成,親切的彷彿是在跟讀者對話。

<strong>語言特色二:懸念得當,閱讀體驗極佳

當年《基督山伯爵》之所以能引得讀者為了提前看一眼唐泰斯的後續,就不惜賄賂複印社的員工,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大仲馬太會安排懸念了。

你肯定遇見過看不下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人,你也肯定遇見過一讀《悲慘世界》就想睡覺的人。

但你一定沒遇見過看不下去《基督山伯爵》的人,儘管它有100萬字,但憑藉著它引人入勝的懸念俘虜了成千上萬的讀者,讓人恨不能上廁所都帶著它。

大仲馬的懸念總是恰到好處,勾起你的好奇引你一直讀下去,在你馬上就要不耐煩時,立刻滿足你的好奇心,你剛滿足沒一會兒,下一個懸念又開始了,週而復始,勾得你欲罷不能。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03 優秀的作品一定有一個充滿爭議的結尾

古往今來,有一個算一個,絕大多數優秀的作品都有一個充滿爭議的結尾,那什麼叫充滿爭議的結尾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可以引發讀者討論的結尾。

一部作品的完成通常是由兩部分組成,作者一部分,讀者一部分,缺一不可。

好的作品通常都能引發讀者強烈的情緒互動,想表達,想討論,而一個充滿爭議的結尾就是促成這種情感互動的絕佳手段,很明顯,《基督山伯爵》就具備一個非常有爭議的結尾。

<strong>在小說中,即使到最後唐泰斯依舊沒能和梅爾塞苔絲有一個完滿的結局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基督山伯爵》裡每一個被唐泰斯懲罰的人,幾乎可以說全部都是罪有應得,但只有一個人何其無辜,這個人就是梅爾塞苔絲。

她始終心繫唐泰斯,嫁給表哥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她這一生除了最開始跟唐泰斯在一起的時候,幾乎沒有幸福過。

總是陷在陰謀和欺騙裡,最開始是表哥騙她,後來唐泰斯化身基督山伯爵,實施復仇大計時依舊騙她。

她有什麼錯呢?錯在她的善良和痴情嗎?錯在她容顏的過分美麗嗎?

在結尾的決戰前夜,梅爾塞苔絲哭泣著向昔日的戀人求情,卻被毫不猶豫的拒絕。

“你感受過你父親在你離開後死去的痛苦嗎?你見過你所愛的女人向你的情敵伸出手去,而你在深淵奄奄一息嗎?”

“沒有,但我看到了我一直愛著的人,準備變成殺我兒子的兇手!”

一直愛著的人因她受盡苦楚,如今戀人終於平安歸來,代價卻是自己兒子的生命。

書裡作者毫不留情的處理方式,讓梅爾塞苔絲格外引起讀者同情,多少人默默希望唐泰斯和梅爾塞苔絲能夠破鏡重圓,可惜渴望圓滿結局的書粉只能在電影版裡聊以安慰了。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這種書裡分開,電影裡有個美好結局的形式,讓我想起了張愛玲的《色戒》,也是如此。

小說裡儘管王佳芝最後為易先生付出了一切,但是易先生的心卻沒有一秒在她身上,不過逢場作戲,但是電影版,李安卻給了王佳芝最後的溫柔,至少易先生還是愛上了她。

04 大仲馬為什麼始終無法得到傳統文學的肯定?快200年後的我們還有必要再讀這本書嗎?

大仲馬在通俗小說上的地位毋庸置疑,當之無愧的通俗小說之王,但是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大仲馬幾乎從來都沒有得到過傳統文學的肯定,大多數時候還會收穫鄙視的白眼一枚。

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我們就簡單說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局面?

<strong>首先,人物性格過於簡單直接,形象鮮明的同時也缺少了層次感

從古到今,暢銷文學都有一個無法掩蓋的短板,就是人物形象上過於鮮明直接,基本上一個人設走到底,《基督山伯爵》作為暢銷書鼻祖自然也有這個短板。

不管是唐泰斯還是其他的人物,諸如唐格拉爾,他們的形象都非常簡單鮮明,即使是個小孩子也可以憑著直覺概括出來。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但是像傳統文學,比如同時期的福樓拜創作的《包法利夫人》就不是這樣,人物形象很難三言兩語就概括出來,往往是一層一層又一層,讀者分析寫的比作者都多。

<strong>其次,在極力為讀者打造一個好的閱讀體驗時,也就註定了這本書很難有太多深層次的東西可以挖掘。

就像我們前邊分析過的一樣,大仲馬的故事背景只是為了故事服務,但諸如雨果之類的作家卻往往見微知著,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縮影。

大仲馬想給讀者一個絕妙的故事和完美的閱讀體驗,雨果這一類傳統文學代表人物卻希望作品能夠給社會以啟示,而這也恰恰是傳統文學的一個創作基本框架。

在創作目的上大仲馬就已經完全偏離傳統文學了。

不過坦白說,一個把“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放在心裡常說的人,又怎麼可能在乎自己能不能得到傳統文學的肯定?

畢竟不管是《三個火槍手》還是《基督山伯爵》都證明了大仲馬無可比擬的魅力。

更何況,在大仲馬去世時,雨果曾經為他寫了這樣一段話:

他就像夏天的雷陣雨那樣爽快,是個討人喜歡的人。他是濃雲,是雷鳴,是閃電,但他從未傷害過任何人。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像大旱中的甘霖那般溫和,為人寬厚。

也算是全了當年大仲馬的那句“若吾不為吾,吾願為雨果”了。

至此,誰還在意大仲馬能不能站上傳統文學的殿堂呢?

<strong>最後,咱們再談談我們究竟還有沒有必要在今天再讀這本快兩個世紀以前寫成的書呢?

寒鴉的答案是,當然有必要,原因有二。

1. 你很難再在世界名著裡找到如此有趣的長篇小說,讓你把一百萬字看起來好像十萬字的感覺,《基督山伯爵》絕對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給你沉浸式閱讀體驗的名著之一。

2. 主人公唐泰斯給我們每個人都打造了一個精神世界裡的烏托邦,在經歷那麼多磨難之後,仍然是慷慨而且善良的,博學多識,現實版所有殺不死你的都將使你變得堅強。

我很感謝在我小學的時候就讀到了這本名著,讓我能在這麼多年後受到挫折和打擊時,依然還抱有希望,也許我永遠不可能擁有唐泰斯的財富,但至少可以努力像他一樣博學。

下一次我再遇到挫折時,我依然會再告訴自己一遍:“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五個字裡面——等待和希望。”

大仲馬:你可以鄙視我,但《基督山伯爵》會證明通俗文學的魅力


結語:

2002年大仲馬被葬進先賢祠,跟他一起被葬在這裡的還有他的好友雨果,當時的法國總統希拉剋在儀式上說了這樣一段話:

跟大仲馬一起被珍藏進先賢祠的,還有童年時候美好的閱讀時光,激情和浪漫。

我永遠感激《基督山伯爵》所帶給我的在童年時美好的閱讀時光,激情和浪漫。



歡迎關注,我是寒鴉,一個不想當設計師不是好撰稿人的翻譯崽,頭條月度優質賬號,我們下條動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