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抗日神劇裡為什麼沒有“鳩山”這一日本姓氏?原因其實很簡單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快餐文化”越來越普遍,我們似乎已經只追求“速度”而不考慮內涵了!比如在看待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很多人都只停留在表面,覺得這個人就是一個壞人,但是他並沒有考慮過“真的是這樣嗎”?沒有對現有的認知提出疑問,所以導致出現了認知缺陷,從而當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的時候,這些人就會毫不猶豫的反對和指責。

當然了,這些也只不過是少數人而已,大部分的人還是會以理性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件事物的。但是,作為“快餐文化”衍生下的“抗日神劇”為何還能上得了老百姓的電視熒幕呢?

抗日神劇裡為什麼沒有“鳩山”這一日本姓氏?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起“抗日神劇”,筆者猜一定會有很多想吐槽,什麼“手撕鬼子”、“太極拳打鬼子”的奇葩橋段,這些真的符合史實嗎?顯然是很不符合的,甚至可以說是篡改歷史,胡編亂造。

不僅是我們吐槽,在看完這些抗日神劇之後,日本人也坐不住了!日本就有一個家族將抗日神劇告上了法庭,稱不能再抗日劇中出現這個姓氏,並最後取得勝訴。而也正是在此次事件之後,抗日神劇裡面再也沒有用到此姓!

這一家族便是日本著名的——鳩山家族。

抗日神劇裡為什麼沒有“鳩山”這一日本姓氏?原因其實很簡單

鳩山家族,源自日本美作勝山藩的世襲武士,到鳩山由紀夫,已經有四代家族成員擔任過首相、外交大臣或議員。而這四代人都與中國頗有淵源。鳩山家族的中國故事,已然反映出中日關係史的另一個側面。

首先來說,第一個和中國打交道的鳩山家族的成員,便是“鳩山和夫”,主要事件是出面調停與北洋水兵的衝突。這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抗日神劇裡為什麼沒有“鳩山”這一日本姓氏?原因其實很簡單

1887年,鳩山和夫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回國後出任外務省調查局局長和翻譯局局長,專門處理涉及“洋人”相關事務。在1886年8月,中國海軍北洋艦隊的“定遠”、“鎮遠’、 “濟遠”、“威遠”四艘戰艦組成的艦隊訪問日本長崎。

8月13日和8月15日兩天,中國水兵上岸之後便與日本警民發生了衝突。在這次事件中,雙方死傷了很多人。而當時被日本政府派去處理這一事件的,正是鳩山和夫。

同月18日,鳩山和夫匆忙趕到長崎與中方進行交涉,最終達成協議,日本將對中法進行賠償。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崎案”。該事件結束之後,清朝政府為了感謝鳩山和夫在該事件中處事公正,頒發給他一枚二等龍寶勳章。

抗日神劇裡為什麼沒有“鳩山”這一日本姓氏?原因其實很簡單

1896年的時候,40歲的鳩山和夫開始出任眾議院的議長,之後還出任東京專門學校(後來的早稻田大學)的校長。在任職期間,他採取了相對開明的教育方針,積極吸納中國留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1905年的時候,早稻田大學還專門成立了“清國留學生部”,第一年就招收女中國留學生七百多名,這在當時的日本國內還是首屈一指的!

抗日神劇裡為什麼沒有“鳩山”這一日本姓氏?原因其實很簡單

除了鳩山和夫之後,還有後來的鳩山一郎、鳩山威一郎、鳩山由紀夫等鳩山家族的人,皆與中國建立了友好的關係。特別是鳩山由紀夫,在他從政期間,他就多次率團訪華,在2000年的時候作為民主黨代表訪華時,還在中國人民大學發表演講,其題目為《以日中建立共通議程的時代為目標——建 立“同心同德”的日中關係》。

之後,鳩山由紀夫還多次反駁“中國威脅論”,強調“中國不是威脅”。此外,他還表示自己在就任首先之後不參拜靖國神社。可以說在很多問題上,鳩山由紀夫與中國的認識是一致的。

抗日神劇裡為什麼沒有“鳩山”這一日本姓氏?原因其實很簡單

可以說,在日本的諸多政治世家中,在政治、民間交流與中國有如此密切關係的,僅鳩山這一家族。

所以當“鳩山家族”的成員得知中國有一部抗日神劇用了自己家族的姓氏,不僅傷心還很生氣,遂提出不準在抗日神劇中出現“鳩山”這一姓氏。

對於鳩山家族的這一行為,你們怎麼看呢?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