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晚期胃癌能用免疫治療嗎?PD-1抑制劑可以治胃癌嗎?

尤鳳燕


PD-1/PD-L1藥物通過釋放患者體內的T細胞活力達到治療目的,這個原理適合多種癌症的治療。對免疫治療比較青睞的美國FDA在五年時間裡僅Keytruda(可瑞達)就批准了幾十種實體瘤的適應症。中國患者最關注的病症之一是胃癌,目前我國尚沒有批准免疫藥物,同時靶向藥物也很少,大部分晚期患者的預後都不是很好。我國是全世界胃癌發病人數最多的國家,很多患者寄希望國產PD-1藥物治療晚期胃癌能夠成功,最近傳出的試驗結果顯示患者可以獲益。(下圖是個PD-1的藥物原理)

這次披露的國產PD-1藥物治療晚期胃癌的試驗是NCT02915432,主要評估特瑞普利單抗(拓益)在晚期胃癌、食管鱗癌、鼻咽癌和頭頸部鱗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療效。


注:特瑞普利單抗是君實生物研發的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在去年12月獲批用於化療後的局部晚期或晚期黑色素瘤。

目前此項試驗是一項Ib/II期的試驗,晚期胃癌患者被分為2個隊列。隊列1中納入58例化療耐藥患者使用特瑞普利單抗(3mg/kgd1,每兩週一次)單藥治療;隊列2納入18例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單抗(360mgd1,每三週一次)聯合化療方案(奧沙利鉑或卡培他濱)兩種方案,都作為一線治療。

本次試驗研究的要點:

接受特瑞普利單抗(拓益)單藥治療的晚期胃癌患者,國產PD-1藥物拓益表現很好的抗腫瘤性和安全性。目前認為高腫瘤突變負荷(TMB-H)或可作為總生存(OS)的預測標誌物。

本次試驗的主要終點是客觀緩解率(ORR),次要終點包括安全性、疾病控制率(DCR)、緩解持續時間(DOR)、無進展生存(PFS)和總生存期(OS)。探索TMB或PD-L1表達與藥物效果之間的關係。

初步結果顯示:

在療效方面,隊列1患者ORR為12.1%,DCR為39.7%,中位DOR為9.4個月,中位PFS為1.9個月,中位OS為4.8個月。

隊列2患者的ORR為66.7%,DCR為88.9%,中位PFS為5.8個月,中位OS未達到。

在TMB與PD-L1表達對治療效果預測的關係顯示:

TMB-H組OS顯著長於TMB-L組(14.6個月vs4.0個月,HR0.48,p=0.038),而PD-L1過表達與明顯的生存獲益無關。

關於安全性,在隊列1中,77.6%患者至少經歷過一次治療相關不良事件,22.4%患者經歷了3級或以上的TRAE。在隊列2中,94.4%患者至少經歷過一次TRAE,38.9%患者經歷過3級或以上的TRAE。依舊說明聯合治療的副作用高於單藥治療。

研究者指出,這是首次報道抗PD-1單藥作為搶救治療或聯合奧沙利鉑作為一線治療,在中國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更早之前公佈另外一項II期試驗中,卡瑞利珠單抗(艾立妥)聯合化療(奧沙利鉑)一線治療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癌,客觀緩解率達到44%。

本次試驗納入48例患者,全部未接受過標準治療,且HER2表達陰性,其中43例可進行評估。

試驗初步結果是:

28例(65%)患者觀察到PR,19例(44%)患者可確認為PR,14例患者SD,10例患者出現PD,療效持續時間和無進展生存時間未達到。

回顧國外PD-1藥物Keytruda(可瑞達)治療胃癌試驗效果

該試驗時KEYNOTE 059(NCT02335411),這是一項開放標籤,多中心,非比較,多隊列試驗的結果,共招募259例胃癌或胃食管連接腺癌患者。其中143例患者具有PD-L1表達和MSI/MSS或MMR狀態。在這部分患者中客觀緩解率為13.3%(遠低於國產PD1藥物效果);只有1.4%有完全反應,11.9%有部分反應。對於藥物的平均響應時間也僅有2個多月,持續一年以上的只佔26%。

目前看到的兩種國產PD-1藥物治療晚期胃癌的試驗的規模並不大,公佈的結果顯示有效率相當好,優於國外知名PD-1抑制劑藥物可瑞達。這樣的數據真的會給患者帶來更好的信心,希望能儘快完成相應的試驗,通過上市審批。


美中嘉和聊腫瘤


癩蛤蟆皮炸雞蛋,每餐兩個,每天早晚各一次。連續三個月。專治胃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