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人李哥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言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這是個涉及到人倫綱常的問題,考驗著為人子女如何與父母正確相處的情商。

雖說時過境遷,這句話的本意多少帶些三綱五常的封建糟粕,但是從社會的倫理常情來講,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


據查閱相關史料,這句話出自西漢禮學家戴聖《禮記》一書。原句為“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意思是作父母的不能向別人誇耀子女的功德,作子女的也不能向外面揭露父母的過錯。

至於什麼時候,這句話演變成了“子不言父過,女不言母奸”,真還不好考證,不過意思基本還是一致的。

在封建社會中,講究的是百善孝當先,什麼事情唯父母之命是從也,子女在父母面前不可有絲毫的違拗,更沒有申訴辯解的權利。

如果膽敢大庭廣眾之下揭示父母的過錯,這簡直是冒天下之大韙了,必然會受到來自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歷史上有關這樣的例子也不少。


比如,燭光斧影迷案中的宋太宗趙光義,他與兒子趙元佐的關係處的就非常僵恃。

趙元佐看到自己的父親為了奪得皇位,先後除掉了自己的叔伯趙匡胤和趙廷美,還把堂兄趙德昭逼死了,為此內心糾痛無比,不能理解父親這種骨肉相殘的殺戮。

雖然父親把自己立為太子,卻沒有多少減輕他對內心的不滿。

後來因為一件小事,父子二人反目成仇,趙元佐竟然一把火將皇宮後院給燒了,以此來發洩心中的怒氣,惹得趙光義大為惱怒,不顧文武百官的阻攔,將趙元佐的太子這位廢除了,以致趙元佐終日以酒為伴,放浪形骸,鬱鬱而終。


歷史上還有一個故事也挺意思,說的也是三綱五常的道理,只不過已上升為“子不言父過,臣不彰君惡”的高度了。

封神演義中說西歧伐紂時,為阻擋討伐暴君的正義之師,當時的所謂天下義士伯夷、叔齊以犯上作亂予以聲討,他們的理論依據是:

臣聞:“子不言父過,臣不彰君惡。故父有諍子,君有諍臣。只聞以德感君,未聞以下伐上者。今紂王,君也,雖有不德,何不傾城盡諫,以盡臣節,亦不失為忠耳。…..臣又聞至德無不感通,至仁無不賓服。苟至德至仁在我,何兇殘不化為淳良乎!”

儘管伯夷、叔齊承認紂王“不德”的事實,但他們還是要求姜子牙等“盡臣節”。他們的理論依據是以德報怨,以德感君。


由此可見,封建的綱常是維護舊秩序的法理,他們對舊秩序的腐朽墮落視而不見,極力鼓吹君父綱常的尊嚴,不論過去和現在,怎麼看都是社會前進的絆腳石,是多麼的荒謬和可笑。

再回到現實生活中,作子女的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天經地義,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時的二十四孝就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

然而,提倡孝道並不是一味地盲從,不加任何的辨別,而是有原則地盡孝,更不能為了盡孝而突破社會的法紀道德,這是子女思想意識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之一。

那麼,如果父母做了錯事,我們應該如何勸諫呢?縱容雖說不對,但直截了當的橫加指責也不可取,我認為要講究方式方法才好。

在此,我想引用《論語》中的故事“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簡單的解釋一下。


話說孔子出遊到了某地,有人告訴他,我們這裡的百姓性格耿直,是非分明,即使父親偷了別人的羊,兒子也會出來指證的,您看我們這裡可以算得上首善之地嗎?

孔子聽了卻不以為然道,我們那裡與你們這有所不同,子女做了錯事,父母為了親情會為子女隱瞞一點;父母做了錯事呢,也是一樣的。

這樣做並不是沒有底線原則,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講究更人性化的方式來處理,力爭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法,這樣豈不是更好一點呢?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這句話的理解很簡單,子是沒資格言父之過;同樣女不道母奸;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所謂的父是天;母是地;我個人不絕對認可這話有百分之百的道理,畢竟孩子會有自己的判斷和認知;在大千世界裡不難看出有一些父母的確不直孑女的尊重;和理解;不言不等於父母就是對的;只不過自己的父母跟別人說沒任何意義,我老公的小叔就是這樣的人;全家人沒一人對他有好感;過年的時候每個兒子給幾斤肉;小兒子當著很多人的面說;你有什麼資格來我家要肉吃;你的一輩子又給了我們什麼呢,這還用別人言嗎,


遠道而來的胡媽


農村老話說“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老話都有傳承,因此也具有明顯的時代色彩;在古代,父子,母女之間的關係以孝來規範,如果違反了就是犯罪,孝的具體表現則是“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下面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

“子不言父過”意思是父親說的話對於兒子來說,都是正確的,是要絕對服從的;並且,兒子是沒有權利對父親的言行進行評論。如果不遵從父親的意願,即便父親所說的話,做的事不正確,就是不孝,所謂孝,即順,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女不道母奸”,這裡的奸,是奸詐,投機,取巧的意思;都是不良的品質和行為。一位母親,再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即便耍心機,欺騙別人,占人的便宜,或者教導女兒,女兒也不能說這是不正確的,更不能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母親的不是;這同樣是孝的表現。

所謂的“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天下無不是父母”的具體表現;這種孝的觀點是非常不正確的。尤其到了現在這個時代,這種觀點更是要不得。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經歷,有不同的知識儲備,面對同一個問題,會用不同的看法;並不見得父母的看法就比子女高明。同樣,父母的看法不一定就那麼一無是處,說不定更實際,更能解決問題。

所以,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的關係,不應該再用老話來規範,也不能完全的拋棄,認為荒謬至極;正確的做法是相互溝通,正確的,有理的,符合道義的,不論是誰的決定,都應該認同。這樣的做法,才是明智的,理應提倡的。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這句俗語說的意思,作為兒子不要在外人面前談論父親的過失,作為女兒不要在外人面前談論母親的奸詐、奸巧或自私的事情。

這句話體現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孝道文化和君子的為人處世。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為人子女對父母盡心奉養並順從即為孝。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其中大人包括上級、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

無論對於父親的過失,還是母親的奸詐、奸巧或自私的事情,作為子女也不是不聞不問、聽之任之,而是要選擇方式方法,善意提醒。正如《三字經》中講的:“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就是說父母有過失,子女勸其改正,和顏悅色,柔聲細語。父母不聽其勸告,子女也要再次和顏悅色勸告。就算哭喊著勸告,被父母打罵也無怨無悔。

這句農村俗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於家庭和睦,對於父母身心健康,對於子女為人處世,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英子1164


子不言父過的意思是:作為子女不能說父輩的過錯。

在以前,傳統思想根深蒂固,長輩和晚輩之間 有著嚴格的相處方式,不像現在很多子女和父母的相處就是朋友模式,可以彼此之間交流興趣愛好,促膝暢聊。在古代,子女對待父母必須恭恭敬敬,而且保持一定的距離。

不能指責父輩的過錯,即使父輩有一些過錯的時候,也不能直接去指摘。可以選擇在適當的時候用委婉的方式來表達,千萬不能在公眾場合指責,這樣周圍的人會覺得這個家庭的家教不好,父輩對子女的教育很失敗,也會嘲笑父輩。

女不道母奸的意思是:作為子女不能計較母親的心思和做法。

在我國大部分家裡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也就是說男人在外面工作奔波賺錢,養活一家人。女人大部分照顧家裡,教育孩子,贍養老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傳統重男輕女思想的逐漸消除,現在很多女人也能在外面撐起一片天。

城裡生活壓力大,很多家庭都是兩人都在外面工作。但是在古代,婦女都留在家裡,洗衣做飯,相夫教子。家庭瑣事很繁雜,葉很費心,要打理好家裡大小事,需要花費一定的心思。所以作為子女,不能去計較、埋怨母親的一些心思和做法。要理解她的做法,尊重她的決定,沒有哪個母親不希望家庭和睦,所以她們的初衷都是好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很多農村俗語大道至簡,但寓意深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有借鑑作用。這句俗語意思是讓我們尊敬父母,孝順父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如果父母出現了一些過錯,也不能在公眾場合去指責他們,那樣會被周圍的人所嘲笑,父母也會有失面子。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委婉給父母提醒。

如果你有其他的觀點,歡迎點贊、留言。歡迎關注【農技天地】與你分享更多三農問題!

農技天地


“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當兒子的不要直言父親的過錯,當女兒的不要說母親奸詐。(我覺得不是指母親和人通姦,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不守婦道打死勿論)

這句話在古代沒任何毛病,放到現代有待商榷。

我國古代講究的是“三綱五常”,“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這個詞兒出自於西漢大儒董仲舒之口,他是根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總結而來的。

無論孔子還是董仲舒,都認為人們應該遵守一種尊卑、高低、貴賤之別。也就是說當皇帝的要有一個皇帝樣,當臣子要有臣子樣……

即便皇帝犯了錯,當臣子的要口下留情,要給皇上一個面子。

比如殺岳飛明明是高宗的旨意,秦檜奉命執行,最後秦檜卻為高宗背了黑鍋,至今秦檜的鑄像依然跪在岳飛面前贖罪,高宗是皇帝,當然不會受到任何指責。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清朝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他為慈禧背了一輩子“賣國賊”的黑鍋,你見過李鴻章說過慈禧的不是啊?

涉及到父子、母女也是這樣。

相傳舜的父親不喜歡他,舜的母親死的早,父親續絃娶了後老伴,生了一個兒子,即舜的異母弟。

父親喜歡弟弟不喜歡舜,父親和弟弟想法百計想害死舜。顯然父親有錯,舜卻沒有怨恨父親,而是以德報怨,數次死裡逃生,最後因德高望重成了一國之君(三皇:堯、舜、禹)。

古語云“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當初秦始皇猝死後,宦官趙高和次子胡亥陰謀奪權,趙高冒充秦始皇的筆跡,傳詔秦始皇的長子扶蘇自殺。

扶蘇雖然感到蹊蹺,但還是自盡而亡,扶蘇連辯解都不敢,他哪有勇氣指責父親有過呢?

由於尊卑和家庭倫理思想的薰陶,古代家庭秩序由一家之長確立,父子之間的關係猶如君臣關係,父親說了算。

即便父親有過錯,當兒子的不可以直言父過,同樣女兒也如此,母親再奸詐也不能指責。

這句俗語放到現代有點不妥,父親有錯,當兒子的不能沉默不語,而是要耐心相勸,比如父親偷了人家的東西,當兒子的應該勸父親收手,這是為父親好,避免父親滑向深淵。

如果女兒發現母親有外心,不要置若罔聞,應該單獨規勸母親珍惜安定的家庭生活。總之晚輩規勸長輩要好言好語,千萬不要激化父子、母女之間的矛盾,尊老是古今永遠不變的基調。


秉燭讀春秋


上樑不正下樑歪。龍生龍,風生風,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子不教,父之過。這些言論都是很有道理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刻和深遠的,如果父母行為不端,那麼往往會影響到孩子,孩子仿效父母長大後,也往往會染上不良品德。因而一個有見識的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是非常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的,努力給孩子做出一個做人的正確榜樣。

但世間總有行為不端之人,他們的孩子長大後,雖然也會染上不良品德,但經社會上教育和歷練,有的人還是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的,並努力糾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人生態度,有的人還做出了一番偉岸的事業。

那麼,對待自己父母原來的行為不端應持什麼態度呢,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外揚者是那些繼承了父母行為不端的人,俗稱其為“二百五”,外揚人家在小看你父母的同時,同樣也小看了自己。而變為品德好,有出息的那部分人,採取的態度是“子不言父過,女不言母奸”。

何為“子不言父過,女不言母奸”。這句話是說,有出息的兒子是不說父親這輩子的行為不端之事的,行為端正的女兒是不說母親當年與人同奸之事的。說了,只會對自己的生活不利而無一點益處。比如一個女人出嫁後,向人說當年母親的出軌之事,人家就會覺得什麼樣的母親什麼樣的女兒,是不是你也愛紅杏出牆呢。更何況,舊時的農村,每個村子裡總有幾個年輕就守寡的寡婦,過去的農村婦女沒文化也無能耕田,有姿色的年輕寡婦為養孩子生活所迫,就只能招野漢子,做了暗娼,女兒長大後把母親當年的事拿來說,即不理解母親的悽苦,人家還會罵你是婊子養的。

還有一層意思,萬事孝為先,對父母說三道四,是不孝順行為,就是對父母過去的過失也應採取包容的態度,切不可張揚出去。




春日之虎


孝道,是農村人最在乎的。自古以來就有"百善孝當先"的說法,把"孝"排在第一位,可見對"孝道"得重視。

"子不言父過",說的就是作為兒子,不能評論父親的不是,更不能向別人去傳播。父親做事,兒子沒有評論對錯的權利。父愛如山,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好,如果兒子不懂得這個道理,對父親指手劃腳說三道四,是會被別人不恥的。



就算父親有哪裡做得不夠完美或不妥,兒子也不能指責父親,最多也只能委婉的對父親勸一下,要知道,養育之恩大於天。父親是生命裡最愛你最能保護你的人,他關鍵時刻可以用生命保護你。



"女不道母奸",這句話和上一句道理相同,女兒不能說母親的壞話,母親做事不論對錯,都沒有做女兒的評說母親的道理。母親歲數大,她所經歷的那個年代不同,處事方法可能和女兒有所不同,女兒要多理解母親,對與不對都要多誇讚母親。

鄰居一女孩外出打工,時間長了沒回家,她母親想她了去看她,她母親沒見過世面,弄出很多笑話,她女兒從不在人前對母親有什麼不滿,總是依著母親,讓她高興。她知道母親養她的不容易。



她覺得有媽媽在,就是最好,別人愛怎麼看怎麼看,她帶著母親出去玩了幾天才把她送回家。當然,不論父母還是母親,如果做的事情不僅僅是對與錯界線,觸碰到法律時,做為兒女就不能不言了,那樣不是"孝",是害父母,兒女要說服父母迷途知返,正確理解"孝道",才是正理。


大山梅子


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有些道理,但不應全盤收納,對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對。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有其精華,也含有糟粕,而應有取有棄。

《禮記》有這麼一句: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這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應是據此而來。這話在現在看來,用辨證思維去看,是對了一半,有一半不太對的。對的要繼承,不對的也應敢於拋棄,不要固守,不分對錯而全盤接納也是不對。

從孝敬孝順的角度說,父母有生養之大恩,要終生不忘,要悉心盡責去贍養孝敬,感激感謝父母之大恩,要維護父母利益名聲。但人無完人,父母也會有過錯,一般之下,作為兒女晚輩的不可輕言父母的過失,但不能一點不關心父母的過錯,不然,也是大逆不道,適當婉轉的幫助父母糾錯改錯,也是做兒女應該做的,也是一種更孝順尊重父母的行為。只是父母有錯時,為父母改過糾錯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考慮到父母的心理臉面與接受程度,不要不分場合環境,就開門見山,直來直言其過錯,那樣會弄巧反拙,起不到作用,還被誤解,說成對父母不尊不敬不孝不順是大逆不道的。

子不言父過,作為兒子是不應該說父親大人的過錯的,特別不宜在對外場合時,更不要輕言父過,要會維護父之名聲,言父過,也等於間接言己過。有過要說,有過要改,但要分場合,要講策略方法,不可隨便胡來,懂禮數,講品德。女不道母奸,其理一樣,做女兒的不可輕言母之不是,家醜不外揚,女要護母,不應毀損母。那怕母有過錯,有醜,也不要隨便說母,說要場合,勸母改過也要講究策略方法,這樣才可做好,不可嫌棄母,不孝母。背後言父母過失,在大眾面前說父母,不是做兒女應該有的行為,特別不應發生在有品德兒女的身上。做人處事,要會思有前想後,對待父母更應小心謹慎,多些感恩孝敬。





樹德漢碩


自古以來我們對孝道的傳承,我們都是很重視的。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出自《禮記》這本書,子不言父過,就是說兒子不能說父親的過錯,在封建社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觀念是很講究的,這也是禮教的核心思想,當兒子的就是不能和父親犟嘴,在那個三綱五常的社會環境下,這就是孝。下半句,女不道母奸“奸”這個字可以理解為自私、奸詐、投機取巧的意思,在古代講究一個,仁、義、禮、智、信,我們知道這句話中提到的“奸”很顯然就是一個不好的品性,做了這樣的事情呢?就會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指責的,從古代到現代,父母為尊,這是綱常倫理,但是隨著思想的進步,我們不難發現,孝順也是可以辯證來看的,孝不是一味的愚孝,而是有所掂量,對於父母的命令,父母的話,我們不能隨便的聽從,要仔細斟酌是否是對的,如果遇見父母做了不應當的事情,我們應該去及時的勸解她們,說明是非對錯,而不是直接反駁父母,這才是真真正正孝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