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最全面的資產負債表分析法總結

資產負債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帳、分類帳、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序後,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於最短時間瞭解企業經營狀況。

一、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1、資產負債表向人們揭示了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用貨幣表現的經濟資源,即資產的l總規模及具體的分佈形態。由於不同形態的資產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有不同的影響,因而對企業資產結構的分析可以對企業的資產質量作出一定的判斷。

2、把流動資產、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聯繫起來分析,可以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這種能力對企業的短期債權人尤為重要。

3、通過對企業債務規模、債務結構及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可以對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及舉債能力作出評價。一般而言,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佔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重越大,企業清償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企業進一步舉借債務的潛力也就越大。

4、通過對企業不同時點資產負債表的比較,可以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發展趨勢作出判斷。可以肯定地說,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表對信息使用者的作用極其有限。只有把不同時點的資產負債表結合起來分析,才能把握企業財務狀況的發展趨勢。同樣,將不同企業同一時點的資產負債表進行對比,還可對不同企業的相對財務狀況作出評價。

5、通過對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有關項目的比較,可以對企業各種資源的利用情況作出評價。如可以考察資產利潤率,運用資本報酬率、存貨週轉率、債權週轉率等。

二、閱讀資產負債表的幾個要點

1、瀏覽一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你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由於企業總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而它的增減變化與企業負債與股東權益的變化有極大的關係,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2、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

例如,企業應收帳款過多佔總資產的比重過高,說明該企業資金被佔用的情況較為嚴重,而其增長速度過快,說明該企業可能因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或受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結算工作的質量有所降低。此外,還應對報表附註說明中的應收帳款帳齡進行分析,應收帳款的帳齡越長,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又如,企業年初及年末的負債較多,說明企業每股的利息負擔較重,但如果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較好的盈利水平,說明企業產品的獲利能力較佳、經營能力較強,管理者經營的風險意識較強,魄力較大。

再如,在企業股東權益中,如法定的資本公積金大大超過企業的股本總額,這預示著企業將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時,如果企業沒有充足的貨幣資金作保證,預計該企業將會選擇送配股增資的分配方案而非採用發放現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另外,在對一些項目進行分析評價時,還要結合行業的特點進行。就房地產企業而言,如該企業擁有較多的存貨,意味著企業有可能存在著較多的、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基地和項目,一旦這些項目完工,將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

3、對一些基本財務指標進行計算,計算財務指標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得,如淨資產比率;直接從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取得,如銷售利潤率;同時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如應收帳款週轉率;部分來源於企業的帳簿記錄,如利息支付能力。

(一)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有:

(1)淨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淨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準應有所降低。金融圈的乾貨文章、模塊知識、實務課程助您成為金融界的實力派!歡迎關注金融乾貨公眾號。

(2)固定資產淨值率=固定資產淨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佔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二)反映企業償還債務安全性及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該指標應保持在2:1的水平。過高的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的一種信息,它有可能是:

企業某些環節的管理較為薄弱,從而導致企業在應收賬款或存貨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企業可能因經營意識較為保守而不願擴大負債經營的規模;

股份制企業在以發行股票、增資配股或舉借長期借款、債券等方式籌得的資金後尚未充分投入營運;等等。

但就總體而言,過高的流動比率主要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該比率過低,則說明企業償債的安全性較弱。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由於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包含了一部分變現能力(流動性)很弱的存貨及待攤或預付費用,為了進一步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通常,人們都用這個比率來予以測試,因此該比率又稱為"酸性試驗"。

在通常情況下,該比率應以1:1為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比率(包括流動比率)的評價標準還須根據行業特點來判定,不能一概而論。

(三)反映股東對企業淨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指標主要有:

每股淨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額×股票面額)

該指標說明股東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業中所具有的價值,即所代表的淨資產價值。該指標可以用來判斷股票市價的合理與否。一般來說,該指標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價值就越高,但是這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業績相區分,因為,每股淨資產比重較高可能是由於企業在股票發行時取得較高的溢價所致。

在以上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上述這些指標是單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你能夠以綜合、聯繫的眼光進行分析和評價,因為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指標的高低往往與企業的償債能力相矛盾。如企業淨資產比率很高,說明其償還期債務的安全性較好,但同時就反映出其財務結構不盡合理。

你的目的不同,對這些信息的評價亦會有所不同,如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所關心的就是企業的財力結構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債權人的身份出現,他就會非常關心該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最後還須說明的是,由於資產負債表僅僅反映的是企業某一方面的財務信息,因此你要對企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還必須結合財務報告中的其它內容進行分析,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