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華為上市,能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嗎?

戀丄緦淰


在華為的股權結構裡面,任正非持有1.01%的股份,其餘98.99%由華為員工持有(華為工會代持)。華為的這種股權結構,使得華為很難上市。我之前談過關於華為上市的話題,華為其實也是無意上市的。但是,華為如果上市的話,市值能有多大呢?



我們先假設,華為在A股上市,並以23倍市盈率(發行市盈率上限)進行發行。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華為目前的股本。從本質上來說,華為員工持有的股權並不是法律上員工具有所有權的股份,只是一種虛擬股份(也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但依舊可以看作公司的股份。目前華為虛擬股的股份是134.5億股。(2017年數據,現在可能會有偏差)

我們再來看華為2018年的業績。銷售收入7212億元,同比增長19.5%。淨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淨利潤增長率大於市盈率,23倍市盈率並不算高)如果以2018年淨利潤和23倍市盈率計算,那麼華為A股上市發行價應該為:

593/134.5*23=101.4元

那麼上市後華為的市值為:

101.4*134.5億=13638.3億元

以上市首日後出現五個漲停板計算(首日漲幅44%),市值為

13638.3*1.44*1.1^5=31629億元。

按照今天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我們把這時的市值換算成美元,就是4706.8億美元。

此時,華為的市盈率已經達到了53.3倍。

我們再看目前蘋果的市值。 截止昨天收盤,其市值達到了9018億美元,而且其市盈率只有15.17倍。



所以,華為即使是53.3倍市盈率,市值也只是比只有15.17倍市盈率的蘋果市值的一半多一點而已。雖然,華為是我們國人的驕傲,但與蘋果比起來還是有較大的差距。這點在雙方的營收和利潤對比中也可以看出來。蘋果2018財年的營收是2655.95億美元,淨利潤595億美元。華為的營收雖然能接近蘋果的一半,但淨利潤不到蘋果的15%,對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大的。

不過,蘋果1976年創立,1980年上市,2012年的時候市值就達到了6235億美元。而華為1987年才創立。所以蘋果本來就有先發優勢,直接把華為拿來與蘋果做對比並不公平。但就像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不斷彎道超車,來到目前GDP總量世界第二的位置一樣,如果華為能夠按照目前的發展步伐,背靠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未來超越蘋果,也許並不是一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