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吳玉霞:《律動》中蘊含的生命規律


吳玉霞:《律動》中蘊含的生命規律

著名琵琶演奏家 吳玉霞


上世紀90年代初,敦煌學者席臻貫先生破譯的25首敦煌曲譜邀我為之錄音,我認真研究、仔細琢磨,完成了這一專輯的錄製。《敦煌古樂》還獲得了全國音像製品金獎,隨後,我的創作衝動一發不可收。

《律動》的首演於1994年紀念孔子誕辰2545週年國際儒聯成立大會暨《千秋頌》吳玉霞琵琶獨奏音樂會。在當時我們中央民族樂團的排練間隙,我和著名作曲家劉文金老師就這一作品進行交流,他認為作品中的西域色彩明顯,很有特點,並鼓勵我繼續創作。

在香港演出時,著名樂評家葉純之先生曾撰文對《律動》給予評價,中央音樂學院著名學者李吉提先生在她的作品分析課以及文章中,也曾經分析、研究過這首《律動》,並給予了很多鼓勵。在此一併感謝在我學藝路上曾經幫助過我的各位老師。

常有人問我,怎樣才能演繹好一首作品?我認為,如果說能夠稱得上“得心應手”或“自如表達”,一定包含著經驗與智慧,而多場次、多思考、多積累以及舞臺上下的“千錘百煉”都蘊含其中。

藝術呈現不僅僅是展現高超技藝,更要展現作品深含的情感、格局,是文化的厚度、技術的高度、思想深度的縝密融合。琵琶音樂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始終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琵琶演奏者對藝術本源與外在形式的認知,均與個人的修養,乃至文化觀、美學觀相關聯。

吳玉霞寄語

琵琶曲《律動》表達的是冬去春來、滄海桑田,大自然生生不息、無窮無盡的不斷演進。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我選擇此曲分享給大家,是希望我們可以尊重規律、珍視生命、同心戰“疫”,一起為醫者助威,為同胞鼓勁,為逆行者壯行。



《戰疫情:央廣文藝雲課堂》第十二期

主講人:吳玉霞


吳玉霞:《律動》中蘊含的生命規律

吳玉霞,著名琵琶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委員會委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副會長暨琵琶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音協理事暨社會音樂委員會副主任。


長期從事琵琶演奏與教學研究,發表專著與文論《我的琵琶行》《琵琶技術技巧練習》《我的舞臺——一個演奏者的觸點與立點》等,錄有《律動》《玉鳴東方》《千秋頌》等專輯數十張;創作《律動》《風戲柳》等琵琶曲;首演《春秋》《古道隨想》《妙音天舞》等作品。


探尋藝術之美,擴展文化新知,

增加理性思考,感悟生命力量。


特別鳴謝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

對本系列節目的大力支持


《戰疫情:央廣文藝雲課堂》

總監製:趙薇 魏勝利 尹亦誠

總策劃:莫曉芳

策劃統籌:王菲 張昊

片花錄製:張潔 小釗 小馬

片花製作:張昊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