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朝代,與歷代朝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的政策——將農業作為發展重心所導致的經濟發展艱難不同,宋代的經濟非常繁榮,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中國古代的各朝代中都屬於耀眼的存在。

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按照現代的說法,宋代的人均GDP可以說是世界領先,而宋代之所以經濟文化發展的如此燦爛,可以說是天時地利與人和,這個時期經濟的寬鬆氛圍,為文化的發展、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一、宋代經濟繁榮的表現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不管是文化、經濟還是教育都是最為繁華的時代,當時的首都汴京就是如今的開封。我國著名歷史教授生先生曾感慨:

"宋朝在三百二十年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就像一座頂峰,在世界古代史中也處於領先地位。"

  • 農業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宋朝時期,農業生產技術及推廣有了明顯的發展。那時候農民灌溉普遍使用龍骨翻車,筒車也運用於灌溉山田和引水上山。考古專家在北宋的墓葬中發現了很多成組的鐵製農具,其中包括耬、耙、鋤等等,這反映了耕作程序的增多以及農民精耕細作的發展。

在宋代種植的作物中,經濟作物的比重日益增加,棉花的種植和茶樹的栽培更是佔據著重要地位。茶葉成為了人們的必需品,即使在海外商場上也獨領風騷。棉花、甘蔗成為了當時的熱銷商品,為生產其他各類商品提供原材料。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宋朝由於耕地少、山地多,所以因地制宜開墾了不少的山田、圩田和淤田等,增加了墾田的面積。而生產技術的提高、灌溉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工具的改良提高了單位生產面積,使產糧數量大大增加,遠超唐朝時期。

  • 手工業

宋朝時期,手工業作坊不管是從規模還是內部分工的精細程度來看,都與之前有了很大的發展,制瓷業和絲織業更是其中翹楚。

北宋時期制瓷的窯戶遍佈全國,瓷器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北宋五大官窯更是聲名顯赫。官窯略帶粉紅,體薄色青;汝窯色釉瑩澈,兼備胭脂與硃砂;鈞窯釉具五色,有兔絲紋;定窯以白瓷聞名,十分精美;哥窯盛產的青瓷被譽為"千峰翠色"。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到了南宋時期,制瓷業的規模宏大,所燒瓷器也大多精美別緻。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產品更是遠銷到海外。直到當今,宋瓷仍是無數人為之追捧的存在。

宋朝的造船業在當時居世界之首,那時海外貿易盛行,北宋定都開封,漕運又離不開船的使用,所以宋朝造船業也發展的很快。指南針的應用也為航海事業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宋朝的絲織業在手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北宋時期,絲織業逐漸形成了兩大中心,分別是四川和江浙。絲織品種類繁多,僅絹就有五十多種類型,用絲線還能編出各種花鳥魚獸。可以說,宋朝的絲織業在當時的世界是驚豔絕倫的,直到現在也為人津津樂道。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到了南宋時期,絲織技術有了新的發展,絲織業的規模更加宏大,分工更為細緻,絲織品也更為精緻美觀,而且還出現了新的紡織工具,能夠織出更精緻的產品。

  • 商業

隨著北宋商品經濟的繁榮,貨幣通行量也有了顯著增加,傳統的銅錢、鐵錢和金銀等流通性貨幣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在北宋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紙幣——"交子"。比起笨重、不便攜帶的鐵錢和金銀,交子代替鐵錢流通更為方便。當時統治者在看到其中利益後,成立了"交子辦",將交子變成官辦。後來徽宗曾為了擴大流通範圍,貿然大量印發交子,導致交子一度成為百姓之害。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在不斷髮展中,北宋出現了三種錢幣,分別是交子、錢引和小鈔。錢引就是紙幣,樣式比交子美觀,為貿易提供了方便;小鈔是由朝廷發佈的紙幣,曾經一度流通的地區很廣,但是隻存在了較短的時間。歷史學家認為北宋時期的"交子"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由於宋朝的商業發展非常繁榮,國家對於商稅比較重視,甚至成立了場、務等機構散佈在全國各地,專門用於徵稅。鹽、茶、酒等重要商品由官方控制,進行壟斷銷售,這就是北宋的專賣制度,這個制度讓朝廷獲得了很大的利益,但也阻礙了私營工商業的正常發展。

雖然宋朝的財政收入非常多,但是主要通過商業活動受益,並沒有給百姓造成什麼負擔,所以宋朝並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事件,這從側面反映了宋朝百姓生活是不錯的。

宋朝的商業也很發達,在當時的商業街可以看到現在店鋪的影子,例如茶湯巷是茶坊一條街;潘樓東街是服裝一條街,24小時營業;著名小吃商鋪,規模發展大的甚至可以做到連鎖經營。這與如今的"24小時商店""連鎖品牌""商業一條街"等均有相似之處。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在當時,宋朝還開通了"海上陶瓷之路"。宋瓷譽滿全球,運送的商船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可為世界之最。與海外貿易的頻繁往來,不僅讓宋朝成為了最發達的海洋國家,還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展,在印刷、火藥、指南針傳入歐洲後,世界文明也進一步被推動了。

二、 宋代經濟繁榮背後的成因

  • 封建朝代採取"重農抑商"的原因

封建王朝統治者大多主張"重農抑商"的政策,這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處於封建制度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國家的立身之本。畢竟,對於匱乏資源的古代來說,糧食就是生命的供給,也是一個王朝可以擁有更多人口和士兵的基礎保障。

所以,保護農業發展就是維護小農經濟,而維護小農經濟就是為了確保封建統治的穩定,除此之外,重視農業會讓更多人選擇成為農民,這樣一來,國家能夠收到稅也會更多。

古代不同於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那時候做生意四處奔波,難以掌握行蹤,更不好收取稅收。因此古代統治者大多重農抑商,對於商業的重視程度一般,商人的地位也比較低。"士農工商"——商人處於社會底層,自然也沒有專門的政策為了商人服務,所以商人在百姓眼中屬於下等營生,一般人是看不上的。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重視農業的原因有很多種,一方面農業可以供給更多的糧食,為國家發展人口、軍事力量提供物質保障;另一方面農業受到重視,會讓更多人成為以土地為生的農民,土地是穩定不變的,所以這也讓農民保持穩定,減少流動,更好控制,也防止社會流動性大而引發的社會動盪,甚至是大規模的起義行為。

所以從社會穩定、百姓安寧角度來看,"重農抑商"政策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為歷朝統治者所看重。不過"重農抑商"政策也存在著一些弊端。

  • "重農抑商"政策的弊端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1、 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小農經濟的逐漸瓦解是時代發展的趨勢,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從歷史來看,是違背了歷史走向的。

2、 經濟的發展與文化藝術的欣榮是密不可分的,經濟發展如果受到限制,那麼文化領域、藝術領域的發展也會有所阻礙。

3、 尤其是明清時期,"重農抑商"政策讓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發展緩慢。

  • 宋代倡導商業的發展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宋代與其他朝代不同之處在於它反其道而行,其他朝代都採取"重農抑商"政策,它卻大力推動商業的發展。在工商農的佔比裡面,從事商業的人數是農業的兩倍不止,這個在其他各朝不可能出現的比例,卻是宋代的常態。

這個時期有句諺語是:"農業不如工業,工業不如商業。"可以說,宋代友好的政策是當時經濟得以繁榮的重要成因。宋代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對於商業的發展都是喜聞樂見的,商人的地位也與之前有了巨大變化,他們不再被稱為"賤民",不再受到各種偏見。

當然宋代經濟的發展還與當時的大勢趨向有關,經過隋唐兩朝的發展,宋代經濟的繁榮已經具備了紮實的基礎。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讓南北的交通更加便利,從而推動了南北方經濟的往來與發展;還有唐朝時期經濟中心進行南移,陸地與海洋也開發了絲綢之路。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宋朝的地理位置也對商業的發展有所促進,宋朝屬於南方地區,山地多,耕地少,臨海的地區也偏多,所以可種耕地比較少。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國家缺乏足夠的耕種土地,宋朝統治者選擇因地制宜、發展商業,臨海的地區也讓更多的外國商業貿易往來中國。可以說這個位置對於農業或許不夠友好,但是對於商業來說卻是一個好位置,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宋朝的軍隊制度是募兵制,只要想當兵都可以進入軍隊,一些起義或戰亂對於戰俘也大多采取招安政策,這導致了宋朝的冗兵現象。為了減輕財政壓力,在沒有戰爭的時候,國家就開辦工廠,讓士兵擔任工人生產商品,從而補貼軍隊支出。雖然是為了減輕士兵多的財政支出,但是也成了宋代經濟繁榮的成因之一。

三、宋代最終為何走向了衰敗

封建王朝走向滅亡通常與農民起義有關,滅亡原因也多是內部動亂。但是宋朝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相比於其他漢人統治的王朝來說,它顯得比較弱。其他朝代國力大多比較強盛,但是宋朝作為一個大國,卻被少數民族欺負的沒有還手之力。

在當時,宋代是為數不多沒有發生過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朝代,雖然武力值比較低,在文化、經濟和藝術上卻有著驚人的表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儒雅的朝代。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這個朝代雖然弱小,卻也生命力頑強,靖康之恥讓無數文人武將為之垂淚、吶喊,但卻沒有徹底打敗這個看似弱小的國家。它依舊堅強的求生,外部的戰亂並沒有讓宋朝變得支離破碎,只因內部更加團結和努力,為了這個朝代的延續,每個子民都在持續付出努力。

  • 文強武弱

在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可以說是經典,宋太祖作為武將坐上皇位,自然明白兵權的重要性。唐朝時期的安史之亂,也是大權在握的節度使造成的,這場戰役讓唐朝實力大減,陷入了衰弱與鬥爭之中。

清楚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宋太祖怎麼放心讓兵權旁落,於是他採取懷柔政策,將曾經握有兵權的將領封為節度使,又將節度使變為虛職,將領們拿著高俸祿,不需要做什麼,當個閒散貴人就行。所以宋朝從建國開始,軍事戰鬥力就遠不如從前了,這也為後來不堪一擊的軍事力量埋下了隱患。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此外,宋朝設置了樞密院作為軍事的最高機關,負責部隊的調動,將領不再是固定安排人,而是由皇帝臨時指定,所以將領和士兵互不相識,皇帝可以將兵權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但是這樣一來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大減,雖然將領們無法直接掌握兵權,但是宋朝的軍事力量也沒了保障。

宋朝在朝堂中,武將的地位沒有文臣高,宋朝重文輕武的氛圍讓無數讀書人得到更好的待遇與尊重,"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更是出自宋真宗之口。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時期,朝廷一直是文人掌權,對於文人士子來說這是他們發展的機遇,但對於武將來說,卻處處受到束縛,難以出頭。而這一切都來自於宋太宗對於武將的忌憚之心,重文輕武不是不在意兵權,而是明白兵權的威力,所以採取這個手段讓自己心安。

不過這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過猶不及,對於武將的防備過度,導致宋朝連駐防前線的都是文人。所以就算在最需要武力穩固的邊防地帶也是文多於武,這直接造成了軍事力量的薄弱。

可以說宋朝和唐朝的軍事力量是完全不在同級別的。

  • 冗兵冗官冗費

宋朝政治體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所以在職官制度上,對官員權力進行分散,加強中央集權,重文輕武,利用文官制約武官。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宋朝為了抑制門閥勢力,興科舉,採取恩蔭制度,奉行人才籠絡政策,"恩逮於百官唯恐其不足"。這導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機構雖然龐大卻臃腫,官員之間缺少競爭,沒有進取心,長此以往冗官現象便成為了宋朝的一大弊病

除了冗官以外,冗兵現象在宋朝也是非常嚴重的。太祖曰:"吾家之事,唯養兵可為百代之利,蓋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變生,有叛兵而無叛民。"宋朝承襲了唐朝的募兵政策,所以宋朝士兵的來源比較多,在發生災荒的時候,宋朝還會招募災民為士兵,因此在軍隊中士兵素質參差不齊,不乏充數之人。總的說來,宋朝雖然軍隊人數非常龐大,但實際作用不大。

宋朝軍隊的服役期限也是冗兵的重要成因之一,宋朝募兵採取的是終身制,等士兵衰老之後由國家贍養,而且軍隊並不進行淘汰制,軍隊數量只增不少,所以冗兵現象比較嚴重。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冗官冗兵現象導致財政支出連年增加,即使是財政收入可觀的宋朝,對於大量費用的支出,也是力有不及。雖然稅收連年增加,但是軍隊花費也一直增加。

  • 地理位置防禦不利

北宋建國初期定都在汴京,汴京地處平原地區,沒有山川阻擋,缺乏天然的保護防線。北邊是遼和金,西邊是夏,所以面對防禦不利的地理位置,北宋不得不把更多軍隊用於守衛國都,這使得北宋在國防上以防守為主,在敵軍來襲時處於不利位置。

總結

宋朝走向衰敗之路並不是偶然事件,在時間的積累下,無數被忽視的問題一一引爆。宋朝的問題一直存在著,如重文輕武,冗兵冗官冗費現象等,這些矛盾是無法逃避,只有正視並改善,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宋朝變遷:一個經濟繁榮又極具魅力的朝代

宋朝的經濟確實非常繁榮,商品經濟的發展,造瓷業、紡織業、造船業等的發展更是世界領先。這個朝代充滿著一種魅力,讓人忍不住探究更多,但是這個朝代也存在許多弊病,軍事力量更是其薄弱處。當然,最後也因為外敵人的入侵而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在教科書中宋代是"積貧積弱"的時期,但是美國學者費正清則認為:"北宋與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宋代在中國歷史上只存在了三百多年,卻向世人展示出了自己的獨特光彩,作為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宋朝用實力證明了自己。雖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但是為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