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飛花令——臺


飛花令——臺

1、又疑瑤臺鏡,飛在白雲端。《古朗月行》 唐·李白

2、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月下獨酌四首》 唐·李白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北風行》 唐·李白

4、靖安宅裡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望驛臺》 唐·白居易

5、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沈園二首》 宋·陸游

6、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春宵》 宋·蘇軾

7、霧失樓臺,月迷津渡。《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觀

8、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代悲白頭翁 / 白頭吟 / 有所思》 唐·劉希夷

9、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臺城》 唐·韋莊

10、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飛花令——臺

11、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山亭夏日》 唐·高駢

12、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長幹行二首》 唐·李白

13、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詠懷古蹟五首·其一》 唐·杜甫

14、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落花》 宋·宋祁

15、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劉長卿

16、燕臺一望客心驚,簫鼓喧喧漢將營。《望薊門》 唐·祖詠

17、不堪丞相延東閣,閒伴諸儒老曲臺。《九日和韓魏公》 宋·蘇洵

18、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詠懷古蹟五首·其二》 唐·杜甫

19、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夢微之》 唐·白居易

20、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春山夜月》 唐·於良史


飛花令——臺

21、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22、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唐·岑參

23、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代答閨夢還》 唐·張若虛

24、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惟見青陵臺。《白頭吟》 唐·李白

25、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五代·李煜

26、試把鸞臺子細看,何似丹青裡。《卜算子·梅嶺數枝春》 宋·劉克莊

27、少婦曾攀折,將歸插鏡臺。《早梅》 唐·孟浩然

28、竹邊臺榭水邊亭,不要人隨只獨行。《春晴懷故園海棠》 宋·楊萬里

29、干戈盛陰氣,未必自陽臺。《雨》 唐·杜甫

30、好拂錦步障,莫遮銅雀臺。《詠柳》 唐·吳融


飛花令——臺

31、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燕昭王》 唐·陳子昂

32、愁雲殘臘下陽臺,混卻乾坤六出開。《詠雪》 唐·姚合

33、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度荊門望楚》 唐·陳子昂

34、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無題》 唐·李商隱

35、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唐·杜牧

36、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機多是隱天台。《贈道者》 唐·劉滄

37、天地氣和融霽色,池臺日暖燒春光。《寒食二首》 唐·李山甫

38、細蒙臺榭微兼日,潛漲漣漪欲動魚。《春雨二首》 唐·李建勳

39、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後出塞五首》 唐·杜甫

40、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寒食二首》 唐·李山甫


飛花令——臺

41、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詠梅九首》 明·高啟

42、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雜詩七首》 魏晉·曹植

43、秋青雲少年子,挾彈章臺左。《少年子》 唐·李白

44、臺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月夜金陵懷古》 唐·李白

45、夫子紅顏我少年,章臺走馬著金鞭。《流夜郎贈辛判官》 唐·李白

46、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自題小像》 近代·魯迅

47、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黃河夜泊》 明·李流芳

48、黃金臺下忽然驚,徵人歸日二毛生。《望遠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唐·李煜

49、臺榭空濛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摸魚兒·午日雨眺》 清·納蘭性德

50、霜臺降群彥,水國奉戎旃。《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 唐·李白


飛花令——臺

51、相逢少別更堪恨,何必秋風江上臺。《客至》 唐·許渾

52、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老夫採玉歌》 唐·李賀

53、憶歸休上越王臺,歸思臨高不易裁。《南海旅次》 唐·曹松

54、風遠塞皂雕旗,明月高臺金鳳懷。《水仙子·懷古》 元·張可久

55、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梅》 唐·杜牧

56、殊俗狀巢居,曾臺俯風渚。《雨二首》 唐·杜甫

57、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黃臺瓜辭》 唐·李賢

58、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古風·其十九》 唐·李白

59、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蘇臺覽古》 唐·李白

60、雲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飛花令——臺

61、常年出入右銀臺,每怪春光例早回。《杏花》 唐·元稹

62、無端卻向陽臺畔,長送襄王暮雨歸。《雲》 唐·崔塗

63、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集靈臺·其一》 唐·張祜

64、鳳嶺高登演武臺,排衙石上大風來。《湖上雜詩(二十首選一)》 清·袁枚

65、夜半李陵臺上月,可能還似漢宮圓。《出塞·玉關秋盡雁》 清·吳偉業

66、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67、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始聞秋風》 唐·劉禹錫

68、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臺。《泰山》 明·李夢陽

69、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送無可上人》 唐·賈島

70、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烏棲曲》 唐·李白


飛花令——臺

71、兩葉愁眉愁不開,獨含惆悵上層臺。《寄遠》 唐·杜牧

72、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哭李商隱》 唐·崔珏

73、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臺。《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唐·李白

74、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唐·李白

75、如登黃金臺,遙謁紫霞仙。《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 唐·李白

76、三十六離宮,樓臺與天通。《上之回》 唐·李白

77、一直不知疲,唯聞至省臺。《秋懷十五首》 唐·孟郊

78、秋晚佳晨重物華,高臺覆帳駐鳴笳。《九日置酒》 宋·宋祁

79、粵嶠猶存拜漢臺,東南半壁望中開。《粵王臺懷古》 清·廖燕

80、疑是海上雲,飛空結樓臺。《陪族叔當塗宰遊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唐·李白


飛花令——臺

81、地古云物在,臺傾禾黍繁《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唐·李白

82、美人臺上昔歡娛,今日空臺望五湖《除放自石湖歸苕溪》 宋·姜夔

83、往事空餘元昊骨,壯心思上李陵臺《夏城坐雨》 明·李夢陽

84、會將白髮倚庭樹,故園池臺今是非《秋風二首》 唐·杜甫

85、竹柏風雨過,蕭疏臺殿涼《夏遊招隱寺暴雨晚晴》 唐·李正封

86、渭橋南頭一遇君,酇臺之北又離群《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唐·李白

87、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壯遊》 唐·杜甫

88、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天台曉望》 唐·李白

89、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九日登巴臺》 唐·白居易

90、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臺。《梅花落》 唐·楊炯


飛花令——臺

91、山中猶有讀書檯,風掃晴嵐畫障開。《讀書檯》 唐·杜光庭

92、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蘭》 唐·李嶠

93、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古風·其十五》 唐·李白

94、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花影》 宋·蘇軾

95、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96、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 唐·杜甫

97、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98、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歐陽修

99、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100、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王勃


飛花令——臺

101、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102、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10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唐·杜牧

10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陸游

105、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

106、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無題二首》 唐·李商隱

107、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108、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宋·晏幾道

109、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少年行四首》 唐·王維

110、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岑參

精品內容每日更新,請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