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中國傳統神話中的太陽神共有七位,他們分別是:“炎帝神農氏、帝俊、羲和、日主、東皇太一、東君、太陽星君”。

七位太陽神之一的"炎帝"有個女兒,是位尚未成年的小姑娘,是炎帝最小的女兒,對她甚是疼愛。

古時候中原人把孩子叫做"娃",這是位小姑娘,故本部落族人都叫她為"女娃"。

夏朝以前,國家概念還未成形,那時候的帝王,遠不如後來帝王那般威嚴闊氣,並無等級官銜之分,而是與百姓打成一片,帝王子女也未有太子,公主之類的特殊稱呼,身份也尊貴不起來,與尋常百姓家子女未有不同。

炎帝不但掌管太陽,還管五穀和藥材,因此,他的另外一個名號叫"神農氏"。

有時候,人們把他的兩個名字連起來,叫他"炎帝神農氏"。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炎帝神農氏平時事務繁忙,每日五更天未到,他便要騎上坐騎大鵬金翅鳥,來到東海郡地界上陸地上最東方,靠海最近的小集市“墟溝”。

大鵬金翅鳥每日皆停留在此,如同驛站的墟溝“棺材山”頂稍作歇息,再往前去就是茫茫大海,再無落腳之地,炎帝也順便呼吸感受下,最後一塊陸地上的新鮮空氣,此刻他也倍感欣慰釋懷。

墟溝東面那遼闊一望無垠的大海,當時被稱之為:“東海”。

後來黃河改道,把黃土高原上的泥沙衝進大海,攪黃了海水,於是乎人們才把古黃河,入海口以北發黃的海域叫做"黃海"。

東海郡大部位於海州境內,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皆以海州為主體,治所在朐山。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東海以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溝壑,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炎帝每日來到歸墟是為了喚醒,並指揮太陽昇起,每日由東往西驅使著太陽不停前進,直至太陽日落西山才歸家中。

據後來《山海經》中記載,東海之外有道深不可測的溝壑,此溝壑擁有萬丈深淵還不止,實乃無底之境,那下面沒有底的秘境名曰“歸墟”,常年如同黑洞般漆黑無光。

歸墟以東極為荒遠的地方有座山名曰“大言山”,是太陽、月亮升起的地方。

“大言山”的大言是指大聲言語的意思,在此指張大口的形狀,“大言山”也就是如同張了大口一樣形狀的山,形如現今的活火山口。

大言山因烈日灼人,故只能遠視不能靠近,炎帝只能在歸墟之地,遠距離指揮太陽昇起。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炎帝幼女“女娃”是位聰明伶俐、善解人意並十分懂事的好女孩,父親不在家時,她便自己玩耍嬉鬧,且她性格開朗活潑,嫉惡如仇喜好打抱不平。

她時常穿著一雙小紅布鞋,跑到一望無際的田野裡,採摘五顏六色的花插在自己頭上,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似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般的容貌。

她在田野裡看著火紅的太陽,緩緩從東方升起,她興高采烈地沐浴在陽光之下,欣賞著周圍一片充滿勃勃生機的大地。

世間萬物在陽光下生長,鳥獸在陽光下歡騰,她內心倍感自豪,因為大地的光明與溫暖,她父親炎帝每日皆有參與。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她喜歡太陽喜歡陽光,早已想讓父親帶她到歸墟去看日出,此事乃是她的夢想,內心對此非常憧憬。

她時常夢見自己來到歸墟之地去看日出,當她看到萬丈霞光、光芒四射,一輪紅日緩緩從大言山上跳出來的時候,夢中的她高興之餘倍感激動。

因此她更想現實中去看看,那片被稱之為“歸墟”的地方。

他父親炎帝時常提起並告知於她,東海之東大海中有一道很大的溝壑,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底的山谷,那下面沒有底的地方名字叫“歸墟”,來自地面八極,天空八方的流水,以及位於那銀河的水流,全部匯聚到歸墟,而歸墟的水既未有增加也未有減少,此神秘之地令她非常向往之。

她內心非常期待父親,能帶她到時常夢見的地方歸墟,看那從大言山上緩緩升起的太陽。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一日五更天未到,炎帝既已喊醒女娃,因當日是女娃十六歲生日,炎帝心血來潮隨其所意,答應帶她去看日出。

於是乎駕騎大鵬金翅鳥攜女娃來到東海郡境內,女娃激動萬分看什麼都稀奇,沿途飛過位於海中的“蒼梧山”,諸多島嶼峰巒。

只見蒼梧山峰巒雄偉、高聳入雲、突峰兀石、懸崖峭壁、崇山峻嶺,真乃“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讓女娃大開眼界。

古代“蒼梧山”乃是東海郡境內東海中的一列列島嶼,島礁眾多,星羅棋佈,遂形成峻峰深澗,奇巖坦坡,山光水色,獨具神姿,被譽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飛過五羊海峽,東方有一處小集市名曰:“墟溝”,此地乃是一處漁村,既是炎帝每日皆有前往,並稍作停留之地。

墟溝依山傍海,水秀泉清,四季繁花似錦,終年鳥雀常鳴,後依飛瀑擊青石,前傍大海聽潮聲。

從墟溝當地的具體地勢來看,東面乃茫茫無際的東海,北面乃北固山,西面乃是棺材山,南面系古蒼梧山脈,當然這些山峰都位於海中,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

這裡風平浪靜,因南面的山勢較高,形成一個天然的緩坡弧形大山坳,在此山坳中有著數條山澗溝,很多船隻都會順著潮汐,聚集於此進行交易,待下次滿潮後順潮汐離去,久而久之在此地形成一處小集市,墟溝是東海郡位於海邊,最東方有人的集市,此地看日出甚佳。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因女娃年紀尚小,炎帝過於擔心她的安危,故未能如她所願帶她前去“歸墟”,因靠近太陽東昇的大言山太近,此地溫度極高甚是炎熱,沒有超凡能力者,皆不能前往之,女娃雖是炎帝之女,但抗熱能力並未與凡人有所不同,況且還是小孩子,更加難以承受高溫。

女娃因此事,未達心裡所想,內心很受傷也很生氣,於是乎賭氣說她喜歡此地,想要在此地暫且逗留幾日,炎帝眼看要誤了升日的行程,執拗不過於她,故只能隨其所願。

於是乎把她平穩放在,棺材山頂部一處空地,叮囑她沿著小路下山,即可到達海邊觀看日出,還提醒定要注意安全,女娃滿嘴答應炎帝所囑託之事,故炎帝才答應之,隨即駕騎而去。

女娃隨即下山前往海邊,到山腳下與海相交之處,沿途路過一處陡峭崖壁,崖壁一處立面巨石上,雕琢刻寫巨大的八個紅色大字,:“鷹遊山海,瀛洲仙境”。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過此崖壁不久,來到名曰“黃鷹嘴”的地方,海邊上有一塊塊礁石,女娃隨即坐下凝視眺望東方,以便等待日出之時。

過於神秘的海域”歸墟",實在太過引人入勝,女娃還是懵懂好奇的年紀,總是不安於現狀,總想探究此處秘境。

因想到難以成行,心裡倍感難受,竟不知不覺中嗚咽著留下傷心的淚水。

朦朧夜色中突然走來,一位年歲相仿的俊俏美少年自稱:“鷹遊”,只見他腰圍獸皮,肩掛麻布帶,佩帶弓箭、手持石刀、石斧,顯得英俊威武。

善意詢問她為何如此傷悲,女娃告之鷹遊,她來自中原,千里迢迢來此目的,便是想去歸墟,看看太陽昇起之地。

鷹遊說:歸墟之地,路途極為遙遠,且常年妖魔鬼怪出沒,凡人前去定當凶多吉少,望慎之心裡所想,切不可茫然而去。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鷹遊接著說:你可知,為何此地被稱之為“墟溝”。

女娃回答說:還真不知何意,恕我才疏學淺,不求甚解,但請告知。

鷹遊接著說:位於你東邊正前方,海里不遠之處,有一道黑暗幽深,且深不見底的海溝,順著海溝直行,據說能直通“歸墟”,因擁有通往“歸墟”的海溝,故此地才被稱之為“墟溝”。

雖然路途遙遠,乃未知秘境,但歸墟下有通靈地,大溝壑中傳說,還有隱藏於世的五座仙山分別為: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

仙山所生之動植物皆有美滋味﹐食之能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故為求長生不老之法,無數凡人對歸墟趨之若鶩,無數人到墟溝後前赴後繼,泛舟於海溝上前往歸墟,但最後悉數無人往返,且至今遊漾忘歸,久而久之倒是形成一處小集市。

交談中得知鷹遊的父母,祖祖輩輩以打魚為生,有次在這片海域捕魚,因誤入萬丈深淵的海溝中捕魚,不知何故雙雙葬身海溝。

後來據與鷹遊父母當年結伴同行捕魚,但僥倖逃脫已被嚇傻的鄰居所言,告知鷹遊父母乃是被深淵裡的極具神秘感,外形奇異的怪獸所殺。

此異形獸長的是人面鳥身,耳朵上戴著兩條黃色的蛇,腳下踩著兩條黃色的蛇。

父母雙亡距離今日已有三載,鷹遊一直籌劃想報仇,但苦於沒有勇氣跟能力。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鷹遊接著說:墟溝這片海域,前方海溝乃連接歸墟之地,每年皆有無數妖魔鬼怪順著海溝,來到人間危害墟溝當地百姓,每年皆有無數人因此喪生,官府也曾經組織萬船拋填石料,妄圖堵塞此海溝,不讓妖怪危害墟溝,但奈何海溝過深,勞民傷財數年皆無實際效果。

官府為防止再有百姓來此海域遠足冒險,遂頒佈法令,嚴厲禁止任何船隻行駛在這片海域,官府還把附近的一座形似棺材的山稱之為:“棺材山”,寓意“見棺落淚”,以此警示告誡人們不要前往這片海域。

因今日是鷹遊父母失蹤三年的忌日,孤獨一人苟活於世間,實屬寂寞難耐,故他特意乘著夜色,偷偷準備一艘小木船,本想獨自一人沿著海溝,尋找異形獸報深仇大恨,但不料卻巧遇你在此哭泣,於是乎與你閒聊幾句。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女娃接著說:按你所說異形獸容貌,怎與我堂兄“禺虢”相似,他是東海的海神,恐怕其中定有誤會,定不會無故加害於你的父母,帶我一同前往詢問,便知此事緣由。

聽聞此言鷹遊倍感驚訝,疑惑不解的說:東海海神如何與你以兄妹相稱乎。

女娃隨即告知她乃炎帝之女,名曰女娃,東海海神“禺虢”乃她叔叔黃帝之子。

當年我爺爺:有熊氏少典娶有喬氏姐妹為妃,姐姐名曰:“女登”,妹妹名曰:“附寶”。

也就是我奶奶與姨奶奶,我父炎帝的母親女登,是少典的正妃。

叔叔黃帝的母親為爺爺“少典”的次妃附寶,既是奶奶女登的妹妹。

炎帝和黃帝的母親是姐妹,而且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故我與禺虢乃以堂兄妹相稱。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鷹遊接著說:聽說你們兩個部落當年為爭奪領地,展開規模頗為壯觀的“阪泉之戰”,雙方部落族人死傷無數。

通過這場戰爭,黃帝戰勝了炎帝,炎帝表面歸服了黃帝,從而形成了炎黃部落聯盟,同時黃帝取代了炎帝在黃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鷹遊忐忑不安擔心的問女娃:傳聞這場戰爭的背後,其實就是你們家族內部的權力鬥爭,你堂兄禺虢見你孤單一人來此,會不會加害與你。

而且聽說後來黃帝成為黃河流域霸主以後,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蚩尤部落,進行的一場大規模的大戰,史稱之為:“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中驍勇善戰的蚩尤戰敗被殺,以黃帝與炎帝聯盟勝利而告終。

涿鹿戰爭之後,方圓數千裡懾於黃帝威嚴,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再輕易發動戰爭,這樣就使得中原及其四方趨於安定,使華夏族各部落實現了團結統一,黃帝隨即成為華夏部落聯盟霸主,蚩尤戰敗被殺後,現今只有你父炎帝,能與黃帝稍微抗衡,此時你家族成員應該已成為他們眼中釘肉中刺。

女娃本性比較天真善良,心想雖然兩個部落曾經打過仗,但畢竟自己還是孩子並未參戰,也無深仇大恨,雖未見過禺虢,也未來過東海,畢竟禺虢還是自己堂兄弟,堅信沒事定不會加害於她。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聽此言鷹遊未予反駁女娃,兩人結伴徑直往船上走去......

他倆駕著同一艘小木船,沿著海溝向東海深處太陽昇起的地方劃去,風平浪靜的海面,女娃與鷹遊四目相視含情脈脈,彼此間情愫暗湧互增好感,鷹遊還掏出裝在衣服口袋裡面,圓形芝麻糖餅給予女娃,看著女娃吃的“津津有味”,嘴角不輕易間還留有面粉。

鷹遊不由得憨笑用本地方言說,看你吃的那麼“津津有味”,隨即遞給她一塊麻布讓她擦拭嘴角,因為墟溝本地方言,女娃未有聽全也未明白,只是略知大意,但女娃還是笑逐顏開,還鸚鵡學舌的說:精衛、精衛,以此表達對鷹遊的謝意,實質是她理解錯了大意,以為鷹遊問她好吃與否,墟溝本地方言真乃博大精深。

虛無縹緲般美好的愛情故事畢竟短暫,現實更為殘酷。

未過良久日還未出,忽然間他倆不由得大吃一驚,模糊不清的海面上恍惚間出現人影,只見小木船頭前海面上飄立著人面鳥身,耳朵上戴著兩條黃色的蛇,腳下踩著兩條黃色的蛇的禺虢,只聽得禺虢一聲巨吼:“女娃拿命來”。

禺虢獲悉女娃到來,欲置女娃於死地,因阪泉之戰中,被炎帝所殺一得力干將而仇恨在心,苦於未有機會傷害於炎帝。

如今時機已到,便伺機報仇想把女娃的船掀翻,讓她死於非命,好讓炎帝傷心欲絕,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權力爭鬥下的家族關係,遠未有尋常百姓家親情來的那般和睦,皇室成員切不可被氏族關係左右,而喪失對人心歹惡與善良的判斷能力。

危急時刻鷹遊眼疾手快,站在船頭擋在女娃前面保護於她,瞬時對著禺虢連射數箭皆中,但奈何禺虢已經封神,凡人武器已傷害不了他,但此行為也激怒了禺虢。

還未來得及女娃言語,瞬時平靜的海面突然颳起狂風下起驟雨,滔天巨浪似如猛獸般向小船襲來,把小木船無情的打翻,女娃與鷹遊雙雙掉入海中。

緊接著禺虢立即攪動海水,再次掀起數波狂風惡浪,他倆被無情的大海吞沒,永遠回不來了。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女娃被堂兄東海之神禺虢謀殺,炎帝得知女娃死訊後悲痛欲絕,但奈何炎帝之前已戰敗歸順,故已無力為女娃報仇。

此時女娃身死魂魄未滅,他便用他掌管的太陽,發出詭異獨特光芒照耀女娃,使她靈魂出竅,不巧魂魄歸於空中飛翔的鷹隼,伴隨他的只有無盡的懊悔。

炎帝心想女娃魂魄既然註定,奉天命歸於鳥身,於是乎又設法將她的魂魄變為彩首、白喙、赤足與眾不同鳥類,雖魂魄依在,但塵世間的事情也未全記得,此時她卻忘記鷹遊的名號。

但依然飛在茫茫墟溝海域尋找鷹遊,不知是不是芝麻糖餅,給予女娃印象實在太過於深刻,她只依稀記得當時鷹遊告知她,並被她理解錯誤的墟溝本地方言“精衛、精衛”啦!

故她心急火燎在海面飛翔不時發出“精衛、精衛、精衛”的悲鳴叫聲,那是在呼喚鷹遊的名字,是在尋找鷹游下落,長此以往當地百姓時常聽到此鳥悲鳴的叫聲,也就把這鳥稱之為“精衛”。

炎帝聽到女娃一直喊“精衛、精衛”,他心急如焚但卻不知何意,此時想到無處不在的風神:“箕伯”,隨即立馬呼喚風神:“箕伯”來此,箕伯因害怕炎帝知道他,參與此事而怪罪與他,故如實告知與女娃結伴乘船而行,還有名曰鷹遊的男子,在拼死保護女娃。

風神箕伯乃蚩尤的師弟,對師兄被殺之事耿耿於懷,也想趁機挑撥離間炎帝與黃帝之間的關係。

知此事原委炎帝甚覺感動,為了不讓女娃精衛孤單,炎帝把鷹遊的魂魄歸於海燕身上,從此他倆雙宿雙飛在墟溝東部這片海域。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女娃與鷹遊的靈魂未滅,依稀記得塵世間之事,他們仇恨於禺虢,仇恨歸墟之地的妖魔鬼怪,通過海溝來到人間,他倆發誓要填平那深不可測的海溝,不再讓妖魔鬼怪順著海溝再來墟溝害人,以報答養育鷹遊的這片土地上的善良百姓。

為了壯大族群增加力量,精衛與海燕結成配偶繁衍後代,讓他們不屈不撓世世代代流傳下去,以繼續填海的事業,直到把海溝填平為止。

精衛與海燕生下的孩子,雌的長的像精衛,雄的長的像海燕。

墟溝東部這片海域本來沒山沒島,精衛鳥們一刻不停地從發鳩山西山銜來石子和樹枝,每時每刻都往東海深溝裡扔,即使遇到狂風暴雨,它們也在風雨中穿行,有時候離海面太近,海上的惡浪又一次把它們吞沒,可是它們仍然不罷休,還有新的精衛鳥繼續來填海建島。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雨無阻,日積月累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在通往歸墟的海溝之上,填出了東西相連的兩座島嶼,被墟溝當地百姓稱之為:“連島”。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東部大島乃鷹遊幻化的海燕,帶著小海燕們經過世世代代所填。

西部小島乃女娃幻化的精衛,帶著小精衛們經過世世代代所填。

當地百姓為了懷戀墟溝本地人鷹遊,為此地做出的貢獻,故把東西連島最高的山稱之為“鷹遊山”。

後來鷹遊山與棺材山之間的海峽被稱之為:鷹遊海峽。

鷹遊與女娃上船處的黃鷹嘴與鷹遊山相交的地方也被喚作:鷹遊門。

鷹遊海峽內現今還留有一座小島,被稱之為:“鴿島”,傳說乃是鷹遊與女娃生的長子與其妻白鴿所填。

女娃精衛與鷹遊海燕填海建島的事,感動了蒼梧山的山神,佩服它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於是乎在對岸蒼梧山二桅尖山頂上,變化出一尊惟妙惟肖的石鷹石,比喻鷹遊落在此山頂,以震懾守護這片海域。

此地往後再未有妖魔鬼怪出沒,此石鷹石犀利的眼神能讓不潔之物聞風喪膽,從此墟溝百姓安居樂業,墟溝東部這片海域常年風平浪靜,後來演變成鎮山之石。

時至今日,當地人遠遠看見石鷹都肅然起敬,小心翼翼地走過,生怕驚動了已守護這片海域數千年,已略顯疲憊的神鷹。

當地年輕人相戀、定情多選擇去鷹遊山,因此島是鷹遊與精衛攜手數千年,並肩同行歷經千辛萬苦才,填出的兩座相連的島,寓意:夫妻同甘共苦、白頭偕老、至死不渝、堅貞不屈的愛。

當地百姓忘不了精衛與海燕夫婦填島故事,教育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要愛鳥、護鳥,學習精衛精神,矢志不渝地朝著既定的目標去奮力拼搏。

連雲港墟溝鷹遊海峽炎帝女兒女娃演繹“精衛填海”


炎帝作歌

精衛鳴兮天地動容

山木翠兮人為魚蟲

嬌女不能言兮吾至悲痛

海何以不平兮波濤洶湧

願子孫後代兮勿入海中

願吾民族兮永以大陸為榮

《作者:午時一刻家居,序言:未完待續,預知下回,請持續關注頭條號:午時一刻家居。作者費時記錄整理古時海州地區傳說,把此地風土人情展示於當下,不渲染鬼故事嚇人,只想展示古海州的璀璨文化、人傑地靈、群賢畢至的風采。讓作為古海州地區百姓倍感無限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