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春天麥苗發黃還伴有死苗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應採取什麼方式補救?

神語兮兮


我種了30年小麥,秸稈還田之前,從來沒有出現小麥發黃死苗現象,前年讓我碰到了一次,麥苗一壠一壠發黃,有的還死亡,拔出麥苗看了看,根部萎縮,鬚根乾枯。



開始我認為是病,後來扒土看了看,終於明白其中的緣由。

秋季收了玉米之後,玉米聯合收割機把秸稈粉碎之後,我找了拖拉機翻了地,播種了小麥,後來小麥出苗不錯,到了冬季,麥苗就出現發黃現象,原來麥苗的根部紮在了玉米碎末上面,於是我採用大水漫灌方法才保住了小麥。


秸稈還田種的小麥,如果土壤水分過小,最容易出現小麥發黃死苗現象,除此之外,也有化肥使用過量造成燒苗情況,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地下害蟲過多咬了小麥的根,只要不是溫度太高,小麥發生大面積黴菌性根枯病的可能性很小。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小麥苗期, 常常會出現葉片發黃的現象, 黃苗嚴重阻礙小麥的生長髮育, 對小麥產量的形成產生不利影響。引起麥苗發黃原因很多, 經過對近幾年發生的麥田葉片發黃情況的整理、分析、總結出了下列引起小麥葉片發黃原因與補救措施, 供大家參考。

除草劑藥害

小麥除草劑藥害症狀

心葉和葉尖失綠髮黃, 葉片扭曲畸形, 生長髮育緩慢, 受害嚴重的植株甚至停止生長。大部分地區近幾年發生的小麥除草劑藥害事件, 其原因都是由於施用技術上的錯誤造成的。施用時間不當, 小麥拔節後仍然使用除草劑除草;為了達到“好的防控效果”, 不按照除草劑標籤上的濃度使用, 隨意加大濃度;施藥時溫度過底, 造成麥苗受藥液凍傷。

補救措施

除草劑藥害產生後很難在短時間內解除, 可採用噴清水, 噴施葉面肥, 增施追肥, 早澆水等措施來促進小麥的生長髮育, 提高小麥的自我恢復能力。

缺氮型發黃

症狀以及原因

小麥缺氮植株矮小細弱, 分櫱少而弱, 幼苗葉片進而發黃、葉尖枯萎, 葉下部老葉發黃枯落。其原因一般是由於播種過早、砂性田、基肥施得不足而分櫱肥施得不及時, 且用肥量少, 最容易出現麥苗發黃。

補救辦法

如小麥苗期缺氮發黃, 可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開春後缺氮發黃, 可於返青期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 起身或拔節期每畝再追施尿素12—15公斤。

缺磷型發黃

症狀表現

小麥缺磷, 次生根極少, 分櫱少, 葉色暗綠, 葉尖黃, 新葉藍綠, 葉尖紫紅, 如不及時補救, 將導致穗小粒少, 子粒不飽滿, 千粒重下降。

補救措施

麥苗缺磷, 每畝可溝施過磷酸鈣45—50公斤, 也可葉面噴施補肥, 每畝噴施3%過磷酸鈣水溶液60公斤, 間隔7—10天, 連噴2—3次。

缺鉀型發黃

症狀表現

缺鉀發黃的麥苗常先從老葉的尖端開始, 然後沿著葉脈向下延伸, 黃斑部分明顯, 呈鑲嵌狀發黃。黃葉下披, 後期貼地, 病苗莖稈細小而瘦弱, 易早衰、易倒伏。

補救措施

缺鉀麥田, 可在小麥苗期, 每畝溝施氯化鉀或硫酸鉀7.5—10公斤, 也可每畝施草木灰30—50公斤;在小麥生長中後期, 每畝葉面噴施10%草木灰浸出液, 或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60公斤, 連噴2—3次, 間隔期7—10天, 防治效果十分顯著。

凍害

症狀及原因

小麥播種到4月下旬之前, 突遇驟然強降溫或小麥越冬期低溫持續時間長或天氣反常出現暖冬與寒冬交替, 小麥就會發生凍害。小麥受凍後, 因為受凍害的嚴重程度不同, 會顯示出不同的症狀, 輕者葉尖發黃, 重者葉片乾枯, 遠看麥葉發黃, 近看麥葉如水燙傷後青綠髮黃。

補救措施

補肥澆水, 促進小麥生長髮育, 達到小麥早分櫱、小櫱趕大櫱、提高分櫱成穗率, 減輕凍害的損失。

肥傷發黃

症狀

肥傷麥苗發黃的特點是:黃苗在田間分佈不均勻, 麥苗植株老葉葉尖發黃, 有肥燒傷點。

補救措施

細水漫灌降低肥料濃度

播種過深

症狀

小麥播種過深, 麥苗出土後會成為類似缺氮一樣的黃弱苗,

補救措施

對於這類黃弱苗應該及時追施效速氮肥, 並結合土壤墒情澆水, 促進幼苗根系發育。

病蟲害

近年來紋枯病、根腐病發展很快, 發病程度不斷加重, 由紋枯病、根腐病引起的小麥幹葉死苗呈上升趨勢。小麥紋枯病在小麥拔節後, 症狀逐漸明顯, 發病初期, 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產生黃褐色橢圓形或梭形病斑, 以後病部逐漸擴大, 顏色變深, 並向內側發展為害莖部, 重病株基部一、二節變黑甚至腐爛, 常早期死亡。病害導致的小麥幹葉死苗, 一般呈點片狀。

出現此症狀需要仔細辨別,對症下藥。


農小二SN


春天裡麥苗發黃伴有死苗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應採取什麼方法補救?

大家好!我國的冬小麥基本都在返青至拔節時期。冬小麥基本長勢良好。但也有部分麥田出現了麥苗發黃伴有死苗現象。造成這種現象有好多不缺定因素,只有到麥田實際查看來決定原因。

由於我國近期天氣,氣溫波動較大,雨雪天氣較多。近期北方有雪雨,華東、黃淮、江南、西南地區有小到中雨。雖說“春雨貴如油,下多了也犯愁。”因陰雨低溫對春季作物有一定的影響,容易發生漬害和病蟲害。特別有些地方地勢低窪引起鹽漬,如麥田有水形成鹽漬水,對小麥有機質分解緩慢,養分不能及時吸收,導致麥葉顏色發黃,生長緩慢,根系發育受阻,嚴重的還會出現爛根死苗現象。應及時清溝利田間明水。

我國有些乾旱地區小麥,因乾旱靠天吃飯,又沒有及時灌溉,又加上因近幾年桔杆還田導致麥種潛,土壤少,種子紮根不實,土壤水分少等因素導致小麥麥苗發苗,有吊死苗現象。正常情況下,澆水之後旱情得到緩解。

小麥麥苗發黃,也有因土壤中養分不足導致的麥苗發苗。如缺鉀肥時麥苗一般先從葉尖開始然後沿著葉邊向下伸展有黃斑,與正常部分界線明顯。黃葉軟化貼於地面。一般每畝可追施5一10斤鉀肥,也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如缺鎂或缺銅,也能導致小麥中下位葉脈發黃或小麥上位劍葉黃化、變薄、扭曲披垂,葉尖枯萎,葉鞘下部有灰斑等症狀。應減少氮肥使用量,注意中微量元素的使用。如果氮肥不足引發黃,可追尿素以後,小麥麥苗也會慢慢返青。但追尿素時要結合墒情利溝深施,不要撒肥,尿素不宜多施,使用過量也能導致小麥發黃,而且發黃面積也會加大。一般每畝控制在10一15公斤。擴大用量發生肥害的幾率就會增加。

因雨水多,氣溫不穩是導致小麥在春季發生病蟲害的主要原因。病蟲害大量發生致使麥苗發黃枯萎。病害包括小麥根腐病、條鏽病、赤黴病及紋枯病等,可使用惡黴靈、三唑酮、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等配多菌靈、井岡黴素噴施。蟲害引起苗麥發黃,主要有麥蜘蛛、麥蚜,地下害蟲為主。麥蜘蛛主要發生在天干地旱時期,發生面積大時能導致麥苗發苗致死。可用阿維噠蟎靈、殺蟎靈等農藥來防治。麥蚜也是春季麥田常發生的害蟲,特別雨水多易大發生,致使麥苗不長枯萎。可用呲蟲琳等藥物來防治。

在使用小麥麥田化學除草時,使用不當也能導致麥苗發黃。使用除草劑時一定要適草用藥,不要超量,特別在前期有倒春寒時期不要用藥,用藥時要進行二次稀釋藥液攪均勻,施藥時要均勻噴霧、不重噴、不漏噴。如果麥田有節節麥使用甲基二磺隆除草劑時使用不當可造成小麥葉片發黃,葉片發黃嚴重如心葉發黃能引起逐漸死亡,無藥可救。輕者可噴施蕓薹素內脂來防治。一般麥田除草劑不提倡用甲基二磺隆、2甲4氯和唑草酮,使用時一定要掌握劑量,除草劑一定要在拔節期前使,拔節後施用不但除草效果不好,也能對麥田引起藥害。

總之,當前正值春季麥田管理的關鍵時候,廣大麥農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要根據自家麥田生長情況來進行麥田管理,發現問題不懂的可向當地植保部門諮詢。為小麥後期生長打下良好基礎。如有說不到之處望諒解。謝謝!大家關注。


董輝君


春天麥苗發黃還伴有死苗,這樣的情況很常見。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麥苗冬前過旺。

麥苗過旺,消耗了大量的水肥,開春麥苗水肥營養不足,造成苗黃、死苗。麥苗冬前過旺,延遲了小麥的休眠期,麥根發育不良,也能造成苗黃、苗死。解決這個問題,要注意小麥播種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溫、地力適當調解,一定不能過早,還要根據實際,控制下種量,以防麥苗密度太大,造成旺長。還可以在冬前對麥田進行鎮軋,也能對麥苗旺長,起到扼制作用。

二、小麥播的太淺。

小麥播種太淺,不容易紮根,麥苗開春就會發黃。要求機手播種時,一定要調好深度,這對小麥是否高產,至關重要。

三、土壤病蟲害。

因為現在玉米都是機收,大量桔杆留在土壤表面,由於無法進行無害化處理,有大量病蟲害殘留,桔杆腐化,還消耗水分和氮肥。麥子遭受病蟲害侵蝕,又遭水、氮流失,當然很容易就會造成,麥苗發黃甚至死苗了。建議播前耕地,耕地時撒入一定量的尿素,加快桔杆腐化,撒地害清滅蟲。

補救辦法:儘早給麥子補水、補肥。有條件的及早給麥田灌返青水,及早耩尿素,越早越好。當氣溫升高,可以給麥苗噴葉面肥,這是個效果好,見效快,既簡單又可行的方法,一般是噴藥三天麥苗變樣,七天準見效。葉面肥首選蕓薹素、植物蛋白,液態氮,磷酸二氫鉀等,再加上殺蟲藥,用量看說明,也可根據苗情在原基礎上增減。

怎樣種地,怎樣才能種好地,需要我們不斷的摸索研究,其實,看似簡單粗重的種地,裡邊也蘊含著大學問。





李文霞4968


小麥苗發黃還伴有死苗是什麼原因,該採取什麼方法補救?

小麥苗發黃,死苗表現小麥長勢較弱,葉片發黃,嚴重者者缺苗斷壠。原因有多種。還田玉米秸稈量大,旋耕淺,不足10釐米,種子所在土層秸稈過於集中,加上播種早,冬前氣溫高,秸稈腐熟過程中“燒苗”,是目前黃苗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小麥感上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以及黃矮病等亦造成黃苗;由於施肥量過大或肥質量問是(如酸度過高)造成的肥“燒苗",土壤熟化程度低、理化性質不好,或缺水、缺氮鉀肥也可造成黃苗;再有就是受到有害物質汙染或用藥不當的麥四。

補救措施,應該馬上澆水,並結合澆水畝追施10公斤左右的尿素,未底施鉀肥的建議再加施10公斤左右的氯化鉀。對於肥“燒苗”和受到有害物質汙染的麥田,也應該馬上澆水,但不施。對於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造成的黃苗,可用三唑酮,全蝕淨,速保利等殺菌劑灌根。黃矮病是有蚜蟲傳播的一種病毒病,一般田邊地頭髮病重,防治黃矮病賣鍵在治蟲和清除田邊地頭雜草,麥苗一旦感病,也沒有太好補救措施,感黃矮病的一支苗般不能越冬。出現黃苗,意味著麥苗長勢偏弱,因此無論那種原因的黃苗,冬天最好都要用糞肥對季苗進行“蓋被",處理,防止越冬期間大面積死苗。








鄉村革麗


前幾天下了一場雪,由於溫、溼度適宜,小麥逐漸泛青。在小麥即將進入返青和起身期的時候,我們走進麥田,就會發現有的麥苗發黃,有的麥苗乾枯。這是什麼原因呢?需要哪些補救措施?

小麥凍害

【1】凍害的症狀和原因小麥返青期,由於葉片嬌嫩,如遇大幅度降溫天氣後,很容易發生害。受凍後的麥苗初期葉色深綠,就象用開水燙過一樣,在陽光照射下,逐漸萎蔫,乾枯。

【2】補救辦法①預防小麥凍害,要選用抗寒性強的品種,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培育壯苗越冬,增強植株抗寒能力;②小麥進入返青期後,要及時劃鋤提高地溫。③凍害發生後,應及時補施速效氮肥,促進麥苗恢復生長。

小麥病蟲害

【1】病害春天小麥返青期的主要病害,就是紋枯病:以侵染植株基部葉鞘為主。發病

症狀:初期植株基部葉梢上產生黃色小點,後發展成黃褐色梭形或雲紋狀病斑。發病嚴重時基部莖節腐爛,幼苗不抽新葉,嚴重黃化。

補救辦法可用井岡黴素、己唑醇或戊唑醇等藥物,按標準兌水後,針對麥苗基部噴霧防治。重病田需在7天后再噴一次。

【2】蟲害春天麥苗返青後是地下害蟲最活躍的時期,如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危害小麥的症狀是麥苗青綠死亡,並且沒有規律:會出現一片或半壟死亡、另一片或半壟生長良好的情況。在地下害蟲為害麥苗時,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2㎏拌細土80㎏順壟撒施防後,劃鋤澆水防治。

同時,由於春季乾旱少雨,也是地上害蟲麥蜘蛛繁殖為害的高發期。麥蜘蛛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小麥葉片汁液,造成麥葉出現針刺狀白斑,嚴重時整個葉片灰白灰,後來逐漸變黃、枯萎、死亡。麥蜘蛛為害麥苗時,需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缺失肥料

春天麥苗發黃與缺失肥料也有較大關係。如缺失氮肥:會使麥苗成片發黃,並且生長瘦弱、分櫱差。這種情況下,應及時每畝補施尿素5~10㎏,每10天補施一次;也可按每畝用1㎏尿素噴灑葉面。

秸稈還田危害

由於秸稈還田後沒有深耕掩埋,使土壤和秸稈在冷凍的情況下發生分離,麥苗根系扎不到土中形成懸空苗,致使發黃或死亡。另外在返青期施肥、澆水後,隨著氣溫的回升,秸稈開始腐爛,腐爛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為害小麥根系停止生長,致使麥苗葉片因營養不良而發黃。

補救的措施是:利用澆水沖淡土壤中的毒素,並及時追施速效氮肥,使麥苗恢復生長,嚴重情況下可葉面噴灑生根劑。

總之,春天麥苗返青期間和返青後,要及時查看麥苗生長情況,針對出現的發黃、死苗等問題,要查清原因,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泰山農家人


我來談點看法。

說說小麥發黃還伴有死苗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應該採取什麼方式補救?話題。 小麥發黃和死苗的發生,一般都是在小麥播種出苗後生長一個時期,至入冬前有微弱的怔兆,而隨著天暖地溫升高,麥苗返青前夕逐漸明顯增加,待返青後麥苗“起身”時,就更多乃至發展成普遍現象。這是影響小麥生長非常嚴重的一個病症,需要分析什麼原因造成,如何解決,採取什麼辦法防治。下面聽我說叨說叨。

①、造成小麥發黃伴有死的根本原因是:小麥播種前整地時,沒有採取先深翻後旋耙作務流程,而是直接採用旋耙後插種,致使玉米秸竿沒有深埋土下,大部分玉米秸竿在地浮表土中,播種下的麥粒在玉米桔竿上面,只有少量的土淹埋在麥粒上,麥粒發芽出苗後,根系發育無法伸展生長,小麥根系得不到延深生長,就直接影響吸收營養,就必然出現題主所說:小麥發黃和伴有死苗。

②、挽救辦法,抓緊時間趕緊大水漫灌,讓土壌沉澱踏實,促使小麥根系發展,緩解發黃和死苗現象,這是唯一解決方案,別無他方。

③、還有一種造成小麥發黃和伴有死苗的原因是。雖然深翻了,旋耙了,但是入冬前沒有灌溉,沒有讓生長土層沉澱實在,使得土壤是虛狀,小空洞多,小麥根系發育不好,解決辦法,也是抓緊時間澆地,大水滲透,才能緩解。

綜上所述,明白了小麥發黃病和死苗現象產生的原因,發現了存在的問題,懂得了澆水的重要性,這就悟出了一個經驗:小麥要豐收,播種前整地很重要,必須深翻,旋耙,十一月份(地入凍前)必須灌水,牢記“冬灌要早”的要令。十一月份正是小麥根系生長階段,也是第一次分櫱期,所以選用這一時期澆水是最佳抉擇,是豐收保證。


風雨人生3293


小麥出苗後出現苗稀、苗弱、苗黃、枯死現象,問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其實每年冬春季節,特別是小麥播種出苗後,都會有這種問題,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一、有些地塊尤其是秸稈還田的地塊未壓實或整地粗糙、土坷垃較大,易造成麥苗根系懸空,水分、養分相對缺乏,引起麥苗黃小瘦弱,也會造成小麥出苗不齊,稀疏。

二、播種密度過大時會造成小麥群體過大,影響到小麥光合作用,養分供應不足,導致葉片發黃。麥苗過於稠密,麥苗之間發生爭肥、爭光、爭水等現象,導致黃弱苗。應受到根據時節、溫度適量播種。

三、播種過深引起麥苗發黃。由於播種過深,造成麥苗根系發育不良,麥苗瘦弱。

四、施肥不當引起的麥苗發黃。農家肥、豆餅等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種肥使用過多,施肥位置與種子太近,幼苗、種子易被燒傷,致使葉片或葉尖發黃。

五、土壤乾旱引起的麥苗發黃。主要發生於搶墒播種,在墒情不足的情況下未澆水的麥田。

六、玉米秸稈還田,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現在秸稈還田量大,耕層一般都不足20釐米,使田間部分小麥出苗後根系紮在疏鬆秸稈上,難以從土壤中吸收養分,造成麥苗發黃。因此提倡深耕深翻,每隔3年應深耕一次,深度達25釐米。此外,秸稈還田未補充氮肥也會引起麥苗發黃,施用秸稈腐熟劑的地塊沒有增施氮肥,易出現秸稈與麥苗爭氮現象。

七、地下害蟲也可以危害小麥造成黃葉,如金針蟲、蠐螬等。防治方法是藥劑拌種和土壤處理。

八、根腐病、紋枯病、土傳花葉病等病害引起的麥苗發黃。小麥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全蝕病和根腐病三種。它們都是真菌病害,發生初期都能表現黃葉,但病斑發生的部位和病斑形狀有所不同。紋枯病主要危害葉鞘;全蝕病主要危害莖基部和根部;根腐病只發生在根部。它們都是依靠土壤傳播的病害。

九、藥害引起的麥苗發黃。1. 拌種量大,造成葉片黃死;2. 上茬作物除草劑殘留,如農民在玉米上施用煙嘧磺隆類除草劑,即便正常用量的話,也要與後茬種植小麥間隔3個月以上,才能保證對小麥沒有影響。

十、缺素症引起的麥苗發黃。缺磷、缺氮、缺錳、缺鉀均會導致小麥發黃。

缺氮型發黃 小麥缺氮植株矮小細弱,分櫱少而弱,幼苗葉片進而發黃、葉尖枯萎,葉下部老葉發黃枯落。其原因一般是由於播種過早、砂性田、基肥施得不足而分櫱肥施得不及時,且用肥量少,最容易出現麥苗發黃。其補救辦法是:如小麥苗期缺氮可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開春後缺氮發黃。可於返青期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起身或拔節期每畝再追施尿素12~15公斤。也可在麥苗見黃時,葉面噴肥,用2%濃度的尿素液噴肥2次,每次間隔7天左右。

缺磷型發黃 小麥缺磷,次生根極少,分櫱少,葉色暗綠,葉尖黃,新葉藍綠,葉尖紫紅,如不及時補救,將導致穗小粒少,子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麥苗缺磷,每畝可溝施過磷酸鈣45~50公斤,也可葉面噴施補肥,每畝噴施3%過磷酸鈣水溶液60公斤,間隔7~10天,連噴2~3次。

缺鉀型發黃 缺鉀發黃的麥苗常先從老葉的尖端開始,然後沿著葉脈向下延伸,黃斑部分明顯,呈鑲嵌狀發黃。黃葉下披,後期貼地,病苗莖稈細小而瘦弱,易早衰、易倒伏。缺鉀麥田,可在小麥苗期,每畝溝施氯化鉀或硫酸鉀7.5~10公斤,也可每畝施草木灰30~50公斤;在小麥生長中後期,每畝葉面噴施10%草木灰浸出液,或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60公斤,連噴2~3次,間隔期7~10天,防治效果十分顯著。

出現這種情況,要找準原因,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十一、土壤貧瘠、質量差引起的麥苗發黃 。土壤貧瘠、土壤保肥能力差、播種時底肥不足,麥苗因長期缺肥而變黃。

十二、土壤板結引起的麥苗發黃。土壤板結造成通氣性不良,使麥苗根系活力變差,根系吸收能力減弱,導致葉黃而小,分櫱不能按時出現。

十三、持續低溫,光照時間少,小麥苗情整體較弱,受低溫凍害影響表現出葉黃。防治措施是寒流到來之後加強管理,噴施葉面肥。





卓子


個人認為,造成此現象應該從5個方面出發

1.種子問題

2.小麥播種密度大

3.天氣溫度過低

4.缺肥缺素苗期缺肥

5.播種過深

補救措施:

1.在購買小麥種子時一定要到正規的種子站去購買

2.在播種時按照標準進行播種

3.冬天過去春天來臨就好

4.給麥苗進行施肥

5.播種時要掌握種子的深度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具體以實際為準,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謝謝。


蝶戀花8


一,這種情況:1,秸稈還田造成的,原因:秸杆還田大量的秸稈在土壤中發酵產生有害氣體傷害了根系。秸稈還田有大量的秸稈在土壤裡麥種播在秸稈上其實在懸空。

二,病毒病也有發生,根腐病等。除草劑藥害等原因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