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大四學生,反應敏捷,做事能力強,但一些大企業只看院校,連入門機會都沒有,怎麼辦?

得之我幸166


[原創] 話題展開可以很大,精準於一點,或許更容易解開心結——做事能力強!💪


第一,企業就是想要“做事能力強”的人

大企業看重院校,就是因為他們要找“做事能力強”的人,但這又不寫在臉上,只能靠一些指標評估,大學生又沒有工作經驗,但保持連續16年的“學習結果優勢”,至少說明在學習這件事上,體現出“學習能力強”,而進入工作單位,最開始需要的恰恰就是學習能力,只是學的不是課本知識,而是職業與行業相關的知識技能。

第二,做事能力強,誰說了算?

做事能力強,顯然不是個人說的算的,而是來自周圍人的共同認知。最明顯的反饋就是,當別人有事需要協作時,主動找誰。熟人間靠關係和經驗,陌生人間靠證明,每個人的獨立選擇,促成了整體效率的提高。就像在頭條上寫文章,寫得好不好,還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而是由用戶說了算的。當然,這並不等於大號的文章寫的就一定更好,但關注大號獲得優質內容的概率就是比小號要高;而小號只能通過長期積累,才能成長。寫一篇好文容易,積累很難,而能堅持,不也是一種做事能力麼?

第三,做事能力強,關鍵是看什麼事

這是對個人最有迷惑的視角。如果一個人只帶在自己的“舒適區”,他的做事能力就是很強,超出這個“舒適區”,沒有人能強。通過刻意練習,才能逐步掌握,把事情做好,繼而在繼續突破舒適區。大學生認為“自己做事能力強”,“眼高手低”這個詞表達並不準確,是因為大學生做的很多事,在企業尤其是優秀企業看來,都不是什麼“事”,見過更大的世面,認知到世界與社會的複雜,永遠不能籠統給自己一個認知——“做事能力強”,如果這樣認知,說明“自我認知能力實在不怎麼樣”,優秀企業更看不上了。
以上話可能不太好聽,也不針對個人,只是描述一下現實而已。與君共勉!
本人從事教育學研究,只發原創,歡迎關注或私信。

李駿翼x聊教育


應屆生求職,因為院校的緣故,拿不到大企業的入場券,確實會讓人覺得沮喪又不甘心。那怎樣辦呢?我認為可以嘗試下以下幾種辦法,能讓你感受更好些,也多些拿到大公司面試的機會。


1,理解大公司的門檻條件,接受這是相對公平的。

我們作為求職者為什麼想進大企業?大多是覺得他們薪資高,福利好,工作穩定性有保證;大企業為什麼想招好學校和對口專業的學生?大多是因為好學校的學生經過高考篩選,至少學習能力已經被證明過一次的人,選擇錯誤的概率較低,而好學校的對口院校,可以保證專業對口,基礎更好,上手工作以及深入發展更有底層保障。

我們想進好企業和企業想招好員工,都是從自身利益角度考慮的,這點是一樣的。

只要個人能進好學校,專業又對口,好公司的工作機會,自己肯定也是有參與PK的資格的。


2,硬件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想辦法展示自己的軟實力和為應聘職位所做的準備的結果。

可能學校不好,專業也不對口,並不符合大企業的招聘條件。

比如三本院校的會計專業本科,想應聘BAT公司程序員工作。直接投簡歷,可能網篩就被忽略了。那可以通過學校畢業的師兄師姐尋求內推機會,要給到他們證明,為什麼條件不匹配的你也值得他們推薦。

證明學習能力強,可以說花多少時間學什麼技能達到什麼效果,有什麼樣的數據性成績;

證明談判能力強,可以說自己在代表班級對外採購時,將購買條件從什麼樣談成什麼樣;

證明外語能力好,可以說能和英語國家外籍人員溝通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證明具有鑽研精神,可以證明為了研究某件事物,花費了什麼樣的代價,最後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

。。。。。。

而為應聘職位所作的準備,就是你為想從事的工作所做的入行準備。

會計專業可能只有1-2門計算機課程,層次比較淺。做過求職程序員準備的人,會通過自學或上培訓班,具備編代碼的基本實操能力。熟悉程序員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甚至會做自己的學習性輸出。這些為想要的職位所付出的沉沒成本,是可能會打動面試官,得到面試機會的。


3,曲線救國,可以先選擇去自己目前實力能達到要求的小一些的公司,等更多工作經驗之後再往大公司跳槽。

如果學校A,距離自己理想的公司B太遠,可以先達到公司C,以後再從公司C到達公司B。

我曾經聯繫過一個候選人,當時他在一家規模不大的民營公司做銷售經理,收入很好。他一直都想去外企工作,感受外企的工作氛圍,接受外企的培訓。但是他學校一般,外語不好。好些年前,外企是隻要英語好的人的。因為他的業務能力很好,銷售產品的客戶對象和我那家客戶的客戶對象有重疊,所以工作經驗的移植性就很匹配。 最終,他如願獲得了那家外企的工作。並在一年後升任銷售主管。得到了外企公司的進一步認可。


4,嘗試和大企業的部門關鍵決策人發生鏈接,尋求破格錄用的機會。

這點其實是最難的,但是也有效。

傳奇女性鄧文迪,當年剛從耶魯畢業,準備到香港謀發展,乘飛機正好坐在準備前往衛星電視赴任的了默多克新聞集團的董事Bruce旁邊。等到下飛機時,她就已經得到了衛星電視公司總部實習生的工作。


你反應敏捷,做事能力強,想辦法展示出來,金子總會發光的。

最後祝你好運啊。


蘭芳職場劇院


2020年的2月即將結束,還有4個月的時間,將有800多萬的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尋找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初看這個數據,似乎比往年最高值1000多萬少了許多,競爭壓力要小一些,其實不然,每年的大學生就業都是各級政府,各部門,單位,大專院校的頭等大事。近年來,國家經濟大環境疲軟,中美貿易戰升級的影響,導致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加大,作為就業主力軍的它們不得不壓縮人員規模,度過嚴冬。一直以來全國大型公司,國企,外資企業,各地方排名靠前的企業都一直青睞211、985院校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可能這些企業都不能把所謂頂尖學府的畢業生消化完,作為一般的院校畢業生要想和他們競爭,成功率就比以往還要低。不是說我們學校不出名,我能就不行。我們可以從各企業的招聘信息中就可以看到,非211-985的不予考慮,簡歷都不會收,網上投遞的根本就是直接過濾掉了。雖然國家要求不得采取歧視行為,到在實際執行中,你們都知道的。你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何談與他們在面試的時候一比高下呢。

以上都是真實寫照,但絕不是全部,可能在實際中更加的嚴峻。但不是說我們就與這些企業無緣,我們就真的低人一等,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既然你提到你是大四學生,說明你也是本科學生,也和其他人一樣經歷了差不多四年的學習。你反應敏捷,做事能力強,說你你對自己要求一直很嚴格,學好專業知識,參加學生會,社團,競選班幹部鍛鍊自己。你有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你踏實,認真,務實,不好高騖遠,懂得職場禮儀。這些都是你的優點。

我問有的時候,遇到了一些挫折,碰壁就自怨自艾,妄自菲薄,作為我們年輕人,一定要有自信,有朝氣。成功一定屬於我們。

那麼我們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脫穎而出。

1、做好就業各方面的準備,你的目標企業,對企業詳細的瞭解,行業地位,行業相關知識,企業戰略規劃,人才機制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2、做好面試的相關準備,可能提到的問題,答題技巧。著裝禮儀等。

3、找學校的就業老師推薦,親朋好友推薦。這樣過得大企業面試的機會就更高。

4、在簡歷上做足功夫,把你的強項,以往的成績都用醒目的方式提現出來,讓你的簡歷能夠進入大企業HR的視線裡,另外可以,在簡歷標題上做文章。

5、如果能過得相關企業的招聘郵箱,可以言辭懇切的投一份簡歷。

6、如果是現場招聘會,可以採取一些合理的動作吸引面試官的注意力。

找工作要講求方式方法,練好內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大企業有他的優勢,小企業也有長處,環境是一方面,自身的努力最重要。


水月銀杏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另闢蹊徑:

豐富實習從業經歷。



可以多參加一些著名企業的跨國展會,既可以兼職,又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可以豐富自己的工作簡歷、職業履歷,展會名頭越大越唬人越好。

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現在企業非常希望員工除了自身業務之外,能附加一些特殊的技能,比如說。PPT製作等一些先進軟件的掌握等,這些做得好,會為自己的求職加分添彩,突出個人特色。

降低初始職位要求。



如果不計代價,只想進這個大企業,那麼可以降低自己對初始崗位的要求,不要直奔高級崗位去,可以從一些起點低、但見效快的小崗位應聘,先行打入企業內部,再逐步研究升級和轉正的問題。


薄荷星火


大企業選擇院校不是沒有道理的,說明在高中階段一個人的自律和學歷能力就很突出,而且好的院校的學習氛圍,教學水平以及同學人脈都會形成優勢。

孟母為什麼選擇三遷?因為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氛圍,不同的氛圍會影響未來這個人的思維,乃至行為。

為什麼有“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人們看到世界的角度不同,就會影響未來的發展。大企業之所以能夠跟上時代潮流,是因為它們有創新思維,接受新事物快,並善於挖掘機遇,甚至商業嗅覺靈敏。這就需要有更高級的思維來配合和引導。因此,選擇優秀院校畢業生,就是它們補充新鮮血液的方法,它們需要與頂尖的思想碰撞,也就是俗話說的“掐尖”!

為什麼我們都會嚮往大企業?不也是因為它們待遇好、平臺好,周圍同事水平高?這就是一代一代的頂尖人才造就的商業大廈!

那麼,難道就憑高考這一次,就決定了一生了麼?也不是!大企業也不會只考慮優秀院校畢業生,其他院校的畢業生還有機會進入的,只不過機會比較少。

1.有經驗後跳槽進入

這一條路是很多人走過的,相對保險的。一開始進不了大企業,可以去一個相對正規一些的中型企業,當然要挑選行業前景好的,排名也靠前的企業,這樣為將來能跳槽進入大企業打好基礎。

即所謂的“騎驢找馬”。

我們在一個相對正規的企業,熟悉企業運作規律,掌握職場人際規則,打造好個人職業品牌,逐漸在一個領域小有名氣之後,不用你去投遞簡歷,會有很多的獵頭公司找到你。到那個時候,再選擇去心儀的大企業就行。

2.有過人的技能並找對入口

應屆生,沒有過人的本事,也很難受企業青睞。除了招聘會投簡歷,還有其他入口,不妨試一下。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應屆生,直接找到公司人資部門,去投遞簡歷,並毛遂自薦,最終獲得面試機會,併成功入職。當別人把大門關上,你可以去敲門的!

當然要有足夠的自信,並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成功吸引面試官,不然敲開了門,也白搭。想清楚自己比別人有什麼優勢?光說沒用,拿出成績!反應敏捷、做事能力強,能舉例說明麼?過去經歷中能證明自己值得企業錄用的案例有麼?

瞭解好公司的一切能瞭解到的信息,有的放矢,找到非你不可的理由!如果自己都找不到,那麼就別浪費彼此的時間,調整好心態,去試試其他的企業。

3.通過人脈進入

公司招聘的渠道里,大家比較青睞內部招聘。因為內部招聘的人員相對穩定,並對企業有足夠的認知,有熟人介紹也增加了一層穩定性,至少這個熟人會成為一個穩定器,當然這是企業的想法。

那麼,作為想進入的人,就要從你能動用的人脈關係中找到能與企業發生聯繫的人,當然最好是企業內部的人員。

有個著名的“六角定理”,是說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名人之間,最多隻隔了6個人。通過人找人,每個人的人脈圈子去發散,咱們和名人之間,只需要輾轉6次就能聯繫上。

通過人脈,至少可以進入面試,人資的人也會考慮給內部員工面子,即使哪裡不合適,也會告訴我們。這樣也好知道自己差在哪裡,以後改進,最終還是有機會再進入心儀的大公司的。

最後,不管進入什麼樣的公司都要努力奮鬥,不要輕易放棄!祝你好運!


職場小葵


大企業畢竟資源有限,做為企業HR的角度出發,有更多更好的資源優先考慮,也是無可厚非的。如果覺得自己有能力,展現的舞臺隨處都是。先通過工作逐步積累經驗,而後可以有機會再去頭部企業應試,是千里馬總會遇到伯樂的。


一休在中國


這不怪大企業。人家不認識你,只能從基本面來判斷你的優秀,這時候好學校好學生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你可以往幾個方向來做:

一是考研,考上一個好的學校,相比高考,考研相對容易一些。

二是選好行業,先工作幾年,等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在行業內再跳槽。

很多人選擇了第二步,因為你在行業內工作後,你的優秀會體現出來,到時候同行獵頭會來挖你,這時候就可以到心儀的企業工作了。


談笑閣


我說下我的觀點,準備好受打擊。

首先你說了是大企業,你想想為何是大企業?那是無數個能力強的人組合起來的。這些人都是經過無數次考驗的,你覺得你能力有多強,如果你一個學生能力比他們強,你就不會考慮去單位了,你在自己創業成功了,或者在你的領域已經有所作為了;

其次,給你舉一個例子,NBA選擇新秀為啥寧可選擇年齡小有潛力的,也不要年齡稍微大幾歲,但已經可以直接用的球員。因為年齡小有潛力的培養起來能力更強,這裡有個很重要的詞叫潛力。為什麼企業選擇看院校,因為好的院校學生又潛力啊,學生怎麼看潛力,只能從學習能力看。

再者好的企業在好的院校照樣可以挑感覺有能力的,為啥不選去選呢?

最後,你從哪些方面看出來你能力強的,學生會?記住,企業選學生要的是踏實願意付出的員工,不是自以為是的人,要謙虛!


創業就要行動


你為啥要去大企業呢?大單位要求學歷專業等很正常的,成才的路很多,你夠吃苦可先找個小些單位鍛練起來,積累經驗,慢慢找到自己定位,再謀求更好發展。要積累人脈,挖掘自身潛力,做好了完全可自己創業哦。


無錫淘奇寶貝


你大企業進不去,可以進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競爭不是很激烈,也許更有利你的發展。剛畢業的大學生,最好不要好高騖遠。應該先求立足,再求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