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早春時節,萬物更始。連日來,瓜州縣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農時保春耕,抓生產促發展,全力抓好三春生產各項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摁下“快進鍵”。

組團發展促增收

“去年,我們支部通過建立戈壁農業全產業鏈黨組織服務體系,在種、銷等全產業鏈設立功能性黨小組,帶動360戶農戶種植流星雨訂單蜜瓜兩茬800棚,讓蜜瓜走出國門遠銷加拿大,每棚純收入達到4萬元,今年蜜瓜行情不錯,相信一定會有好收成。”瓜州縣廣至鄉戈壁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黨支部書記唐俊德說。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今年,我們繼續探索訂單農業發展模式,與深圳陽光莊園公司簽訂流星雨蜜瓜750棚、簽訂巴西蜜瓜84棚、西州蜜25號蜜瓜54棚,至三月上旬前將完成全部栽植任務。”瓜州縣廣至鄉鄉長王曉東說。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瓜州縣廣至鄉堅持把建強基層黨組織作為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持續深化拓展“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企業+訂單”互促共贏發展的“三鏈”建設,以種植訂單“流星雨”蜜瓜為突破口,由鄉黨委主導,組織廣鑫源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鑫紅溫室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青源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6家合作社成立祁連戈壁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並以聯合社建立黨支部,以各合作社為單位建立功能性黨小組,通過以黨支部為合作社“牽紅線”,把黨組織的政治領導、政策引導同合作社在種植、銷售、技術、信息、資金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組團發展、優勢互補、引領產業、助農增收”的“種加銷”全產業鏈黨組織體系。

門口務工增收有保障

“我們申請扶貧資金30萬元、樂村淘公司自籌40萬元,將原來閒置的學校改建為八寶茶加工扶貧車間,每年生產八寶茶約9000公斤,每年可為常順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為15名貧困群眾增加收入2000-3000元。”瓜州縣沙河鄉常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趙永利說。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同時,常順村還計劃修建燈籠加工製作車間,可接企業、旅遊景點、街道亮化等方面的訂單,市場前景很不錯,也為在家的群眾提供了工作,讓他們在家門口務工,持續增加群眾收入。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今年,沙河鄉緊緊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這一主線,按照“政府支持、支部搭臺、企業唱戲、貧困戶受益”的模式,積極引進瓜州樂村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扶貧車間“致富引擎”,由村黨支部提供車間並收取租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黨員帶頭學技術、教農戶,企業負責經營管理、產品設計、物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吸引貧困戶進車間就近務工增收,真正將“工廠”開到貧困戶的家門口,探索出了一條“車間駐村、居家就業、群眾脫貧”的發展路子。

黨組織當紅娘攜手奔小康

“種植上合作社給予技術指導,統一規範施用低殘留化肥農藥,銷路上政府也積極聯繫訂單,現在不論是技術、品質還是銷路都不愁了,我一定好好管理枸杞,我相信今年的品質一定比去年好。”瓜州縣梁湖鄉雙州村村民尚海明說。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今年,我鄉將新建食用菌研發中心,年生產加工量可達到300萬菌棒(袋),可滿足200棚日光溫室食用菌種植需要,帶動250戶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產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酒泉市技術領先、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食用菌產業扶貧示範園區,帶動岷州村村集體和貧困戶年增收370萬元以上。”梁湖鄉黨委副書記徐鴻說。

瓜州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 跑出鄉村振興 “加速度”

瓜州縣梁湖鄉按照“央企+支部+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黨委派駐工作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支部書記帶頭搞試驗,村組黨員幹部劃片包抓,聘請全國枸杞種植知名專家“全程技術託管”,幫助農戶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引領帶動作用,積極對接中糧我買網、中肯優選、淘寶網、辣媽學院等電商平臺,宣傳推介瓜州蜜瓜,與中墾集團“中墾優選”、中糧集團“中糧海優”等平臺簽訂蜜瓜銷售訂單,與河南金海等公司簽訂羊肚菌、大球蓋菌種銷訂單,每座日光溫室可實現年純收益8萬元以上,極大地提高了溫室效益,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發展戈壁農業“缺信心、缺技術、缺市場”的後顧之憂,走出了一條戈壁農業訂單化種植、標準化生產、規模化銷售的發展道路。

來源:甘肅農民報 通訊員:魏金龍 徐飛

總監製:沈鴻波 監製:魏金龍 韓雪林 編輯:貟凱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